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客家與近代中國革命之關係:以太平天國與辛亥革命為例 detail

:::

客家與近代中國革命之關係:以太平天國與辛亥革命為例

學習筆記 勘誤意見
下載
0 次數
點擊
723 次數
詮釋資料說明
題名

客家與近代中國革命之關係:以太平天國與辛亥革命為例

題名(英)

The Hakka in Modern Chinese Revolution: A Study of the Role of Hakka People in the Taiping Rebellion and Xinhai Revolution

作者
顧朋
學校

國立臺灣大學

學校(英)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系所

社會科學院國家發展研究所

學位類別

博士(Doctor)

出版年(西元)

2015

畢業年度(民國)

103

頁次

214

語言

中文

關鍵詞
汙名化太平天國辛亥革命孫中山客家
關鍵詞(英)
stigmaTaiping RebellionXinhai RevolutionSun Yat-senHakka
目次

謝辭
中/英文摘要
目錄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1
 第二節 文獻回顧與研究問題-----3
 第三節 研究架構、研究途徑、及研究方法-----14
 第四節 論文結構重點說明-----19
第二章 客家與近代中國革命意識之形塑―客家汙名與華夏認同邊緣-----22
 第一節 流浪者與盜匪―客家的第一類汙名-----24
 第二節 蠻夷或混種―客家的第二類汙名-----32
第三章 客家與近代中國革命意識之發展―逃脫汙名之道-----40
 第一節 矇混過關―客家常民的應對之道-----40
 第二節 反駁與誇耀―客家知識份子的應對之道-----44
 第三節 接受新宗教―逃離汙名的新方法-----48
第四章 客家與近代中國革命意識之實踐―太平天國革命-----60
 第一節 太平天國革命裡的客家人-----62
 第二節 洪秀全―被壓迫者的先知-----70
 第三節 拜上帝教與太平天國―被壓迫者的福音與國度-----82
 第四節 天國的成敗-----97
第五章 客家與近代中國革命意識之實踐―辛亥革命-----106
 第一節 孫中山在興中會時期的客家網絡-----108
 第二節 孫中山在同盟會時期的客家網絡-----129
 第三節 孫中山的客家身份-----151
 第四節 社會改革與「反清」―逃汙心理的投射-----155
第六章 結論-----189
 第一節 研究發現-----189
 第二節 研究限制-----191
 第三節 建議與展望-----191
參考文獻-----193

