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中國國民黨宣言 detail

:::

中國國民黨宣言

學習筆記 勘誤意見
下載
0 次數
點擊
142 次數
詮釋資料說明
題名

中國國民黨宣言

生平歷程
革命之再起
文件類型

宣言及文告

民國日期

012/01/01

西元日期

1923/01/01

國父年歲

58

全文內容

中國國民黨宣言(註一) 民國十二年(一九二三年)一月一日
中國之所以革命,與革命之所以成功,原因雖繁,約而言之,不外歷史之留遺,與時代之進化而已。蓋以言民族,有史以來,其始以一民族成一國家,其繼乃與他民族糅合搏聚以成一大民族,民族之種類愈多,國家之版圖亦隨之愈廣。以言民權,則民為邦本之義,深入於人心,四千餘年殘賊之獨夫,鮮能逃民眾之斧鉞。以言民生,則不患寡而患不均之說,由學理演為事實,求治者以摧抑豪強為能事,以杜絕兼并為盛德,貧富之隔,未甚懸殊。凡此三者,歷史之留遺,所以浸漬而繁滋者至豐且厚,此吾人所以能自立於世界者也。然民族無平等之結合,民權無確立之制度,民生無均衡之組織,故革命戰爭循環不已,盛衰起伏,視為固然,而末由覩長治久安之效。近世以來,革命思潮磅礡於歐,漸漬於美,波蕩於東亞,所謂民族主義,民權主義、民生主義,乃由磨礲而愈進於光明,由增益而愈趨於完美。此世界所同,而非一隅所能外者。我國當此,亦不能不激勵奮發,於革命史上開一新紀元矣。
本黨總理孫先生文,內審中國之情勢,外察世界之潮流,兼收眾長,益以新創,乃以三民主義為立國之本原,五權憲法為制度之綱領,俾民治臻於極軌,國基安於磐石,且以躋於有進而無退,一治而不復亂之域焉。夫革命之內容既異於前代,革命之手段亦因以不同。前代革命雖起於民眾,及其成功,則取獨夫而代之,不復與民眾為伍。今日革命則立於民眾之地位,而為之嚮導,所關切者民眾之利害,所發抒者民眾之情感。於民眾之未喻,則勞心焦思,瘏口嘵音,以申儆之,且不恤排萬難,冒萬險,以身為之先。及其既喻,則相與戮力,鍥而不舍,務蘄於成而後已。故革命事業由民眾發之,亦由民眾成之,本此宗旨,爰有興中會之組織,事出非常,頓遭挫折。繼以時勢之推移,人心之感動,志於革命者,乃如水之隨地而湧,於是更擴而為同盟會,黨員徧於各省,而瀰漫於海外,主義之宣傳與實行,前仆後繼,枕藉相望,黨員為主義而流之血,殆足以滌盡赤縣之腥膻矣。清廷既覆,民國肇興,以為破壞已終,建設方始,憲政實施,宜有政黨,故國民黨因以成立。中更癸丑之變,痛邦基未固,國難方殷,復有中華革命黨之改組,集合同志,努力與賣國稱帝者為敵。及帝制既踣,革命之進行於以停止。既而武人毀法倡亂,國內洶洶,連兵數載,未獲寧息。同人感於主義之未貫澈,責任之無旁貸,乃更組織中國國民黨,以與全國人士共謀完成民國建設之大業,而期無負初衷焉。蓋吾黨名稱雖有因革,規則雖有損益,而主義則始終一貫,無或稍改。
