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知難行易 detail

:::

知難行易

學習筆記 勘誤意見
下載
0 次數
點擊
76 次數
詮釋資料說明
題名

知難行易

生平歷程
改組政黨進行北伐
文件類型

演講

民國日期

011/01/22

西元日期

1922/01/22

國父年歲

57

全文內容

知難行易(註一) 民國十一年(一九二二年)一月二十二日在桂林學界歡迎會演講
學界諸君:今天諸君在此開這個盛大的歡迎會,本大總統是很感謝的,是很歡喜的。本大總統藉此能夠和桂林學界諸君談話,是個很難得的機會,所以今天特地把平日對於求學的意見貢獻到諸君。諸君是學界中人,要知道人類為甚麼原故要求學呢?求學的意思便是求知識。因為世界上有很多的事情,很多的道理,都是我們不知道的,又因為世界的文明,要有知識才能夠進步;有了知識,那個進步才很快。我們人類是求文明進步的,所以人類便要求知識。
諸君都知道世界上文明的發達,是在近來二百多年,最快的時期,是近來五六十年。以後人類的知識越發達,文明的進步當然是越快。中國兩千多年以前,都有很好的文化,而且文化的進步也是很快的;近二千多年以來,沒有甚麼文化,現在的文化不如唐虞,不如秦漢;近人的知識,不如古人,所以中國人崇拜古人的心思,比那一國人都要利害些。
為甚麼近來二千多年沒有進步呢?推究這個原因,詳細的說,可分作兩項:第一項是政治上的關係。從前政府做事,是很寬大的,譬如公天下的時候,堯把天下讓到舜,舜把天下讓到禹,政府把天下的政權都可以讓到別人,其餘對於人民的事情,該是何等寬宏大量呢?就是家天下的時候,湯武革命,「順乎天應乎人」,「弔民伐罪」,也都是求人民的幸福,所以人民便能夠自由去發展思想,便有思想去求文化的進步。到了後來,政府一天專制一天,不是「焚書坑儒」,便是「興文字獄」,想種種方法去束縛人民的思想,人民那裏能夠自由去求文化的進步呢?第二項是古今人求進步的方法不同。二三千年以前,求進步的方法,專靠實行。古人知道宇宙以內的事情,應該去做,便實行去做;所謂見義勇為,到了成功,更再去做,所以更進步。譬如后稷知道人民饑餓,非有適用的農業方法,產生五穀不可,便親自去教民稼穡。禹見到人民受洪水的痛苦,非用相當的治水方法,洩去高地之水不可,便親自去疏通九河。其餘像燧人氏發明火,試問他不去鑽木,怎麼能取出火來呢?神農氏發明醫藥,試問他不去嘗百草,怎麼能知道藥的性質呢?到了後來,不是「好讀書不求甚解」,便是「述而不作」,「坐而論道」;把古人言行的文字,死讀死記,另外來解釋一次,或把古人的解釋,再來解釋一次。你一解釋過去,我一解釋過來,好像炒陳飯一樣,怎麼能夠有進步呢?
照以上那兩個理由來看,古人進步最大的理由,是在能實行;能實行便能知,到了能知,便能進步。從前中國人因為能實行,所以進化的文學、哲理、道德等學,不但是現在中國人不知道,就是外國人也有不知道的。當中外沒有交通以前,外國人看不起中國人,以為中國人是與非洲、南洋等處的土人一樣,沒有一點兒文化;但是現在都漸漸明白了,很多佩服中國的,也有要去研究中國文化的。並且知道中國的文化,有許多地方,現在外國還有不如的。外國的文化,是自羅馬發源的,後來羅馬被歐洲野蠻人征服了,因之他們以後的文化,便沒有進步。到了元朝,有一個外國人,叫做馬哥波羅,來做了中國底官;後來把中國的文化,著了一本書,告訴他們外國人,說中國底文化好的了不得。別的不講,單就燒火而論,中國人燒火不用柴,不用油,祇用一種黑石頭;外國人便不相信,便很以為奇怪。那種黑石頭就是煤,在近來外國工業極發達底國家,是最少不得底東西。他們當元朝底時候,說到中國燒黑石頭,便很以為奇怪,可見那個時候以前,他們還不知道煤。我們元朝底時候,便早燒了煤,可見中國底工業,那個時候便已不壞。從前中國人到外國留過了學的,回到國內說,外國人可在數百里或數千里以外通消息,中國人也不相信,也很以為奇怪。這種通消息底東西,就是電報、電話,現在中國無論那一個大城市,都也有了。照這樣說來,有時候中國不信外國,外國不信中國,這是因為各有各的文明。諸君聽到這裏,知道中國現在底文明,一則不如外國,二則不如古人。中國古時底文明,進步很快。那種進步為甚麼能夠快呢?這就是我們學者應該要留心的。從前中國人說:「士為四民之首。」可見學者底力量,在社會上是很大的。詳細底說,學者是先覺先知,一舉一動,是能夠轉移社會上的風氣。社會對於學者也是極尊敬的,如果學者有了主張,社會都是要服從。所以學者對於社會,對於國家,負擔有一種責任;現在學者底責任,是在要中國進步。
歐美底文明不過是二百多年底事,最好底文明尤在近來幾十年。再拿日本來說,五十年以前,他們底文明是很黑暗的,近來四五十年,便進步得很快。又拿暹邏來說,近二十年來,文明的進步,中國也是趕不上。中國的文明,古時進步很快。歐美底文明,近來進步很快。日本和暹邏的文明,也是近來進步很快。推求這個進步很快的原因,都是一樣的,都是因為有正當的學術,有正當的思想。中國近二千多年,文明不進步的原因,便是在學術的思想不正當。不正當的地方,簡單的說,便是大家以為行是很難的,知是很易的,這種思想便誤了中國,便誤了學者。
就中國近來的情形說,一般學者在家讀書的時候,十年窗下,辛辛苦苦,便覺得艱難到了不得。到了有點成功,出而應世,到實行的時候,遇到社會上的人,都說知是容易的,行是艱難的,這兩句話,真是誤了學者不淺!怎麼說誤了學者不淺呢?因為求學的時候,十年窗下,費盡腦力,耗盡心血,所求的學問,是很不容易成功的。若是有一點兒成功,出去實行,便有人說:「哼!你求學的時候難,實行的時候更難呵!」大家聽了這句話,便嚇怕了,便不敢去行,不去行,便無法可以證明所求的學問是對與不對,不去行,於是所求的學問沒有用處。到了以為學問沒有用處,試問那一個還再情願去求學呢?就中國從前的情形說,周朝以前的進步是很快的,到了周朝之後,文化便很老大,由於老大的結果,便生出怕事的心理。怕事究竟是好不好呢?從好的一方面來講,是老成持重;從不好的一方面來講,是志行薄弱。總而言之,人到了怕事,便遇事畏難,不去做艱難的事,祇找容易的事去做;好像倒一盆水到地下,總是向沒有抵抗力的低下部分去流,是一樣的道理。人到了畏難,就不敢輕於嘗試,試問文化上怎麼能夠有進步呢?推究這個原因,根本上的錯處,便是在「知之非艱,行之惟艱。」以難的為不難,以不難的為難,這個便是大錯。我們要除去這個大錯,歸到正面,便應該說「知是難的,行是不難的。」但是我們中國人的心理,偏偏反其道而行之,以為行是難的,知是不難的。