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詞出現頁次
四月二十五日致電浙江督軍盧永祥,譴責滬杭軍警「仇視學生,橫加毆捕」。(註三十七)
五月四日 留廣州之少數國會議員補選熊克武、劉顯世、溫宗堯等為政務總裁。
桂系軍閥與政學系議員為挽救殘局,乃留少數議員在粤開會,補選熊克武、劉顯世、溫宗堯等為政務總裁,以代先生與伍廷芳、唐紹儀。(註三十八)
五月十五日 離粤國會議員宣言移滇開會。
五月十六日 在上海國民黨本部講「要造成真中華民國」。(註三十九)
五月二十二日 批復姚畏青函,告以無分南北,主義同者,則為同志。
姚畏青上書,贊成先生與段祺瑞接洽解決國是,認為國會由粤而滬而滇,倉皇播遷,為明季唐、桂王之故事,不克有濟。先生批以「先生無分南北,只以主義同者,則為同志耳。芝泉近日大有覺悟,先生自樂與共圖國事,使真正之共和,能早日實現於中國也。」(註四十)
六月三日 與唐紹儀、伍廷芳、唐繼堯發表宣言,申討桂系軍閥。
(註三十七) 民國九年四月二十六日「民國日報」。
(註三十八) 李劍農:「中國近百年政治史」(下冊),五四一頁。
(註三十九) 「國父全集」第三冊,二一○──二一一頁。
(註四十) 「國父批牘墨蹟」,一一二頁。按「芝泉」即段祺瑞字。
國父年譜 民國九年(一九二○) 五十五歲 一○七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