勸袁世凱辭職電
勸袁世凱辭職電
函電
002/07/22
1913/07/22
48
勸袁世凱辭職電(註一) 民國二年(一九一三年)七月二十二日
北京袁大總統鑒:文於去年北上,與公握手言歡,聞公諄諄以國家與人民為念,以一日在職為苦;文謂國民屬望於公,不僅在臨時政府而已,十年以內大總統非公莫屬。此語非弟對公言之,且對國民言之,自是以來,雖激昂之士於公時有責言,文之初衷未嘗少易。何圖宋案發生,證據宣布,愕然出諸意外,不料公言與行違至於如此,既憤且懣。而公更違法借款,以作戰費,無故調兵以速戰禍,異己既去,兵釁仍挑,以致東南軍民荷戈而起,眾口一辭,集於公之一身。意公此時必以平亂為言,姑無論東南軍民未叛國家,未擾秩序,不得云亂。即使云亂,而釀亂者誰?公於天下後世亦無以自解。公之左右陷公於不義,致有今日,此時必且勸公乘此一逞,樹威雪忿。此但自為計,固未為民國計,亦未為公計也。清帝辭位,公舉其謀,清帝不忍人民之塗炭,公寧忍之?公果欲一戰成事,宜用於效忠清帝之時,不宜用於此時也。說者謂公雖欲引退,而部下牽掣,終不能決。然人各有所難,文當日辭職,推薦公於國民,固有人責言,謂文知狥北軍之意,而不知顧十七省人民之付託,文於彼時迄不為動。人之進退綽有餘裕,若謂為人牽掣不自由,苟非託辭,即為自表無能,公必不爾也。為公僕者受國民反對,猶當引退,況於國民以死相拚。殺一不辜以得天下,猶不可為,況流天下之血以從一己之欲,公今日舍辭職外決無他策。昔日為任天下之重而來,今日為息天下之禍而去,出處光明,於公何憾。公能行此,文必力勸東南軍民,易惡感為善意,不使公懷騎虎之慮。若公必欲殘民以逞,善言不入,文不忍東南人民久困兵革,必以前此反對君主專制之決心反對公之一人,義無反顧,謹為最後之忠告,惟裁鑒之。孫文。
(註一) 據「民立報」(民國二年七月二十二日)。原標題為「孫中山先生致袁世凱電」。
國父全集
第四冊
303-304
平一世兄:六月廿五病歿(註二)。孫文。一九一三年七月九日。上海。
(註一) 據上海市檔案館主辦,「檔案與歷史」,一九八六年第三期(一九八六年九月五日出版)。
(註二) 民國元年六月底,先生子女孫科、孫、孫琬及兒媳陳淑英四人赴美留學,並函美洲華僑伍平一妥為照顧。次年三月,孫不幸身患重病,由伍平一特聘醫生及護土伴隨歸澳門盧夫人處治療。先生于六月十八日由滬赴香港,即過澳門探視當時已不省人事的孫,二十三日晚回香港。六月二十五日,孫病歿。
勸袁世凱辭職電(註一) 民國二年(一九一三年)七月二十二日
北京袁大總統鑒:文於去年北上,與公握手言歡,聞公諄諄以國家與人民為念,以一日在職為苦;文謂國民屬望於公,不僅在臨時政府而已,十年以內大總統非公莫屬。此語非弟對公言之,且對國民言之,自是以來,雖激昂之士於公時有責言,文之初衷未嘗少易。何圖宋案發生,證據宣布,愕然出諸意外,不料公言與行違至於如此,既憤且懣。而公更違法借款,以作戰費,無故調兵以速戰禍,異己既去,兵釁仍挑,以致東南軍民荷戈而起,眾口一辭,集於公之一身。意公此時必以平亂為言,姑無論東南軍民未叛國家,未擾秩序,不得云亂。即使云亂,而釀亂者誰?公於天下後世亦無以自解。公之左右陷公於不義,致有今日,此時必且勸公乘此一逞,樹威雪忿。此但自為計,固未為民國計,亦未為公計也。清帝辭位,公舉其謀,清帝不忍人民之塗炭,公寧忍之?公果欲一戰成事,宜用於效忠清帝之時,不宜用於此時也。說者謂公雖欲引退,而部下牽掣,終不能決。然人各有所難,文當日辭職,推薦公於國民,固有人責言,謂文知狥北軍之意,而不知顧十七省人民之付託,文於彼時迄不為動。人之進退綽有餘裕,若謂為人牽掣不自由,苟非託辭,即為自表無能,公必不爾也。為公僕者受國民反對,猶當引退,況於國民以死相拚。殺一不辜以得天下,猶不可為,況流天下之血以從一己之欲,公今日舍辭職外決無他策。昔日為任天下之重而來,今日為息天下之禍而去,出處光明,於公何憾。公能行此,文必力勸東南軍民,易惡感為善意,不使公懷騎虎之慮。若公必欲殘民以逞,善言不入,文不忍東南人民久困兵革,必以前此反對君主專制之決心反對公之一人,義無反顧,謹為最後之忠告,惟裁鑒之。孫文。
函電(上) 民國二年七月 三○三
(註一) 據「民立報」(民國二年七月二十二日)。原標題為「孫中山先生致袁世凱電」。
致王敬祥告有要事待商請與鈴木久五郎同來東京一敘函(註一)
民國二年(一九一三年)九月六日
敬祥同志先生鑒:密啟者:茲有要事,特着日本同志池亨吉君來神戶,面請足下並鈴木君同來東京一敘,幸為勿卻。餘由池君面詳。此致,即候大安。孫文謹啟。九月六日。
(註一) 據黨史會藏親筆原函(049/259)。此函「會本」列在「民前二年六月十日」。今對原件日期為「九月六日」,應在民國二年。
為憑弔孫事復伍平一函(註一) 民國二年(一九一三年)十月十五日平一世兄鑒:來信收悉。所請介紹至澳憑弔兒坵塚一事,實難為情。蓋不欲再傷其母之心也。世兄如必欲竟此志,只有到澳時與舍姪阿昌密商,請他帶往便可,切勿使家中知之也。此覆。前程遠大,幸維為國珍重。孫文。十月十五日。
(註一) 據莊銳卿等編「伍平一先生革命言行錄」。
致康德黎夫人盼對往訪人士予以謹慎函(譯文)(註一) 民國二年(一九一三年)十一月十四日
康德黎夫人:覆余自日本寄上之函,經已收到。余特奉告夫人者,乃希望府上與自稱為余之「朋友」之人物交談時,必須多加謹慎。至於受英王封為爵士之Addis先生,並非余之朋友,此人即過去資助袁世凱反對南方之人物。余擔心很多人會冒充余之朋友,藉以取得府上之信任,進而探聽某些消息與意見。
余與劉公使不甚熟悉,就余所知,此人目前與將來,皆不會與我們同道,因為我們目前顯然處於劣勢。
獲悉諸公子近況良好,至感愉快。
國父全集 三○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