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同盟會時期孫中山與胡漢民、汪精衛關係
2
陳其美、劉大同墨寶的最佳歸宿:國立國父紀念館
3
孫中山與廖仲愷
4
國父孫中山也是蝸牛族
5
國父孫中山先生與金山華僑
6
論國父孫中山先生的文化觀
7
國父孫中山的民族主義平等觀
8
國父 孫中山先生法治思想初探
9
從全球國父紀念館看孫中山先生
10
國父孫中山先生與中華道統思想
中山先生主權在民理論之研究
國父知行協進思想之研究
館刊50重要文藝紀事
轉型社會中農工選民的政黨支持行為之研究:民國七十八年台灣地區農工職業團體選民之實証分析
發表對外宣言,指斥英領事舉動,聲言將推翻帝國主義之干涉中國
中日兩國應親善攜手共禦他國之侵略
廣東「工團軍」、「農團軍」自廣州至韶關,參加北伐
廣州商團事變敉平
國立國父紀念館館刊 (n.38)
離檀香山赴美
從民權主義六講論中華民國半總統制之適用性
瑞士族群融合與國家認同感:以中立政策為例
11
藍者恆藍?基隆政治版圖之變動與影響因素
12
鄒容卒於獄
13
孫中山全集
14
我國憲法上自由權保障之研究
15
中、韓兩國勞工退休金制度比較研究
國父於中華革命黨成立大會時與同志合影(東京,3.7.8)
Sun Yat-sen poses for a picture with members after establishing the Chinese Revolutionary Party on July 8, 1914.
前排左起分別為鄧鏗、鄭鶴年、許崇智、陳其美、孫中山、胡漢民、居正、廖仲愷、田桐
國父革命史畫
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