溯自興中會以至於今,垂三十年,吾黨為國致力,雖稍稍有所成就,而挫折亦至多。顧所成就者,為主義之成就;而所挫折者,則非主義之挫折,特進行之偶然顛躓而已。民國以前,吾黨本主義以建立民國,民國以後,則本主義以捍衛民國。前此數年,為民國與非民國之爭,最近數年,為法與非法之爭。反對者所挾持之力非不甚強,然卒於一蹶而不能復振。蓋其所施為者,違反國情,悖逆時勢,有以使然也。然亦惟反對者之梗阻,與中立者之觀望,遂致民國之建設事業,進行遲滯,三民主義尚未能完全實現,五權憲法亦未得製定施行,此吾黨所為旁皇不可終日者。撫已有之成效,既不敢不自勉,思現存之缺憾,又不敢不自奮,則惟有夙夜黽勉,前進不已,以求最後之成功已耳?所謂成功者,非一人一黨之謂,乃中華民國由阽危而鞏固、而發揚光大之謂也。本黨同人爰據斯旨,依三民、五權之原則,對國家建設計畫及現所采用之政策,謹依次陳述於國民之前:
一、前清專制,持其「寧贈朋友,不與家奴」之政策,屢犧牲我民族之權利,與各國立不平等之條約。至今清廷雖覆,而我竟陷於為列強殖民地之地位矣。故吾黨所持之民族主義,消極的為除去民族間之不平等,積極的為團結國內各民族,完成一大中華民族。歐戰以還,民族自決之義,日愈昌明,吾人當仍本此精神,內以促全國民族之進化,外以謀世界民族之平等。其大要如左:
甲、勵行教育普及,增進全國民族之文化。
乙、力圖改正條約,恢復我國國際上自由平等之地位。
二、現行代議制度已成民權之弩末,階級選舉易為少數所操縱。欲踐民權之真義,爰有下列之主張:
甲、實行普選制度,廢除以資產為標準之階級選舉。
乙、以人民集會或總投票之方式,直接行使創制、複決、罷免各權。
丙、確定人民有集會、結社、言論、出版、居住、信仰之絕對自由權。
三、歐美經濟之患在不均,不均則爭;中國之患在貧,貧則宜開發富源以富之。惟富而不均,則仍不免於爭,故思患預防,宜以歐美為鑒,力謀社會經濟之均等發展,及關於社會經濟一切問題,同時圖適當之解決。其綱領如左:
甲、由國家規定土地法、使用土地法及地價稅法。在一定時期以後,私人之土地所有權,不得超過法定限度。
私人所有土地,由地主估報價值於國家,國家就價征稅,並於必要時,得依報價收買之。
乙、鐵路、鑛山、森林、水利及其他大規模之工商業,應屬於全民者,由國家設立機關經營管理之,並得由工人參與一部分之管理權。
丙、清查戶口,整理耕地,調正糧食之產銷,以謀民食之均足。
丁、改良幣制,以實貨為交易之中準;並訂定稅法,整理國債,以保全國經濟之安寧。
戊、制定工人保護法,以改良勞動者之生活狀況,徐謀勞資間地位之平等。
己、確認婦女與男子地位之平等,並扶助其均等的發展。
庚、改良農村組織,增進農人生活,徐謀地主佃戶間地位之平等。
同人所計慮,尚有不止於是者,右所陳述,特其厓略。其餘國家重大事項,將依本黨規程,就專任委員研究之結果,繼續就商於邦人君子。謹此宣言。中國國民黨本部。中華民國十二年正月一日。(註一) 據「民信日刊」(民國十二年一月一日)。「中國國民黨本部公報」第一號(民國十二年一月十日)標題亦作「中國國民黨宣言」
」。「會本」作「中國國民黨改進宣言」。今仍原標題。

