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李純盼互相提攜共靖國難電
復李純盼互相提攜共靖國難電
函電
006/10/30
1917/10/30
52
復李純盼互相提攜共靖國難電(註一) 民國六年(一九一七年)十月三十日
南京李督軍鑒:儉電奉悉。遠辱使人,尤增媿感。半載以來,大奸披猖,宇內鼎沸,西南將帥以擁護共和為心,仗義興師,勢非得已。執事慨念瘡痍,期銷除兵氣,一匡危難,仁心毅力,豈勝欽遲。惟是軍政府與西南各省既以護法討逆為幟志,倘能約法、國會完全恢復,創亂諸逆依法懲辦,並由正式國會解決總統、內閣諸問題,則半國之兵,不難一朝而罷;否則法治難復,共和徒有虛名,勞師曠日,士氣忿鬱,口舌既窮,戰禍益烈,亦非執事息事寧人之意也。執事負匡濟之略,坐鎮江寧,舉動足為全國輕重,想能贊同斯意,互相提攜,發紓正論,共靖國難,使民國斷而復續,則國人之拜賜于執事者為無窮矣。臨電馳想,不盡區區。孫文。陷。
(註一) 據黨史會藏原件(050/232)。
國父全集
第四冊
517
檢索詞出現頁次
唐元帥行營轉甯遠屯殖使張午嵐君鑒:馮、段違法叛國,逼退總統,解散議會,民國真諦不絕一縷。文膺非常國會之選,忝列元戎,為國討逆,綆短級深,殊懼隕越。足下俠心毅力,共和干城,時聞謝慧生君(註二)稱道足下志行,輙為傾倒,袍仇之同,諒早心契。唐公蓂賡仁勇公誠,海內同欽,護法愛國,聲澈金石。尚希足下聲應氣求,聯為一致,以星羅碁布之謀,收眾志成城之效,惟足下實圖利之。西瞻甯遠,無任神馳,秋風不吝,還乞教我。孫文叩。感。印。
(註一) 據「軍政府公報」第十九號(民國六年十月三十日)。原標題為「大元帥致張屯殖使午嵐電」。
(註二) 謝慧生,即謝持。
復李純盼互相提攜共靖國難電(註一) 民國六年(一九一七年)十月三十日
南京李督軍鑒:儉電奉悉。遠辱使人,尤增媿感。半載以來,大奸披猖,宇內鼎沸,西南將帥以擁護共和為心,仗義興師,勢非得已。執事慨念瘡痍,期銷除兵氣,一匡危難,仁心毅力,豈勝欽遲。惟是軍政府與西南各省既以護法討逆為幟志,倘能約法、國會完全恢復,創亂諸逆依法懲辦,並由正式國會解決總統、內閣諸問題,則半國之兵,不難一朝而罷;否則法治難復,共和徒有虛名,勞師曠日,士氣忿鬱,口舌既窮,戰禍益烈,亦非執事息事寧人之意也。執事負匡濟之略,坐鎮江寧,舉動足為全國輕重,想能贊同斯意,互相提攜,發紓正論,共靖國難,使民國斷而復續,則國人之拜賜于執事者為無窮矣。臨電馳想,不盡區區。孫文。陷。
(註一) 據黨史會藏原件(050/232)。
復譚浩明等促率勁旅迅攻岳州電(註一) 民國六年(一九一七年)十月三十日
長沙譚督軍、程總司令鑒:敬電悉。忠勇至誠,溢於言表。苟且言和,非所夙許。所示各節,豈不贊同。頃得滬電,知北軍陸續南下,寧已下動員令,戰事當不遠,望即率勁旅,迅攻岳州,分其勢力。文以護法始,以護法終,必殫竭棉力,以相援助。望諸公共勉之。孫文。陷。
函電(上) 民國六年十月 五一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