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改組「隆記報」,並發表「敬告同鄉書」,與保皇黨論戰 detail

:::

改組「隆記報」,並發表「敬告同鄉書」,與保皇黨論戰

學習筆記 勘誤意見
下載
0 次數
點擊
246 次數
詮釋資料說明
生平歷程
中國同盟會的成立
題名

改組「隆記報」,並發表「敬告同鄉書」,與保皇黨論戰

民國紀年

民國紀元前九年

干支紀年

癸卯

西元紀年

一九○三年

時間備註

六月初(七月下旬)

舊曆月日

八月

新曆(西曆)月日

九月

國父年歲

38

全文內容

檀香山為先生少年舊遊及興中會發源之地。德彰公向居茂宜埠營畜牧業,親朋故舊甚眾。惟自光緒二十五年(己亥)梁啟超以甘言獲取先生函介抵此,提倡保皇會,並以「保皇其名革命其實」為號召,僑胞不察,多為所惑。所有各團體報館勢力,幾為保皇黨所盡握。因是興中會之團體,受嚴重之打擊。會員中能始終不渝者,僅李昌、鄭金、何寬、程蔚南等十數人耳。然亦懾於保皇會之聲勢,緘口結舌,莫敢或抗。先生此次舊地重臨,已睽隔九載,大有今非昔比之嘆,然絕不能漠然置之也。當保皇黨機關報「新中國報」聞先生蒞臨,竟著文醜詆革命黨,且涉及先生個人,鄭金、李昌等異常憤激。會程蔚南主辦一「隆記報」,一名「檀山新報」,先生乃使之改組為黨報,以筆政乏人,即親撰文發抒意見,與「新中國報」大開論戰。自有此報為喉舌,壁壘為之一新。興中會務亦有復振之勢。(註四十)先生為闢保皇黨假借革命旗幟以行保皇之實,特撰「敬告同鄉論革命與保皇之分野書」,發表於「隆記報」,略謂天下事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夫革命與保皇,理不相容,勢不兩立,今梁以一人而持二說,首鼠兩端,其所言革命屬真,則保皇之說必偽;而其所言保皇屬真,則革命之說亦偽。彼輩所言保皇為真保皇,所言革命為假革命,革命、保皇二事,決分兩途,如黑白之不能混淆,如東西之不能易位。革命者,志在撲滿而興漢;保皇者,志在扶滿而臣清。事理相反,背道而馳,互相衝突,互相水火,非一日矣。(註四十一)夏威夷島除檀香山正埠外,以希爐埠(Hilo)為最巨。其地以有火山名勝,遊客麕集,商業繁盛。先生以檀埠保皇黨勢力正盛,頗難著手,乃先往希爐進行。先是興中會員毛文明受該埠基督教禮拜堂之聘,任宣教師,抵埠數月,播道之餘,與黎協等組織一演說會,闡明革命大義,力闢保皇謬說,深得華僑信仰。聞先生至檀,即發起歡迎會,專函敦請先生蒞臨,先生赴之,羣情踴躍。並假日本戲院發表演說,華僑聽眾逾數百人,座無虛席,聞先生議論咸大悅服。旋由毛文明介紹黎協、鄭鎏、鄭仲、黃振、鄭成、劉安、楊吉、李華根、唐安、黃義、盧球、胡錦、古賀、林弼南等十餘人入會,希爐埠之有革命團體自此始,先生嘗云:「吾民族在海外為革命事業公開演說,實為自希爐始。即吾對僑胞第一次之演說也。」旋以該埠會務堅固,負責有人,爰於十二月重返檀埠,受當地華僑熱烈歡迎,與初抵時之冷落情況,判若霄壤!時任檀埠基督教禮拜堂牧師者為黃旭昇,向有志革命,與毛文明有戚誼,先生頗得協助。復由李昌、鄭金、楊銳等假西人戲院請先生講演三日,聽者輒達數千人。每次講畢,先生必立臺上良久,顧謂聽眾曰:「僑胞有不明白本人所講之話者乎?請問!」問難者甚多,先生不假思索,一一明白作答,僑胞始了解革命與保皇二者,實背道而馳,名殊途異,幡然知悟,於是棄保皇黨來歸者日眾。先生於宣傳主義外,並向華僑同志籌款,所發行之軍需債券十元,由先生親筆署名,華僑無不踴躍購買。且仍以時施醫,不受謝金,所全活者甚眾,羣情益翕。(註四十二)嗣先生致黃宗仰書謂與保皇論戰云:「弟刻在檀島與保皇大戰,四大島中已肅清其二,餘二島想不日可以就功,非將此毒剷除,斷不能做事。但彼黨狡詐非常,見今日革命風潮大盛,彼在此地則曰借名保皇,實則革命。……欺人實甚矣。」(註四十三)

