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革命乃全國人民共同意願 detail

:::

革命乃全國人民共同意願

學習筆記 勘誤意見
下載
0 次數
點擊
2 次數
詮釋資料說明
題名

革命乃全國人民共同意願

生平歷程
革命起義再接再厲武昌起義推翻專政
文件類型

談話

民國日期

-001/09

西元日期

1911/11

國父年歲

46

全文內容

革命乃全國人民共同意願(註一) 民前一年九月(一九一一年十一月)在倫敦與英國記者的談話
此次武昌事起過於神速,未能十分預備,故困難之點尚多。然全國上下,風發雲湧,四起響應,無不贊助;革黨預備雖未完善,然以勇銳無前之氣勝之,亦可替代預備。今此滿廷忽有講和之意,特以衰敗無力之皇室,已無談判之價值,非共和黨之所屑也。

注釋

(註一) 「孫中山歸國始末記」。

相關地名
武昌倫敦
相關專有名詞
共和黨
出處

國父全集

冊數

第二冊

頁次

420-421

檢索詞出現頁次

,略謂:如肯更名,則登陸或停留均無妨碍。但本人則不論時間如何短促,總願以公開身份停留。如是,則日本方面所寄予之同情態度,既可鼓舞革命軍之士氣,又可消除外界認為日本國政府暗中庇護北京政府之疑慮,對雙方均為有利。
  (三)本人將於最近期內經由倫敦轉赴歐洲,此行之目的地是德國。因德國留學生中有不少革命同志,尤以日前德皇曾通過留學生暗示對我國革命運動懷有好意。此次前往,意在取得協助。
  (四)預定自歐洲經印度洋返歸亞洲。日本國政府如能同意本人不更姓名而登陸,則將再度取道美國,經西雅圖前往日本。
  (五)俄國官員表示意外寬宏,故曾計劃在哈爾濱建立據點指揮同志,但不便之處殊多,終恐難於實現。
  (六)日前曾赴華盛頓,意在探索美國政府之底意,並藉以疏通感情。美國政府曾向德國政府徵詢意見,故決定此次之行。
(註一) 譯自日本外務省編「日本外交文書」(東京日本國際聯合會出版)。
(註二) 原件未說明談話時間,惟據談話中提及二十四日接萱野覆電事,則當在此;後至十一月一日赴倫敦之間進行。

儘速建立中央政府維持中國前途(註一) 民前一年九月(一九一一年十一月)在倫敦與康德黎的談話(註二)余於共和政府之大統領毫不介意。惟維持中國前途之責任,余可擔當。今之中國似有分割與多數共和國之象,余甚希望國民速建設一善良之中央政府。
(註一) 據上海「神州日報」民前一年十月十一日(一九一一年十二月一日)。摘自「孫中山之踪迹與言論」(自日本大阪「每日新聞」
    譯載)。
(註二) 此篇及下篇談話,底本未注明時間,但談話地點在倫敦,今據孫先生居留倫敦時間酌定。按孫先生係於十一月中抵達倫敦,居留至二十一日赴巴黎。

革命乃全國人民共同意願(註一) 民前一年九月(一九一一年十一月)在倫敦與英國記者的談話

國父全集 四二○

此次武昌事起過於神速,未能十分預備,故困難之點尚多。然全國上下,風發雲湧,四起響應,無不贊助;革黨預備雖未完善,然以勇銳無前之氣勝之,亦可替代預備。今此滿廷忽有講和之意,特以衰敗無力之皇室,已無談判之價值,非共和黨之所屑也。
(註一) 「孫中山歸國始末記」。

革命之後擬試行聯邦之中國設上下議院統籌全局(註一) 民前一年十月(一九一一年十一月)與法國朝日新聞駐美記者談話孫先生曰:吾敢謂斯舉當有成矣。曾遍訪在美各團體同人,其所報告中國近今消息,而知□□□□在旦夕間矣。于武漢已占有絕好地位,不啻已為揚子江主人。由此漸進,以取險要,自可得手。但必在漢口之北二百基羅邁當大戰一次,以決雌雄,而後定□□之命運。自經此次戰後,凡見好于□□者,其意向已多變易,使下次更獲大勝,則凡有新知識者,當已盡贊同。且我有幹練敏捷之人,散處重要之地,使號令一發,即可響應。今之所言,雖未決定,然已籌之熟矣。
  訪員曰:爾何以能組織國民至此耶?
  孫先生曰:吾在少年凡遇刑戮之事,必親往觀,因與被刑之家屬交接,吾見此等家屬皆有革命之念,且羣怨政府之黑暗,官吏之舞弊。吾乃亟思除去之。然于初次舉動,竟無效力。又盡力以謀者五年,至于不得不逸而離祖國,于是有懸賞以購吾頭者,吾想今此頭顱當益增價值矣。吾以此時刻慎防之,常作歐、美之游歷,而經驗與知識日進,今吾驅除稗政之心日益迫切矣。吾故有家資,因得遍游各地,以交通集資贊助之各會,各會之中,以在美華人所組織之規則最為精密。曩以吾主義為過高者,今則亦多從我,更有至貧困之人,亦樽節其用以助吾事者。苟有機會,吾當返國,將來如何措施,斯時不復可言矣。
  訪員又曰:君此事果有成,則他日即以此手段排外乎?
  孫先生曰:吾等同志及國中有新知識者,皆深明責任,且知文明來自西方,無論立憲主義、自由主義,皆借取于英、法、義、美諸國,吾國民深負文明債于西方也。故目前舉動惟對于□□而已。至一切外交,決無意外衝突。吾意擬于
談話民前一年九月──十月四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