把極容易做的事,視為畏途,不去實行,求一點實際的結果。把極難知的事,看到太容易,不去深求。所以二千多年來,對於一切人情物理,都不能知到登峯造極。至於科學知識極豐富的歐美人,便沒有這個心理。譬如本大總統從前和朋友正在研究「知難行易」的時候,有一個美國工學博士進房內來,他說他在美國學校的時候,有一天一個美國先生告訴他,說知是難的,行是不難的。這位工學博士是中國人,早有中國學說之「知易行難」的老成見在心,便很懷疑,和美國先生辯論起來。那位美國先生說:「你不要和我爭,我告訴你一段故事,自然可以明白。我記得從前有一個人家的自來水管壞了,那個人家的主人,請一個工人去修理,那一個人稍為動一動手,就修好了。主人便向工人說:「你要多少錢呢?」工人說:「五十元零幾毫。」主人說:「你稍為動一動手,便修好了,像這樣容易的工,何以要許多錢呢?且你不要五十元或者五十一元,何以單要五十元零幾毫呢?這個工價數目,真是奇怪得很呀!」工人對主人說:「你看到我修好了之後,這個工作是很容易的,但是你從前何以不自己去修理呢?你從前自己不去修理,要請我來修理,自然是由於你不曉得怎麼樣修理的原故,我曉得怎麼樣修理,所以一動手便修好了。這個曉得怎麼樣修理的知識,是很難的,所以我多要一點價值,那五十元便是我知識的價值;至於動手去實行修理,是很容易的,所以我少要一點工錢,那幾毫便是我動手的工錢。」主人聽了這番話之後,便一面點頭,一面對工人說:「你所講的話很有道理呀!我給你五十元零幾毫罷。」照這件故事看來,就可證明知是艱難的,行是容易的。中國人的思想就錯在這裏,所以中國的文化,幾千年都不進步。這裏不進步的錯處,可以說是「南轅北轍」,所以中國人的錯,便是走錯了路。
諸君今天歡迎本大總統,要歡迎本大總統的性質。本大總統的性質,生平是愛革命的,諸君要歡迎本大總統革命的性質。本大總統想要中國進步,不但是對於政治主張要革命,就是對於學問也主張要革命。要把全國人幾千年走錯了的路都來改正,所以主張學問和思想都要經過一番革命。就中國革命的歷史說,湯武是主張革命最早的,人人都說是「順乎天應乎人」;本大總統從前主張革命的時候,人人都說是「造反」。說到學問思想上,要去推翻他,就是要把思想反過來。所以古人說:「知之非艱,行之惟艱。」本大總統便要說:「行之非艱,知之惟艱。」諸君如果贊成本大總統學理上的革命,都應該說:「知之惟艱,行之非艱。」就知和行的難易之先後說,凡百事情知了之後才去行,是很容易的。如果不知也要去行,當中必走許多「之字路」。經過很多的錯誤,是很艱難的。為甚麼不避去那種錯誤的艱難呢?因為知是很難的。如果要等到知了才行,那麼行的時候,便非在幾百年幾千年之後不可,恐怕沒有定期了,所以我們人類有時候不知也要去行。譬如點燈的電,和傳電報的電,與(註二)電話的電,我們中國人現在有幾個能知道他是甚麼東西呢?但是我們中國的大城市,現在沒有那一家不用他的,這個用他便是行,可見行是容易的。又像中國的指南針也有電的道理,用過了的時代和數目,不知有多少了。這個東西有的說是黃帝發明的,有的說是周公發明的,無論是那一個發明的,都是在外國人發明電之先,外國向來沒有的,中國便老早的行了,試問中國人究竟知不知道電呢?學者為四民導師,中國的社會是很崇拜的,普通人有不知道的事情,要告訴他們去行才好。
諸君現在都知道「知難行易」的學說了。這個學說究竟是怎麼應用呢?主席剛才說桂林學界現在遇有困難,不能開學。我們對於這個困難,應該怎麼去解決呢?我們要解決這個問題,第一層要知道這個困難的原因,第二層要知道開學的重要和方法。如果把這兩層道理都知得很清楚,這個問題便容易解決了。本大總統這次經過桂林的目的,是在北伐,掃除政治上的障礙,統一中國。因為這個原因,所以帶了許多的軍隊,在這個地方把你們的學校佔住了許多。就第一層道理說,你們不能開學的最大困難,或者是這個原因,諸君要曉得中國的現狀,是四分五裂,亂到了不得。一般腐敗官僚武人搜括錢財,佔據學校,不能開學的事實,不是你們桂林一處。譬如北京自大學以下,所有的學校,今年一整年之中,都沒有開過一次好學。武昌的高等師範,也是不能開學。安徽的學校不但是不開,並且打死學生。本大總統看他們北方學界,都是在這樣苦海之中,所以想要去超度他們。這個掃除政治上的障礙,超度北方學界的痛苦,便可說是撥亂反治。諸君要知道撥亂反治,是很大的責任,是要大家擔負的。諸君要除去因為軍隊不能開學的困難,便要大家擔負責任,人民與軍隊一體同心協力,讓軍隊趕快出發。
講到第二層道理,開學的重要和方法,淺近一點說,便是要教育少年。那班少年受了教育十多年之後,便成有用的人才,可以繼續你們前輩去辦事。如果他們失了教育,你們以後的人才,便新舊不相接,以後的事業,便沒有人辦。加深一點說,便是建設廣西最緊要的一件事。因為民國的人民,人人都是主人翁,人人都要替國家做事的,所以建設一個新地方,首先在辦教育。要辦普及的教育,令普通人民都可以得到教育,然後人人才知道替國家去做事。就桂林的現狀說,恐怕沒有受(註三)教育的很多,而民國的教育,又要普及,所以本大總統希望諸君令桂林周圍的人民,無論貧富,凡是在十歲以下底兒童,都要給教育把他們。至於詳細辦法,你們現在求學的人,都要改變從前底舊行為;無論是先生或學生,各盡各底能力,擔負責任,來同心協力,去調查四鄉底戶口,多辦義務學校,讓一般沒有錢底人都可以去讀書。首從桂林起,再推廣到各縣各鄉。先辦幼稚園,次辦小學,再辦中學,然後才可以辦大學。本大總統這次到桂林的時候,有許多同志都說桂林現在應該辦一個大學,這是很不容易做到底。因為此地現在沒有很多的好先生,就令有了好先生,試問到那裏去找那些合格的學生呢?現在中國是民國,是要人人都有教育的。要人人都有教育,你們廣西有幾百萬人,不是幾個人能夠教得成的,也不是空口說空話可以算得事的;必要人人各盡各的力量,有一分能力去做一分事情,大家都去實行。如果照這樣做去,讓人人都能夠讀書,才可說是普及教育制度;若是不然,便是貴族制度,便是資本制度。諸君既知道了教育的重要和辦法,那末,現在的學校雖然被軍隊佔了,不能開學,不能在學校內教書讀書,便容易另外想簡單的方法去教書讀書。譬如從前北京大學,政府不給錢把他們開學,他們的先生和學生在校外或者是辦義務學校,或者是辦露天學校,當街講演,是不是在學校內教書讀書呢?
