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回真共和以貫澈救國救民之宗旨
爭回真共和以貫澈救國救民之宗旨
演講
006/07/17
1917/07/17
52
爭回真共和以貫澈救國救民之宗旨(註一)民國六年(一九一七年)七月十七日在廣東黃埔公園歡迎會演講兄弟前十餘年,以共和政體相號召,同胞多所未喻。歷時既久,為世界新思潮所鼓盪,國人皆曉然於共和之真諦,於是東方之大共和國,竟以告成。其中得力於現今之督軍省長者甚巨。共和成立六年,其成績似殊無足觀;然其影響於世界,為力之偉大,則真令人不可思議!世界有最強大之國家,最腐敗之國家,最不易受外潮激動之國家,其執政諸人威力之猛,積數百年如一日。試思以如是之國家,即小小改革,已較他國為難,而況議及政體?然今竟一旦將牢不可破之專制國,一舉而傾覆之,成立一新共和國,與中國作佳鄰焉。此俄羅斯之政變,為世界之一大事件,人人所知也。俄羅斯之變專制而為共和,全由中國之影響也。俄羅斯之頑固腐敗,歐洲文化不能改易之;國人志士,擲無數頭顱,而不能改易。因中國確立共和之故,舉數十朝之帝政,僅以三數日之變動而推翻之,且毫無阻力焉,中國為之也。
中國共和垂六年,國民未有享過共和幸福,非共和之罪也。執共和國政之人,以假共和之面孔,行真專制之手段也。故今日變亂,非帝政與民政之爭,非新舊潮流之爭,非南北意見之爭,實真共和與假共和之爭。欲爭回真共和,以求福利者,必須有二大偉力:其一為陸軍,其二為海軍。鄙人密察大勢,確知非得強大之海陸軍,為國民爭回真共和,則無以貫澈吾人救國救民之宗旨。故迭次與程總長磋商,幸得海軍全數將士,效忠共和。惟是海軍必須有根據地。現今上海已為一般稱兵謀叛者所割據;浙江、福建亦然。祇有以廣東為海軍根據,然後一切大計畫,可以發展。鄙人今日所望於諸公者,即日聯電,請海軍全體艦隊來粤,然後即在粤召集國會;請黎大總統來粤,執行職務。鄙人前已與程總長商定,派出兵艦二艘,往北方迎護黎大總統來南就職。但日本公使,以京、津一帶,叛軍佈滿;恐黎大總統一出使館門,外來暴力,難免危險,欲徐籌萬全之方,乃奉黎大總統出京。故兩艦現仍在秦皇島等候。大約吾人在廣東組織妥善後,黎大總統即能南來矣。此為國家興廢關頭,共和存亡機軸;望諸公同心合力做去,即日發電,招齊艦隊及議員等來粤,組織政府。共和國家之總樞,全在國會,國會所在之地,即為國家政府所在之地也。
(註一) 據「中宣新編」。
國父全集
第三冊
183-184
之人,是非混亂,目耳淆惑,是為目今最困難,最危險時代。官僚知國民愛共和,又不能不口說共和。今日反對復辟是假的,爭後來之勢力是真的。勢力在手,又要主張帝制,主張復辟的。現在要解決此困難,要認定真共和與假共和,若不分真假,以後萬無進步。如何分出真假,要從人物上看去,從前反對共和之人,便是以後反對共和之人,我們萬不能相信的。今日國民責任,是在擁護共和,有一分子責任,即盡一分子力。要除盡假共和,纔有真共和出現,纔有幸福可享,國家纔得永遠太平。
(註一) 據「中華新報」(民國六年七月二十一日)。原標題為「孫中山先生在汕頭歡迎會之演說詞」。