參考文獻

壹、中文文獻
一、專書著作
王明珂(1997)。《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臺北:允晨文化。
───(2003)。《羌在漢藏之間─一個華夏邊緣的歷史人類學研究》。臺北:聯經。
王韜(1969)。《甕牖餘談》。臺北:廣文。
太平天國歷史博物館(編)(1979)。《太平天國文書彙編》。北京:中華書局。
中國國民黨中央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編)(1965)。《革命先烈先進傳》。臺北:中華民國各界紀念國父百年誕辰籌備委員會。
王慶成(1988)。《香山縣鄉土志》。廣東:中山市地方誌編纂委員會。
毛祥麟(2006)。《三略彚編》。北京:人民文學。
古直(1970)。《客人對》。臺北:文海。
向達等(編)(1954a)。《太平天國》1。上海:神州國光社。
───(1954b)。《太平天國》4。上海:神州國光社。
宋慶齡(1952)。《為新中國奮鬥》。北京:人民。
宋譚秀紅、林為棟(編著)(1989)。《興中會五傑》。臺北:僑聯。
杜維運(2001)。《史學方法論》。臺北:三民書局。
李伯新(1994)。《孫中山史蹟憶訪錄》。中山:政協廣東省中山市委員會中山文史編輯部。
邱權政(1997)。《客家與香港崇正總會》。北京:中國華僑。
───(2001)。《客家與近代中國》。臺北:武陵。
房學嘉、李大超(編著)(1991)。《謝逸橋謝良牧與孫中山領導的民主革命》。廣州:暨南大學。
───、賴紹祥(編著)(1992)。《客籍志士與辛亥革命》。廣州:廣東人民。
───(1996)。《客家源流探奧》。臺北:武陵。
胡去非(編)(1937)。《總理事略》。出版地不詳:商務。
唐德剛(1998)。《晚清七十年》5。臺北:遠流。
馬兗生(2000)。《孫中山在夏威夷─活動和追隨者》。臺北:近代中國。
徐杰舜(1999)(主編)。《雪球─漢民族的人類學分析》。上海:上海人民。
徐博東、黃志平(2011)。《丘逢甲傳》。臺北:秀威資訊。
徐繼畬(1968)。《瀛環志略》。臺北:京華。
郝盛潮(主編)(1994)。《孫中山集外集補編》。上海:上海人民。
恭阿拉等(2004)。(嘉慶朝)《欽定學政全書》,卷81。香港:蝠池書院。
莫世祥(2011)。《中山革命在香港:1895-1925》。香港:三聯書店。
郭廷以(1963)。《太平天國史事日誌》。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張二果、曾起華(1995)。(崇禎)《東莞縣志》。東莞:東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陶緒(1995)。《晚清民族主義思潮》。北京:人民。
崑岡等(修)(1995)。《欽定大清會典事例》,卷379。上海:上海古籍。
陳少白(2011)。《興中會革命史要》。香港:中和出版。
陳支平(1998)。《客家源流新論─誰是客家人》。臺北:臺原。
陳天華(2002)。《猛回頭,警世鐘》。北京:華夏出版。
陳序經(1946)。《疍民的研究》。上海:商務印書館。
陳伯陶(1967)。《東莞縣志》。臺北:成文。
陳雄(1957)。《黃花岡革命烈士傳》。臺北:陳雄。
陳運棟(1989)。《臺灣的客家人》。臺北:臺原。
陳碧池(1988)。《海隅紀略》。收錄於《近代稗海》10。成都:四川人民。
陳錫祺(1984)。《同盟會成立前的孫中山》。廣東:廣東人民。
梁發(1965)。《勸世良言》。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黃宇和(2011)。《三十歲前的孫中山:翠亨、檀島、香港:1866-1895》。香港:中華書局。
黃建淳(1988)。《新加坡華僑會黨對辛亥革命影響之研究》。新加坡:新加坡南洋學會。
黃福鑾(1954)。《華僑與中國革命》。香港:亞洲。
馮自由(1947)。《華僑革命開國史》。上海:商務。
───(1948)。《中國革命運動二十六年組織史》。上海:商務。
───(1954a)。《中華民國開國前革命史》。臺北:世界書局。
───(1954b)。《華僑革命組織史話》。臺北:正中。
───(1981)。《革命逸史》。北京:中華書局。
項定榮(1982)。《國父七訪美檀考述》。臺北:時報文化。
湯泳詩(2002)。《一個華南客家教會的研究─從巴色會到香港崇真會》。香港:基督教中國宗教文化硏究社。
葉恭綽(1969)。《太平天國官書十種》。臺北:華文。
楊拔凡、楊興安(2010)。《楊衢雲家傳》。九龍:新天。
楊恭桓(1997)。《客話本字》。臺北縣新莊:客家台灣文史工作室。
溫廣益等(編)(1985)。《印度尼西亞華僑史》。北京:海洋。
鄒容(1954)。《革命軍》。臺北:中央文物供應社。
鄒魯(1989)。《中國國民黨史稿》。上海:上海書店。
廣西省太平天國史調查團(1956)。《太平天國起義調查報告》。北京:三聯。
廣西僮族自治區通志館(編)(1961)。《忠王李秀成自述校補本》。南寧:廣西僮族自治區人民。
───(1962)。《太平天國革命在廣西調查資料滙編》。南寧:廣西僮族自治區人民出版社。
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硏究所歷史硏究室等(合編)(1980)。《孫中山年譜》。北京:中華書局。
鄭貞銘(2001)。《報業開路先鋒》。臺北:遠流。
鄧之誠(輯錄)(1967)。《汪悔翁(士鐸)乙丙日記》。臺北縣永和鎮:文海。
劉佐泉(2005)。《太平天國與客家》。開封:河南大學。
劉祖憲(2006)。《道光安平縣志》。成都:巴蜀書社。
劉師培(1962)。《中國民族志》。臺北:中國民族學會。
謝重光(1999)。《客家源流新探》。臺北:武陵。
謝福健(1983)。《國父家世源流彙述》。臺北:獅谷。
澳門基金會、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編)(2000)。《鏡海叢報》。澳門:澳門基金會;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
蕭一山(編)(1956a)。《太平天國叢書》1。臺北:中華叢書委員會。
───(1956b)。《太平天國叢書》2。臺北:中華叢書委員會。
───(編)(1976)。《太平天國詔諭》。臺北:文海。
鍾文典(1962)。《太平軍在永安》。北京:三聯。
鍾獨佛(1921)。《粵省民族考原》。本書不載出版項。
顏清湟(1982)。《星馬華人與辛亥革命》。臺北:聯經。
簡又文(1944)。《太平軍廣西首義史》。上海:商務印書館。
譚嗣同(1994)。《仁學:譚嗣同集》。瀋陽:遼寧人民。
羅香林(1945a)。《國父之大學時代》。重慶:獨立。
───(1945b)。《國父家世源流考》。上海:商務。
───(1961)。《西婆羅洲羅芳伯等所建共和國考》。香港:中國學社。
───(1992a)。《客家研究導論》。臺北:南天。
羅爾綱(1956)。《太平天國文物圖釋》。北京:三聯。
───(1958)。《太平天國史蹟調查集》。北京:三聯。
寶安縣地方誌編纂委員會(編)(1997)。《寶安縣誌》。韶關:廣東人民。
二、期刊論文
胡友棠(錄)(1937)。〈幼天王恤王昭王原供〉,《逸經》22:8-9。
王斤伇(1936)。〈福建雲霄之猺獞〉,《逸經》13:13。
王明前(2005)。〈太平天國運動「客家武裝移民」辨〉,《嘉應學院學報》(哲社版)23(5):79-81。
───(2006a)。〈太平天國與廣西客家社會〉,《天府新論》1:128-133。
───(2006b)。〈論太平天國政治的客家淵源─兼辨「客家武裝移民說」〉,《廣西社會科學》5:137-141。
王振忠(1992)。〈從客家文化背景看「天朝田畝制度」之由來〉,《復旦學報》(社科版)3:65-73。
───(1993)。〈客家人與太平天國〉,《嶺南文史》1:31-32。
不著撰人(1900)。〈戰爭者文明之母也〉,《清議報》66:4187-4188。
───(1903a)。〈三樂廬自助書:人祖〉,《江蘇》3:141-143。
───(1903b)。〈鎮江製造奴隸學堂之現象〉,《江蘇》5:118-120。
───(1903c)。〈留學紀錄:嗚呼支那人!嗚呼支那人!〉,《湖北學生界》2:118-121。
───(1903d)。〈留學界紀事:嗚呼支那人!嗚呼支那人!〉,《浙江潮》2:133-135。
───(1906)。「明太祖(畫像)」、「孫逸仙(照片)」、「洪秀全(畫像)」,《民報》5。
───(1908)。〈仇一姓不仇一族論〉,《民報》19:103-109。
左芙蓉(2004)。〈基督教在近代客家人中間的傳播與影響〉,《北京聯合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3):78-83。
任貴祥(1997)。〈辛亥革命革命時期的華僑報刊〉,《華僑華人歷史研究》4:74-80。
吳倫霓霞(1990)。〈興中會前期(1894-1900)孫中山革命運動與香港的關係〉,《近代史研究所集刊》19:215-234。
李默(1993)。〈論客家的形成及民族融合〉,《中國史研究》4:117-129。
汪精衛(1905)。〈民族的國民〉,《民報》1:1-31。
