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中國之鐵路計劃與民生主義(譯文) detail

上一筆
:::

中國之鐵路計劃與民生主義(譯文)

學習筆記 勘誤意見
下載
0 次數
點擊
375 次數
詮釋資料說明
題名

中國之鐵路計劃與民生主義(譯文)

生平歷程
民國肇建與宣揚主義
文件類型

論著

民國日期

001/10/10

西元日期

1912/10/10

國父年歲

47

全文內容

中國之鐵路計劃與民生主義(譯文)(註一) 民國元年(一九一二年)國慶紀念日為英文大陸報撰
余自此次遊歷北部,遍訪各大都會,並與各界人士接觸,益信中國當成為統一獨立與興盛之國家,確係將來必然之事實。向來持悲觀論調者,每臆料中國將由南北分裂而成二國;但余素知南方情形,今又親蒞北部,現信中國仍為整個之單一國家,且將永遠如是也。中國自廣州北至滿洲,自上海西迄國界,確為同一國家與同一民族。此種事實,直至中國學生留學外國之時,始有完全之認識。故首知中國為偉大之單一國者,乃留學外國之學生,彼等發見此種事實,並舉以告知國人;國人本其智力與熱誠,已完全了解此種意義。現在余遊歷北部之觀察,更給余以鐵證,確知此種見解之正確無訛。當余遊歷各地之時,已努力向人民解釋創立民國之理由,與新制度下政府與人民之關係,人民對於已成之事實與將來之希望,皆已認為滿意。故余敢斷言,將來必有一偉大、統一、永久之中華民國出現,且民國現已存在矣。余乃昭示人民,謂當滿清時代,政府與人民皆由專制君主管轄;今則專制君主業已驅逐,政府由人民主持,此乃事理之當然。而人民所表示之同情與熱望,實有出余意料之外者,遊踪所至,西北及張家口,西達太原,並歷山海關與濟南,無處不發現人民有同樣之態度,即對於新事業之同情的感覺,與對於強大統一之中國的希望是也。
統一將告完成,國人心目中皆知滿清之政策,欲使各省自分畛域,以致革命勢力渙散,不能反抗滿清政府。依當局者之意見,中國在此種情形之下,永無統一之可能。然而中國之統一竟告成功,專制者卒被驅逐。國人已洞悉滿清政府之所為,並採取劇烈之手段,以反抗專制政治,迄於今日,國人已知各省間之異見可以完全蠲除矣。當余在山西省向人民提議蠲除省見促進統一之時,該省人民莫不表示極端之熱誠,歡欣贊許;及余建議歡迎與他省與他國人士提攜之意見,人民亦皆樂從。國人現已確知中國之將來全賴天然之富源,且能竭力以響應國家之宣言,深信吾國家之鞏固,所恃於自然寶藏之開發者,實較甚於龐大軍備之組織也。余信袁世凱係一有力量之人物,能制馭現局,建設鞏固之政府,可邀世界列強之承認。自此次遊歷北地,與北方人士接觸,余益信中國將成為世界上之一等國家矣。余對於中國之經濟發展深具熱誠,中國物產無不豐富,惟待開發而已。中國亦與各大國發展之情形相同,所急切需要者,乃交通之便;故目前關係吾國前途之最大者,莫如鐵路之建築。因鐵路能使人民交接日密,袪除省見,消弭一切地方觀念之相嫉妬與反對,使不復阻礙吾人之共同進步,以達到吾人之最終目的。且路線敷設以後,則物產之價值勢必增漲數倍。因此種路線,不啻將昔日市場與生產者遙遠之距離,縮短於咫尺之間也。至地下蘊藏之採掘,金屬物產之開發,其利益之豐厚,乃顯而易見者,固不待贅言者也。