爭回真共和以貫澈救國救民之宗旨(註一) 民國六年(一九一七年)七月十七日在廣東黃埔公園歡迎會演講兄弟前十餘年,以共和政體相號召,同胞多所未喻。歷時既久,為世界新思潮所鼓盪,國人皆曉然於共和之真諦,於是東方之大共和國,竟以告成。其中得力於現今之督軍省長者甚巨。共和成立六年,其成績似殊無足觀;然其影響於世界,為力之偉大,則真令人不可思議!世界有最強大之國家,最腐敗之國家,最不易受外潮激動之國家,其執政諸人威力之猛,積數百年如一日。試思以如是之國家,即小小改革,已較他國為難,而況議及政體?然今竟一旦將牢不可破之專制國,一舉而傾覆之,成立一新共和國,與中國作佳鄰焉。此俄羅斯之政變,為世界之一大事件,人人所知也。俄羅斯之變專制而為共和,全由中國之影響也。俄羅斯之頑固腐敗,歐洲文化不能改易之;國人志士,擲無數頭顱,而不能改易。因中國確立共和之故,舉數十朝之帝政,僅以三數日之變動而推翻之,且毫無阻力焉,中國為之也。
中國共和垂六年,國民未有享過共和幸福,非共和之罪也。執共和國政之人,以假共和之面孔,行真專制之手段也。故今日變亂,非帝政與民政之爭,非新舊潮流之爭,非南北意見之爭,實真共和與假共和之爭。欲爭回真共和,以求福利者,必須有二大偉力:其一為陸軍,其二為海軍。鄙人密察大勢,確知非得強大之海陸軍,為國民爭回真共和,則無以貫澈吾人救國救民之宗旨。故迭次與程總長磋商,幸得海軍全數將士,效忠共和。惟是海軍必須有根據地。現今上海已為一般稱兵謀叛者所割據;浙江、福建亦然。祇有以廣東為海軍根據,然後一切大計畫,可以發展。鄙人今日所望
演講民國六年七月一八三
於諸公者,即日聯電,請海軍全體艦隊來粤,然後即在粤召集國會;請黎大總統來粤,執行職務。鄙人前已與程總長商定,派出兵艦二艘,往北方迎護黎大總統來南就職。但日本公使,以京、津一帶,叛軍佈滿;恐黎大總統一出使館門,外來暴力,難免危險,欲徐籌萬全之方,乃奉黎大總統出京。故兩艦現仍在秦皇島等候。大約吾人在廣東組織妥善後,黎大總統即能南來矣。此為國家興廢關頭,共和存亡機軸;望諸公同心合力做去,即日發電,招齊艦隊及議員等來粤,組織政府。共和國家之總樞,全在國會,國會所在之地,即為國家政府所在之地也。
(註一) 據「中宣新編」。
談復辟黨(註一) 民國六年(一九一七年)七月十九日在粤省議會演講
今日承諸君歡迎,實不克當。茲將此次返粤之原因,為諸君言之:現中國為混亂時代,旬日之間變幻已多,故兄弟在滬時原定之計畫,亦因而微有更改也。猶憶昔日宋教仁被害時,兄弟由日本返國,即主張興兵討袁,而各省則以為不可因一人而動天下之兵。不知政府犯法,國民有護法之義務,當然起而懲責政府。不幸兄弟之主張,不為各省所同意,遂無形打消。迨違法擅借外債事成,江西起義,時機已過,終歸失敗,可為鑒戒。第三次革命,尚未掃除舊污,而袁世凱已自斃,又留今日之禍。夫復辟之謀,不自今始,一年之前,早有所聞,兄弟亦久已密籌對付之策。惟多數人士,皆不疑有復辟之事出現,以至不能防止於未然,亦可惜矣。
查復辟黨中原分二派:(一)急激派;(二)緩進派,此派徐世昌主之,蓋欲疎通全國有勢位之人,然後舉事。即民黨在彼視之,亦以為可以疎通。彼輩自信必得全國之贊成,其內部預備頗密。惟恐外國不肯承認,故迭次遣(註二)使運動,繼更欲以加入協商,結歡列強。(中略)汪精衛、蔡元培初不察其詭謀,亦主張與德絕交,國會議員之旗幟亦亂。眾論龐雜之時,段祺瑞突然開軍事會議,以威嚇國會,一面以為對德宣戰,可使中國轉弱為強。欺人之言,終不能掩天下之耳目,而假冒公民圍擾議院之怪象又出。更於暗中運動,欲借外債六萬萬,以為復辟之費,事尚未成,段氏免職,受一打擊。倪賊等倡亂,要求解散國會,並在天津設立臨時政府,通告各國,乞求承認,手續不備,遭公使團之反對,斥為與
國父全集一八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