跳到主要內容 :::
:::

中國國民黨第一屆中央執監委員第一次全體會議在廣州舉行 detail

:::

中國國民黨第一屆中央執監委員第一次全體會議在廣州舉行

學習筆記 勘誤意見
下載
0 次數
點擊
161 次數
詮釋資料說明
生平歷程
革命之再起北上與逝世
題名

中國國民黨第一屆中央執監委員第一次全體會議在廣州舉行

民國紀年

中華民國十三年

西元紀年

一九二四年

新曆(西曆)月日

一月三十一日

國父年歲

59

全文內容

大會閉會之翌日,中國國民黨第一屆中央執監委員暨候補委員在先生指導之下,開第一次全  體會議於廣州,到會者二十七人,由先生任主席。首推定中央執行委員廖仲愷、戴傳賢、譚平  山三人為常務委員,組織秘書處,處理日常黨務。而於中央黨部之組織,除設秘書處外,並設  組織部、宣傳部、工人部、農民部、青年部、婦女部、調查部、軍事部等八部。繼以中央偏處廣  州,指揮各處黨務,有鞭長莫及之感,故又決定除廣州為中央執行委員會所在地外,其餘特別  區,如上海、北京、漢口、哈爾濱、四川,皆派遣中央執行委員到各該地組織執行部,指揮監  督各該地黨務之進行。中央委員會之下,各省設臨時執行委員會,海外各國為總支部。省以下  為縣市黨部,縣市黨部以下設區黨部,區黨部之下,又設區分部,區分部為黨的基本組織。(註四十五)  中央黨部各部部長人選,先後推定以譚平山長組織,戴傳賢長宣傳,鄒魯長青年,廖仲愷長工  人,林祖涵長農民,曾醒長婦女,許崇智長軍事,林森長海外。(註四十六)先生本擬以共黨分子一人林  祖涵為農民部長,其他各部皆由本黨老黨員擔任,並以廖仲愷為組織部長。後因廣東工人組織  工作重要,且以廣東籍之黨員擔任其指導者為宜,故仲愷自願擔任工人部長,轉推譚平山為組  織部長。譚原為國民黨黨員,於民國十年共黨組織之初,由仲愷指定加入共黨。故譚之出任斯  職,仲愷以其必能忠於國民黨,為三民主義而工作。乃譚任部長後,薦楊匏安為秘書,該部遂  為共黨所控制與滲透。(註四十七)農民部長林祖涵之於先生,係「頻年相從」,民國五年加入中華革命  黨。(註四十八)去年二月,任國民黨本部總務部副部長,(註四十九)向先生誓言:「祖涵獨於三民主義以黨治國  之說,衷心研究,服膺拳拳。近察世界潮流,國際趨勢,欲導中國於強盛,確立東亞和平之  基,均有賴於吾黨之工作。祖涵不敏,嘗有志於斯。」(註五十)惟林任部長後,則以彭湃為秘書,該  部亦為共黨所操縱。先後易彭素民、李章達、黃居素為部長,欲解除彭湃職務而未果。

注釋

(註四十五) 民國十三年一月三十一日及二月一日中央執行委員會第一、二次會議紀錄(中央黨史會藏)。
(註四十六) 各部部長姓名見鄒魯:「中國國民黨史稿」第一篇,三五一頁。不同處據以後會議紀錄改正。當時推定
      未見紀錄,各部長亦非同時推定。
(註四十七) 蔣中正:「蘇俄在中國」,三二頁,中央文物供應社出版,民國四十五年十二月二十五日,臺北。
(註四十八) 林祖涵誓約原件,民國五年二月十二日(中央黨史會藏)。
(註四十九) 鄒魯:「中國國民黨史稿」第一篇,三一二頁。
(註五十) 林祖涵上先生書原件,民國十二年二月十日(中央黨史會藏)。

相關人名
李章達林祖涵林森許崇智彭素民彭湃曾醒黃居素楊匏安鄒魯廖仲愷戴傳賢譚平譚平山
相關地名
上海中國北京平山和平哈爾濱漢口廣州廣東
相關專有名詞
三民主義中國國民黨中華革命黨民黨革命黨國民黨
出處

國父年譜

冊數

下冊

頁次

1453-1455

相關照片

檢索詞出現頁次

們這次在廣州開會,是重新來研究國家的現狀,重新來解釋三民主義,重新來改組國民黨的全體。」又云:「現在已經是民國十三年,就是國民黨在各地方公開奮鬪了十三年。因為見到從前的奮鬪尚不充分,所以這次要開大會,把全黨來改組。從前奮鬪不充分的原因,是由於沒有辦法。……從今以後,拿了好辦法去革命,便可一往直前,有勝無敗,天天成功。把三民主義、五權憲法,宣佈到全國的民眾,在今年之內,一定可把革命事業做到澈底的大成功!」(註四十四)訓詞畢,大會全體代表向黨旗行三鞠躬禮,並呼:「國民黨萬歲!」復由汪兆銘說明:海內外黨務報告,限於黨員知悉,不能對外發表,請各代表及大會秘書處注意,旋即閉會。經此次改組後,國民黨之精神面目,為之丕變。自是全黨上下,組織嚴密,系統井然,海內靡然從風,踴躍加入,黨務進行,一日千里。
  