近袁總統以全國鐵路設計,籌措必需路款,並組織中央鐵路公司,以督辦路政之重任相屬。余對於鐵路建築工程與運用上之複雜情形及經濟方面,已加一番研究,知此事關於國家前途之發展者甚大,故敢毅然擔任之;但余辦理此事之地位,恐不免引起誤會,須知余實未受政府之任何職位,不過受命於政府,以代辦一定之事業耳。余之地位,乃與包工人相等,承攬一定之工作以完成之。政府因欲興辦一定事業,囑余完成其事,即與對包工人之囑託相同。余將努力以實現政府此種囑託。為完成偉大之工作起見,自非利用外資不可。但余意以為應由投資之私人或公司,與吾鐵路局直接交涉,而與中央政府不發生關係。此種純粹商業性質之辦法,可使全盤事業脫離國際的與他種的政治範圍。蓋建築鐵路之經費,如仍依舊例借貸而得,則外交問題即不免牽涉其間。故吾人茲願擺脫外交上之一切糾轕也。依余之計畫,即可避免此種煩惱。中央鐵路公司將自行籌措借款,對於中央政府與投資人擔負責任,如是則吾人與政府皆不向外國政府負責。吾人將於創辦之初,劃清界限,以杜絕外來之干涉。至於此種路線之應否建築,與此種關係於全國幸福之計畫,應否聿觀厥成,端賴全國人民之公意,乃為此種縱貫全國的鐵路系統之最後決定;若徒事無理之反對,則適足以破壞全盤之計畫而已。在今後十年之內,敷設二十萬里之鐵路,乃為完全可能之事,經過數月審慎研究之後,余乃決定此項計劃;如國人能盡其應盡之責,予以贊助,則此計劃必能實現。國人應知鐵路之敷設(註二),其利益實浩大而易覩,此種有效的、安穩的、敏捷的交通建設,豈但有益於商業,亦且有裨於政治前途也。今世界之大國,無一不得到此同樣之教訓。蓋無論何處,鐵路常為國家興盛之先驅,人民幸福之源泉也。
余現擬進行之計畫,規定於今後十年之內,敷設二十萬里之鐵路,此誠鉅大之企圖,但余敢申言其必能實現也。按此次革命事業之本身,即為一鉅大之工作。在二十年以前,甚至在五年以前,革命之發難與成功,似乎都不可能;但革命力量培植既深,吾人卒能奮臂而起,以敏捷之手段,於數月之間,竟即推翻專制,脫離桎梏。故今之計畫雖大,乃確可實現者。因中華民族為一偉大之民族,必能完成偉大之事業也。關於建築鐵路之辦法有三:即(一)利用外資,如京漢、津浦線等是也。(二)集中外人之資本,創設鐵路公司。(三)任外國資本家建築鐵路,但以今後四十年歸還該項路線於中國政府為條件。在此種辦法之中,以第三種辦法為最善;此在中國雖為創見,而在他們則已司空見慣矣,且利用此項辦法者,無處不奏偉大之成效也。中國如能利用此項辦法,其成功自必偉大。吾人須屏除一種錯誤之見解,勿以為外人一旦羼入此種事業,則必破壞國家之主權,妨害吾人之自由;蓋實際上並不如是也。此同一之辦法,曾在各處施行,固皆不曾妨害其國家之主權,譬如美國連貫國疆極端之鐵路系統;大部份皆由外資敷設。在美國之富源未開發以前,早期敷設之鐵路,事實上亦不得不利用外資也;但美國並未因此受害,且因此獲鉅利,臻於富強之域。故今日有利於中國之事,亦莫如鐵路之敷設。吾人試測想,如美國不敷設鐵路,則今日將成何景象乎?因此吾人須相信,中國如不敷設鐵路,則其國家落後之情狀,將長此不變也。余所擬敷設鐵路之計畫,其細目雖未釐定;但就大體言之,則吾人已知進行之頭緒矣。今後將敷設無數之幹線,以橫貫全國各極端,使伊犂與山東恍如毗鄰,瀋陽與廣州語言相通,雲南視太原將親如兄弟焉。迨中國同胞發生強烈之民族意識,并民族能力之自信,則中國之前途,可永久適存於世界。蓋省區之異見既除,各省間不復時常發生隔閡與衝突,則國人之交際日增密切,各處方言將歸消滅,而中國形成民族公同自覺之統一的國語必將出現矣。
從上海至伊犂,將敷設幹線一條,另一條由廣州至喀什噶爾,又另一條由廣州至西藏,取道雲南。揚子江流域本為中國最重要之商業中心地,將為此種新路線所橫截。且甘肅之蘭州,將有十三條鐵路匯合於此,形成一極重要之交通中樞,此世人必為驚異者也。
各省之省會均將成為鐵路中心,路線將由此種重要之城市向各方分射而出,從每一省會出發之路線,將多至八九條不等。由此觀之,似乎中國之鐵路過多;但吾人須不忘全國地域之廣闊也。即此計畫完全實現之後,中國尚有增築鐵路之餘地,將來全國商務之發展,必需更多之路線也。完成目前之鐵路計畫,即所以促進商業之繁盛,增加國富,市場因以改良而擴大,生產得藉獎勵而激增;尤其重要者,則為保障統一之真實,蓋中國統一方能自存也。一旦統一興盛,則中國將列於世界大國之林,不復受各國之欺侮與宰割。今時機已至,中國將能自立以抵禦外來之侵略矣。