相關人名
孫先生陳述程就總理
相關地名
中國
相關專有名詞
三民主義中國國民黨中國國民黨本部公報中華民族中華革命黨五權憲法民生主義民族主義民黨民權主義同盟會革命黨國民黨國家建設興中會護法
出處

國父全集

冊數

第二冊

頁次

110-113

檢索詞出現頁次

之任何行動或事情,彼除向國會外,並無任何解釋之義務。但若謂前指之信稿證明彼曾謀根據布爾什維克理想締立中德俄同盟,則彼以為應閱信件之中文原稿。現擬將此等函件譯成可信之英文供眾覽。然即就陳炯明機關報所登頗劣之英譯文觀之,其誣詆之辭,亦屬無據,徒見其為宣傳作用而已。
(註一) 本件係以「孫宅秘書處」名義所發布者,採間接方式表達孫先生意見,故仍收入全集。原刊於香港「電信報」,本文係採自重慶「國民公報」於民國十一年十月二十四日刊布者,原題為「孫宅秘書處辨正外交密函」。

中國國民黨宣言(註一) 民國十二年(一九二三年)一月一日
  中國之所以革命,與革命之所以成功,原因雖繁,約而言之,不外歷史之留遺,與時代之進化而已。蓋以言民族,有史以來,其始以一民族成一國家,其繼乃與他民族糅合搏聚以成一大民族,民族之種類愈多,國家之版圖亦隨之愈廣。以言民權,則民為邦本之義,深入於人心,四千餘年殘賊之獨夫,鮮能逃民眾之斧鉞。以言民生,則不患寡而患不均之說,由學理演為事實,求治者以摧抑豪強為能事,以杜絕兼并為盛德,貧富之隔,未甚懸殊。凡此三者,歷史之留遺,所以浸漬而繁滋者至豐且厚,此吾人所以能自立於世界者也。然民族無平等之結合,民權無確立之制度,民生無均衡之組織,故革命戰爭循環不已,盛衰起伏,視為固然,而末由覩長治久安之效。近世以來,革命思潮磅礡於歐,漸漬於美,波蕩於東亞,所謂民族主義,民權主義、民生主義,乃由磨礲而愈進於光明,由增益而愈趨於完美。此世界所同,而非一隅所能外者。我國當此,亦不能不激勵奮發,於革命史上開一新紀元矣。
  本黨總理孫先生文,內審中國之情勢,外察世界之潮流,兼收眾長,益以新創,乃以三民主義為立國之本原,五權憲法為制度之綱領,俾民治臻於極軌,國基安於磐石,且以躋於有進而無退,一治而不復亂之域焉。夫革命之內容既異於前代,革命之手段亦因以不同。前代革命雖起於民眾,及其成功,則取獨夫而代之,不復與民眾為伍。今日革命則立於民眾之地位,而為之嚮導,所關切者民眾之利害,所發抒者民眾之情感。於民眾之未喻,則勞心焦思,瘏口嘵音,以申儆之,且不恤排萬難,冒萬險,以身為之先。及其既喻,則相與戮力,鍥而不舍,務蘄於成而後已。故革命事業由民
國父全集一一○

眾發之,亦由民眾成之,本此宗旨,爰有興中會之組織,事出非常,頓遭挫折。繼以時勢之推移,人心之感動,志於革命者,乃如水之隨地而湧,於是更擴而為同盟會,黨員徧於各省,而瀰漫於海外,主義之宣傳與實行,前仆後繼,枕藉相望,黨員為主義而流之血,殆足以滌盡赤縣之腥膻矣。清廷既覆,民國肇興,以為破壞已終,建設方始,憲政實施,宜有政黨,故國民黨因以成立。中更癸丑之變,痛邦基未固,國難方殷,復有中華革命黨之改組,集合同志,努力與賣國稱帝者為敵。及帝制既踣,革命之進行於以停止。既而武人毀法倡亂,國內洶洶,連兵數載,未獲寧息。同人感於主義之未貫澈,責任之無旁貸,乃更組織中國國民黨,以與全國人士共謀完成民國建設之大業,而期無負初衷焉。蓋吾黨名稱雖有因革,規則雖有損益,而主義則始終一貫,無或稍改。
  溯自興中會以至於今,垂三十年,吾黨為國致力,雖稍稍有所成就,而挫折亦至多。顧所成就者,為主義之成就;而所挫折者,則非主義之挫折,特進行之偶然顛躓而已。民國以前,吾黨本主義以建立民國,民國以後,則本主義以捍衛民國。前此數年,為民國與非民國之爭,最近數年,為法與非法之爭。反對者所挾持之力非不甚強,然卒於一蹶而不能復振。蓋其所施為者,違反國情,悖逆時勢,有以使然也。然亦惟反對者之梗阻,與中立者之觀望,遂致民國之建設事業,進行遲滯,三民主義尚未能完全實現,五權憲法亦未得製定施行,此吾黨所為旁皇不可終日者。撫已有之成效,既不敢不自勉,思現存之缺憾,又不敢不自奮,則惟有夙夜黽勉,前進不已,以求最後之成功已耳?所謂成功者,非一人一黨之謂,乃中華民國由阽危而鞏固、而發揚光大之謂也。本黨同人爰據斯旨,依三民、五權之原則,對國家建設計畫及現所采用之政策,謹依次陳述於國民之前:
  一、前清專制,持其「寧贈朋友,不與家奴」之政策,屢犧牲我民族之權利,與各國立不平等之條約。至今清廷雖覆,而我竟陷於為列強殖民地之地位矣。故吾黨所持之民族主義,消極的為除去民族間之不平等,積極的為團結國內各民族,完成一大中華民族。歐戰以還,民族自決之義,日愈昌明,吾人當仍本此精神,內以促全國民族之進化,外以謀世界民族之平等。其大要如左:
    甲、勵行教育普及,增進全國民族之文化。

