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約法國會乃共和國之命脈 detail

:::

約法國會乃共和國之命脈

學習筆記 勘誤意見
下載
0 次數
點擊
21 次數
詮釋資料說明
題名

約法國會乃共和國之命脈

生平歷程
二次革命與討袁護法
文件類型

談話

民國日期

005/04

西元日期

1916/04

國父年歲

52

全文內容

約法國會乃共和國之命脈(註一) 民國五年(一九一六年)四月在東京與某君的談話
某君(註二)寒暄既終,乃及國事。
先生慨然曰:君亦有與僕同一之樂觀乎。
某君曰:唯。請聞其說。
先生曰:約法與國會,共和國之命脈也,命脈不存,體將安托?明達之士,當袁世凱破壞約法、解散國會之時,當早知其必有稱帝之一日,而能燭其先機、大聲反對者,乃絕無其人。余於此實在抱無上之悲觀,乃以革命二字,供獻於吾同胞,俾為根本解決。吾同胞心直手軟,謂袁世凱未必至此,余因是不得不聽良心之主張(註三),組織中華革命黨,冀盡愚忠於祖國,成則(註四)國民賴之,敗則少數人殉之。天佑吾國,自籌安發起,國之豪俊,恍然警醒,羣起義師,討袁世凱破壞約法、解散國會之罪。罪首誅,則約法復;約法復,則民國蘇,此余所以對於始悞終醒之同胞而為中華民國抱無上之樂觀者也!某君因進而問先生對於今後中國之觀感。
先生笑曰:辱君下問,余惟有以簡括之辭答君曰:中國有此義勇無雙、感覺靈敏之人民,實為中國不亡之福音,故余實為純粹抱樂觀主義之一人。
某君曰:然則將來建設之術如何乎?
先生曰:至誠相向,無難不破。國民今後,自當一心一德,共任艱鉅。君行矣!願各奮前程,早置中華民國於鞏固之役也。

注釋

(註一) 據黨史會藏「民國日報」(民國五年五月六日)抄件(047/4)。原標題為「中山先生之樂觀──東京歸客述」,今標題據「會
    本」。按孫先生於民國五年四月二十七日返抵上海,則此談話當在四月間。
(註二) 原文作者自稱為「余」,今據「會本」改為「某君」,下同。
(註三) 原文為「舉張」,今據「會本」改。
(註四) 原文為「成敗」,今據「會本」改。

相關人名
袁世凱
相關地名
中國東京法國
相關專有名詞
中華革命黨約法革命黨
出處

國父全集

冊數

第二冊

頁次

504-505

檢索詞出現頁次

  ,陷於停頓狀態。三年一月十日,袁正式宣布停止參眾兩院現有議員職務,解散國會。

約法國會乃共和國之命脈(註一) 民國五年(一九一六年)四月在東京與某君的談話
  某君(註二)寒暄既終,乃及國事。
  先生慨然曰:君亦有與僕同一之樂觀乎。
  某君曰:唯。請聞其說。
  先生曰:約法與國會,共和國之命脈也,命脈不存,體將安托?明達之士,當袁世凱破壞約法、解散國會之時,當早知其必有稱帝之一日,而能燭其先機、大聲反對者,乃絕無其人。余於此實在抱無上之悲觀,乃以革命二字,供獻於吾同胞,俾為根本解決。吾同胞心直手軟,謂袁世凱未必至此,余因是不得不聽良心之主張(註三),組織中華革命黨,冀盡愚忠於祖國,成則(註四)國民賴之,敗則少數人殉之。天佑吾國,自籌安發起,國之豪俊,恍然警醒,羣起義師,討袁世凱破壞約法、解散國會之罪。罪首誅,則約法復;約法復,則民國蘇,此余所以對於始悞終醒之同胞而為中華民國抱無上之樂觀者也!某君因進而問先生對於今後中國之觀感。
  先生笑曰:辱君下問,余惟有以簡括之辭答君曰:中國有此義勇無雙、感覺靈敏之人民,實為中國不亡之福音,故余實為純粹抱樂觀主義之一人。
  某君曰:然則將來建設之術如何乎?
  先生曰:至誠相向,無難不破。國民今後,自當一心一德,共任艱鉅。君行矣!願各奮前程,早置中華民國於鞏固之役也。
(註一) 據黨史會藏「民國日報」(民國五年五月六日)抄件(047/4)。原標題為「中山先生之樂觀──東京歸客述」,今標題據「會本」。按孫先生於民國五年四月二十七日返抵上海,則此談話當在四月間。
(註二) 原文作者自稱為「余」,今據「會本」改為「某君」,下同。

國父全集 五○四

(註三) 原文為「舉張」,今據「會本」改。
(註四) 原文為「成敗」,今據「會本」改。

對於時局之意見(註一) 民國五年(一九一六年)六月初在上海對某報記者的談話
  記者叩對於時局之意見。
  先生曰:吾對于今日之時局,頗具樂觀;惟不識多數國民之意志,能如予之所要求否?一般執權武人之自持,能如予之所希望否?在二次革命失敗以後,雲貴義軍未起以前,袁逆爪牙心腹多散布一種流言,謂非袁則亂。國民之無識者,亦畏袁逆及其爪牙腹心之武力,以為非袁真亂也,遂種種擁護袁逆,一若袁去,中國即陷於不可收拾之境者然。外國人之不悉中國情形,亦皆視袁逆為中國唯一之人物,不惜盡力以助之,於是袁逆得以維持其地位以至今日。是非袁則亂一語,幾成為內外無知識者之口頭禪。今雲貴義師起後,響應者達六七省之多,擁護共和之聲遍於全國,而袁逆乃不幸於未明正典刑之日,見絕於天。今後國內無袁逆,國內國外之無識者所倡非袁則亂之謬說,至此隨袁以俱滅。但是袁死之後,中國果然可以大治否?果然可以不亂否?若今後南北各執權者能一秉至公,尊重約法,擁護共和,去其爭權奪利之私心,革其武人干政之惡習,以愛國之真誠,和平之精神,致力於奠定國基,建設國政之事業,則袁死而中國真可大治。此實吾國民在歷史上世界上之唯一光榮。使世界各國認識我中華民族,為愛國的文明民族;使國內政治上執權者,皆知為惡必無善果。而樹一國民道德政治道德之軌範,更為中國永久的幸福也。但是現在已起義各省之執政者,徵其數月以來之行事,吾可信其為誠意擁護共和;而未獨立各省之執政者與乎偽內閣之人物,彼等於袁逆既有皇帝謀逆之今日,尚不能明白表示其態度,與之斷絕關係,舉而置諸法,猶擁護之為總統;則今日袁雖死,而彼等苟非今後表示其愛國護法尊重民意之真誠,則予萬不敢信其真正忠於人民。故今日予十分注意,倘各執政者皆能表示其誠意之所在,則予願與國民共助之;倘不然者,則予願奮起而與國民同盡撻伐之責,此予對於今日時局之意見也。
(註一) 據黨史會藏「民國日報」(民國五年六月六日)抄件(047/6)。原標題為「某民黨首領之片談」,今標題據「會本」。

談話 民國五年四月──六月 五○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