夫人民之幸福,與中國物質上之開發,關係如此之巨,令余不敢輕議者已有年矣。在文明世界各國之中,嘗見勞資爭執不已;此等爭執,原由工商界之力圖擴張,驅迫使然,迄今依然未已。又嘗見弱者之窮迫,強者之奮鬥,以求足食。尤可異者,近時貿易聯合會之時滋紛擾,出其幾類原始時代之野蠻手段,以為工人要求生活費。實則在過去數年中,世界各處,已有可驚可憤激之象,工人不分巧拙,咸為境遇所迫,不得不出此以求遂其所欲。余平心思之,資本家所獲甚豐,皆由工人之勞力而來,工人爭其所應得之權利,亦理所當然也。余等所見各國之罷工,如法之路工,奧之礦工及電工,美之煤礦工、汽車夫、旅館侍役以及其他各工,英之船工、礦工,德之礦工與他工,蓋皆直接受實業主義進步之影響者也。其在中國,則此等罷工之事實未曾見,人民安於農業,貧富之間,並無此等互相仇視之紛擾現象。余每自問,此種可怖之情形亦將見於中國乎?夫中國亦將自行投入實業漩渦之中;蓋實業主義為中國所必需,文明進步,必賴乎此,非人力所能阻遏,故實業主義之行於吾國也必矣。吾人今日務必開發富源,其法維何?須深長思之耳。近世資本主義之天然演進,對於勞動者,常與以不平之待遇,故吾人當力避之。間嘗熟思深慮以求解決此問題之策,其策維何?民生主義是已。至於此主義未能適用之故,則以其他諸國類皆矯枉過正,不能使勞資間得一調和之點,而收利益平均之效果也。
此策行之於新進之吾國,自宜及早圖之。隨實業主義之進步,努力以避免其惡劣之結果,故余主張民生主義。惟民生主義之意義維何?吾人所主張者,並非如反動派所言,將產業重行分配之荒謬絕倫;但欲行一方策,使物產之供給,得按公理而互蒙利益耳。此即余所主張之民生主義的定義。余將使勞工得其勞力所獲之全部。將來中國之實業,建設於合作的基礎之上。政治與實業皆民主化。每一階級,皆依賴其他階級,而共同生活於互愛的情形之下。此種理想,固難達到;但吾人當努力以求理想之實現,以改良社會之情狀,使臻於完善之域也。依照此種計畫,生產將日益增加,以最少限度之窮困與奴役現象,以達到最高限度之生產。對於待開發之產業,人人皆得按其應得之比例,以分沾其利益,享受其勞力結果之全部,獲得較優良之工作狀態,並有餘暇之機會,可以思及其他工作以外之事件。如此,勞工必能知識日進,獲得充分之娛樂與幸福。此種娛樂與幸福,本為一切人類所應享;但在他國,勞工與窮苦之人,常無享受之權利耳。故在一個民旅之中,須給人民全體以生活之機會,並與以完全之自由。此即余之希望。余所以主張民生主義制度者,蓋欲用一種制度,使國民對於國事發生直接之興趣,願全國人民皆享受其生產之結果。余更願國家對於直接管轄之稅源,得到其所產利益之全部。凡鐵路、電車、電燈、瓦斯、自來水、運河、森林各業,均應收歸國有;地產收入與礦產收入,為國家收入之淵源。按國家之收入共分三種:第一、為地價稅(並不作單稅徵收)。此最易施行於中國,簡略言之,即使城市之土地,呈報價格,惟聲明國家得按價收買之,且即照價課稅。第二、為鐵路收入。據稱美國之鐵路收入,現有流入私人收入之趨勢,其數額達七○○、○○○、○○○金元之鉅,足以抵付美政府之政費而有餘。在中國,吾人亦知鐵路之利益。因此種鐵路,將由政府直接管轄,故其全額收入,將供政府之使用。第三、為礦業收入。上述之三種收入,大抵可以即時徵收,且極便利。其他尚待開發之稅源,則有各種公共興辦之事業如自來水、電廠、瓦斯、森林等是也。綜上述之各種收入,將供給國家政費之需要而有餘。然後舉其餘額。以興辦教育及最要之慈善事業,如養老恩俸、收養殘廢跛瞎之人。吾人應注意青年之養育與衰老羸弱者之安撫。新中國之人民,今得生存於開明政治之下,解除數百年之專制壓迫,而目睹將來愉快之黃金時代矣。當今之所急需者,惟在國人之同心合作而已。

