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政府海軍總長程璧光被刺死
軍政府海軍總長程璧光被刺死
中華民國七年
一九一八年
二月二十六日
53
海軍既自附於桂系,桂系軍閥曲意籠絡,遂駸駸驕恣,因派人向陸榮廷要求,欲以程璧光兼廣東省長,陸、莫不悅。且璧光調和先生與陸之間,仍表示擁護軍政府,尤遭桂系之忌。二十四日,忽接匿名傳單,誣詆十餘款,猶不以為意。二十六日,省議會議員蘇某招飲,璧光以蘇設席舟中,地近海珠,故應其請。晚八時宴畢返,至海珠岸渡口,登木梯至末二級,忽來刺客數人,向之發槍射擊,璧光胸部連中數彈,高呼捉人,即傾倒於木梯上,刺客乘機遠颺。僚友聞警,偕水兵警察舁歸海珠辦事處,急電延醫。伍廷芳及其子朝樞亦急來探視。法軍醫加沙布至,詳驗受傷各部,斷定致命傷在第四肋骨一彈。璧光既逝,諸人計議身後事,時林葆懌在黃埔,璧光姪海琛艦長程燿垣遊弋於大澳海面,堵截龍濟光軍,未返。先生適在長堤青年會聽美人艾迪博士講演,聞耗即偕胡漢民、朱執信、吳景濂、方聲濤及督署參謀長郭椿森至海珠海軍辦事處撫視。咸以速請林葆懌回處主持為第一要著。乃派參謀饒君赴黃埔迎葆懌來,先生勉以盡力繼長海軍。由胡漢民擬訃電,通告全國,以先生領銜。電云:「海軍總長程公玉堂,於今日午後八時半,在海珠碼頭遇賊被擊,槍中胸部,即時殞命。去年政變,程公以(海)軍南來,首倡大義,護法救亡,功在天下;豈意所志未成,遽遭賊害,痛何可言!現在公推林司令葆懌主持海軍,以繼程公生平未竟之志。現在嚴緝兇手,各界安謐,謹此電聞。」漢民擬電時,稿凡數易,擱筆灑淚者再,喟然曰:「人生之最慘痛處也。」稿成,無緝兇句。朱執信增「現在嚴緝兇手」六字,即送電局拍發,時已近曉,先生始離海珠辦事處。翌日,發布大元帥府緝兇之訓令;然刺客終不能獲。(註三十八)事後,莫榮新之親信語人曰:「程璧光何苦欲作廣東省長。」桂系軍閥陰謀遂外洩。(註三十九)
(註三十八) 莫汝非:「程璧光殉國記」第八章(「革命文獻」第四十九輯,四○一──四○六頁)。
(註三十九) 邵元冲:「總理護法實錄」(「革命文獻」第七輯,二一頁)。
國父年譜
下冊
0981-0983
命夏芷芳為駐滬調查員一事,亦同時取消。(註三十四)
二月十三日 電陳炯明,促力圖攻閩。
陳炯明率粤軍進駐汕頭,遲徊不進,先生電促其攻閩,以固粤防。略謂:「攻閩之舉,既以固粤防,亦以促浙動,故務宜力圖。」(註三十五)
二月二十三日 令准撤銷地方行政長官監督司法,以維司法獨立。(註三十六)
二月二十五日 函譚延闓告以護法決心。
譚延闓居滬,日前派代表來粤有所接洽,先生遂以議員陳家鼐赴滬之便,託其面致覆函於延闓,表示護法決心曰:「……文終始護法,罔識其他。使約法效力未得恢復,國會職權未得行使,則如何犯險冒難,必不敢負非常會議委託之重,而輕息仔肩也。……」(註三十七)
二月二十六日軍政府海軍總長程璧光被刺死。
海軍既自附於桂系,桂系軍閥曲意籠絡,遂駸駸驕恣,因派人向陸榮廷要求,欲以程璧光兼
(註三十四)「國父全集」第五冊,一六頁。
(註三十五) 「國父全集」第五冊,一九──二○頁。
(註三十六) 「軍政府公報」第五十號。