再就廣西現在不開學的原因講,在桂林城內的人說,是在沒有學校;在各縣各鄉的人說,學校是有的,是在沒有錢。從前本大總統說中國的舊學問思想,要請諸君打破他,這個沒有錢的觀念,也要請諸君打破他。譬如我們最初革命的時候,那裏有錢呢?我們奔走二三十年,設盡種種方法,努力奮鬥,終之把極有錢的滿清政府,還是推翻了。可見有方法能奮鬥,甚麼事都是可以做成功的!就錢的外觀來說,現在廣西人所用的,完全是商務印書館所印的紙,不是錢。本大總統這次到廣西來,帶了許多銀,自梧州到桂林沿路用的時候,鄉下人都不要,究竟那種錢有沒有力量呢?你們廣西銀行發行的紙,聽到說陸榮廷尚有八百萬存在上海商務印書館,預備運到廣西來用;如果你們還要用他的紙,豈不是還要貢奉陸榮廷?廣東人要用銀,所以銀行發行紙,便要有銀做基本金,預備人民隨時可以兌匯現銀。外國人要用金,如英國用金磅,美國用金元。你們廣西人現在愛用紙,是已經打破了金銀的觀念,如果再進一步,打破紙的觀念,豈不是脫離人類普通金錢的束縛麼?換一句話說,現在廣西人已經脫離了金錢的苦海,為甚麼不再超度一步,連紙的苦海也脫離去呢?再就錢的本質說,學問家都說是一種的貨物,用來通有無的;可見貨物的價值,是高過錢;如果有錢沒有貨物,錢還是沒有用的。譬如這次歐戰,各國每日所用的戰費,都是幾千萬,像英國每日是八千多萬;如果各國都要用金錢,試問那裏得到那些金屬呢?所以不能不用紙。但是紙的數目,越出越多,紙的價值,便越減越少。好比德國的馬克,從前中國半元可值一馬克,現在一元可值七八十馬克。照這樣說來,紙便不值錢。廣西銀行的紙,從前每元值銀一元,現在祇值五毫,這種紙是陸榮廷所發行用來吸收你們現金的。原來他的總數是二千萬,後來奸商又假造了二千萬,前後共四千萬。這四千萬中有一半是假的,人民不能分別,政府不能不收用,所以把原來的價值,更減低了一半。現在陸榮廷還有八百萬存在上海商務印書館,將來運到廣西來,你們紙的價值更要減低。諸君要防備這種危險,應該趕快打電報到上海商務印書館去反對!如果不然,陸榮廷在上海,便源源不絕,把那種紙運到廣西來用,他便是永遠做你們的督軍。就錢的外觀情形和他的本質道理合起來講,錢可以說是一種籌碼,用來記貨物價值之數的。譬如賭錢的人,不必用錢去賭,用瓜子作籌碼,可以代表錢;用火柴作籌碼,也可以代表錢。簡單的說,錢不過是貨物的代表,所以錢不是萬能的,貨物的能力是更大的;如果貨物不能流通,錢的價值便要低。好比德國當歐戰的時代,被各國封鎖了,他們國內的貨物便減少,所以馬克不值錢。錢既是代表貨物的,究竟貨物是甚麼呢?是人工做出來的。譬如這個講臺上的紙花,是人工做的,這個講臺也是人工做的;紙花是一種貨物,講臺也是一種貨物。照這樣來講,可以說是人工生貨物,貨物生金錢;好比父生子,子生孫的道理是一樣的。我們推求孫的來脈,便應該有父子二代的關係;推求錢的來源,也應該有人工與貨物兩步的關係。我們現在祇說錢,便忘記了錢是代表貨物的,貨物是代表人工的兩步關係。因為這個原故,一般普通人便不知道錢的道理,便為錢所束縛。要打破他的束縛,便要多有貨物;要多有貨物,就在要我們多做工。
再就貨物來說,古人沒有發明錢的時候,彼此來通貨物的有無,都是「日中為市,交易而退,各得其所。」這種交易的情形,好像你們廣西現在的大城小墟,每月中三、六、九或二、五、八的「墟日」一樣。因為貨物是由人工做成的,貨物有大小長短輕重的不同,所費的人工便有多少的不同,要恰恰報酬那種人工的多少,因之貨物的價值便應該有多少的分別。當那個時候,各人「以其所有,易其所無。」而貨物的價值,有多有少,不能彼此恰恰相等,彼此來交易,必然生出許多爭論,許多麻煩。譬如木匠去賣棹子和椅子,他的棹子每張是值二元,椅子每把是值五毫;裁縫去賣衣裳,每件不是值八毫的,便是值一元七毫的;裁縫不能不要棹子和椅子用,木匠不能不要衣裳穿;所以木匠和裁縫,彼此便不能不交易。但是他們的貨物的價值,都不是恰恰相等的,而彼此又一定要去交易,必然有一個人,不能恰恰滿足他的貨物之價值。所以那個木匠和裁縫,彼此說價值交換貨物的時候,該是怎麼樣困難呢?後來有個聰明人,發明錢的這個東西出來。就學術上的文話說,作百貨的「中準」;就淺近的俗話說,作交易的「媒介」。於是所費工人的多少不同,生出來的價值高低的分別,彼此交易不能恰恰報酬滿足各人的慾望,及無謂的紛爭計算,種種困難,都可一掃而除之。照這樣看來,錢不過是用來作交易貨物的媒介(註四),貨物又是人工的結果,貨物價值的高低,又是報酬人工之多少的,所以把錢、貨物、人工三項東西的能力比較起來,實在可說貨物的能力大過錢,人工的能力大過貨物。
我們要革命的原故,因為是知道了種族的束縛,政權的束縛,經濟的束縛,種種不好的道理,所以要拚死命去打破他們。諸君既是知道了錢的道理,請贊成本大總統革命的意思,把錢的束縛也來打破他。如果能夠打破這個束縛,便可盡義務不要錢。若是不能打破,便要錢,便不能不多發紙幣。現在廣西的紙幣,已經是多到了不得,如果還要再發,你們將來怎麼負担得起?諸君是學者,為廣西四民之首,應該想一個極好的方法,趕快去補救!如果能夠打破錢的束縛,不要錢去辦學。從前北京沒有錢辦學,各校學生到各處露天演講,便是一個極好的榜樣。諸君拿出義務心來担負責任,到各城各墟去講演,把興利除害的事對一般平民說,也是一樁大好事。凡百事業不能做的原故,都走由於不知,如果知道了,行是很容易的。譬如你們廣西人叫苦連天,說沒有錢,不知道錢是從貨物來的。廣西省有沒有貨物呢?就本大總統這次出巡,從前到南寗,現在到桂林,沿途考察所得知的,地面下的金屬礦和煤礦,到處皆有;地面上的水壤,肥沃到了不得,無論甚麼植物都可以生長的。別的不說,單就你們桂林講,周圍的石山,該有多少呢?這種石頭可以做士敏土的,如果做成了士敏土,每桶可值大洋五六元。換一句話說,就是每担可值大洋一元多。你們桂林的石頭有多少萬萬擔,就是你們桂林的錢有多少萬萬元。又如現在的農業出品,像甘蔗、糖、花生、馬蹄、生果、五穀等等,每年該有多少?如果有好道路的交通,運到廣東去賣,都是很值錢的。但是現在沒有便利交通,不能運出去賣,祇能在本地賣,所以雖然有貨,還是不值錢。你們有這樣多的石頭、五金、煤炭等貨物,不能換錢的原因,都是由於你們不知道他的用處和開採的方法。所以你們有幾百萬的人工,都不能製造貨物,都沒有用處。你們這樣多的農產貨物,不能多換錢的原因,都是出於沒有好交通,所以你們已經做了的工,換少了錢。要你們的人工,都有用處,都能夠製造礦產貨物,必要有知識;要有知識,就要有教育。要你們用人工製造的礦產貨物和天然生成的農產貨物,都能夠運出去賣,換很多的錢,必要有便利的交通,就在要有好道路。所以諸君今天歡迎本大總統,本大總統來貢獻到諸君的,第一要普及教育,第二要修築道路。這兩件事,就是本大總統要求你們去做的!如果諸君做到了這兩件事,就是功德無量!本大總統的貢獻,就是以功德無量的事來要求諸君!諸君要把功德無量的事實行出來,那才不負今天這個盛大的歡迎會。