注釋

(註一) 據陸達節編「孫中山先生外集」(民國二十一年中華書局發行)。原註據:「民國元年十月十日總理關於國慶紀念的遺教。」
(註二) 原文無「二十萬里……鐵路之敷設」計六十四字(不含標點),今據「會本」增。

相關人名
方策利其益之袁世凱
相關地名
上海山西山東山海關中國太原伊犂西藏張家口喀什噶爾揚子江雲南滿洲廣州濟南瀋陽蘭州
相關專有名詞
大陸報中央鐵路公司中華民族民生主義資本主義滿清
出處

國父全集

冊數

第二冊

頁次

275-280

檢索詞出現頁次

實行社會革命,欲得最大之效果,則當先稍變地契之形式。
  我國地稅,素以面積多少計,其中祇分上中下三等而已。但將來地稅,須以地價之高下而定,不能定於面積之多少也。且地價比率與上中下三級之比例,相差甚遠,如南京地價與上海堤岸之地價,余雖未詳知;但欲詳論二地之價值,其用舊法而得者,結果必非公平。苟地稅依地價而定者,甚為穩當。地價高則納稅多,地價低則納稅少。地價高之地,常在繁盛商場,地主必富厚,故可以納重稅而不為苛;地價低者常居鄉間,遠離商場,多為貧民所有,彼等所納稅宜輕。比如有地在堤岸,其稅每年只有數元;有地在鄉間,其稅亦與堤岸者無異,此豈非不公平乎?如地稅照地價高低而定,則不公平者可免矣。上海今日之地價,每年增加,奚止倍蓰(註五)?我國工業,現方形發展,商務亦日見繁盛,五十年後,吾人將睹許多商埠,與今日之上海無異者也。故吾人(註六)當早為籌謀,使將來土地不勞增益,歸之社會,不致為佔據土地之資本家所有也。
(註一) 據「黃本」。原註英文標題為 China Second Step。黨史會藏抄件(041/8)及「會本」註英文標題為 China's Next Step。本文原為先生民國元年三月三十一日解卸臨時大總統前夕在南京同盟會會員餞別會演講之前半部,被譯為法文後,於七月十一日發表於布魯塞爾(Brussel)社會黨所辦之「人民報」(Le Peuple),七月十五日載於俄國「湼瓦明星報」第十七期;七月十三日被譯為英文,載於紐約出版之「獨立雜誌」,本件係由此譯出「黃本」未分段,今據「會本」分段。全文可參考民國元年三月三十一日「民生主義與社會主義」之演講。
(註二) 原文為「人人」,今據「抄件(041/8)」及「會本」改。
(註三) 原文為「四國」,今據「抄件(041/8)」及「會本」改。
(註四) 原文「而社會革命則甚難」下,有「蓋以社會革命則甚難」句,今依「抄件(041/8)」及「會本」刪。
(註五) 「抄件(041/8)及「會本」文句為「較昔年增加奚止千倍」,今依原文。
(註六) 原文為「吾」,今據「抄件(041/8)」及「會本」增「人」字。