沈松僑(1997)。〈我以我血薦軒轅—黃帝神話與晚清的國族建構〉,《臺灣社會研究季刊》28:1-77。
林正慧(2006)。〈從客家族群之形塑看清代臺灣史志中之「客」—「客」之書寫與「客家」關係之探究〉,《國史館學術集刊》10:1-61。
林易蓉(2012)。〈深圳華僑對反清革命的貢獻〉,《南方文物》2:209-211。
洪仁玕(1936)。〈干王洪仁玕親筆供辭〉,《逸經》20:7-11。
俞旦初(1991)。〈辛亥革命時期的民族英雄人物史鑒初考〉,《近代史研究》6:34-52。
康有為(1902)。〈南海先生辨革命書〉,《新民叢報》16:59-69。
孫中山(1936)。〈孫中山先生論太平天國—劉成禺著《太平天國戰史》序〉,《逸經》17:9。
徐義強(2008)。〈客家薩滿的通靈途徑、儀式及與臺灣的比較〉,《宗教學研究》2:128-132。
烏澤聲(1907a)。〈大同報序〉,《大同報》1:13-21。
───(1907b)。〈滿漢問題〉,《大同報》1:53-102。
夏春濤(1998)。〈客家人與太平天國農民運動〉,《東南學術》5:85-90。
郭真義(2010)。〈南社的梅州籍成員與冷圃詩社〉,《廣東技術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3:29-31。
章炳麟(1907)。〈中華民國解〉,《民報》15:1-17。
───(1908)。〈排滿平議〉,《民報》21:1-11。
張克宏(2000)。〈丘逢甲的南洋之行〉,《華僑華人歷史研究》4:70-77。
張君勱(1906)。〈穆勒約翰議院政治論〉,《新民叢報》4(18):35-70。
張應龍(2000)。〈客家華僑對東南亞採礦業的貢獻〉,《華僑華人歷史研究》1:42-49。
陳小亮、陳宗炫(2005)。〈客家鄉土文化:太平天國開創中國近代文學革命之源〉,《嘉應學院學報》(哲社版)23(5):82-86。
陳美寶(2003)。〈由愛鄉而愛國─清末廣東鄉土教材的國家話語〉,《歷史研究》4:68-84。
陳建明(1987)。〈孫中山早期的一篇佚文─〈教友少年會紀事〉〉,《近代史研究》3:185-190。
陳敬第(1907)。〈滿漢問題之解決〉,《中國新報》5:73-85。
梁啟超(1903d)。〈政治學大家伯倫知理之學說〉,《新民叢報》38-39:19-53。
梁龍(1912)。〈正汕頭台灣生番酋長說〉,《東方雜誌》8(11):21-22。
曾福全(2013)。〈客族首位牧師李正高牧師三位兒子的簡介〉,《救恩脈摶》1:26-28。
黃彥、李伯新(1979)。〈孫中山的家庭出身和早期事蹟〉,《廣東文史資料》25:274-290。
黃培棋(1991)。〈關於陳承瑢、秦日綱籍貫的新資料〉,《廣西師範大學學報》(哲社版)1:19-21。
葉顯恩(1988)。〈中山縣移民夏威夷的歷史考察〉,《華僑華人歷史研究》3:9-18。
賈熟村(1957)。〈太平天國革命的性質問題—對郭毅生”論新興市民等級在太平天國革命中的作”一文的看法〉,《歷史研究》8:1-18。
楊中美(1988)。〈革命的血液─客家民性之形成及其對中國近現代史之影響〉,《客家風雲》12:25-31。
楊度(1907)。〈金鐵主義說〉,《中國新報》2:1-95。
隆福(1907)。〈現政府與革命黨之比較〉,《大同報》5:13-22。
溫雄飛(1979)。〈回憶辛亥前中國同盟會在美國成立的經過〉,《廣東文史資料》25:17-59。
漢兒(1903)。〈為民族流血史可法傳〉,《江蘇》6:71-81。
蔡永哲(2003)。〈惠東奇異民俗探源〉,《臺灣源流》25:116-122。
蔡惠堯(2004)。〈鍾木賢、鍾水養與孫中山的若干史事辨析〉,《傳記文學》3:73-84。
蔣方震(1903)。〈民族主義論〉,《浙江潮》1:19-27。
鄭子瑜(1987a)。〈一頁開國史料─記中山先生指示江英華密謀在穗發難書〉,《近代中國》61:110-111。
───(1987b)。〈孫中山老同學江英華醫師訪問記〉,《近代中國》61:112-114。
潘汝瑤、李虹冉(1989)。《孫中山是客家人,祖籍在紫金─評〈關於孫中山的祖籍問題〉》,《客家史與客家人研究》1:24-43。
劉師培(1907)。〈辨滿人非中國之臣民〉,《民報》14:39-111。
戴興明(1988)。〈國父與鍾木賢〉,《客家風雲》8:37-39。
鍾文典(1991)。〈客家與太平天國革命〉,《廣西師範大學學報》(哲社版)1:1-10。
譚彼岸(1963)。〈孫中山家世源流及其上代經濟狀況新證〉,《學術研究》4:32-38。
顧朋(2010)。〈論客家與現代中國革命之關係—以太平天國和辛亥革命為例〉,《國家發展研究》10(1):97-158。
三、專書譯著
王崇武(譯),Edkin, Joseph(艾約瑟)(原著)(1954)。〈訪問蘇州的太平軍〉,王崇武、黎世清(編譯),《太平天國史料譯叢》1,頁113-141。上海:神州國光社。
王蓁(譯),容閎(原著)(1981)。〈我在美國和中國的生活追憶〉,北京太平天國歷史研究會(編),《太平天國史譯叢》1,頁202-213。北京:中華書局。
天津編譯中心(譯),王賡武(原著)(1994)。《中國與海外華人》。臺北:臺灣商務。
不著譯人,斯金納,G.威廉(G. William Skinner/施堅雅)(原著)(1984)。〈印度尼西亞華人少數民族〉,中外關係史學會、復旦大學歷史系(編),《中外關係史譯叢》5,頁272-295。上海:上海譯文。
汝企和(譯),Mclane, R. M.(麥蓮)(原著)(1981)。〈美使麥蓮致國務卿馬賽函及其天京蕪湖之行〉,北京太平天國歷史研究會(編),《太平天國史譯叢》2,頁29-51。北京:中華書局。
吳燕和、王維蘭(譯),Glick, Clarene E.(原著)(1985)。《夏威夷的華裔移民》。臺北:正中書局。
李蘅(譯),Cohen, Myron L.(原著)(1981)。〈客家,「客籍居民」:方言是中國東南地區聚居繁衍的一個可變因素〉,北京太平天國歷史研究會(編),《太平天國史譯叢》2,頁306-349。北京:中華書局。
何培忠(譯),小島晉治(原著)(1981)。〈試論拜上帝教、拜上帝會與客家人的關係〉,北京太平天國歷史研究會(編),《太平天國史譯叢》2,頁291-305。北京:中華書局。
邱權政、符致興(譯),Schiffrin, Harold Z.(史扶鄰)(原著)(1981)。《孫中山與中國革命的起源》。北京:中國社會科學。
阿米爾.賽都拉(譯),Daftary, Farhad(原著)(2012)。《伊斯蘭伊斯瑪儀教派簡史》。新北:韋伯文化國際。
林立偉(譯),Patrick H. Hase(夏思義)(原著)(2014)。《被遺忘的六日戰爭─1899年新界鄉民與英軍之戰》。香港:中華書局。
胡修雷(譯),梁慧萍(原著)(2008)。〈加爾各答的華僑華人:移民模式與職業特性〉,《華僑華人歷史研究》12(4):24-32。
馬博庵(譯),Hartwell, J. B.(赫威爾)等(原著)(1981)。〈外國傳教士訪問蘇州太平軍〉,北京太平天國歷史研究會(編),《太平天國史譯叢》2,頁93-116。北京:中華書局。
啓彥(譯),宫崎滔天(原著)(1984)。《三十三年之夢》。臺北:帕米爾。
章克生(譯),Bridgman, E. C.(裨治文)(原著)(1981)。〈裨治文關於東王北王內訌的通訊報導〉,北京太平天國歷史研究會(編),《太平天國史譯叢》2,頁72-78。北京:中華書局。
陳鵬仁(譯),宮崎滔天(原著)(1977)。《宮崎滔天論孫中山與黃興》。臺北:正中。
曾凡慈(譯),Goffman, Erving(高夫曼)(原著)(2010)。《汙名:管理受損身分的筆記》。臺北:群學。
曾學白(譯),彼得.克拉克(原著)(1981)。〈上帝來到廣西─試論太平天國運動形成時期郭士立及漢會的影響〉,北京太平天國歷史硏究會(編),《太平天國史譯叢》1,頁214-242。北京:中華。
黄光域、梁昆元(譯), Bowring, John(包令)等(原著)(1981)。〈麥華陀等1854年6月訪問天京文件輯錄〉,北京太平天國歷史研究會(編),《太平天國史譯叢》1,頁1-41。北京:中華。
楊慎之(譯),薛君度(原著)(1980)。《黃興與中國革命》。長沙:湖南人民。
溫恰溢(譯),Bergère, Marie-Claire(白吉爾)(原著)(2010)。《孫逸仙傳》。臺北:時報文化。
蔡永春等(譯),Oehler, W.(原著)(1987)。〈客家人中的基督教事業〉,中華續行委辦會調查特委會(編),《1901-1920年中國基督教調查資料》下,頁900-906。北京:中國社會科學。
黎世清(譯),Hake, A. Egmont(賀翼柯)(原著)(1954)。〈戈登在中國〉,王崇武、黎世清(編譯),《太平天國史料譯叢》1,頁143-256。上海:神州國光社。
潘光旦(譯),Huntington, Ellsworth(原著)(1929)。《自然淘汱與中華民族性》。上海:新月。
戴智民、周天和(譯),Schlatter, Wilhelm(施拉德)(原著)(2008)。《真光照客家─巴色差會早期來華宣教簡史1839-1915》。香港:基督教香港崇真會。
簡又文(譯),Roberts, Issachar Jacox(羅孝全)(原著)(1937)。〈洪秀全革命之真相(有跋)〉,《逸經》25:33-37。
───(譯),Hamburg, Theodore(韓山文)(原著)(1976)。《太平天國起義記》。臺北:文海。