(註三十七) 「國父全集」第五冊,二七頁。
國父年譜 民國七年(一九一八) 五十三歲 九八一
廣東省長,陸、莫不悅。且璧光調和先生與陸之間,仍表示擁護軍政府,尤遭桂系之忌。二十四日,忽接匿名傳單,誣詆十餘款,猶不以為意。二十六日,省議會議員蘇某招飲,璧光以蘇設席舟中,地近海珠,故應其請。晚八時宴畢返,至海珠岸渡口,登木梯至末二級,忽來刺客數人,向之發槍射擊,璧光胸部連中數彈,高呼捉人,即傾倒於木梯上,刺客乘機遠颺。僚友聞警,偕水兵警察舁歸海珠辦事處,急電延醫。伍廷芳及其子朝樞亦急來探視。法軍醫加沙布至,詳驗受傷各部,斷定致命傷在第四肋骨一彈。璧光既逝,諸人計議身後事,時林葆懌在黃埔,璧光姪海琛艦長程燿垣遊弋於大澳海面,堵截龍濟光軍,未返。先生適在長堤青年會聽美人艾迪博士講演,聞耗即偕胡漢民、朱執信、吳景濂、方聲濤及督署參謀長郭椿森至海珠海軍辦事處撫視。咸以速請林葆懌回處主持為第一要著。乃派參謀饒君赴黃埔迎葆懌來,先生勉以盡力繼長海軍。由胡漢民擬訃電,通告全國,以先生領銜。電云:「海軍總長程公玉堂,於今日午後八時半,在海珠碼頭遇賊被擊,槍中胸部,即時殞命。去年政變,程公以(海)軍南來,首倡大義,護法救亡,功在天下;豈意所志未成,遽遭賊害,痛何可言!現在公推林司令葆懌主持海軍,以繼程公生平未竟之志。現在嚴緝兇手,各界安謐,謹此電聞。」漢民擬電時,稿凡數易,擱筆灑淚者再,喟然曰:「人生之最慘痛處也。」稿成,無緝兇句。朱執信增「現在嚴緝兇手」六字,即送電局拍發,時已近曉,先生始離海珠辦事處。翌日,發布大元
國父年譜民國七年(一九一八)五十三歲九八二
帥府緝兇之訓令;然刺客終不能獲。(註三十八)事後,莫榮新之親信語人曰:「程璧光何苦欲作廣東省長。」桂系軍閥陰謀遂外洩。(註三十九)
二月二十七日 任命焦易堂為陝西勞軍使,王用賓為大元帥府參議。(註四十)
二月二十八日 龍璋上書報告湖南近況。
書云:「覃君振自粤返湘,適傅、王先後出走,長沙已復原狀,咸抱熱腸,頗欲湘桂間澈底疏通意見,終已未得一當,刻已遄歸常德,不遽欲與聞。此次政事,當時璋以病不能與,僅與面晤數次,不及相與協同奔走,至今猶以為恨也。先是北軍既敗,湘軍首入長沙城,各界議舉督軍省長,而程君潛出示陸幹老(即陸榮廷)前電,推重譚君浩明,遂推程君潛為省長;嗣以桂軍方面略有閒言,因復辭職,而有暫不舉督軍省長,別立三廳,分任各軍之舉。現譚君浩明司令駐節長垣,湘省首義諸人如程君潛、趙君恆惕、劉君建藩、林君修梅均督師赴岳前敵,與桂軍劃分防線,協同作戰。刻北軍已退出蒲圻,兩軍若猛力攻取,三日即可直抵武昌城下。然此間作戰計劃,又復易攻為守,不肯急於求進,其意想不外乎武昌地方易取難守,又恐孤軍深
(註三十八)莫汝非:「程璧光殉國記」第八章(「革命文獻」第四十九輯,四○一──四○六頁)。
(註三十九) 邵元冲:「總理護法實錄」(「革命文獻」第七輯,二一頁)。
(註四十) 「大元帥府簡任職務一覽表」(中央黨史會藏)。
國父年譜 民國七年(一九一八) 五十三歲 九八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