中國之鐵路計劃與民生主義(譯文)(註一) 民國元年(一九一二年)國慶紀念日為英文大陸報撰
  余自此次遊歷北部,遍訪各大都會,並與各界人士接觸,益信中國當成為統一獨立與興盛之國家,確係將來必然之
論著民國元年三月──十月二七五

事實。向來持悲觀論調者,每臆料中國將由南北分裂而成二國;但余素知南方情形,今又親蒞北部,現信中國仍為整個之單一國家,且將永遠如是也。中國自廣州北至滿洲,自上海西迄國界,確為同一國家與同一民族。此種事實,直至中國學生留學外國之時,始有完全之認識。故首知中國為偉大之單一國者,乃留學外國之學生,彼等發見此種事實,並舉以告知國人;國人本其智力與熱誠,已完全了解此種意義。現在余遊歷北部之觀察,更給余以鐵證,確知此種見解之正確無訛。當余遊歷各地之時,已努力向人民解釋創立民國之理由,與新制度下政府與人民之關係,人民對於已成之事實與將來之希望,皆已認為滿意。故余敢斷言,將來必有一偉大、統一、永久之中華民國出現,且民國現已存在矣。余乃昭示人民,謂當滿清時代,政府與人民皆由專制君主管轄;今則專制君主業已驅逐,政府由人民主持,此乃事理之當然。而人民所表示之同情與熱望,實有出余意料之外者,遊踪所至,西北及張家口,西達太原,並歷山海關與濟南,無處不發現人民有同樣之態度,即對於新事業之同情的感覺,與對於強大統一之中國的希望是也。
  統一將告完成,國人心目中皆知滿清之政策,欲使各省自分畛域,以致革命勢力渙散,不能反抗滿清政府。依當局者之意見,中國在此種情形之下,永無統一之可能。然而中國之統一竟告成功,專制者卒被驅逐。國人已洞悉滿清政府之所為,並採取劇烈之手段,以反抗專制政治,迄於今日,國人已知各省間之異見可以完全蠲除矣。當余在山西省向人民提議蠲除省見促進統一之時,該省人民莫不表示極端之熱誠,歡欣贊許;及余建議歡迎與他省與他國人士提攜之意見,人民亦皆樂從。國人現已確知中國之將來全賴天然之富源,且能竭力以響應國家之宣言,深信吾國家之鞏固,所恃於自然寶藏之開發者,實較甚於龐大軍備之組織也。余信袁世凱係一有力量之人物,能制馭現局,建設鞏固之政府,可邀世界列強之承認。自此次遊歷北地,與北方人士接觸,余益信中國將成為世界上之一等國家矣。余對於中國之經濟發展深具熱誠,中國物產無不豐富,惟待開發而已。中國亦與各大國發展之情形相同,所急切需要者,乃交通之便;故目前關係吾國前途之最大者,莫如鐵路之建築。因鐵路能使人民交接日密,袪除省見,消弭一切地方觀念之相嫉妬與反對,使不復阻礙吾人之共同進步,以達到吾人之最終目的。且路線敷設以後,則物產之價值勢必增漲數倍。因此種路線,不啻將昔日市場與生產者遙遠之距離,縮短於咫尺之間也。至地下蘊藏之採掘,金屬物產之開發,其利益之豐厚,乃顯而
國父全集二七六