注釋

(註一) 據黃昌穀編「孫中山先生演說集」(上海民智書局,民國十五年出版),以下簡稱「黃編演說集」。
(註二) 原文為「與及說」,今據「胡本」及「會本」改。
(註三) 據「胡本」及「會本」增「受」字。
(註四) 原文為「煤介」,今據「胡本」及「會本」改。

相關人名
后稷周公神農氏馬哥波羅陸榮廷黃帝燧人氏
相關地名
上海大城中國日本北京安徽武昌南洋桂林梧州廣西廣東德國歐洲興文
相關專有名詞
大學北京大學商務印書館湯武革命滿清
出處

國父全集

冊數

第三冊

頁次

308-316

檢索詞出現頁次

故吾人今日由舊國家變為新國家,當鏟鋤舊思想,發達新思想。新思想者何?即公共心。吾人今日欲改造新國家,當實行三民主義。何謂三民主義?即民族、民權、民生之主義是也。民族主義,即世界人類各族平等,一種族絕不能為他種族所壓制,如滿人入主中夏,垂二百六十餘年,我漢族起而推翻之,是即民族革命主義也。民權主義,即人人平等,同為一族,絕不能以少數人壓多數人。人人有天賦之人權,不能以君主而奴隸臣民也。民生主義,即貧富均等,不能以富者壓制貧者是也;但民生主義,在前數十年,已有人行之者。其人為何?即洪秀全是。洪秀全建設太平天國,所有制度,當時所謂工人為國家管理,貨物為國家所有,即完全經濟革命主義,亦即俄國之今日均產主義。今月同鄉諸君,開會歡迎本大總統,本大總統深望諸君不僅為歡迎本大總統一人,並(註四)歡迎本大總統之主義,是則本大總統之厚望也!(註一)據「十講」。又上海「民國日報」民國十一年二月十三日第三版亦刊出本文。
(註二) 原文為「如有」,今據「胡本」及「會本」改。
(註三) 原文為「桂林方物地產」,今據「胡本」及「會本」改正。
(註四) 據「胡本」及「會本」增「並」字。

