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兩院議員盼毅然南下護法電
致兩院議員盼毅然南下護法電
函電
006/07/04
1917/07/04
52
致兩院議員盼毅然南下護法電(註一) 民國六年(一九一七年)七月四日
北京民黨議員通訊處轉兩院議員鑒:艱苦備嘗,始終不渝,民黨精神,惟寄國會。此次時局陡變,暴力之下,已無國會行使職權之餘地,亟應全體南下,自由集會,以存正氣,以振國紀。茲特派汪君精衛駐滬招待,劉君成禺、符君夢松北上歡迎,請毅然就道,聯袂出京,無任盼切。
(註一) 據「會書」之九「文電」。
國父全集
第四冊
492-493
黨,統一全國,而不知其一旦稱帝,抗者四起。今者北洋軍人雖以武力破約法,毀國會,囚總統,有似優勢矣,而其非能統一長久,亦已炳然,縱使貴國加以援助,終難使民心悅服,此貴國政治家所最宜注意之時機也。彼以武力勝於一時,已招人民之憤,若貴國更援其武力,則怨毒將隨之向於貴國之人。彼既以武力佔優勢始得貴國之援,則其心以為我縱無援,亦必得勝,不感貴國之援助,而反苦其要求,益扇其人民,使之排斥,徵之前事,歷歷可知。彼舊派武人固宜如是,即使民黨易地處此,亦豈能推誠相信乎。為貴國計,惟以正義定所當助者,即助之於無力之時,使其成功,必感激於真正之援助,信其非出私圖,親善之感情可結,東亞之平和可期也。夫正義始終不變,武力則遞有盛衰。試觀辛亥革命之前,癸丑喪敗以後,民黨有何勢力,而卒能傾覆清室與袁氏,則知武力可由正義以發生。今日所視為無力者,未必不有奮發之期,以武力勝正義者,終不能長久。若隨武力以為親交,則反於正義之人,常不憚徼倖以武力傾正義。主正義者縱使屈敗,亦惟有竭其力以與爭,一勝一敗,中國永無甯日,而貴國益召怨尤,東亞何由而平和?兩國何緣而親善?若能表示援助正義之態度,則彼反於正義惟恃武力者,將必自省而不恣其武力,正義完全勝利之後,亦更無反動之可生。得貴國之正義的援助而勝者,自能了解東亞和平發達之真意義,舉親善之實,雖有離間猜疑,不得入於其間,此吾人所深望於貴國者。而以貴國古來相傳義俠之精神,來深信其必能受納此竭誠之披瀝,有以副吾人之望也。專此,敬請勳安。
(註一) 據黨史會藏親筆原稿(049/236)。原件無年月,按其內容有「毀國會,囚總統」句,應指民國六年六月十二日黎元洪被迫解散 國會事。
致兩院議員盼毅然南下護法電(註一) 民國六年(一九一七年)七月四日
北京民黨議員通訊處轉兩院議員鑒:艱苦備嘗,始終不渝,民黨精神,惟寄國會。此次時局陡變,暴力之下,已無國會行使職權之餘地,亟應全體南下,自由集會,以存正氣,以振國紀。茲特派汪君精衛駐滬招待,劉君成禺、符君夢松北上歡迎,請毅然就道,聯袂出京,無任盼切。
國父全集 四九二
(註一) 據「會書」之九「文電」。
致西南六省各界盼速商建臨時政府電(註一) 民國六年(一九一七年)七月四日
南寧陸巡閱使、桂林譚督軍、廣州陳督軍、長沙譚兼督、雲南唐督軍、貴陽劉督軍、成都戴兼督、瀘州羅前督軍及省議會、將吏、軍民公鑒:三日午後十二時疊得津電稱,黎大總統已被江朝宗幽禁,徐世昌在天津組織臨時政府,自稱大元帥等語。依法大總統不能行使職權,副總統應行代理。惟副總統馮國璋當倪逆反側之時,力能申討而佯守中立,陰與周旋,兼為從中游說,迫脅元首,申請解散國會,實屬通同謀叛,覬覦非望,叛迹既彰,即為內亂罪犯,代理之法已屬無效。國人不能容羿浞莽操之徒竊據大位,時勢迫亟,民國不可一日無主,唯西南六省為民國乾淨土,應請火速協商,建設臨時政府,公推臨時總統,以圖恢復。一面先行通電拒絕馮氏代理,以免人心淆惑。非常之事,不容拘牽法律,靜待國會選舉,數省公認,即為有效。迫切請求,不勝惶懼待命之至。
(註一) 據黨史會藏親筆原稿(050/314)。
與章炳麟聯名致陸榮廷告以即行赴粤護法電(註一) 民國六年(一九一七年)七月十一日
急。南寧陸巡閱使鑒:大局垂危,亟須拯救,南方責任更不容辭。某等庸劣無才,不忍旁觀坐視,雖無寸柄,願效著籌,務滅橫行,以期奠定。昨已由滬抵汕,將速赴粤。聞公足疾已愈,堪以首途,幸即鼓輪珠江,俾得聆誨,至深盼禱。文、炳麟同叩。尤(十一日)。印。
(註一) 據上海「民國日報」(民國六年七月十八日)。
致岑春煊伍廷芳唐紹儀詢赴粤行期電(註一) 民國六年(一九一七年)七月十八日
上海岑西林、伍秩庸、唐少川鈞鑒:篠日抵粤,邦人士合詞請願出師討賊,軍民長官亦均浹洽。省會已電請議員來
函電(上)民國六年七月四九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