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伐軍克贛州,發現陳炯明謀叛證據
北伐軍克贛州,發現陳炯明謀叛證據
中華民國十一年
一九二二年
四月底
六月十三日
57
北伐軍與北軍在贛州城郊相持旬日,連佔城外各高地。因敵軍由萬安方面新增二混成旅,故 未得手。十一日右翼許軍全部,及梁鴻楷一師、李福林一部、黃大偉一部,均先後加入戰線, 大獲勝利。十二日,贛州城一帶北軍,無力再戰,當晚向吉安方面退卻。北伐軍右翼部隊,遂 於是日晨四時完全佔領贛州城。奪獲軍用品無算。
贛州克復,步兵第八旅旅長許濟,獲得敵人遺棄文件中,有敵步兵第二旅第四團轉行所部各 營密函內,發現陳炯明通敵謀叛證據。文稱:「據陳炯明部報告,北伐軍內容,以右翼最強。 應以勁旅當右翼。又陳部於相當時機,可由連平、和平出兵三南,與我協同動作,夾擊北伐 軍。」此函發覺後,因事關重大,當即據原文轉電韶關大本營胡漢民、廖仲愷,詳細研究。僉 認為北伐軍如遭敗績,不能攻克贛州,則陳軍必扼守粤邊,不容北伐軍退返粤境,或即繳北伐 軍械,亦未可知;現既獲勝,且克贛州,逆謀當可消弭於無形。故當時仍擬乘破竹之勢,先行 克復南昌,再圖討逆。(註九十四)
(註九十四) 鄒魯:「中國國民黨史稿」第三篇,一○九六頁。
國父年譜
下冊
1199
檢索詞出現頁次
六月十一日黎元洪應直系軍閥之請,入北京就大總統職,任命顏惠慶署國務總理。(註九十三)
六月十三日 北伐軍克贛州,發現陳炯明謀叛證據。
北伐軍與北軍在贛州城郊相持旬日,連佔城外各高地。因敵軍由萬安方面新增二混成旅,故未得手。十一日右翼許軍全部,及梁鴻楷一師、李福林一部、黃大偉一部,均先後加入戰線,大獲勝利。十二日,贛州城一帶北軍,無力再戰,當晚向吉安方面退卻。北伐軍右翼部隊,遂於是日晨四時完全佔領贛州城。奪獲軍用品無算。
贛州克復,步兵第八旅旅長許濟,獲得敵人遺棄文件中,有敵步兵第二旅第四團轉行所部各營密函內,發現陳炯明通敵謀叛證據。文稱:「據陳炯明部報告,北伐軍內容,以右翼最強。
應以勁旅當右翼。又陳部於相當時機,可由連平、和平出兵三南,與我協同動作,夾擊北伐軍。」此函發覺後,因事關重大,當即據原文轉電韶關大本營胡漢民、廖仲愷,詳細研究。僉認為北伐軍如遭敗績,不能攻克贛州,則陳軍必扼守粤邊,不容北伐軍退返粤境,或即繳北伐軍械,亦未可知;現既獲勝,且克贛州,逆謀當可消弭於無形。故當時仍擬乘破竹之勢,先行克復南昌,再圖討逆。(註九十四)
(註九十三) 岑學呂:「三水梁燕孫先生年譜」下冊,二三二頁。
(註九十四) 鄒魯:「中國國民黨史稿」第三篇,一○九六頁。
國父年譜 民國十一年(一九二二) 五十七歲 一一九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