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離美赴英 detail

:::

離美赴英

學習筆記 勘誤意見
下載
0 次數
點擊
125 次數
詮釋資料說明
生平歷程
中國同盟會的成立
題名

離美赴英

民國紀年

民國紀元前八年

干支紀年

甲辰

西元紀年

一九○四年

時間備註

舊曆月日

十一月初八日

新曆(西曆)月日

十二月十四日

國父年歲

39

全文內容

 離美赴英。(註三十)
先生居紐約,頗思由美渡歐,廣事宣傳,因其地之留學生多數贊成革命;蓋彼輩皆新從內地  或日本來歐,近年深受革命思潮之鼓盪,已漸由言論而進入實行矣。(註三十一)時劉成禺任舊金山「大  同日報」主筆,抵美後,以歐洲留學生多係鄂籍,且半屬舊友,特專函賀之才、史青、魏宸  組、胡秉柯四人,謂應與先生相見。賀等得書,乃託劉函邀先生赴歐,共商國事。(註三十二)旋得成禺  復函,稱先生方逗留紐約,缺少川資,未能尅日就道,囑為設法。遂由留比、法、德三國學生  盡力湊集八千餘佛郎,電匯先生作旅費。另黃三德致送三百美元,並函各埠致公堂籌六七百美  元,留美學界亦提供若干元,一併贈作先生川資,先生遂於是日自紐約前往英倫。(註三十三)

注釋

(註三十) 先生此次赴歐,在「有志竟成」篇云在乙巳春,馮自由之說亦同;朱和中、喬義生則云在甲辰冬。
(註三十一) 「孫文學說」第八章有志竟成篇(「國父全集」第一冊,四一五頁)。
(註三十二) 馮自由:「革命逸史」第二集,一三三頁。原湖北學生李書城、時功玖、賀之才、朱和中、曹亞伯、胡
秉柯、孔庚、史青、魏宸組、耿覲文等,在鄂進行革命活動,清湖廣總督張之洞懼之,乃擇其尤,派赴
東西洋留學,借以減其勢。如是賀之才、史青等被派赴比,魏宸組、胡秉柯等被派赴法,朱和中等被派
赴德。又據鄧慕韓:「孫中山先生傳記」原稿(中央黨史會藏)稱:「鄂當道以學生趨向革命,留之恐
釀成巨患,殺之又未有罪名,不如遣往外洋留學,以散其勢,法為最善,因此遣朱和中、賀之才、史
青、魏宸組、胡秉柯等出國,計湖北先後派赴德、法、比各國者,百數十人;留歐學生,十九屬鄂籍
者」。
(註三十三) 吳相湘:「孫逸仙先生傳」上冊,四一三頁;馮自由:「革命逸史」第二集,一二九頁;又,馮自由:
      「中華民國開國前革命史」(一),一八七頁則謂各國留學生醵資比國得四千餘法郎,德國得二千餘馬克,
      法國得千餘法郎,電匯先生,即作由美赴歐旅費。

相關人名
少川史青胡秉柯賀之才黃三德劉成劉成禺魏宸組
相關地名
大同日本金山紐約歐洲舊金山
相關專有名詞
大同日報致公堂
出處

國父年譜

冊數

上冊

頁次

0251-0252

檢索詞出現頁次

 十一月初八日(十二月十四日)離美赴英。(註三十)
   先生居紐約,頗思由美渡歐,廣事宣傳,因其地之留學生多數贊成革命;蓋彼輩皆新從內地或日本來歐,近年深受革命思潮之鼓盪,已漸由言論而進入實行矣。(註三十一)時劉成禺任舊金山「大同日報」主筆,抵美後,以歐洲留學生多係鄂籍,且半屬舊友,特專函賀之才、史青、魏宸組、胡秉柯四人,謂應與先生相見。賀等得書,乃託劉函邀先生赴歐,共商國事。(註三十二)旋得成禺復函,稱先生方逗留紐約,缺少川資,未能尅日就道,囑為設法。遂由留比、法、德三國學生
(註三十)先生此次赴歐,在「有志竟成」篇云在乙巳春,馮自由之說亦同;朱和中、喬義生則云在甲辰冬。
(註三十一) 「孫文學說」第八章有志竟成篇(「國父全集」第一冊,四一五頁)。
(註三十二) 馮自由:「革命逸史」第二集,一三三頁。原湖北學生李書城、時功玖、賀之才、朱和中、曹亞伯、胡 秉柯、孔庚、史青、魏宸組、耿覲文等,在鄂進行革命活動,清湖廣總督張之洞懼之,乃擇其尤,派赴 東西洋留學,借以減其勢。如是賀之才、史青等被派赴比,魏宸組、胡秉柯等被派赴法,朱和中等被派 赴德。又據鄧慕韓:「孫中山先生傳記」原稿(中央黨史會藏)稱:「鄂當道以學生趨向革命,留之恐 釀成巨患,殺之又未有罪名,不如遣往外洋留學,以散其勢,法為最善,因此遣朱和中、賀之才、史 青、魏宸組、胡秉柯等出國,計湖北先後派赴德、法、比各國者,百數十人;留歐學生,十九屬鄂籍 者」。

國父年譜 民元前八年(一九○四) 三十九歲 二五一

盡力湊集八千餘佛郎,電匯先生作旅費。另黃三德致送三百美元,並函各埠致公堂籌六七百美元,留美學界亦提供若干元,一併贈作先生川資,先生遂於是日自紐約前往英倫。(註三十三)
十二月十四日(西曆一九○五年一月十九日)與吳敬恆晤於倫敦。
   先生抵英倫後,經詢問留英學生,獲悉敬恆住址,是日下午訪吳於寓所,歡洽逾恆。翌日,吳回拜先生於倫敦西城「肯星敦」住所,同去拜訪先生業師康德黎夫婦,並在康家晚餐。(註三十四)
十二月王漢謀刺鐵良於彰德,未成死之。
   王漢字竹菴,一字怒濤,湖北圻水人,幼抱革命大志,覺亡國無日,治經史之暇,憤慨究兵書,習劍術,結納當代豪傑。曾加入武昌科學補習所謀革命,黃興、馬福益舉事於湖南時,約漢併舉於湖北。湘事敗,補習所被封,漢與同志胡瑛匿居鸚鵡洲。會清廷派戶部侍郎鐵良南下
(註三十三)吳相湘:「孫逸仙先生傳」上冊,四一三頁;馮自由:「革命逸史」第二集,一二九頁;又,馮自由:
      「中華民國開國前革命史」(一),一八七頁則謂各國留學生醵資比國得四千餘法郎,德國得二千餘馬克,法國得千餘法郎,電匯先生,即作由美赴歐旅費。
(註三十四) 吳敬恆:「民國前九至八年愛國學社解散及赴英後之日記」(「吳稚暉先生全集」卷十二,八三六頁,中央黨史會出版,民國五十八年三月二十五日,臺北);吳敬恆:「我亦一講中山先生」(「我怎樣認識國父孫先生」,八八頁,傳記文學出版社,民國五十六年二月一日出版,臺北)。

國父年譜 民元前八年(一九○四) 三十九歲 二五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