注釋

(註四十) 馮自由:「革命逸史」第二集,一○○──一○一頁,商務印書館發行,民國三十二年二月初版,重慶。
(註四十一) 「國父全集」第四冊,二九──三一頁。
(註四十二) 「檀山華僑」(載於民國十八年檀香山「自由新報」出版之特刊);馮自由:「革命逸史」第二集,一
○一頁;鄧慕韓:「孫中山先生傳記」。
(註四十三) 「國父墨蹟」,一七頁及五三○頁釋文及考訂,中央黨史會編輯,民國五十四年十一月十二日,臺北;
「國父全集」第四冊,三四頁。

相關人名
毛文明古賀何寬李昌李華根林弼南胡錦唐安梁啟超程蔚南黃宗黃宗仰黃振黃義楊吉楊銳劉安德彰鄭仲鄭成鄭金鄭鎏黎協盧球嚴重
相關地名
中國日本希爐希爐埠茂宜埠香山夏威夷新興檀香山檀島
相關專有名詞
中國報保皇會保皇黨革命黨基督教隆記報新中國報興中會檀山新報
出處

國父年譜

冊數

上冊

頁次

0225-0228

檢索詞出現頁次

以何而可:曰:惟有聽之中國人民,因其國勢,順其民情,而自行之,再造一新中國而已。(註三十八)
八月初六日(九月二十六日)離日本赴檀香山。
   先生以梁啟超於光緒二十五年(己亥)到檀香山後,所有團體報館勢力,幾盡為保皇黨所奪,檀島為興中會之發源地,不能漠然置之,乃離日本赴檀香山。以短於斧資,由黃宗仰慨贈銀洋二百元,始得成行。於八月十五日(十月五日)抵達。二日後,檀香山「西字早報」發布消息:「著名中國革命家孫逸仙由橫濱乘西伯利亞船於五日到埠,在本埠秘密或公開運動;華僑深信革命真理,多趨向之。」(註三十九)

 是月 改組「隆記報」,並發表「敬告同鄉書」,與保皇黨論戰。
   檀香山為先生少年舊遊及興中會發源之地。德彰公向居茂宜埠營畜牧業,親朋故舊甚眾。惟自光緒二十五年(己亥)梁啟超以甘言獲取先生函介抵此,提倡保皇會,並以「保皇其名革命其實」為號召,僑胞不察,多為所惑。所有各團體報館勢力,幾為保皇黨所盡握。因是興中會之團體,受嚴重之打擊。會員中能始終不渝者,僅李昌、鄭金、何寬、程蔚南等十數人耳。然
(註三十八)「國父全集」第二冊,二三七──二四○頁。
(註三十九) 少年中國晨報:「國父在美事略」(「少年中國晨報五十週年紀念專刊」,文三三頁,少年中國晨報發 行,民國四十九年十二月出版,三藩市)。

國父年譜 民元前九年(一九○三) 三十八歲 二二五

亦懾於保皇會之聲勢,緘口結舌,莫敢或抗。先生此次舊地重臨,已睽隔九載,大有今非昔比之嘆,然絕不能漠然置之也。當保皇黨機關報「新中國報」聞先生蒞臨,竟著文醜詆革命黨,且涉及先生個人,鄭金、李昌等異常憤激。會程蔚南主辦一「隆記報」,一名「檀山新報」,先生乃使之改組為黨報,以筆政乏人,即親撰文發抒意見,與「新中國報」大開論戰。自有此報為喉舌,壁壘為之一新。興中會務亦有復振之勢。(註四十)先生為闢保皇黨假借革命旗幟以行保皇之實,特撰「敬告同鄉論革命與保皇之分野書」,發表於「隆記報」,略謂天下事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夫革命與保皇,理不相容,勢不兩立,今梁以一人而持二說,首鼠兩端,其所言革命屬真,則保皇之說必偽;而其所言保皇屬真,則革命之說亦偽。彼輩所言保皇為真保皇,所言革命為假革命,革命、保皇二事,決分兩途,如黑白之不能混淆,如東西之不能易位。革命者,志在撲滿而興漢;保皇者,志在扶滿而臣清。事理相反,背道而馳,互相衝突,互相水火,非一日矣。(註四十一)
   夏威夷島除檀香山正埠外,以希爐埠(Hilo)為最巨。其地以有火山名勝,遊客麕集,商業繁盛。先生以檀埠保皇黨勢力正盛,頗難著手,乃先往希爐進行。先是興中會員毛文明受該埠基
(註四十)馮自由:「革命逸史」第二集,一○○──一○一頁,商務印書館發行,民國三十二年二月初版,重慶。
(註四十一) 「國父全集」第四冊,二九──三一頁。