 一月三十一日 中國國民黨第一屆中央執監委員第一次全體會議在廣州舉行。
   大會閉會之翌日,中國國民黨第一屆中央執監委員暨候補委員在先生指導之下,開第一次全體會議於廣州,到會者二十七人,由先生任主席。首推定中央執行委員廖仲愷、戴傳賢、譚平山三人為常務委員,組織秘書處,處理日常黨務。而於中央黨部之組織,除設秘書處外,並設組織部、宣傳部、工人部、農民部、青年部、婦女部、調查部、軍事部等八部。繼以中央偏處廣
(註四十四)「國父全集」第三冊,四二一──四二四頁。

國父年譜 民國十三年(一九二四) 五十九歲 一四五三

州,指揮各處黨務,有鞭長莫及之感,故又決定除廣州為中央執行委員會所在地外,其餘特別區,如上海、北京、漢口、哈爾濱、四川,皆派遣中央執行委員到各該地組織執行部,指揮監督各該地黨務之進行。中央委員會之下,各省設臨時執行委員會,海外各國為總支部。省以下為縣市黨部,縣市黨部以下設區黨部,區黨部之下,又設區分部,區分部為黨的基本組織。(註四十五)中央黨部各部部長人選,先後推定以譚平山長組織,戴傳賢長宣傳,鄒魯長青年,廖仲愷長工人,林祖涵長農民,曾醒長婦女,許崇智長軍事,林森長海外。(註四十六)先生本擬以共黨分子一人林祖涵為農民部長,其他各部皆由本黨老黨員擔任,並以廖仲愷為組織部長。後因廣東工人組織工作重要,且以廣東籍之黨員擔任其指導者為宜,故仲愷自願擔任工人部長,轉推譚平山為組織部長。譚原為國民黨黨員,於民國十年共黨組織之初,由仲愷指定加入共黨。故譚之出任斯職,仲愷以其必能忠於國民黨,為三民主義而工作。乃譚任部長後,薦楊匏安為秘書,該部遂為共黨所控制與滲透。(註四十七)農民部長林祖涵之於先生,係「頻年相從」,民國五年加入中華革命
(註四十五)民國十三年一月三十一日及二月一日中央執行委員會第一、二次會議紀錄(中央黨史會藏)。
(註四十六) 各部部長姓名見鄒魯:「中國國民黨史稿」第一篇,三五一頁。不同處據以後會議紀錄改正。當時推定未見紀錄,各部長亦非同時推定。
(註四十七) 蔣中正:「蘇俄在中國」,三二頁,中央文物供應社出版,民國四十五年十二月二十五日,臺北。

國父年譜 民國十三年(一九二四) 五十九歲 一四五四

黨。(註四十八)去年二月,任國民黨本部總務部副部長,(註四十九)向先生誓言:「祖涵獨於三民主義以黨治國之說,衷心研究,服膺拳拳。近察世界潮流,國際趨勢,欲導中國於強盛,確立東亞和平之基,均有賴於吾黨之工作。祖涵不敏,嘗有志於斯。」(註五十)惟林任部長後,則以彭湃為秘書,該部亦為共黨所操縱。先後易彭素民、李章達、黃居素為部長,欲解除彭湃職務而未果。
  
 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宣言正式發表。
   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宣言,經大會於二十三日通過後,至是正式發表,昭告中外。全文分為三大部分:一、「中國之現狀」。略述自辛亥革命以迄於今,中國之情況,不但無進步可言,且有江河日下之勢。軍閥專橫,列強侵蝕,日益加厲,令中國深入半殖民地之黑暗地獄。此全國人民為疾首蹙額,而有識者所以傍徨日夜,急欲為全國人民求一生路者也。而所謂生路,各方面有不同之擬議,一曰立憲派,二曰聯省自治派,三曰和平會議派,四曰商人政府派。以上各種擬議,雖或出於救國之誠意,然終為空談;其甚者,則本無誠意,而徒出於惡意的譏評而已。國民黨則夙以國民革命、實行三民主義為中國唯一生路。茲綜觀中國之現狀,益
(註四十八)林祖涵誓約原件,民國五年二月十二日(中央黨史會藏)。
(註四十九) 鄒魯:「中國國民黨史稿」第一篇,三一二頁。
(註五十) 林祖涵上先生書原件,民國十二年二月十日(中央黨史會藏)。

國父年譜 民國十三年(一九二四) 五十九歲 一四五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