易見者,固不待贅言者也。
  近袁總統以全國鐵路設計,籌措必需路款,並組織中央鐵路公司,以督辦路政之重任相屬。余對於鐵路建築工程與運用上之複雜情形及經濟方面,已加一番研究,知此事關於國家前途之發展者甚大,故敢毅然擔任之;但余辦理此事之地位,恐不免引起誤會,須知余實未受政府之任何職位,不過受命於政府,以代辦一定之事業耳。余之地位,乃與包工人相等,承攬一定之工作以完成之。政府因欲興辦一定事業,囑余完成其事,即與對包工人之囑託相同。余將努力以實現政府此種囑託。為完成偉大之工作起見,自非利用外資不可。但余意以為應由投資之私人或公司,與吾鐵路局直接交涉,而與中央政府不發生關係。此種純粹商業性質之辦法,可使全盤事業脫離國際的與他種的政治範圍。蓋建築鐵路之經費,如仍依舊例借貸而得,則外交問題即不免牽涉其間。故吾人茲願擺脫外交上之一切糾轕也。依余之計畫,即可避免此種煩惱。中央鐵路公司將自行籌措借款,對於中央政府與投資人擔負責任,如是則吾人與政府皆不向外國政府負責。吾人將於創辦之初,劃清界限,以杜絕外來之干涉。至於此種路線之應否建築,與此種關係於全國幸福之計畫,應否聿觀厥成,端賴全國人民之公意,乃為此種縱貫全國的鐵路系統之最後決定;若徒事無理之反對,則適足以破壞全盤之計畫而已。在今後十年之內,敷設二十萬里之鐵路,乃為完全可能之事,經過數月審慎研究之後,余乃決定此項計劃;如國人能盡其應盡之責,予以贊助,則此計劃必能實現。國人應知鐵路之敷設(註二),其利益實浩大而易覩,此種有效的、安穩的、敏捷的交通建設,豈但有益於商業,亦且有裨於政治前途也。今世界之大國,無一不得到此同樣之教訓。蓋無論何處,鐵路常為國家興盛之先驅,人民幸福之源泉也。
  余現擬進行之計畫,規定於今後十年之內,敷設二十萬里之鐵路,此誠鉅大之企圖,但余敢申言其必能實現也。按此次革命事業之本身,即為一鉅大之工作。在二十年以前,甚至在五年以前,革命之發難與成功,似乎都不可能;但革命力量培植既深,吾人卒能奮臂而起,以敏捷之手段,於數月之間,竟即推翻專制,脫離桎梏。故今之計畫雖大,乃確可實現者。因中華民族為一偉大之民族,必能完成偉大之事業也。關於建築鐵路之辦法有三:即(一)利用外資,如京漢、津浦線等是也。(二)集中外人之資本,創設鐵路公司。(三)任外國資本家建築鐵路,但以今後四十年歸還該項
論著民國元年十月二七七