宣言及文告 民國十二年一月 一一一

    乙、力圖改正條約,恢復我國國際上自由平等之地位。
  二、現行代議制度已成民權之弩末,階級選舉易為少數所操縱。欲踐民權之真義,爰有下列之主張:
    甲、實行普選制度,廢除以資產為標準之階級選舉。
    乙、以人民集會或總投票之方式,直接行使創制、複決、罷免各權。
    丙、確定人民有集會、結社、言論、出版、居住、信仰之絕對自由權。
  三、歐美經濟之患在不均,不均則爭;中國之患在貧,貧則宜開發富源以富之。惟富而不均,則仍不免於爭,故思患預防,宜以歐美為鑒,力謀社會經濟之均等發展,及關於社會經濟一切問題,同時圖適當之解決。其綱領如左:
    甲、由國家規定土地法、使用土地法及地價稅法。在一定時期以後,私人之土地所有權,不得超過法定限度。
      私人所有土地,由地主估報價值於國家,國家就價征稅,並於必要時,得依報價收買之。
    乙、鐵路、鑛山、森林、水利及其他大規模之工商業,應屬於全民者,由國家設立機關經營管理之,並得由工人參與一部分之管理權。
    丙、清查戶口,整理耕地,調正糧食之產銷,以謀民食之均足。
    丁、改良幣制,以實貨為交易之中準;並訂定稅法,整理國債,以保全國經濟之安寧。
    戊、制定工人保護法,以改良勞動者之生活狀況,徐謀勞資間地位之平等。
    己、確認婦女與男子地位之平等,並扶助其均等的發展。
    庚、改良農村組織,增進農人生活,徐謀地主佃戶間地位之平等。
  同人所計慮,尚有不止於是者,右所陳述,特其厓略。其餘國家重大事項,將依本黨規程,就專任委員研究之結果,繼續就商於邦人君子。謹此宣言。中國國民黨本部。中華民國十二年正月一日。
(註一) 據「民信日刊」(民國十二年一月一日)。「中國國民黨本部公報」第一號(民國十二年一月十日)標題亦作「中國國民黨宣言」

國父全集 一一二

  」。「會本」作「中國國民黨改進宣言」。今仍原標題。

實施新頒宣言黨綱總章通告(註一) 民國十二年(一九二三年)一月
  敬啟者:本黨宣言業於本年一月一日宣布,其黨綱及總章同於翌日宣布,國內各支部籌備處、各通訊處,國外各總支部、各支部、各分部、各通訊處自接到此項宣言、黨綱、總章之日起,即發生效力;民國九年十一月公布之中國國民黨總章及規約,即行廢止。
  次入黨手續,誓約改為願書,國內外各部處以後對於新進黨員(註二),應按照總章所規定之願書式辦理;所有從前由本部頒發之空白誓約,或由各部處自行印用之空白誓約,於願書行用之後,一律作為廢紙,由各部處自行銷燬。
  復次,本部此後事務,悉由中央幹部執行,現已着手組織,不日宣佈。國內外各部處職員,在任期中照常服務,各項新通則未頒布之前,一切規程,仍照海外總支部通則、海外支分部通則及通訊處通則辦理,不得紛更,特此通告。中國國民黨總理孫文、總務部部長居正、黨務部部長謝持、財政部部長楊庶堪、宣傳部部長張繼。
(註一) 據「中國國民黨本部公報」第一卷第一號(民國十二年一月十日)。原標題為「本部通告第九號」。
(註二) 原文為「新進黨黨員」,今據「會本」刪一「黨」字。

討伐陳炯明通電(註一) 民國十二年(一九二三年)一月四日
  廣東全省人民公鑒:陳逆炯明叛國之罪,擢髮難數。半載以來,倒行逆施,綱紀蕩然,驕兵悍將、貪官污吏以百姓為魚肉;尤復陰弛賭禁,操縱金融,以致民生憔悴,不可終日,禍粤之罪,更不容誅。近更野心不戢,肆毒鄰省,西則對於駐桂滇軍及桂軍,窮極挑撥離間之技,誘使相攻,以為得計;東則對於福建居心吞噬,不惜勾引贛兵,以施行夾攻計劃,窮凶極惡,實為國民所同憤。文自昨年八月離去廣州,即分命諸路將士,同心討賊。茲據西路討賊諸軍報告:滇軍總司令楊希閔會同桂軍總指揮劉震寰(註二)於昨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克籐縣(註三)隨於二十八日會同粤軍第三、四師克梧州,整
宣言及文告民國十二年一月一一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