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由南京赴滬。旋接受黎元洪邀請,決赴鄂一行 detail

:::

由南京赴滬。旋接受黎元洪邀請,決赴鄂一行

學習筆記 勘誤意見
下載
0 次數
點擊
113 次數
詮釋資料說明
生平歷程
民國肇建與宣揚主義
題名

由南京赴滬。旋接受黎元洪邀請,決赴鄂一行

民國紀年

中華民國元年

西元紀年

一九一二年

新曆(西曆)月日

四月三日

國父年歲

47

全文內容

先生飄然引退,抱周遊各省、宣傳主義、發展實業及教育之宏願,是日上午搭專車離寧赴  滬,胡漢民、唐紹儀、于右任等隨行。到達後,即赴上海南京路同盟會機關發表演講,諄諄告  誡同志應以推翻滿洲政府之精神,聚而求以後之進步,俾三民主義之理想實行無遺。民族主  義,為對外維持吾國家民族之獨立;民權主義,為排斥少數人壟斷政治之弊害;民生主義,則  排斥少數資本家壟斷國家財富,使人民共享生產上之自由。故民生主義即國家社會主義。前二  者已由同志灑幾許熱血,而獲今日之成功;今後則更應盡其能力,以達最後之目的。(註一三○)翌日  (四日),先生答上海文匯報記者稱:政治革命後,宜繼以和平的社會革命。(註一三一)旋接受黎元洪  邀請,決定赴鄂一行。

注釋

(註一三○) 「國父全集」第三冊,三二──三三頁。
(註一三一) 「國父全集」第二冊,四四五──四四六頁。

相關人名
于右任胡漢胡漢民唐紹儀黎元洪
相關地名
上海和平南京滿洲
相關專有名詞
三民主義上海南京路同盟會文匯報民生主義民族主義民權主義同盟會社會主義國家社會主義滿洲政府
出處

國父年譜

冊數

上冊

頁次

0618

相關照片

檢索詞出現頁次

以逾此。所願吾百僚執事,公忠體國,勿以私見害大局;吾海陸軍士,謹守秩序,勿以共和昧服從。吾五大族人民,親愛團結,日益鞏固,奮發有為,宣揚國光,俾吾艱難締造之民國,與天壤共立於不敝。本總統雖無似,得以公民資格,勉從國人之後,為幸多矣。」(註一二九)
四月三日由南京赴滬。旋接受黎元洪邀請,決赴鄂一行。
   先生飄然引退,抱周遊各省、宣傳主義、發展實業及教育之宏願,是日上午搭專車離寧赴滬,胡漢民、唐紹儀、于右任等隨行。到達後,即赴上海南京路同盟會機關發表演講,諄諄告誡同志應以推翻滿洲政府之精神,聚而求以後之進步,俾三民主義之理想實行無遺。民族主義,為對外維持吾國家民族之獨立;民權主義,為排斥少數人壟斷政治之弊害;民生主義,則排斥少數資本家壟斷國家財富,使人民共享生產上之自由。故民生主義即國家社會主義。前二者已由同志灑幾許熱血,而獲今日之成功;今後則更應盡其能力,以達最後之目的。(註一三○)翌日(四日),先生答上海文匯報記者稱:政治革命後,宜繼以和平的社會革命。(註一三一)旋接受黎元洪邀請,決定赴鄂一行。

(註一二九) 「臨時政府公報」第五十六號。
(註一三○) 「國父全集」第三冊,三二──三三頁。
(註一三一) 「國父全集」第二冊,四四五──四四六頁。

國父年譜 民國元年(一九一二) 四十七歲 六一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