關屋牧(譯),高木桂藏(原著)(1992)。《客家(Hakka):中國內部造成的異鄉人》。臺北:關屋牧。
四、編著論文
王慶成(2001)。〈客家與太平天國起義〉,邱權政(編),《客家與近代中國》,頁46-66。臺北:武陵。
平山周(1961-1974)。〈三合會〉,中華民國開國五十年文獻編纂委員會(編),《中華民國開國五十年文獻》1(2),頁397-402。臺北:中華民國開國五十年文獻編纂委員會。
皮錫瑞(1968)。〈皮鹿門學長南學會第六次講義:論保種保教均先必開民智〉,唐才常等,《湘報類纂》1,頁370-375。臺北:大通。
朱和中(1958-1968)。〈歐洲同盟會紀實〉,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編),《革命文獻》2,頁111-270。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
吳高梓(1930)。〈福州蜑民調查〉,燕京大學社會學會(編),《社會學界》4,頁141-155。〔北平〕:燕京大學社會學叢書委員會。
吳稚暉(1963a)。〈總理行誼〉,中華民國開國五十年文獻編纂委員會(編),《中華民國開國五十年文獻》1(9),頁1-11。臺北:中華民國開國五十年文獻編纂委員會。
───(1963b)〈我亦一講中山先生〉,中華民國開國五十年文獻編纂委員會(編),《中華民國開國五十年文獻》1(9),頁11-13。臺北:中華民國開國五十年文獻編纂委員會。
周天和(2009)。〈巴色差會簡史〉,黃穎欣(編),《基督教香港崇真會160周年特刊》,頁27-52。香港:基督教香港崇真會。
周弘然(1963)。〈國父「上李鴻章書」之時代背景〉,中華民國開國五十年文獻編纂委員會(編),《中華民國開國五十年文獻》1(9),頁270-280。臺北:中華民國開國五十年文獻編纂委員會。
房學嘉(1990)。〈客籍華僑在推翻封建帝制中的貢獻〉,吳澤(主編),《客家學研究》2,頁25-32。上海:上海人民。
林奇(1981)。〈附:與林奇談話的報導〉,廣東省社會科學院歷史硏究所等(編),《孫中山全集》1,頁209-211。北京:中華書局。
林善珂(1989)。〈客家人和太平天國革命〉,歷史教學問題編輯部(編),《客家史與客家人研究》,頁17-43。上海:華東師範大學。
林達泉(1967)。〈客說〉,溫廷敬(編),《茶陽三家文鈔:何如璋.林達泉.邱晉昕》,頁131-135。臺北:文海。
孫中山(1977)。〈有志竟成〉,蔣永敬(編),《華僑開國革命史料》,頁1-25。臺北:正中書局。
───(1981a)。〈與宮崎寅藏等筆談〉,廣東省社會科學院歷史硏究所等(編),《孫中山全集》1,頁175-186。北京:中華書局。
───(1981b)。〈致鄭藻如書〉,廣東省社會科學院歷史硏究所等(編),《孫中山全集》1,頁1-3。北京:中華書局。
───(1981c)。〈農功〉,廣東省社會科學院歷史硏究所等(編),《孫中山全集》1,頁3-6。北京:中華書局。
───(1981d)。〈上李鴻章書〉,廣東省社會科學院歷史硏究所等(編),《孫中山全集》1,頁8-18。北京:中華書局。
───(1981e)。〈致劉學詢函〉,廣東省社會科學院歷史硏究所等(編),《孫中山全集》1,頁201-203。北京:中華書局。
───(1981f)。〈與斯韋頓漢等的談話〉,廣東省社會科學院歷史硏究所等(編),《孫中山全集》1,頁194-196。北京:中華書局。
───(1981g)。〈與橫濱某君的談話〉,廣東省社會科學院歷史硏究所等(編),《孫中山全集》1,頁198-199。北京:中華書局。
───(1981h)。〈擬創立農學會書〉,廣東省社會科學院歷史硏究所等(編),《孫中山全集》1,頁24-26。北京:中華書局。
───(1981i)。〈香港興中會章程〉,廣東省社會科學院歷史硏究所等(編),《孫中山全集》1,頁21-24。北京:中華書局。
───(1981j)。〈中國的現在和未來—革新黨呼籲英國保持善意的中立〉,廣東省社會科學院歷史硏究所等(編),《孫中山全集》1,頁87-106。北京:中華書局。
───(1981k)。〈與宮崎寅藏平山周的談話〉,廣東省社會科學院歷史硏究所等(編),《孫中山全集》1,頁172-174。北京:中華書局。
───(1981l)。〈致洛克哈特函〉,廣東省社會科學院歷史硏究所等(編),《孫中山全集》1,頁174-175。北京:中華書局。
───(1981m)。〈《支那現勢地圖》跋〉,廣東省社會科學院歷史硏究所等(編),《孫中山全集》1,頁187-188。北京:中華書局。
───(1981n)。〈敬告同鄉書〉,廣東省社會科學院歷史硏究所等(編),《孫中山全集》1,頁230-233。北京:中華書局。
───(1981o)。〈駁保皇報書〉,廣東省社會科學院歷史硏究所等(編),《孫中山全集》1,頁233-238。北京:中華書局。
───(1981p)。〈支那問題真解〉,廣東省社會科學院歷史硏究所等(編),《孫中山全集》1,頁243-248。北京:中華書局。
───(1981q)。〈在東京中國留學生歡迎大會的演說〉,廣東省社會科學院歷史硏究所等(編),《孫中山全集》1,頁277-282。北京:中華書局。
───(1981r)。〈中國同盟會革命方略〉,廣東省社會科學院歷史硏究所等(編),《孫中山全集》1,頁296-318。北京:中華書局。
───(1981s)。〈與劉成禺的談話〉,廣東省社會科學院歷史硏究所等(編),《孫中山全集》1,頁217。北京:中華書局。
───(1981t)。〈《太平天國戰史》序〉,廣東省社會科學院歷史硏究所等(編),《孫中山全集》1,頁258-259。北京:中華書局。
───(1981u)。〈在東京《民報》創刊周年慶祝大會的演說〉,廣東省社會科學院歷史硏究所等(編),《孫中山全集》1,頁323-331。北京:中華書局。
───(1981v)。《中國革命史》,廣東省社會科學院歷史硏究所等(編),《孫中山全集》7,頁59-70。北京:中華書局。
───(1989a)。〈檀香山興中會成立宣言〉,《國父全集》2,頁1-2。臺北:近代中國。
───(1989b)。〈倫敦被難記〉,《國父全集》2,頁193-216。臺北:近代中國。
───(1989c)。〈自傳〉,《國父全集》2,頁192-193。臺北:近代中國。
───(1989d)。〈臨時大總統就職宣言書〉,《國父全集》2,頁23-24。臺北:近代中國。
───(1989e)。〈興中會會員誓詞〉,《國父全集》9,頁239。臺北:近代中國。
孫滿(2001)。〈對〈孫中山祖籍問題爭論的始末〉一文之答覆〉,孫中山故居紀念館(編),《孫中山的家世:資料與研究》,頁95-98。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
───、孫乾(2001)。〈二十傳裔孫滿、乾恭述早年在鄉之見聞〉,孫中山故居紀念館(編),《孫中山的家世:資料與研究》,頁102-105。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
徐旭曾(1992)。〈豐湖雜記〉,羅香林(編),《客家史料匯篇》,頁297-299。臺北:南天。
徐輝琪(1997)。〈客家志士與黃花崗起義〉,邱權政(主編),《佗城開基客安家》,頁333-346。北京:中國華僑。
───(2001)。〈客家與辛亥革命〉,邱權政(編),《客家與近代中國》,頁126-166。臺北:武陵。
夏其龍(2005)。〈香港客家村落中的天主教〉,劉義章(主編),《香港客家》,頁154-177。桂林:廣西師範大學。
畢觀華(1984)。〈十九世紀華工移入新加坡情況〉,中外關係史學會、復旦大學歷史系(編),《中外關係史譯叢》4,頁26-27。上海:上海譯文。
陸文燦(1953-1967)。〈孫公中山在檀事略〉,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編)。《革命文獻》3,頁6-12。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
章炳麟(1968)。〈亡國二百四十二年紀念會敍〉,不著編人,《黃帝魂》,頁5-6。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
───(1977a)。〈駁康有為論革命書〉,湯志鈞(編),《章太炎政論選集》上,頁194-209。北京:中華。
───(1977b)。〈獄中答新聞報〉,湯志鈞(編),《章太炎政論選集》上,頁233-235。北京:中華。
───(1977c)。〈民報一周年紀念會祝詞〉,湯志鈞(編),《章太炎政論選集》上,頁326-327。北京:中華。
───(1977d)。〈洪秀全演義序〉,湯志鈞(編),《章太炎政論選集》上,頁307-308。北京:中華。
張柟(1968)。〈論髮辮原由〉,不著編人,《黃帝魂》,頁25-31。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
陶成章(1986)。〈中國民族權力消長史〉,湯志鈞(編),《陶成章集》,頁212-316。北京:中華。
梅竹公(1985)。〈翼王身世續考〉,《太平天國學刊》2,頁162-168。北京:中華書局。
陳永海(2005)。〈作為中國國族事業的客家言說—從香港看近代客家文化認同性質的變遷〉,《香港客家》,頁19-37。桂林:廣西師範大學。
