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黎元洪由津抵滬,國民黨中央幹部會議決定不予理會 detail

:::

黎元洪由津抵滬,國民黨中央幹部會議決定不予理會

學習筆記 勘誤意見
下載
0 次數
點擊
16 次數
詮釋資料說明
生平歷程
革命之再起
題名

黎元洪由津抵滬,國民黨中央幹部會議決定不予理會

民國紀年

中華民國十二年

西元紀年

一九二三年

新曆(西曆)月日

九月十一日

國父年歲

58

全文內容

黎於九日由天津南下,同行者有李根源、陳宦、莊景珂諸人,是日抵滬。(註二七○)國民黨中央幹部會議於是日舉行臨時會,決定遵照先生本月五日來電所示,不予理會。此時段派及其安福系內部態度,頗不一致。(註二七一)反應均甚冷淡,故黎到滬後擾攘月餘,事實上並無進展,遂離滬焉,厥後由日本復返天津。(註二七二)

注釋

(註二七○) 岑學呂:「三水梁燕孫先生年譜」下冊,二六五頁。
(註二七一) 中央幹部會議紀錄原稿(中央黨史會藏)。
(註二七二) 岑學呂「三水梁燕孫先生年譜」下冊,二六五頁。

相關人名
李根源莊景珂陳宦黎元洪
相關地名
天津日本
相關專有名詞
民黨國民黨
出處

國父年譜

冊數

下冊

頁次

1370

相關照片

檢索詞出現頁次

培德、吳鐵城各部奪回增城。陳炯明倉皇赴海豐,猶思頑抗;東江討賊軍已佔優勢。惟劉震寰部急攻惠州,卒不能下。(註二六八)
  電囑胡漢民,令永豐艦與滇軍聯絡擊敵。
   
 電囑胡漢民速由無線電傳令永豐艦長曰:「澳頭我軍退卻,但兩日後可恢復。現楊總司令希閔親率滇軍由龍崗出擊淡水、平山之敵,着該艦長搜擊海上偷渡之敵,毋使漏網。亦相機與楊總司令聯絡,協同動作。若無線電不通,着鹽運使派安北艦傳令,並助永豐擊敵。」(註二六九)
 黎元洪由津抵滬,國民黨中央幹部會議決定不予理會。
   黎於九日由天津南下,同行者有李根源、陳宦、莊景珂諸人,是日抵滬。(註二七○)國民黨中央幹部會議於是日舉行臨時會,決定遵照先生本月五日來電所示,不予理會。此時段派及其安福系內部態度,頗不一致。(註二七一)反應均甚冷淡,故黎到滬後擾攘月餘,事實上並無進展,遂離滬焉,厥後由日本復返天津。(註二七二)

(註二六八) 古應芬:「孫大元帥東征日記」,一八頁。
(註二六九) 「國父全集」第五冊,四七五頁。
(註二七○) 岑學呂:「三水梁燕孫先生年譜」下冊,二六五頁。
(註二七一) 中央幹部會議紀錄原稿(中央黨史會藏)。
(註二七二) 岑學呂「三水梁燕孫先生年譜」下冊,二六五頁。

國父年譜 民國十二年(一九二三) 五十八歲 一三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