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復宋淵源轉告各軍勿陷陳逆毒計函 detail

:::

復宋淵源轉告各軍勿陷陳逆毒計函

學習筆記 勘誤意見
下載
0 次數
點擊
27 次數
詮釋資料說明
題名

復宋淵源轉告各軍勿陷陳逆毒計函

生平歷程
改組政黨進行北伐
文件類型

函電

民國日期

011/12/29

西元日期

1922/12/29

國父年歲

57

全文內容

復宋淵源轉告各軍勿陷陳逆毒計函(註一) 民國十一年(一九二二年)十二月二十九日
子靖兄惠鑒:來書備悉。閩局新定,治理實難,諸務均希同志慎重將事,庶免流弊。炯明現力誘在閩各軍攻贛,一面復唆北軍援閩,其計至毒,望轉告各軍勿為所陷。五權憲法將以作詳細要義,但一時不能應急耳。此覆,即頌新祺。十二月二十九日。

注釋

(註一) 據黨史會藏「總理函稿」(049/29)。

相關人名
宋淵源
相關地名
相關專有名詞
五權憲法
出處

國父全集

冊數

第五冊

頁次

387-388

檢索詞出現頁次

復焦易堂告張繼即北來函(註一) 民國十一年(一九二二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易堂兄鑒:來函備悉。黨務日形發達,甚慰。溥泉現實因家事滯滬,但必來京,惟時間尚未定耳。京中既多宣傳機會,希與諸同志努力進行為幸。各書已囑事務所照寄。此復,即頌新祺。孫文、十二月二十八日。
(註一) 據黨史會藏原件影印(049/324)。

致王永泉促攻粵圖存函(註一) 民國十一年(一九二二年)十二月二十九日
  伯川吾兄惠鑒:來書備悉。忠藎之懷,令人深感。北方全局已呈瓦解之象,曹吳以權利衝突,惡感日深;黎氏暫擁虛名,難如兩姑之婦;張紹曾組閣,本以倒黎,乃以吳氏中梗,復生礁确(註二);於此可見黎氏固不過旦夕之命,而保洛又必不免variant-characters-w050.gif蚌之爭,兩大相持,各無成就,徒增禍亂而已。我方與奉、皖推誠相與,形勢既佳,而川湘各省亦皆傾坿。今為患者,則陳炯明密與吳佩孚勾結,遣孫傳芳入贛,協而謀我,我若不趁孫傳芳、蔡成勛未臻妥協之際,先行取粤,則陳逆犄角勢成,必實行其夾擊之詭計。惟有先發討陳,使孫傳芳不及乘我之後,則我可併力前進,一鼓而擒陳逆,粤定而閩乃可固,故已令討賊軍不日回粤,即此意也。更念閩疆新定,治理綦難,排外思潮,日形鼓盪,我輩非力圖向外發展,則纓冠之義,恐反滋紾臂之嫌,故事勢之來,亦有促吾人以不能侷促(註三)一隅者。吾兄高撑遠摭,當必燭見於斯,惟未稔善後之圖何如耳,便中希賜示一二。耑覆,即頌軍祺。十二月廿九日。
(註一) 據黨史會藏「總理函稿」(049/29)。
(註二) 原文為「礁閣」,今據「會本」改。
(註三) 原文為「局促」,今據「會本」改。

復宋淵源轉告各軍勿陷陳逆毒計函(註一) 民國十一年(一九二二年)十二月二十九日

函電(下) 民國十一年十二月 三八七

子靖兄惠鑒:來書備悉。閩局新定,治理實難,諸務均希同志慎重將事,庶免流弊。炯明現力誘在閩各軍攻贛,一面復唆北軍援閩,其計至毒,望轉告各軍勿為所陷。五權憲法將以作詳細要義,但一時不能應急耳。此覆,即頌新祺。
十二月二十九日。
(註一) 據黨史會藏「總理函稿」(049/29)。

復廣肇公所等各團體援助湯節之案函(註一) 民國十一年(一九二二年)十二月二十九日
  廣肇公所諸鄉先生暨各聯合會自治會、公民大會諸先生鑒:奉到公函一件,知湯節之君案,法官枉法判決事,誠如來示所云,殊堪歎惋。法律者天下之平,全國人民賴以保障,不能對於任何方面有所袒庇及蹂躪者。至云舍證據而任情感,尤非法庭所宜出。執事等大聲疾呼(註二),起而奮鬥,具審公誼俠情,迥異舊時自了之風。此案關繫誠非僅及湯君箇人人權之爭,固凡為市民者所有事也。執事等既據公理法律,從事援護,文亦當視鄙力所及,隱為後盾。其進行步驟,尚冀詳為籌酌,終不令彼骫法者剝奪人權以自恣,則厚幸也。專此佈覆,即頌公安。十二月二十九日。
(註一) 據黨史會藏「總理函稿」(049/29)。
(註二) 原文為「急呼」,今據「會本」改。

復徐紹楨告張紹曾對討陳態度函(註一) 民國十一年(一九二二年)十二月三十日
  固卿志兄道鑒:二十七日手書及抄電兩紙,均奉悉。兄以高年奔走於朔風冰雪中,為國賢勞,至為感念。敬輿兄調停苦衷,文所深喻,惟競存奸偽,尚須慎審。夫以二十餘年同黨共患難之同志,一拂其割據之私,遂不惜反戈相向,置旦旦信誓於不顧,而謂其統一後願將所部軍隊還諸中央,此何可信?敬輿長者,文甚不願其為反側份(註二)子所賣弄,以自誤誤國也。昔漢高斬丁公,後世莫不贊其遠識。今敬輿一秉政,便欲優容一毀信棄義、紊亂天常,任何時代所決不可容之蟊賊,文誠不知競存與敬輿關繫何如?敬輿視文以視劉之視項又奚若?吾恐人類之綱維從此絕,亂將無已時。以此謀
國父全集三八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