陳春生(1957)。〈壬寅洪全福廣州舉義記〉,柴德賡等(編),《辛亥革命》,頁315-321。上海:上海人民。
───(1963)。〈訪問李紀堂先生筆錄〉,中華民國開國五十年文獻編纂委員會(編),《中華民國開國五十年文獻》1(9),頁679-684。臺北:中華民國開國五十年文獻編纂委員會。
陳國強(1992)。〈惠東的長住娘家婚俗與特別衣飾〉,喬健等(主編),《惠東人研究》,頁215-233。福州 : 福建敎育。
陳德禹(1999)。〈研究方法(三):社會科學領域〉,朱浤源(編),《撰寫博碩士論文實戰手冊》,頁180-198。臺北:正中。
陳錫祺(1986)。〈關於孫中山的大學時代〉,金沖及(編),《孫中山研究論文集1949-1984》上,頁52-83。成都:四川人民。
梁啟超(1903a)。〈論中國之將強〉,梁啟超,《飲冰室文集》3,頁:9-13。上海:廣智書局。
───(1903b)。〈論變法必自平滿漢之界始〉,梁啟超,《飲冰室文集》4,頁30-35。上海:廣智書局。
───(1903c)。〈中國積弱溯源論〉,梁啟超,《飲冰室文集》7,頁:12-39。上海:廣智書局。
───(1956)。〈歷史上中國民族之觀察〉,梁啟超,《國史研究六篇》,頁1-33。臺北:中華。
───(1989a)。〈中國史敍論〉,梁啟超,《飲冰室合集.文集》6,頁1-12。北京:中華。
───(1989b)。〈新史學〉,梁啟超,《飲冰室合集.文集》9,頁1-32。北京:中華。
黃大漢(搜編)(1963)。〈興中會各同志革命工作史略〉,中華民國開國五十年文獻編纂委員會(編),《中華民國開國五十年文獻》1(9),頁458-489。臺北:中華民國開國五十年文獻編纂委員會。
黃彥、李伯新(1986)。〈介紹孫中山〈致鄭藻如書〉〉,金沖及(主編),《孫中山研究論文集1949-1984》上,頁84-95。成都:四川人民。
黃遵憲(2003a)。〈古香閣詩集序〉,《黃遵憲集》下,頁389-390。天津:天津人民。
───(2003b)。〈梅水詩傳序〉,《黃遵憲集》下,頁390-391。天津:天津人民。
馮自由(1958-1968)。〈興中會組織史〉,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編),《革命文獻》3,頁111-270。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
───(1963)。〈劉學詢與革命黨之關係〉,中華民國開國五十年文獻編纂委員會(編),《中華民國開國五十年文獻》1(9),頁598-600。臺北:中華民國開國五十年文獻編纂委員會。
───(1977)。〈檀香山興中會之發源與復興〉,蔣永敬(編),《華僑開國革命史料》,頁87-95。臺北:正中書局。
費成康(2000)。〈孫中山和《鏡海叢報》〉,澳門基金會、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編),《鏡海叢報》,費文之頁1-10。澳門:澳門基金會;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
楊國儒(1997)。〈淺述明朝、清前期廣東的甘蔗種植業和製糖業〉,季羨林(編),《文化交流的軌跡─中華蔗糖史》,頁539-547。北京:經濟日報。
楊慶平(1990)。〈孫中山的家世與客屬淵源〉,吳澤(主編),《客家學研究》2,頁66-69。上海:人民。
鄒魯、張煊(1932)。〈漢族客福史〉,徐麗華、李德龍(主編),《中國少數民族舊期刊集成》90,頁160-170。成都:中華書局。
蔡元培(1968)。〈釋仇滿〉,不著編人,《黃帝魂》,頁39-43。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
蔡惠堯(2001)。〈記幾位參加反清革命的深圳籍人士〉,深圳博物館(編),《深圳文博》,頁55-60。北京:人民。
鄧嗣禹(1965)。〈勸世良言與太平天國革命之關係〉,梁發,《勸世良言》,頁1-24。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劉成禺(1969)。〈先總理舊德錄〉,《國史館館刊》創刊號,頁44-56。臺北:中華民國史料硏究中心。
劉師培(1968)。〈黃帝紀年說〉,不著編人,《黃帝魂》,頁1-4。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
鍾肇政(1979)。〈序〉,陳運棟,《客家人》,頁1-4。臺北:聯亞。
韓志遠(2001)。〈客家人與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的廣東革命運動〉,邱權政(編),《客家與近代中國》,頁167-193。臺北:武陵。
羅香林(1992b)。〈國父家世源流再證〉,《客家史料匯篇》,頁388-396。臺北:南天。
羅爾綱(1943)。〈亨丁頓論客家人與太平天國事考釋〉,羅爾綱(編著),《太平天國史叢考》,頁91-96。北京:正中。
蘇德用(1977)。〈國父革命運動在檀島〉,蔣永敬(編),《華僑開國革命史料》,頁57-87。臺北:正中書局。
饒任坤(1991)。〈客家與金田起義〉,饒任坤,《太平天國史散論》,頁7-33。南寧:廣西人民。
五、學位論文
張曉威(2005)。〈晚清駐檳榔嶼副領事之角色分析〉。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博士論文。
薛雲峰(2009)。《臺灣客家史觀:以義民與1895乙未抗日戰爭為例》。臺北: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博士論文。
六、研討會論文
王東(2002)。〈客家人向東南亞的早期遷移─關於其背景及特點的初步分析〉,鄭赤琰(編),《客家與東南亞:第三屆國際客家學研討會專輯》,頁167-182。香港:三聯。
王洪友(2002)。〈論孫中山在海外的辦報活動〉,鄭赤琰(編),《客家與東南亞:第三屆國際客家學研討會專輯》,頁362-376。香港:三聯
王慶成(1994)。〈客家與太平天國起義〉,謝劍、鄭赤琰(主編),《國際客家學硏討會論文集》,頁819-826。香港: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硏究所海外華人硏究社。
林家有(1994)。〈關於翠亨孫氏是否為客家人的問題〉,謝劍、鄭赤琰(主編),《國際客家學硏討會論文集》,頁828-837。香港: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硏究所海外華人硏究社。
袁冰凌(2002)。〈羅芳伯與西婆羅洲的開拓〉,鄭赤琰(編),《客家與東南亞:第三屆國際客家學研討會專輯》,頁238-248。香港:三聯。
張興漢(1994)。〈客家對中國革命和建設的貢獻〉,謝劍、鄭赤琰(主編),《國際客家學硏討會論文集》,頁839-846。香港: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硏究所海外華人硏究社。
黃子堅(2010)。〈馬來西亞基督教巴色教會與沙巴州的客家族群〉,中央硏究院人社中心亞太區域硏究專題中心等(主辦),《東南亞客家的變貌國際硏討會》,頁1-31。臺北:中央硏究院人社中心亞太區域硏究專題中心。
黃明光、廖軍(2005)。〈客家與中國革命之管見〉,陳世松(主編),《「移民與客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313-318。桂林:廣西師範大學。
黃賢強(2000)。〈客籍領事梁碧如:檳城的外交官、教育家和慈善家〉,徐正光(主編),《歷史與社會經濟 : 第四屆國際客家學硏討會論文集》,頁719-731。臺北:中央硏究院民族學硏究所。
───(2002)。〈客籍領事與檳城華人社會〉,鄭赤琰(編),《客家與東南亞:第三屆國際客家學研討會專輯》,頁213-227。香港:三聯。
楊鶴書(2002)。〈客家人適應方式的轉變與他們對馬來亞早期開發的貢獻〉,鄭赤琰(編),《客家與東南亞:第三屆國際客家學研討會專輯》,頁183-197。香港:三聯。
鄭良樹(2002)。〈客家人與新馬早期華文教育〉,鄭赤琰(編),《客家與東南亞:第三屆國際客家學研討會專輯》,頁330-340。香港:三聯。
劉崇漢(2002)。〈葉亞來的奮鬥精神〉,鄭赤琰(編),《客家與東南亞:第三屆國際客家學研討會專輯》,頁200-212。香港:三聯。
饒尚東(1994)。〈東馬客家移民史略〉,謝劍、鄭赤琰(主編),《國際客家學硏討會論文集》,頁67-77。香港: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硏究所海外華人硏究社。
貳、英文文獻
一、專書著作
Armstrong, Karen(c1992). Muhammad: A Biography of the Prophet. [San Francisco, Calif.]: Harper San Francisco.
Ball, J. Dyer(1900). Things Chinese: Being Notes on Various Subjects Connected with China. London, S. Low, Marston.
