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函鄧家彥,囑說德國志士促成中德提攜 detail

:::

函鄧家彥,囑說德國志士促成中德提攜

學習筆記 勘誤意見
下載
0 次數
點擊
86 次數
詮釋資料說明
生平歷程
革命之再起
題名

函鄧家彥,囑說德國志士促成中德提攜

民國紀年

中華民國十二年

西元紀年

一九二三年

新曆(西曆)月日

八月

國父年歲

58

全文內容

先生函在德之鄧家彥,謂廣州需用德國專門技師,然須與德國資本雄厚如西門司公司者,商其政府訂一大建設計劃;中國以物資人力,德國以機器科學,共同合作,發展中國之富源,改良中國之行政,整頓中國之武備,方克有濟。總而言之,即借德國人才學問,以最速時間,致中國於富強,此步達到,則以中國全國之力,助德國脫離凡爾賽條約之束縛。因囑家彥乘留德之機會,向其政府與實業家遊說,倘德國志士有此見地,促成中德兩國之提攜,其功業將較俾斯麥尤大。(註二四一)

注釋

(註二四一) 「國父全集」第五冊,四六七──四六八頁。

相關人名
俾斯麥鄧家彥
相關地名
中國西門門司廣州德國
出處

國父年譜

冊數

下冊

頁次

1356-1357

檢索詞出現頁次

八月十八日國民黨中央幹部會議討論對於國會態度,主張開憲法會議,以團結議員。
   先生致電中央幹部會議,略謂:「(一)勸民八議員勿爭出席國會問題;(二)勸國民黨籍議員注意進行革命工作,勿誤於因循調和之中。」時各方陰謀活動甚急,企圖利用國會及黎元洪在滬另設政府,名為反對曹錕,實為破壞廣東政府。是日,汪兆銘在中央幹部會議報告云:
   「此次北方政變後,有二種相反精神發生:一反曹錕;一反孫先生。彼等軍事上既已失敗,現更欲從國父會搗鬼。……近來奉、浙情形稍有變更,如浙方原只說黎(元洪)個人來滬,可以贊成;昨又向我說:黎作總統,中山先生做大元帥何如?跡近言聒,想為某派運動包圍所致。在某派之意,以為認了母(指國會),萬無不認子之理,此某對國會所以極盡利用之能事。」
   國會議員分子複雜,且「議員個人多為經濟所牽」,為「防其作惡」,中央幹部會議因決議尊照先生來電指示原則,主張開憲法會議為理由,歡宴國民黨籍議員,求內部之團結。(註二四○)
 函鄧家彥,囑說德國志士促成中德提攜。
   先生函在德之鄧家彥,謂廣州需用德國專門技師,然須與德國資本雄厚如西門司公司者,商
(註二四○)中央幹部會議紀錄原稿(中央黨史會藏)。

國父年譜 民國十二年(一九二三) 五十八歲 一三五六

其政府訂一大建設計劃;中國以物資人力,德國以機器科學,共同合作,發展中國之富源,改良中國之行政,整頓中國之武備,方克有濟。總而言之,即借德國人才學問,以最速時間,致中國於富強,此步達到,則以中國全國之力,助德國脫離凡爾賽條約之束縛。因囑家彥乘留德之機會,向其政府與實業家遊說,倘德國志士有此見地,促成中德兩國之提攜,其功業將較俾斯麥尤大。(註二四一)
  
 八月二十三日 再赴石龍,為第三次調度東征。
   陳炯明叛部盤踞惠州及東江一帶,負隅頑抗,成為廣州心腹之患,故先生決親自東征。是時西、北兩江之敵,雖已擊退,惟鄧本殷尚盤踞南路及瓊崖;洪兆麟復叛於潮汕。駐紮潮汕之許崇智,率所部退至廣州。陳炯明得北方接濟,令楊坤如堅守惠州城,屢攻不克。先生深知東路之敵,最為頑強,非速掃除,則革命基礎,終不能固。為便利東江軍事指揮,乃遷大本營於石龍。
   是日,先生決督率滇、粤各軍,躬自討伐東江叛逆,以大南洋輪為座艦,十二時向東江進發,下午九時許,抵石龍。時天氣燠熱,船復湫隘,先生所居之室,僅容一蓆,泰然無所苦;披圖握管,決策定計,晝夜不少息。行營編制簡略,僅設秘書長一員,秘書一員,參謀、副官
(註二四一)「國父全集」第五冊,四六七──四六八頁。

國父年譜 民國十二年(一九二三) 五十八歲 一三五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