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特派廖仲愷馳往東江慰勞前敵將士令 detail

:::

特派廖仲愷馳往東江慰勞前敵將士令

學習筆記 勘誤意見
下載
0 次數
點擊
201 次數
詮釋資料說明
題名

特派廖仲愷馳往東江慰勞前敵將士令

生平歷程
北上與逝世
文件類型

公牘

民國日期

014/03/05

西元日期

1925/03/05

國父年歲

60

全文內容

特派廖仲愷馳往東江慰勞前敵將士令(註一) 民國十四年(一九二五年)三月五日
大元帥令:陳逆擾亂,於茲六年,前因曹吳禍國,出師北伐,盡撤東江之防,原冀網開三面,促其悔悟,乃該逆怙惡不悛,狡焉思逞,率其殘部來犯,寶安、東莞、石龍一帶人民,不堪荼毒,本大元帥萬不獲已,乃命將興師,拯民水火。深賴將帥戮力,士卒用命,旬月之間,迭克名城,潮汕底定,本大元帥嘉慰之餘,彌念勞苦。茲特派大本營參議廖仲愷馳往東江慰勞前敵各軍,現在敵軍屢敗,精銳盡失,乘勝窮追,易就殄滅,務各努力前進,掃清餘孽,用竟全功,有厚望焉。此令。中華民國十四年三月五日。

注釋

(註一) 據「大本營公報」第七號大元帥令。

相關人名
大元帥廖仲愷
相關地名
石龍安東東江東莞寶安
相關專有名詞
大本營
出處

國父全集

冊數

第七冊

頁次

516

檢索詞出現頁次

特派廖仲愷馳往東江慰勞前敵將士令(註一) 民國十四年(一九二五年)三月五日
  大元帥令:陳逆擾亂,於茲六年,前因曹吳禍國,出師北伐,盡撤東江之防,原冀網開三面,促其悔悟,乃該逆怙惡不悛,狡焉思逞,率其殘部來犯,寶安、東莞、石龍一帶人民,不堪荼毒,本大元帥萬不獲已,乃命將興師,拯民水火。深賴將帥戮力,士卒用命,旬月之間,迭克名城,潮汕底定,本大元帥嘉慰之餘,彌念勞苦。茲特派大本營參議廖仲愷馳往東江慰勞前敵各軍,現在敵軍屢敗,精銳盡失,乘勝窮追,易就殄滅,務各努力前進,掃清餘孽,用竟全功,有厚望焉。此令。中華民國十四年三月五日。
(註一) 據「大本營公報」第七號大元帥令。

核覆粵海關監督范其務呈請將該署流交玉器移送慰勞會競賣以為慰勞
軍人之用令(註一) 民國十四年(一九二五年)三月五日
  呈悉。准如所請辦理。此令。中華民國十四年三月五日。
(註一) 據「大本營公報」第七號大元帥指令第一九二號。

飭潮汕所有案件應歸廣東高等審檢兩廳辦理令(註一) 民國十四年(一九二五年)三月七日
  令大理院長兼司法行政事務呂志伊、廣東省長胡漢民。為令行事:查陳逆盤踞潮汕,歷有年所,曾在澄海擅設高等審檢分廳,實屬違法病民。現義師既克潮汕,自不容非法機關存在,澄海高等審檢分廳着即取銷,所有案件應仍歸廣東高等審檢兩廳分別辦理。除分令外,合行令仰該院長、省長即便遵照,併轉飭廣東高等審檢兩廳遵照辦理。切切。此令。中華民國十四年三月七日。
(註一) 據「大本營公報」第七號大元帥訓令第八七號。

國父全集 五一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