Baker, Hugh D. R. (1968). A Chinese Lineage Village: Sheung Shui. Stanford, Calif.: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Bendix, Reinhard(1962). Max Weber: An Intellectual Portrait. New York: Doubleday.
Berreman, Gerald. D. (1997). Hindus of the Himalayas: Ethnography and Change. Delhi;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Blake, C. Fred(c1981). Ethnic Groups and Social Change in A Chinese Market Town. [Honolulu]: University Press of Hawaii.
Boardman, Eugene Powers(1952). Christian Influence upon the Ideology of the Taiping Rebellion,1851-1864. Madison,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Boulger, Demetrius Charles(1893). A Short History of China: Being An Account for the General Reader of An Ancient Empire and People. London: Allen.
Broomhall, Marshall(eds.)(1907). The Chinese Empire: A General & Missionary Survey. London : Morgan & Scott ; Philadelphia: China Inland Mission.
Chang, Chung-li(1955). The Chinese Gentry: Studies on Their Role in Nineteenth-Century Chinese Society.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Char, Tin-Yuke (eds.) (1975). Sandalwood Mountains—Readings and Stories of the Early Chinese in Hawaii. Honolulu: University Press of Hawaii.
Colby, Frank Moore & Williams, Talcott (ed.)(c1922-1924). The New International Encyclopaedia. New York: Dodd, Mead and Co..
Constable, Nicole(c1994). Christian Souls and Chinese Spirits: A Hakka Community in Hong Kong.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 Press.
Dikötter, Frank(1992). The Discourse of Race in Modern China. Stanford, Calif.: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Duncan, Chesney(1917). Tse Tsan-tai: His Political and Journalisict Career, A Brief Record. London: The Globe Encyclopaedia Company.
Dyke, Vernon Van (c1960). Political Science: A Philosophical Analysis. Stanford, Calif.,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Glick, Clarence E. (1980). Sojourners and Settlers—Chinese Migrants in Hawaii. Honolulu: University Press of Hawaii.
Gützlaff, Karl Friedrich August(1968). Journal of Three Voyages along the Coast of China in 1831, 1832, & 1833, with Notices of Siam, Corea, and the Loo-choo Islands. Taipei, Taiwan: Cheng wen.
Han, Su-yin(1965). The Crippled Tree: China, Biography, History, Autobiography. New York: Putnam.
Hase, Patrick H.(c2008). The Six-Day War of 1899: Hong Kong in the Age of Imperialism.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Hsu, Francis(c1967). Under the Ancestor’s Shadow: Kinship, Personality, and Social Mobility in China. Stanford, Calif.: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Huntington, Ellsworth (c1924). The Character of Races. New York: Scribner.
Juergensmeyer, Mark(1982). Religion As Social Vision: the Movement Against Untouchability in 20th-Century Punjab.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Ku, Hung-Ting (1994). The Hard Earned Aloha: The Chinese in Hawaii in the Late 19th Century. 臺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科資中心。
Lanternari,Vittorio(1963). The Religions of the Oppressed: A Study of Modern Messianic Cults. New York: Alfred A. Knopf, Inc.
Leong, Sow-Theng(1997). Migration and Ethnicity in Chinese History: Hakkas, Pengmin, and Their Neighbors. Stanford, Calif.: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Linebarger, Paul(c1925). Sun Yat Sen and the Chinese Republic. New York & London: The Century Co..
Little, Archibald John(2010). The Far East.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Lutz, Jessie G. & Lutz, Rolland Ray(1998). Hakka Chinese Confront Protestant Christianity, 1850-1900: with the Autobiographies of Eight Hakka Christians, and Commentary. Armonk, N.Y. : M.E. Sharpe.
Mesny, William(2012). Mesny''s Chinese Miscellany: 1895-1905. 北京: 國家圖書館.
Michael, Franz(1966-1971). The Taiping Rebellion: History and Documents. Seattle :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Michener, James A.(1959). Hawaii. New York: Random House.