知難行易(註一) 民國十一年(一九二二年)一月二十二日在桂林學界歡迎會演講
  學界諸君:今天諸君在此開這個盛大的歡迎會,本大總統是很感謝的,是很歡喜的。本大總統藉此能夠和桂林學界諸君談話,是個很難得的機會,所以今天特地把平日對於求學的意見貢獻到諸君。諸君是學界中人,要知道人類為甚麼原故要求學呢?求學的意思便是求知識。因為世界上有很多的事情,很多的道理,都是我們不知道的,又因為世界的文明,要有知識才能夠進步;有了知識,那個進步才很快。我們人類是求文明進步的,所以人類便要求知識。
  諸君都知道世界上文明的發達,是在近來二百多年,最快的時期,是近來五六十年。以後人類的知識越發達,文明的進步當然是越快。中國兩千多年以前,都有很好的文化,而且文化的進步也是很快的;近二千多年以來,沒有甚麼文化,現在的文化不如唐虞,不如秦漢;近人的知識,不如古人,所以中國人崇拜古人的心思,比那一國人都要利害
國父全集三○八

些。
  為甚麼近來二千多年沒有進步呢?推究這個原因,詳細的說,可分作兩項:第一項是政治上的關係。從前政府做事,是很寬大的,譬如公天下的時候,堯把天下讓到舜,舜把天下讓到禹,政府把天下的政權都可以讓到別人,其餘對於人民的事情,該是何等寬宏大量呢?就是家天下的時候,湯武革命,「順乎天應乎人」,「弔民伐罪」,也都是求人民的幸福,所以人民便能夠自由去發展思想,便有思想去求文化的進步。到了後來,政府一天專制一天,不是「焚書坑儒」,便是「興文字獄」,想種種方法去束縛人民的思想,人民那裏能夠自由去求文化的進步呢?第二項是古今人求進步的方法不同。二三千年以前,求進步的方法,專靠實行。古人知道宇宙以內的事情,應該去做,便實行去做;所謂見義勇為,到了成功,更再去做,所以更進步。譬如后稷知道人民饑餓,非有適用的農業方法,產生五穀不可,便親自去教民稼穡。禹見到人民受洪水的痛苦,非用相當的治水方法,洩去高地之水不可,便親自去疏通九河。其餘像燧人氏發明火,試問他不去鑽木,怎麼能取出火來呢?神農氏發明醫藥,試問他不去嘗百草,怎麼能知道藥的性質呢?到了後來,不是「好讀書不求甚解」,便是「述而不作」,「坐而論道」;把古人言行的文字,死讀死記,另外來解釋一次,或把古人的解釋,再來解釋一次。你一解釋過去,我一解釋過來,好像炒陳飯一樣,怎麼能夠有進步呢?
  照以上那兩個理由來看,古人進步最大的理由,是在能實行;能實行便能知,到了能知,便能進步。從前中國人因為能實行,所以進化的文學、哲理、道德等學,不但是現在中國人不知道,就是外國人也有不知道的。當中外沒有交通以前,外國人看不起中國人,以為中國人是與非洲、南洋等處的土人一樣,沒有一點兒文化;但是現在都漸漸明白了,很多佩服中國的,也有要去研究中國文化的。並且知道中國的文化,有許多地方,現在外國還有不如的。外國的文化,是自羅馬發源的,後來羅馬被歐洲野蠻人征服了,因之他們以後的文化,便沒有進步。到了元朝,有一個外國人,叫做馬哥波羅,來做了中國底官;後來把中國的文化,著了一本書,告訴他們外國人,說中國底文化好的了不得。別的不講,單就燒火而論,中國人燒火不用柴,不用油,祇用一種黑石頭;外國人便不相信,便很以為奇怪。那種黑石頭就是煤,在近來外國工業極發達底國家,是最少不得底東西。他們當元朝底時候,說到中國燒黑石頭,便很以為奇怪,可見那
演講民國十一年一月三○九

個時候以前,他們還不知道煤。我們元朝底時候,便早燒了煤,可見中國底工業,那個時候便已不壞。從前中國人到外國留過了學的,回到國內說,外國人可在數百里或數千里以外通消息,中國人也不相信,也很以為奇怪。這種通消息底東西,就是電報、電話,現在中國無論那一個大城市,都也有了。照這樣說來,有時候中國不信外國,外國不信中國,這是因為各有各的文明。諸君聽到這裏,知道中國現在底文明,一則不如外國,二則不如古人。中國古時底文明,進步很快。那種進步為甚麼能夠快呢?這就是我們學者應該要留心的。從前中國人說:「士為四民之首。」可見學者底力量,在社會上是很大的。詳細底說,學者是先覺先知,一舉一動,是能夠轉移社會上的風氣。社會對於學者也是極尊敬的,如果學者有了主張,社會都是要服從。所以學者對於社會,對於國家,負擔有一種責任;現在學者底責任,是在要中國進步。
  歐美底文明不過是二百多年底事,最好底文明尤在近來幾十年。再拿日本來說,五十年以前,他們底文明是很黑暗的,近來四五十年,便進步得很快。又拿暹邏來說,近二十年來,文明的進步,中國也是趕不上。中國的文明,古時進步很快。歐美底文明,近來進步很快。日本和暹邏的文明,也是近來進步很快。推求這個進步很快的原因,都是一樣的,都是因為有正當的學術,有正當的思想。中國近二千多年,文明不進步的原因,便是在學術的思想不正當。不正當的地方,簡單的說,便是大家以為行是很難的,知是很易的,這種思想便誤了中國,便誤了學者。
  就中國近來的情形說,一般學者在家讀書的時候,十年窗下,辛辛苦苦,便覺得艱難到了不得。到了有點成功,出而應世,到實行的時候,遇到社會上的人,都說知是容易的,行是艱難的,這兩句話,真是誤了學者不淺!怎麼說誤了學者不淺呢?因為求學的時候,十年窗下,費盡腦力,耗盡心血,所求的學問,是很不容易成功的。若是有一點兒成功,出去實行,便有人說:「哼!你求學的時候難,實行的時候更難呵!」大家聽了這句話,便嚇怕了,便不敢去行,不去行,便無法可以證明所求的學問是對與不對,不去行,於是所求的學問沒有用處。到了以為學問沒有用處,試問那一個還再情願去求學呢?就中國從前的情形說,周朝以前的進步是很快的,到了周朝之後,文化便很老大,由於老大的結果,便生出怕事的心理。怕事究竟是好不好呢?從好的一方面來講,是老成持重;從不好的一方面來講,是志行薄弱。

