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讀於檀香山英教會所設之意奧蘭尼書院(Iolani School)
就讀於檀香山英教會所設之意奧蘭尼書院(Iolani School)
民國紀元前三十三年
己卯
一八七九年
秋
五月五日
六月二十四日
14
先生至檀,居茂宜島茄荷蕾(Kahului)埠,初於德彰公開設之德隆昌米店中佐理商務,習楷耐楷人(土人)方言及中國式之記賬法、珠算應用法,覺興味索然,殊非所好。(註六)德彰公知先生有志於學也,旋使入設於火奴魯魯(Honolulu)之意奧蘭尼書院就讀。該校為英國聖公會史泰利主教(Bishop Staley)於一八六二年十月所創設。一八七二年復由韋禮士主教(Rt. Rev.Alfred Willis)接辦。初名阿魯賓學院(Alban's College),後由土王架咩霞咩霞(KamehamehaV)改易今名。先生入學時所書學名為孫帝象。時校內華僑學童僅唐雄、李弼、鍾工宇三人。先生初入學,不諳英語,夏威夷籍教師所羅門美厚拉(Solomon Meheula)令其靜觀十日,始授以英文字母及拼音法、聯句法,先生極感興趣,進步至速;於算術亦多心得。時校中同學狃於種族觀念,常歧視東方人,先生因服長袍馬褂,垂髮辮,故時受狎侮;或拖其辮,或扯其袍,以取笑樂。先生初猶隱忍,久乃毅然抵禦,勇敢如鬥拳師,當者辟易,同學始不敢忤;然對年幼同學,則禮讓備至,偶遭拂逆,亦加涵容。抑強扶弱之革命家氣度,於此可見。(註七)先生在校生活情形,同學唐雄回憶之言曰:「國父在檀讀書時,中文基礎已深,英文課餘之暇,不喜與同學遊戲,常獨坐一隅,朗讀古文;有時筆之於紙,文成毀之,不知寫些甚麼?國父沈默寡言,不苟談笑,好讀史乘,對華盛頓、林肯諸偉人勳業,尤深景仰。因為喜讀西方傳記,故英文進步甚速。及後研究教義,亦勤謹異常。凡與論教理者,口如懸河,滔滔不絕。是時檀香山種族問題,發生許多不平現象,國父刺激甚深,遂啟發其對於中國革命運動的思想。」(註八)
(註六) 林百克著,徐植仁譯:「孫逸仙傳記」,一一四──一一五頁;馮自由:「革命逸史」第二集,二頁,
商務印書館發行,民國三十二年二月初版,重慶;民國三十五年十一月廣東省立文獻館等三團體主辦
「國父文物展覽會特刊」載簡又文:「總理少年時期逸事」;「總理年譜長編稿鈔本」,六頁。
(註七) 林百克著,徐植仁譯:「孫逸仙傳記」,一一六──一一八頁;黃光學:「國父孫中山本紀」;鍾工
字:「我的老友孫逸仙先生」(王雲五等著:「我怎樣認識國父孫先生」,四一○頁,傳記文學出版
社,民國五十六年二月一日出版,臺北);羅香林:「國父與歐美之友好」,四──五頁,中央文物供
應社發行,民國四十年十一月出版,臺北市;Henry Bond Restarick, Sun Yat-sen Liberaor of China,
Chapter II。
(註八) 蘇德用:「國父革命運動在檀島」(「國父九十誕辰紀念論文集」(一),六一──六二頁,中華文化出版
事業委員會出版發行,民國四十四年十月初版,臺北)。
國父年譜
上冊
0028-0029
五月五日(六月二十四日)史堅如生。
秋 就讀於檀香山英教會所設之意奧蘭尼書院(Iolani School)。
先生至檀,居茂宜島茄荷蕾(Kahului)埠,初於德彰公開設之德隆昌米店中佐理商務,習楷耐楷人(土人)方言及中國式之記賬法、珠算應用法,覺興味索然,殊非所好。(註六)德彰公知先生有志於學也,旋使入設於火奴魯魯(Honolulu)之意奧蘭尼書院就讀。該校為英國聖公會史泰利主教(Bishop Staley)於一八六二年十月所創設。一八七二年復由韋禮士主教(Rt. Rev.Alfred Willis)接辦。初名阿魯賓學院(Alban's College),後由土王架咩霞咩霞(KamehamehaV)改易今名。先生入學時所書學名為孫帝象。時校內華僑學童僅唐雄、李弼、鍾工宇三人。
先生初入學,不諳英語,夏威夷籍教師所羅門美厚拉(Solomon Meheula)令其靜觀十日,始授以英文字母及拼音法、聯句法,先生極感興趣,進步至速;於算術亦多心得。時校中同學狃於種族觀念,常歧視東方人,先生因服長袍馬褂,垂髮辮,故時受狎侮;或拖其辮,或扯其袍,以取笑樂。先生初猶隱忍,久乃毅然抵禦,勇敢如鬥拳師,當者辟易,同學始不敢忤;然
(註六)林百克著,徐植仁譯:「孫逸仙傳記」,一一四──一一五頁;馮自由:「革命逸史」第二集,二頁, 商務印書館發行,民國三十二年二月初版,重慶;民國三十五年十一月廣東省立文獻館等三團體主辦 「國父文物展覽會特刊」載簡又文:「總理少年時期逸事」;「總理年譜長編稿鈔本」,六頁。
國父年譜 民元前三十三年(一八七九) 十四歲 二八
對年幼同學,則禮讓備至,偶遭拂逆,亦加涵容。抑強扶弱之革命家氣度,於此可見。(註七)先生在校生活情形,同學唐雄回憶之言曰:「國父在檀讀書時,中文基礎已深,英文課餘之暇,不喜與同學遊戲,常獨坐一隅,朗讀古文;有時筆之於紙,文成毀之,不知寫些甚麼?國父沈默寡言,不苟談笑,好讀史乘,對華盛頓、林肯諸偉人勳業,尤深景仰。因為喜讀西方傳記,故英文進步甚速。及後研究教義,亦勤謹異常。凡與論教理者,口如懸河,滔滔不絕。是時檀香山種族問題,發生許多不平現象,國父刺激甚深,遂啟發其對於中國革命運動的思想。」(註八)
十月二十六日(十二月九日)胡漢民(原名衍鴻,字展堂)生。
(註七) 林百克著,徐植仁譯:「孫逸仙傳記」,一一六──一一八頁;黃光學:「國父孫中山本紀」;鍾工 字:「我的老友孫逸仙先生」(王雲五等著:「我怎樣認識國父孫先生」,四一○頁,傳記文學出版 社,民國五十六年二月一日出版,臺北);羅香林:「國父與歐美之友好」,四──五頁,中央文物供 應社發行,民國四十年十一月出版,臺北市;Henry Bond Restarick, Sun Yat-sen Liberaor of China, Chapter II。
(註八) 蘇德用:「國父革命運動在檀島」(「國父九十誕辰紀念論文集」(一),六一──六二頁,中華文化出版 事業委員會出版發行,民國四十四年十月初版,臺北)。
國父年譜 民元前三十三年(一八七九) 十四歲 二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