Munn, Christopher(c2009). Anglo-China: Chinese People and British Rule in Hong Kong 1841-1880. Aberdeen,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Richard, Louis(1908). Comprehensive Geography of the Chinese Empire and Dependencies. Shanghai, Tʻusewei Press.
Sharman, Lyon(c1934). Sun Yat-sen, His Life and Its Meaning: A Critical Biography. Stanford, Calif. :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Shih, Vincent Y. C.(1967). The Taiping Ideology: Its Sources, Interpretations, and Influences.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Shirokogoroff, S. M.(1925). Anthropology of Eastern China and Kwangtung Province. Shanghai: Printed by the Commercial Press, Ltd..
Smith, Carl T.(2005). Chinese Christians: Elites, Middlemen, and the Church in Hong Kong. Hong Kong [China]: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Stanton, William(1900). The Triad Society or Heaven and Earth Association. Hong Kong: Kelly & Walsh.
Sun, Yat-sen(1897). Kidnapped in London: Being the Story of My Capture by, Detention at, and Release from the Chinese Legation, London. Bristol: J. W. Arrowsmith(etc.).
Teng, Ssu-yü(1950). New Light on the History of the Taiping Rebellion.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Tsang, Sik Wah Patrick(2002). Hakka Immigrant’s Identity and Allegiance: Cultural Dualism and Missiological Outreach.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Fuller Theological Seminary, U.S.A..
Tse, Tsan Tai(1924). The Chinese Republic: Secret History of the Revolution. Hong Kong: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Limited..
Weber, Max(1947). The Theory of Social and Economic Organization. New York: Free Press.
Wiens, Herold Jacob(c1954). Han Chinese Expansion in South China. [Hamden, Conn.]: Shoe String Press.
Wilbure, C. Martin(1976). Sun Yat-sen, Frustrated Patriot.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Williams, Samuel Wells(1904). The Middle Kingdom; A Survey of the Geography, Government, Literature, Social Life, Arts, and History of the Chinese Empire and Its Inhabitants. New York: Scribner.
Wong, K. Chimin & Wu, Lien-the(2009). History of Chinese Medicine. Shanghai: Shanghai ci shu.
Worsley, Peter(c1968). The Trumpet Shall Sound: A Study of ‘Cargo’ Cults in Melanesia. New York: Schocken Books.
二、期刊論文
Baker, Hugh D. R.(1966). “The Five Great Clans of the New Territories.” Journal of the Hong Kong Branch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 6: 25-48.
Campbell, George (1912). “Origin and Migrations of the Hakkas.” The Chinese Recorder and Missionary Journal 43: 473-480.
Cohen, Myron L. (1968). “The Hakka or Guest People: Dialect as A Social-Cultural Variable in Southeastern China.” Ethnohistory 15(3): 237-292.
Eitel, E. J. (1867). "Ethnographical Sketches of the Hakka Chinese." Notes and Queries on China and Japan 1(7): 81-83.
─── (1873-74). "An Outline History of the Hakkas." China Review 2: 160-164.
Hayes, James(1968). “Itinerant Hakka Weaver.” Journal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 Hong Kong Branch 8: 162-165.
Hsieh, T’ing-Yu(1929). “Origin and Migrations of the Hakkas.” Chinese Social and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13: 202-227.
Ku, Hung-Ting(1989). “GOO KIM FUI: A Chinese Community Leader in Hawaii.” Tunghai Journal 30: 1-22.
Kuhn, Philip A.(1977). “Origins of the Taiping Vision: Cross-Cultural Dimensions of A Chinese Rebellion.” Comparative Studies in Society and History 19(3): 350-366.
Lechler, Rudolf(1878). “The Hakka Chinese.” Chinese Recorder IX: 352-359.
Lutz, Jessie G. & Lutz, Rolland Ray (2009). “Chinese Emigrants, Indentured Workers, and Christianity in the West Indies, British Guiana and Hawaii.” Caribbean Studies 37(2): 133-154.
Ng, Lun Nagi-ha(1982). “Village Education in Transition: The Case of Sheung Shui.” Journal of the Hong Kong Branch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 22: 252-270.
Piton, Charles (1870). “The Hia-k’ah in the Chekiang Province, and the Hakka in the Canton Province.” The Chinese Recorder and Missionary Journal 2: 218-220.