路線於中國政府為條件。在此種辦法之中,以第三種辦法為最善;此在中國雖為創見,而在他們則已司空見慣矣,且利用此項辦法者,無處不奏偉大之成效也。中國如能利用此項辦法,其成功自必偉大。吾人須屏除一種錯誤之見解,勿以為外人一旦羼入此種事業,則必破壞國家之主權,妨害吾人之自由;蓋實際上並不如是也。此同一之辦法,曾在各處施行,固皆不曾妨害其國家之主權,譬如美國連貫國疆極端之鐵路系統;大部份皆由外資敷設。在美國之富源未開發以前,早期敷設之鐵路,事實上亦不得不利用外資也;但美國並未因此受害,且因此獲鉅利,臻於富強之域。故今日有利於中國之事,亦莫如鐵路之敷設。吾人試測想,如美國不敷設鐵路,則今日將成何景象乎?因此吾人須相信,中國如不敷設鐵路,則其國家落後之情狀,將長此不變也。余所擬敷設鐵路之計畫,其細目雖未釐定;但就大體言之,則吾人已知進行之頭緒矣。今後將敷設無數之幹線,以橫貫全國各極端,使伊犂與山東恍如毗鄰,瀋陽與廣州語言相通,雲南視太原將親如兄弟焉。迨中國同胞發生強烈之民族意識,并民族能力之自信,則中國之前途,可永久適存於世界。蓋省區之異見既除,各省間不復時常發生隔閡與衝突,則國人之交際日增密切,各處方言將歸消滅,而中國形成民族公同自覺之統一的國語必將出現矣。
  從上海至伊犂,將敷設幹線一條,另一條由廣州至喀什噶爾,又另一條由廣州至西藏,取道雲南。揚子江流域本為中國最重要之商業中心地,將為此種新路線所橫截。且甘肅之蘭州,將有十三條鐵路匯合於此,形成一極重要之交通中樞,此世人必為驚異者也。
  各省之省會均將成為鐵路中心,路線將由此種重要之城市向各方分射而出,從每一省會出發之路線,將多至八九條不等。由此觀之,似乎中國之鐵路過多;但吾人須不忘全國地域之廣闊也。即此計畫完全實現之後,中國尚有增築鐵路之餘地,將來全國商務之發展,必需更多之路線也。完成目前之鐵路計畫,即所以促進商業之繁盛,增加國富,市場因以改良而擴大,生產得藉獎勵而激增;尤其重要者,則為保障統一之真實,蓋中國統一方能自存也。一旦統一興盛,則中國將列於世界大國之林,不復受各國之欺侮與宰割。今時機已至,中國將能自立以抵禦外來之侵略矣。
  夫人民之幸福,與中國物質上之開發,關係如此之巨,令余不敢輕議者已有年矣。在文明世界各國之中,嘗見勞資
國父全集二七八

爭執不已;此等爭執,原由工商界之力圖擴張,驅迫使然,迄今依然未已。又嘗見弱者之窮迫,強者之奮鬥,以求足食。尤可異者,近時貿易聯合會之時滋紛擾,出其幾類原始時代之野蠻手段,以為工人要求生活費。實則在過去數年中,世界各處,已有可驚可憤激之象,工人不分巧拙,咸為境遇所迫,不得不出此以求遂其所欲。余平心思之,資本家所獲甚豐,皆由工人之勞力而來,工人爭其所應得之權利,亦理所當然也。余等所見各國之罷工,如法之路工,奧之礦工及電工,美之煤礦工、汽車夫、旅館侍役以及其他各工,英之船工、礦工,德之礦工與他工,蓋皆直接受實業主義進步之影響者也。其在中國,則此等罷工之事實未曾見,人民安於農業,貧富之間,並無此等互相仇視之紛擾現象。余每自問,此種可怖之情形亦將見於中國乎?夫中國亦將自行投入實業漩渦之中;蓋實業主義為中國所必需,文明進步,必賴乎此,非人力所能阻遏,故實業主義之行於吾國也必矣。吾人今日務必開發富源,其法維何?須深長思之耳。近世資本主義之天然演進,對於勞動者,常與以不平之待遇,故吾人當力避之。間嘗熟思深慮以求解決此問題之策,其策維何?民生主義是已。至於此主義未能適用之故,則以其他諸國類皆矯枉過正,不能使勞資間得一調和之點,而收利益平均之效果也。
  此策行之於新進之吾國,自宜及早圖之。隨實業主義之進步,努力以避免其惡劣之結果,故余主張民生主義。惟民生主義之意義維何?吾人所主張者,並非如反動派所言,將產業重行分配之荒謬絕倫;但欲行一方策,使物產之供給,得按公理而互蒙利益耳。此即余所主張之民生主義的定義。余將使勞工得其勞力所獲之全部。將來中國之實業,建設於合作的基礎之上。政治與實業皆民主化。每一階級,皆依賴其他階級,而共同生活於互愛的情形之下。此種理想,固難達到;但吾人當努力以求理想之實現,以改良社會之情狀,使臻於完善之域也。依照此種計畫,生產將日益增加,以最少限度之窮困與奴役現象,以達到最高限度之生產。對於待開發之產業,人人皆得按其應得之比例,以分沾其利益,享受其勞力結果之全部,獲得較優良之工作狀態,並有餘暇之機會,可以思及其他工作以外之事件。如此,勞工必能知識日進,獲得充分之娛樂與幸福。此種娛樂與幸福,本為一切人類所應享;但在他國,勞工與窮苦之人,常無享受之權利耳。故在一個民旅之中,須給人民全體以生活之機會,並與以完全之自由。此即余之希望。余所以主張民生主義制度者
論著民國元年十月二七九

