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日本應忍受恥辱先謀亞細亞民族之大結合 detail

:::

日本應忍受恥辱先謀亞細亞民族之大結合

學習筆記 勘誤意見
下載
0 次數
點擊
30 次數
詮釋資料說明
題名

日本應忍受恥辱先謀亞細亞民族之大結合

生平歷程
革命之再起北上與逝世
文件類型

談話

民國日期

013/04/30

西元日期

1924/04/30

國父年歲

59

全文內容

日本應忍受恥辱先謀亞細亞民族之大結合(註一)民國十三年(一九二四年)四月三十日對日本廣東通訊社記者的談話余於此問題,初無特殊之感想,此在日本毋寧視為最良之教訓,須為黃種色人而覺醒之絕好機會,此外,余殊無所感也。
日本以前過於傾倒白人種之勢,對於白色民族少所顧慮。余企圖亞細亞民族之大同團結已三十年,因日人淡漠置之,遂未具體實現以至今日。使當時日本表示贊同,想不至如今次受美國極端的屈辱,日本對於美國態度之憤慨,固屬當然。然日本將以何種手段對抗之耶?今日之日本,恐非可威嚇美國者。雖已對美舉行示威運動,然以前此震災,國力受莫大之損失,戰爭必不可能。然舍此欲使美國被動的變更其態度,實無一物,其事甚明。故余此際所望於日本者,忍受此辱,退而靜謀亞細亞民族之大結合,俟黃色人種之團結完成,然後講求對於此次屈辱之方策,斯日本民族之憤激庶不徒勞,而有圓滿結果之一日。
美國此種態度正當與否,余不願明答。何則?蓋恐引起日本併吞高麗是否正當之反問也。為日本計,此際無論如何,惟有隱忍以圖國力之充實,並努力亞細亞民族之團結。至於此問題將來之進展如何,全屬未知之數。南方政府未嘗就此考慮何等之對策,局面之變化,殊非吾人所能預測。余關於中國移民排斥問題,亦無何等感想。中國今日毫無向外發展之餘力,非先專意以促內部之統一不可(下略)。

注釋

(註一) 據廣州「民國日報」(民國十三年四月三十日)「帥座對美排日案談話」。轉錄原文譯文。蓋美國聯邦參議院通過排日移民法案
    ,日本輿論界一致主張採取強硬手段,日本記者走訪先生,先生表示意見如此。

相關人名
方策
相關地名
大同中國日本高麗廣東
出處

國父全集

冊數

第二冊

頁次

608-609

檢索詞出現頁次

(註一) 據廣州「民國日報」(民國十三年四月十九日)「法制改革之帥座政見」條。

地方自治不得妨礙國庫省庫之徵收(註一) 民國十三年(一九二四年)四月二十七日對臺山縣自治辦法的談話該縣自治,只能經理地方財政。凡屬國庫、省庫之徵收機關,不得妄引條約,致礙統一。
(註一) 據廣州「民國日報」(民國十三年四月二十八日)「關於臺山自治之帥令」條。

不主張聯省自治(註一) 民國十三年(一九二四年)四月二十八日在審查柏文蔚被控案時與柏氏之談話
  孫先生:往事都可不問,今日只要文蔚答復對於聯省自治主張如何?
  柏文蔚:文蔚是軍人,對於政治無多研究。以前在上海,因徐季龍主張委員制,蔚曾與聞。至於聯省自治,向未主張。
  孫先生:究竟以後對於聯省自治是否主張?
  柏文蔚:以前既未主張,以後當然不主張。
  孫先生:此答辯可滿意。以前錯誤的人很多,不是一人的錯誤,乃是一般的錯誤。這回改組,就是劃除以前的錯誤。此改組以前的事,可以不問。只要以後服從本黨的主張,柏案就算了結。
(註一) 據中央執行委員會第二十五次會議紀錄(民國十三年四月二十八日)。柏所稱之徐季龍即徐謙。

日本應忍受恥辱先謀亞細亞民族之大結合(註一)
民國十三年(一九二四年)四月三十日對日本廣東通訊社記者的談話
  余於此問題,初無特殊之感想,此在日本毋寧視為最良之教訓,須為黃種色人而覺醒之絕好機會,此外,余殊無所感也。

國父全集 六○八

日本以前過於傾倒白人種之勢,對於白色民族少所顧慮。余企圖亞細亞民族之大同團結已三十年,因日人淡漠置之,遂未具體實現以至今日。使當時日本表示贊同,想不至如今次受美國極端的屈辱,日本對於美國態度之憤慨,固屬當然。然日本將以何種手段對抗之耶?今日之日本,恐非可威嚇美國者。雖已對美舉行示威運動,然以前此震災,國力受莫大之損失,戰爭必不可能。然舍此欲使美國被動的變更其態度,實無一物,其事甚明。故余此際所望於日本者,忍受此辱,退而靜謀亞細亞民族之大結合,俟黃色人種之團結完成,然後講求對於此次屈辱之方策,斯日本民族之憤激庶不徒勞,而有圓滿結果之一日。
  美國此種態度正當與否,余不願明答。何則?蓋恐引起日本併吞高麗是否正當之反問也。為日本計,此際無論如何,惟有隱忍以圖國力之充實,並努力亞細亞民族之團結。至於此問題將來之進展如何,全屬未知之數。南方政府未嘗就此考慮何等之對策,局面之變化,殊非吾人所能預測。余關於中國移民排斥問題,亦無何等感想。中國今日毫無向外發展之餘力,非先專意以促內部之統一不可(下略)。
(註一) 據廣州「民國日報」(民國十三年四月三十日)「帥座對美排日案談話」。轉錄原文譯文。蓋美國聯邦參議院通過排日移民法案,日本輿論界一致主張採取強硬手段,日本記者走訪先生,先生表示意見如此。

有志竟成努力自強(註一) 民國十三年(一九二四年)六月二十一日對廣東大學畢業學生訓詞
  學海汪洋,毓仁作聖,大學畢業,此其發軔。植基既固,建業立名,登峰造極,有志竟成。為社會福,為邦家光,勗哉諸君,努力自強。
(註一) 據廣州「民國日報」(民國十三年六月二十三日)「廣大畢業紀盛」條。六月二十一日,廣東大學舉行校長就職暨學生畢業式,先生所寫的訓詞,由胡漢民代為宣讀。

所望於菲律賓人民者(註一) 民國十三年(一九二四年)六月二十三日在廣州大元帥府與菲律賓勞動界代表談話
談話民國十三年四月──六月六○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