國父全集 三一○

總而言之,人到了怕事,便遇事畏難,不去做艱難的事,祇找容易的事去做;好像倒一盆水到地下,總是向沒有抵抗力的低下部分去流,是一樣的道理。人到了畏難,就不敢輕於嘗試,試問文化上怎麼能夠有進步呢?推究這個原因,根本上的錯處,便是在「知之非艱,行之惟艱。」以難的為不難,以不難的為難,這個便是大錯。我們要除去這個大錯,歸到正面,便應該說「知是難的,行是不難的。」但是我們中國人的心理,偏偏反其道而行之,以為行是難的,知是不難的。把極容易做的事,視為畏途,不去實行,求一點實際的結果。把極難知的事,看到太容易,不去深求。所以二千多年來,對於一切人情物理,都不能知到登峯造極。至於科學知識極豐富的歐美人,便沒有這個心理。譬如本大總統從前和朋友正在研究「知難行易」的時候,有一個美國工學博士進房內來,他說他在美國學校的時候,有一天一個美國先生告訴他,說知是難的,行是不難的。這位工學博士是中國人,早有中國學說之「知易行難」的老成見在心,便很懷疑,和美國先生辯論起來。那位美國先生說:「你不要和我爭,我告訴你一段故事,自然可以明白。我記得從前有一個人家的自來水管壞了,那個人家的主人,請一個工人去修理,那一個人稍為動一動手,就修好了。主人便向工人說:「你要多少錢呢?」工人說:「五十元零幾毫。」主人說:「你稍為動一動手,便修好了,像這樣容易的工,何以要許多錢呢?且你不要五十元或者五十一元,何以單要五十元零幾毫呢?這個工價數目,真是奇怪得很呀!」工人對主人說:「你看到我修好了之後,這個工作是很容易的,但是你從前何以不自己去修理呢?你從前自己不去修理,要請我來修理,自然是由於你不曉得怎麼樣修理的原故,我曉得怎麼樣修理,所以一動手便修好了。這個曉得怎麼樣修理的知識,是很難的,所以我多要一點價值,那五十元便是我知識的價值;至於動手去實行修理,是很容易的,所以我少要一點工錢,那幾毫便是我動手的工錢。」主人聽了這番話之後,便一面點頭,一面對工人說:「你所講的話很有道理呀!我給你五十元零幾毫罷。」照這件故事看來,就可證明知是艱難的,行是容易的。中國人的思想就錯在這裏,所以中國的文化,幾千年都不進步。這裏不進步的錯處,可以說是「南轅北轍」,所以中國人的錯,便是走錯了路。
  諸君今天歡迎本大總統,要歡迎本大總統的性質。本大總統的性質,生平是愛革命的,諸君要歡迎本大總統革命的性質。本大總統想要中國進步,不但是對於政治主張要革命,就是對於學問也主張要革命。要把全國人幾千年走錯了的
演講民國十一年一月三一一

路都來改正,所以主張學問和思想都要經過一番革命。就中國革命的歷史說,湯武是主張革命最早的,人人都說是「順乎天應乎人」;本大總統從前主張革命的時候,人人都說是「造反」。說到學問思想上,要去推翻他,就是要把思想反過來。所以古人說:「知之非艱,行之惟艱。」本大總統便要說:「行之非艱,知之惟艱。」諸君如果贊成本大總統學理上的革命,都應該說:「知之惟艱,行之非艱。」就知和行的難易之先後說,凡百事情知了之後才去行,是很容易的。如果不知也要去行,當中必走許多「之字路」。經過很多的錯誤,是很艱難的。為甚麼不避去那種錯誤的艱難呢?因為知是很難的。如果要等到知了才行,那麼行的時候,便非在幾百年幾千年之後不可,恐怕沒有定期了,所以我們人類有時候不知也要去行。譬如點燈的電,和傳電報的電,與(註二)電話的電,我們中國人現在有幾個能知道他是甚麼東西呢?
但是我們中國的大城市,現在沒有那一家不用他的,這個用他便是行,可見行是容易的。又像中國的指南針也有電的道理,用過了的時代和數目,不知有多少了。這個東西有的說是黃帝發明的,有的說是周公發明的,無論是那一個發明的,都是在外國人發明電之先,外國向來沒有的,中國便老早的行了,試問中國人究竟知不知道電呢?學者為四民導師,中國的社會是很崇拜的,普通人有不知道的事情,要告訴他們去行才好。
  諸君現在都知道「知難行易」的學說了。這個學說究竟是怎麼應用呢?主席剛才說桂林學界現在遇有困難,不能開學。我們對於這個困難,應該怎麼去解決呢?我們要解決這個問題,第一層要知道這個困難的原因,第二層要知道開學的重要和方法。如果把這兩層道理都知得很清楚,這個問題便容易解決了。本大總統這次經過桂林的目的,是在北伐,掃除政治上的障礙,統一中國。因為這個原因,所以帶了許多的軍隊,在這個地方把你們的學校佔住了許多。就第一層道理說,你們不能開學的最大困難,或者是這個原因,諸君要曉得中國的現狀,是四分五裂,亂到了不得。一般腐敗官僚武人搜括錢財,佔據學校,不能開學的事實,不是你們桂林一處。譬如北京自大學以下,所有的學校,今年一整年之中,都沒有開過一次好學。武昌的高等師範,也是不能開學。安徽的學校不但是不開,並且打死學生。本大總統看他們北方學界,都是在這樣苦海之中,所以想要去超度他們。這個掃除政治上的障礙,超度北方學界的痛苦,便可說是撥亂反治。諸君要知道撥亂反治,是很大的責任,是要大家擔負的。諸君要除去因為軍隊不能開學的困難,便要大家擔負責
國父全集三一二