,蓋欲用一種制度,使國民對於國事發生直接之興趣,願全國人民皆享受其生產之結果。余更願國家對於直接管轄之稅源,得到其所產利益之全部。凡鐵路、電車、電燈、瓦斯、自來水、運河、森林各業,均應收歸國有;地產收入與礦產收入,為國家收入之淵源。按國家之收入共分三種:第一、為地價稅(並不作單稅徵收)。此最易施行於中國,簡略言之,即使城市之土地,呈報價格,惟聲明國家得按價收買之,且即照價課稅。第二、為鐵路收入。據稱美國之鐵路收入,現有流入私人收入之趨勢,其數額達七○○、○○○、○○○金元之鉅,足以抵付美政府之政費而有餘。在中國,吾人亦知鐵路之利益。因此種鐵路,將由政府直接管轄,故其全額收入,將供政府之使用。第三、為礦業收入。上述之三種收入,大抵可以即時徵收,且極便利。其他尚待開發之稅源,則有各種公共興辦之事業如自來水、電廠、瓦斯、森林等是也。綜上述之各種收入,將供給國家政費之需要而有餘。然後舉其餘額。以興辦教育及最要之慈善事業,如養老恩俸、收養殘廢跛瞎之人。吾人應注意青年之養育與衰老羸弱者之安撫。新中國之人民,今得生存於開明政治之下,解除數百年之專制壓迫,而目睹將來愉快之黃金時代矣。當今之所急需者,惟在國人之同心合作而已。
(註一) 據陸達節編「孫中山先生外集」(民國二十一年中華書局發行)。原註據:「民國元年十月十日總理關於國慶紀念的遺教。」
(註二) 原文無「二十萬里……鐵路之敷設」計六十四字(不含標點),今據「會本」增。

錢幣革命(註一) 民國元年(一九一二年)十二月六日於上海
  北京大總統、國務院、參議院、各省都督、省議會、全國國民暨各報館鑒:竊聞遇非常之變,當出非常之方以應之。今者俄人乘我建設未定,金融恐慌,而攫我蒙古,以常情論之,我萬無能抵抗之理,在俄人固知之素,而審之熟,故甘冒不韙行之。我國人皆知蒙亡國亡,與其不抗俄屈辱而亡,孰若抗俄而為壯烈之亡,故舉國一致,矢死非他也。以文觀之,民氣如此,實足救亡,惟必出非常之策,事乃有濟。非常之策維何?請為我政府國民言之:第一行錢幣革命,以解決財政之困難。今日我之不能言戰者,無過於財政困難,自南北統一後,則謀借外債,以救我金融之恐慌,然至今六國之借款無成,若一有戰事,則更復無望。然則就財政上言之,無論有戰無戰,財政問題之當解決,必不容緩也。文於謀
國父全集二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