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李烈鈞仍留日本,發起亞洲大同盟宣傳
電李烈鈞仍留日本,發起亞洲大同盟宣傳
中華民國十三年
一九二四年
十月十三日
59
電李烈鈞仍留日本,發起亞洲大同盟宣傳。(註二九七)
(註二九七) 先生親筆電稿(中央黨史會藏)。
國父年譜
下冊
1544
檢索詞出現頁次
北伐各軍名稱,西南各省多數主張用建國軍名義;而國民黨早有建國大綱、建國方略之宣佈,為期一致起見,乃改「討賊靖國軍」為「建國聯軍」。是日,先生以大元帥名義任宋鶴庚為建國軍北伐中央總指揮,朱培德為左翼總指揮,盧師諦為右翼總指揮,樊鍾秀為先遣隊總指揮。並正式任命唐繼堯為副元帥,兼滇、川、黔建國聯軍總司令。(註二九五)
任熊克武為建國川軍總司令。熊於翌年一月十一日奉令就職。(註二九六)
電李烈鈞仍留日本,發起亞洲大同盟宣傳。(註二九七)
十月十四日 命胡漢民代理革命委員會會長,廖仲愷為秘書,蔣中正為軍事委員會委員長。各軍出動圍剿商團。
胡漢民代行大元帥職權,下令警衛軍、工團軍、農民自衛軍、飛機隊、甲車隊、兵工廠衛隊、陸軍講武學校、滇軍幹部學校統歸蔣中正指揮。又令粤、滇、湘、桂各軍,分任各街防守。是晚七時,商團從大市街出動,蔣先生督率黃埔軍校學生,協同湘軍(由韶關調回者約三千人)及粤軍張民達部,福軍李福林部,警衛軍吳鐵城部,分別進入陣地,向西關、西瓜園、
(註二九五)毛思誠:「民國十五年以前之蔣介石先生」第八冊,二三頁。
(註二九六) 「陸海軍大元帥大本營公報」第五號,大元帥指令第一一五號(民國十四年二月二十日)。
(註二九七) 先生親筆電稿(中央黨史會藏)。
國父年譜 民國十三年(一九二四) 五十九歲 一五四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