任,人民與軍隊一體同心協力,讓軍隊趕快出發。
  講到第二層道理,開學的重要和方法,淺近一點說,便是要教育少年。那班少年受了教育十多年之後,便成有用的人才,可以繼續你們前輩去辦事。如果他們失了教育,你們以後的人才,便新舊不相接,以後的事業,便沒有人辦。加深一點說,便是建設廣西最緊要的一件事。因為民國的人民,人人都是主人翁,人人都要替國家做事的,所以建設一個新地方,首先在辦教育。要辦普及的教育,令普通人民都可以得到教育,然後人人才知道替國家去做事。就桂林的現狀說,恐怕沒有受(註三)教育的很多,而民國的教育,又要普及,所以本大總統希望諸君令桂林周圍的人民,無論貧富,凡是在十歲以下底兒童,都要給教育把他們。至於詳細辦法,你們現在求學的人,都要改變從前底舊行為;無論是先生或學生,各盡各底能力,擔負責任,來同心協力,去調查四鄉底戶口,多辦義務學校,讓一般沒有錢底人都可以去讀書。首從桂林起,再推廣到各縣各鄉。先辦幼稚園,次辦小學,再辦中學,然後才可以辦大學。本大總統這次到桂林的時候,有許多同志都說桂林現在應該辦一個大學,這是很不容易做到底。因為此地現在沒有很多的好先生,就令有了好先生,試問到那裏去找那些合格的學生呢?現在中國是民國,是要人人都有教育的。要人人都有教育,你們廣西有幾百萬人,不是幾個人能夠教得成的,也不是空口說空話可以算得事的;必要人人各盡各的力量,有一分能力去做一分事情,大家都去實行。如果照這樣做去,讓人人都能夠讀書,才可說是普及教育制度;若是不然,便是貴族制度,便是資本制度。
諸君既知道了教育的重要和辦法,那末,現在的學校雖然被軍隊佔了,不能開學,不能在學校內教書讀書,便容易另外想簡單的方法去教書讀書。譬如從前北京大學,政府不給錢把他們開學,他們的先生和學生在校外或者是辦義務學校,或者是辦露天學校,當街講演,是不是在學校內教書讀書呢?
  再就廣西現在不開學的原因講,在桂林城內的人說,是在沒有學校;在各縣各鄉的人說,學校是有的,是在沒有錢。從前本大總統說中國的舊學問思想,要請諸君打破他,這個沒有錢的觀念,也要請諸君打破他。譬如我們最初革命的時候,那裏有錢呢?我們奔走二三十年,設盡種種方法,努力奮鬥,終之把極有錢的滿清政府,還是推翻了。可見有方法能奮鬥,甚麼事都是可以做成功的!就錢的外觀來說,現在廣西人所用的,完全是商務印書館所印的紙,不是錢。本
演講民國十一年一月三一三

大總統這次到廣西來,帶了許多銀,自梧州到桂林沿路用的時候,鄉下人都不要,究竟那種錢有沒有力量呢?你們廣西銀行發行的紙,聽到說陸榮廷尚有八百萬存在上海商務印書館,預備運到廣西來用;如果你們還要用他的紙,豈不是還要貢奉陸榮廷?廣東人要用銀,所以銀行發行紙,便要有銀做基本金,預備人民隨時可以兌匯現銀。外國人要用金,如英國用金磅,美國用金元。你們廣西人現在愛用紙,是已經打破了金銀的觀念,如果再進一步,打破紙的觀念,豈不是脫離人類普通金錢的束縛麼?換一句話說,現在廣西人已經脫離了金錢的苦海,為甚麼不再超度一步,連紙的苦海也脫離去呢?再就錢的本質說,學問家都說是一種的貨物,用來通有無的;可見貨物的價值,是高過錢;如果有錢沒有貨物,錢還是沒有用的。譬如這次歐戰,各國每日所用的戰費,都是幾千萬,像英國每日是八千多萬;如果各國都要用金錢,試問那裏得到那些金屬呢?所以不能不用紙。但是紙的數目,越出越多,紙的價值,便越減越少。好比德國的馬克,從前中國半元可值一馬克,現在一元可值七八十馬克。照這樣說來,紙便不值錢。廣西銀行的紙,從前每元值銀一元,現在祇值五毫,這種紙是陸榮廷所發行用來吸收你們現金的。原來他的總數是二千萬,後來奸商又假造了二千萬,前後共四千萬。這四千萬中有一半是假的,人民不能分別,政府不能不收用,所以把原來的價值,更減低了一半。現在陸榮廷還有八百萬存在上海商務印書館,將來運到廣西來,你們紙的價值更要減低。諸君要防備這種危險,應該趕快打電報到上海商務印書館去反對!如果不然,陸榮廷在上海,便源源不絕,把那種紙運到廣西來用,他便是永遠做你們的督軍。就錢的外觀情形和他的本質道理合起來講,錢可以說是一種籌碼,用來記貨物價值之數的。譬如賭錢的人,不必用錢去賭,用瓜子作籌碼,可以代表錢;用火柴作籌碼,也可以代表錢。簡單的說,錢不過是貨物的代表,所以錢不是萬能的,貨物的能力是更大的;如果貨物不能流通,錢的價值便要低。好比德國當歐戰的時代,被各國封鎖了,他們國內的貨物便減少,所以馬克不值錢。錢既是代表貨物的,究竟貨物是甚麼呢?是人工做出來的。譬如這個講臺上的紙花,是人工做的,這個講臺也是人工做的;紙花是一種貨物,講臺也是一種貨物。照這樣來講,可以說是人工生貨物,貨物生金錢;好比父生子,子生孫的道理是一樣的。我們推求孫的來脈,便應該有父子二代的關係;推求錢的來源,也應該有人工與貨物兩步的關係。我們現在祇說錢,便忘記了錢是代表貨物的,貨物是代表人工的兩步關係。因為這個原故,一
國父全集三一四

