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出席同盟會餞別會,演講「民生主義與社會革命」 detail

:::

出席同盟會餞別會,演講「民生主義與社會革命」

學習筆記 勘誤意見
下載
0 次數
點擊
28 次數
詮釋資料說明
生平歷程
民國肇建與宣揚主義
題名

出席同盟會餞別會,演講「民生主義與社會革命」

民國紀年

中華民國元年

西元紀年

一九一二年

新曆(西曆)月日

三月三十一日

國父年歲

47

全文內容

是日,先生出席同盟會餞別會,演講「民生主義與社會革命」。首稱滿清退位,中華民國成立,民族、民權兩主義已達到,唯有民生主義尚未著手,為今後致力之重要目標。次論種族革命與政治革命皆甚易,唯社會革命最難。然因中國文明未進步,工商未發達,故社會革命較英美諸國為易。英、美諸國社會革命或須用武力;中國則不必用武力。為防患未然計,一須平均地權,一須預防資本家壟斷之流弊。末論當採用國家社會主義政策,將國家一切大實業如鐵路、電氣、水道等務,皆歸國有,不使一私人獨享其利。使社會不受經濟階級壓迫之痛苦,而隨自然必至之趨勢,以為適宜之進步。所謂國利民福,道不逾此。(註一二三)

注釋

(註一二三) 「國父全集」第三冊,二六──三○頁。按此項演講時間「國父全集」作四月一日,據民國元年四月一
      日上海「民立報」專電改訂。

相關地名
中國
相關專有名詞
民生主義同盟會社會主義國家社會主義滿清
出處

國父年譜

冊數

上冊

頁次

0614

檢索詞出現頁次

 出席同盟會餞別會,演講「民生主義與社會革命」。
   是日,先生出席同盟會餞別會,演講「民生主義與社會革命」。首稱滿清退位,中華民國成立,民族、民權兩主義已達到,唯有民生主義尚未著手,為今後致力之重要目標。次論種族革命與政治革命皆甚易,唯社會革命最難。然因中國文明未進步,工商未發達,故社會革命較英美諸國為易。英、美諸國社會革命或須用武力;中國則不必用武力。為防患未然計,一須平均地權,一須預防資本家壟斷之流弊。末論當採用國家社會主義政策,將國家一切大實業如鐵路、電氣、水道等務,皆歸國有,不使一私人獨享其利。使社會不受經濟階級壓迫之痛苦,而隨自然必至之趨勢,以為適宜之進步。所謂國利民福,道不逾此。(註一二三)
四月一日解卸臨時大總統職。
   先生在任歷三閱月,促成南北統一,頒佈臨時約法,樹民國之規模,立法治之基礎,僅觀其當國三個月內之告令,當能體認其卓識鴻猷與氣度之恢宏,波瀾之壯闊,尤無與倫比。先生之辭職,雖曰羈縻袁氏,促進統一,而革命方略之不行,實為主要原因。蓋自臨時政府成立,選出大總統後,一般黨人皆以為民國告成,目的已達,共和政治一蹴可就,其他官僚政客隱身其
(註一二三)「國父全集」第三冊,二六──三○頁。按此項演講時間「國父全集」作四月一日,據民國元年四月一日上海「民立報」專電改訂。

國父年譜 民國元年(一九一二) 四十七歲 六一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