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對於時局之意見 detail

:::

對於時局之意見

學習筆記 勘誤意見
下載
0 次數
點擊
25 次數
詮釋資料說明
題名

對於時局之意見

生平歷程
二次革命與討袁護法
文件類型

談話

民國日期

005/06

西元日期

1916/06

國父年歲

52

全文內容

對於時局之意見(註一) 民國五年(一九一六年)六月初在上海對某報記者的談話
記者叩對於時局之意見。
先生曰:吾對于今日之時局,頗具樂觀;惟不識多數國民之意志,能如予之所要求否?一般執權武人之自持,能如予之所希望否?在二次革命失敗以後,雲貴義軍未起以前,袁逆爪牙心腹多散布一種流言,謂非袁則亂。國民之無識者,亦畏袁逆及其爪牙腹心之武力,以為非袁真亂也,遂種種擁護袁逆,一若袁去,中國即陷於不可收拾之境者然。外國人之不悉中國情形,亦皆視袁逆為中國唯一之人物,不惜盡力以助之,於是袁逆得以維持其地位以至今日。是非袁則亂一語,幾成為內外無知識者之口頭禪。今雲貴義師起後,響應者達六七省之多,擁護共和之聲遍於全國,而袁逆乃不幸於未明正典刑之日,見絕於天。今後國內無袁逆,國內國外之無識者所倡非袁則亂之謬說,至此隨袁以俱滅。但是袁死之後,中國果然可以大治否?果然可以不亂否?若今後南北各執權者能一秉至公,尊重約法,擁護共和,去其爭權奪利之私心,革其武人干政之惡習,以愛國之真誠,和平之精神,致力於奠定國基,建設國政之事業,則袁死而中國真可大治。此實吾國民在歷史上世界上之唯一光榮。使世界各國認識我中華民族,為愛國的文明民族;使國內政治上執權者,皆知為惡必無善果。而樹一國民道德政治道德之軌範,更為中國永久的幸福也。但是現在已起義各省之執政者,徵其數月以來之行事,吾可信其為誠意擁護共和;而未獨立各省之執政者與乎偽內閣之人物,彼等於袁逆既有皇帝謀逆之今日,尚不能明白表示其態度,與之斷絕關係,舉而置諸法,猶擁護之為總統;則今日袁雖死,而彼等苟非今後表示其愛國護法尊重民意之真誠,則予萬不敢信其真正忠於人民。故今日予十分注意,倘各執政者皆能表示其誠意之所在,則予願與國民共助之;倘不然者,則予願奮起而與國民同盡撻伐之責,此予對於今日時局之意見也。

注釋

(註一) 據黨史會藏「民國日報」(民國五年六月六日)抄件(047/6)。原標題為「某民黨首領之片談」,今標題據「會本」。

相關地名
上海中國和平
相關專有名詞
二次革命中華民族約法護法
出處

國父全集

冊數

第二冊

頁次

505

檢索詞出現頁次

(註三) 原文為「舉張」,今據「會本」改。
(註四) 原文為「成敗」,今據「會本」改。

對於時局之意見(註一) 民國五年(一九一六年)六月初在上海對某報記者的談話
  記者叩對於時局之意見。
  先生曰:吾對于今日之時局,頗具樂觀;惟不識多數國民之意志,能如予之所要求否?一般執權武人之自持,能如予之所希望否?在二次革命失敗以後,雲貴義軍未起以前,袁逆爪牙心腹多散布一種流言,謂非袁則亂。國民之無識者,亦畏袁逆及其爪牙腹心之武力,以為非袁真亂也,遂種種擁護袁逆,一若袁去,中國即陷於不可收拾之境者然。外國人之不悉中國情形,亦皆視袁逆為中國唯一之人物,不惜盡力以助之,於是袁逆得以維持其地位以至今日。是非袁則亂一語,幾成為內外無知識者之口頭禪。今雲貴義師起後,響應者達六七省之多,擁護共和之聲遍於全國,而袁逆乃不幸於未明正典刑之日,見絕於天。今後國內無袁逆,國內國外之無識者所倡非袁則亂之謬說,至此隨袁以俱滅。但是袁死之後,中國果然可以大治否?果然可以不亂否?若今後南北各執權者能一秉至公,尊重約法,擁護共和,去其爭權奪利之私心,革其武人干政之惡習,以愛國之真誠,和平之精神,致力於奠定國基,建設國政之事業,則袁死而中國真可大治。此實吾國民在歷史上世界上之唯一光榮。使世界各國認識我中華民族,為愛國的文明民族;使國內政治上執權者,皆知為惡必無善果。而樹一國民道德政治道德之軌範,更為中國永久的幸福也。但是現在已起義各省之執政者,徵其數月以來之行事,吾可信其為誠意擁護共和;而未獨立各省之執政者與乎偽內閣之人物,彼等於袁逆既有皇帝謀逆之今日,尚不能明白表示其態度,與之斷絕關係,舉而置諸法,猶擁護之為總統;則今日袁雖死,而彼等苟非今後表示其愛國護法尊重民意之真誠,則予萬不敢信其真正忠於人民。故今日予十分注意,倘各執政者皆能表示其誠意之所在,則予願與國民共助之;倘不然者,則予願奮起而與國民同盡撻伐之責,此予對於今日時局之意見也。
(註一) 據黨史會藏「民國日報」(民國五年六月六日)抄件(047/6)。原標題為「某民黨首領之片談」,今標題據「會本」。

談話 民國五年四月──六月 五○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