般普通人便不知道錢的道理,便為錢所束縛。要打破他的束縛,便要多有貨物;要多有貨物,就在要我們多做工。
  再就貨物來說,古人沒有發明錢的時候,彼此來通貨物的有無,都是「日中為市,交易而退,各得其所。」這種交易的情形,好像你們廣西現在的大城小墟,每月中三、六、九或二、五、八的「墟日」一樣。因為貨物是由人工做成的,貨物有大小長短輕重的不同,所費的人工便有多少的不同,要恰恰報酬那種人工的多少,因之貨物的價值便應該有多少的分別。當那個時候,各人「以其所有,易其所無。」而貨物的價值,有多有少,不能彼此恰恰相等,彼此來交易,必然生出許多爭論,許多麻煩。譬如木匠去賣棹子和椅子,他的棹子每張是值二元,椅子每把是值五毫;裁縫去賣衣裳,每件不是值八毫的,便是值一元七毫的;裁縫不能不要棹子和椅子用,木匠不能不要衣裳穿;所以木匠和裁縫,彼此便不能不交易。但是他們的貨物的價值,都不是恰恰相等的,而彼此又一定要去交易,必然有一個人,不能恰恰滿足他的貨物之價值。所以那個木匠和裁縫,彼此說價值交換貨物的時候,該是怎麼樣困難呢?後來有個聰明人,發明錢的這個東西出來。就學術上的文話說,作百貨的「中準」;就淺近的俗話說,作交易的「媒介」。於是所費工人的多少不同,生出來的價值高低的分別,彼此交易不能恰恰報酬滿足各人的慾望,及無謂的紛爭計算,種種困難,都可一掃而除之。照這樣看來,錢不過是用來作交易貨物的媒介(註四),貨物又是人工的結果,貨物價值的高低,又是報酬人工之多少的,所以把錢、貨物、人工三項東西的能力比較起來,實在可說貨物的能力大過錢,人工的能力大過貨物。
  我們要革命的原故,因為是知道了種族的束縛,政權的束縛,經濟的束縛,種種不好的道理,所以要拚死命去打破他們。諸君既是知道了錢的道理,請贊成本大總統革命的意思,把錢的束縛也來打破他。如果能夠打破這個束縛,便可盡義務不要錢。若是不能打破,便要錢,便不能不多發紙幣。現在廣西的紙幣,已經是多到了不得,如果還要再發,你們將來怎麼負担得起?諸君是學者,為廣西四民之首,應該想一個極好的方法,趕快去補救!如果能夠打破錢的束縛,不要錢去辦學。從前北京沒有錢辦學,各校學生到各處露天演講,便是一個極好的榜樣。諸君拿出義務心來担負責任,到各城各墟去講演,把興利除害的事對一般平民說,也是一樁大好事。凡百事業不能做的原故,都走由於不知,如果知道了,行是很容易的。譬如你們廣西人叫苦連天,說沒有錢,不知道錢是從貨物來的。廣西省有沒有貨物呢?就本大總
演講民國十一年一月三一五

統這次出巡,從前到南寗,現在到桂林,沿途考察所得知的,地面下的金屬礦和煤礦,到處皆有;地面上的水壤,肥沃到了不得,無論甚麼植物都可以生長的。別的不說,單就你們桂林講,周圍的石山,該有多少呢?這種石頭可以做士敏土的,如果做成了士敏土,每桶可值大洋五六元。換一句話說,就是每担可值大洋一元多。你們桂林的石頭有多少萬萬擔,就是你們桂林的錢有多少萬萬元。又如現在的農業出品,像甘蔗、糖、花生、馬蹄、生果、五穀等等,每年該有多少?如果有好道路的交通,運到廣東去賣,都是很值錢的。但是現在沒有便利交通,不能運出去賣,祇能在本地賣,所以雖然有貨,還是不值錢。你們有這樣多的石頭、五金、煤炭等貨物,不能換錢的原因,都是由於你們不知道他的用處和開採的方法。所以你們有幾百萬的人工,都不能製造貨物,都沒有用處。你們這樣多的農產貨物,不能多換錢的原因,都是出於沒有好交通,所以你們已經做了的工,換少了錢。要你們的人工,都有用處,都能夠製造礦產貨物,必要有知識;要有知識,就要有教育。要你們用人工製造的礦產貨物和天然生成的農產貨物,都能夠運出去賣,換很多的錢,必要有便利的交通,就在要有好道路。所以諸君今天歡迎本大總統,本大總統來貢獻到諸君的,第一要普及教育,第二要修築道路。這兩件事,就是本大總統要求你們去做的!如果諸君做到了這兩件事,就是功德無量!本大總統的貢獻,就是以功德無量的事來要求諸君!諸君要把功德無量的事實行出來,那才不負今天這個盛大的歡迎會。
(註一) 據黃昌穀編「孫中山先生演說集」(上海民智書局,民國十五年出版),以下簡稱「黃編演說集」。
(註二) 原文為「與及說」,今據「胡本」及「會本」改。
(註三) 據「胡本」及「會本」增「受」字。
(註四) 原文為「煤介」,今據「胡本」及「會本」改。

望報界倡公理別是非以中國之真統一為己任(註一) 民國十一年(一九二二年)八月二十四日邀宴報界演講今日蒙諸君光臨,乘此機會得與諸君研究國家問題,實為大幸。民國以來,亂多治少,此次護法之戰尤甚,我們以武力奮鬥六年,所得者為北方武人之覺悟,知非有法律不可。俾國會得在北京開會,北方武人現在之表示是否誠意,尚
國父全集三一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