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試論國民黨的訓政制度與孫中山訓政理論的關係 detail

:::

試論國民黨的訓政制度與孫中山訓政理論的關係

學習筆記 勘誤意見
下載
0 次數
點擊
103 次數
詮釋資料說明
文件類型

研討會論文

研討會

孫中山與現代中國學術研討會

題名

試論國民黨的訓政制度與孫中山訓政理論的關係

題名(英)

On the Relations Between Kuomintang's Tutelage System And Sun Yat-sen's Theory of Tutelage

作者
鄭大華
期刊

第七屆孫中山與現代中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單元

論文及評論:思想組 (Thesis and Critiques: Section of Thought and Development)

出版西元年月日

2004/09/30

頁次

P263-274

關鍵詞
訓政理論訓政制度革命程式論以黨治國論五權憲法論
全文內容

  1927年「四一二」清黨後,尤其是北伐勝利後,在蔣介石的主導下,國民黨通過制定《訓政綱領》、成立五院制政府和頒佈《訓政時期約法》,建立起一套以維護其一黨統治的訓政制度。國民黨曾一再聲稱,這套訓政制度是依據先總理孫中山的訓政理論而建立起來的,一些學者尤甚是國民黨學者持這種看法。而共產黨和一些大陸學者則認為,國民黨的訓政制度是對孫中山訓政理論的完全背叛,二者沒有繼承關係,至多是「貌似而神離」。但在筆者看來,上述兩種觀點都有商榷的餘地。實際上國民黨的訓政制度與孫中山訓政理論之間的關係非常複雜,前者對後者既有繼承,也有背離,我們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概而言之,在「革命程式論」上,繼承了孫中山關於從「軍政」─用暴力推翻專制政府到「憲政」─建成民主憲政制度─之間要有一個「訓政」的過渡時期的思想,而背離了他提出的訓政時期所應實行的政治經濟主要任務的主張,即在政治上實現地方自治;在經濟上核定地價,漲價歸公,開發富源,興辦公益事業;在「以黨治國論」上,繼承了孫中山在中華革命黨時期和中國國民黨改組之前提出的訓政時期革命黨實行一黨專政或獨裁,以及黨權代替政權的思想,而背離了孫中山1924年前後對「以黨治國論」的修正和完善;在「五權憲法論」上,繼承了孫中山使行政、立法、司法、考試和監察五權分立的主張,而背離了孫中山提出的權能區分、人民有權、政府有能的原則。

出版者

國立國父紀念館

出版地

臺北市

備註

ISBN:957-01-8385-3
統一編號:1009303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