Sun, Yat-sen (1912). ”My Reminiscences.” The Srand Magazine 43: 301-307.
Yap, P. M.( 1954). “The Mental Illness of Hung Hsiu-Ch’uan, Leader of the Taiping Rebellion.” The Far Eastern Quarterly 13(3): 287-304.
Yen, Ching-hwang(1970). “Ch''ing''s Sale of Honours and the Chinese Leadership in Singapore and Malaya (1877-1912).” Journal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1(2): 20-32.
─── (1974). ”Chinese Revolutionary Propaganda Organizations in Singapore and Malaya, 1906-1911.” Journal of the South Seas Society 29(1 and 2): 47-67.
─── (1976). “The Confucian Revival Movement in Singapore and Malaya, 1899-1911.” Journal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7(1): 33-57.
─── (1982). “Overseas Chinese Nationalism in Singapore and Malaya 1877-1912.” Modern Asian Studies 16(3): 397-425.
三、編著論文
Barth, Fredrik(c1969a). ”Preface.” In idem(eds.), Ethnic Groups and Boundaries: the Social Organization of Culture Difference, pp.5-7. Prospect Heights, Ill.: Waveland Press, inc..
─── (c1969b). “Introduction.” In idem(eds.), Ethnic Groups and Boundaries: the Social Organization of Culture Difference, pp.9-38. Prospect Heights, Ill.: Waveland Press, inc..
Berreman, Gerald. D.(1967). “Concomitants of Cast Organization.” In George De Vos and Hiroshi Wagatsuma (ed.), Japan’s Invisible Race: Caste in Culture and Personality, pp.308-324.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 (1979). “Self, Situation and Escape from Stigmatized Ethnic Identity.” In idem, Caste and Other Inequities: Essays on Inequality, pp.164-177. Meerut: Ved Prakash Vatuk Folklore Institute.
Constable, Nicole (c1996). ”Introduction” In idem. (eds.), Guest People: Hakka Identity in China and Abroad. pp.3-35.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De Vos, George and Hiroshi, Wagatsuma(1967a). “Socialization, Self-Perception, and Burakumin Status.” In idem (ed.), Japan’s Invisible Race: Caste in Culture and Personality, pp.228-240.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 (1967b). “Group Solidarity and Individual Mobility.” In idem (ed.), Japan’s Invisible Race: Caste in Culture and Personality, pp.241-257.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Eidheim, Harald(c1969). “When Ethnic Identity Is A Social Stigma.” In Fredrik Barth (eds.), Ethnic Groups and Boundaries: the Social Organization of Culture Difference, pp.39-57. Prospect Heights, Ill.: Waveland Press, inc..
Norbeck, Edward(1967). “Little-Known Minority Groups of Japan.” In George De Vos and Hiroshi Wagatsuma(ed.), Japan’s Invisible Race: Caste in Culture and Personality, pp.184-199.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Ride, Lindsay(c1962). “The Antecedents.” In Brian Harrison(eds.), University of Hong Kong:the First 50 Years, 1911-1961.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Skinner, G. William(1997). “Introduction.” In Sow-Theng Leong, Migration and Ethnicity in Chinese History, pp.1-18. Stanford, Calif.: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Totten, George O. and Hiroshi, Wagatsuma(1967). “Emancipation: Growth and Transformation of A Political Movement.” In George De Vos and Hiroshi Wagatsuma(ed.), Japan’s Invisible Race: Caste in Culture and Personality, pp.33-67.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Ward, Barbara E.(1968). “Varieties of the Conscious Model: The Fishermen of South China.” In Michael Banton(eds.), The Relevance of Models for Social Anthropology, pp.113-137. London: Tavistock.
四、研討會論文
Erbaugh, Mary S (1994). “The Secret History of the Hakkas: The Chinese Revolution as A Hakka Enterprise.” In謝劍、鄭赤琰(主編),《國際客家學硏討會論文集》,頁757-798。香港: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硏究所海外華人硏究社。
Wongsurawat, Wasana (2010). “Thailand and the Xinhai Revolution: Expectations, Reality and Inspiration.” Paper presented a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un Yat-sen, Nanyang and the 1911 Chinese Revolution, Singapore, October 23-26.
參、日文文獻
彭阿木(1930)。〈客家に就いこの研究〉。《支那研究》21:77-183;23:113-217。

備註

館方提供電子檔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