國父年譜 民元前九年(一九○三) 三十八歲 二二六

督教禮拜堂之聘,任宣教師,抵埠數月,播道之餘,與黎協等組織一演說會,闡明革命大義,力闢保皇謬說,深得華僑信仰。聞先生至檀,即發起歡迎會,專函敦請先生蒞臨,先生赴之,羣情踴躍。並假日本戲院發表演說,華僑聽眾逾數百人,座無虛席,聞先生議論咸大悅服。旋由毛文明介紹黎協、鄭鎏、鄭仲、黃振、鄭成、劉安、楊吉、李華根、唐安、黃義、盧球、胡錦、古賀、林弼南等十餘人入會,希爐埠之有革命團體自此始,先生嘗云:「吾民族在海外為革命事業公開演說,實為自希爐始。即吾對僑胞第一次之演說也。」旋以該埠會務堅固,負責有人,爰於十二月重返檀埠,受當地華僑熱烈歡迎,與初抵時之冷落情況,判若霄壤!時任檀埠基督教禮拜堂牧師者為黃旭昇,向有志革命,與毛文明有戚誼,先生頗得協助。復由李昌、鄭金、楊銳等假西人戲院請先生講演三日,聽者輒達數千人。每次講畢,先生必立臺上良久,顧謂聽眾曰:「僑胞有不明白本人所講之話者乎?請問!」問難者甚多,先生不假思索,一一明白作答,僑胞始了解革命與保皇二者,實背道而馳,名殊途異,幡然知悟,於是棄保皇黨來歸者日眾。先生於宣傳主義外,並向華僑同志籌款,所發行之軍需債券十元,由先生親筆署名,華僑無不踴躍購買。且仍以時施醫,不受謝金,所全活者甚眾,羣情益翕。(註四十二)嗣先生致黃
(註四十二)「檀山華僑」(載於民國十八年檀香山「自由新報」出版之特刊);馮自由:「革命逸史」第二集,一 ○一頁;鄧慕韓:「孫中山先生傳記」。

國父年譜 民元前九年(一九○三) 三十八歲 二二七

宗仰書謂與保皇論戰云:「弟刻在檀島與保皇大戰,四大島中已肅清其二,餘二島想不日可以就功,非將此毒剷除,斷不能做事。但彼黨狡詐非常,見今日革命風潮大盛,彼在此地則曰借名保皇,實則革命。……欺人實甚矣。」(註四十三)

 九月十六日(十一月四日)黃興、宋教仁等組織華興會於長沙。
   黃興由日返國抵滬,遇湘潭胡元倓,相約回湘至長沙明德學堂任教,結合同志,秘密組織革命團體,初名大成會。是日,為黃興三十初度,眾以祝賀生辰為名,宴會於長沙西區保甲局巷彭淵恂(希明)宅,到會者有彭淵恂、周震鱗、張繼、柳聘儂、陳方度、徐佛蘇、譚人鳳、蘇玄瑛、吳祿貞、陳天華、宋教仁、黃牧、柳繼忠等二十多人,決定成立華興會,並推黃興為會長。為保守秘密,對外用「華興公司」名義,公司設址於南門附近,以「興辦鑛業」號召,計劃集股一百萬元,作為「開鑛資本」。實則以「鑛業」代「革命」,「入股」代「入會」,「股票」即「會員證」。並確定以「同心撲滿,當面算清」為口號,隱示反滿革命之旨。(註四十四)
(註四十三)「國父墨蹟」,一七頁及五三○頁釋文及考訂,中央黨史會編輯,民國五十四年十一月十二日,臺北; 「國父全集」第四冊,三四頁。
(註四十四) 李雲漢:「黃克強先生年譜」,六○──六一頁。惟據譚人鳳著「牌詞」,譚時不在長沙,似未與華興會 成立之會,詳孫子和:「革命先進開國宿將譚人鳳」(「國魂」,民國七十年一月號,五八頁,臺北)。

國父年譜 民元前九年(一九○三) 三十八歲 二二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