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其美命王曉峯、王明山刺殺上海鎮守使鄭汝成
陳其美命王曉峯、王明山刺殺上海鎮守使鄭汝成
中華民國四年
一九一五年
十一月十日
50
陳其美於十月奉命赴廣東進行討袁,並與許崇智同往南洋籌款。其美旋由東京經上海,滬上同志,以袁進行帝制甚急,民情激昂,海陸軍人暗中同情討袁者益眾,機不可失,乃留其美在滬主持。其美既留滬,以上海為全國重鎮,長江咽喉,而袁將鄭汝成,擁精兵數萬,並控制海軍,為袁屏障江南。鄭幹練多智謀,設不去之,則在上海難於發動。適十一月十日,駐滬日總領事署開會慶祝日皇登極典禮,汝成為上海鎮守使,禮須往賀。其美偵悉鄭由龍華至日本領事署所經路線,選死士十餘人,攜武器分佈各要隘,尤注重英租界外白渡橋一線,即以果勇而嫻射擊之王曉峯、王明山二人任之。曉峯吉林人,明山山東萊陽人,皆沉默寡言,重然諾。其美語之曰:「吾將靜候公等之成功與成仁矣。」是日晨,曉峯挾二槍,明山懷二炸彈,伺於外白渡橋側。十一許,鄭率其司務長舒錦秀,乘汽車來。將近外白渡橋,以車輛填塞,車徐徐行。明山即出炸彈投之,未中;訇然爆發,行人惶恐奔避;司機正捩車擬疾駛去,明山見事迫,躍而前,再擲第二彈,中車,車蓋裂,玻璃紛飛,鄭及其司務長受震而暈。曉峯乃疾登車,左手攀車欄,右手提駁槍,猛射鄭頭部十餘彈。更出第二槍,悉力射之,鄭立斃,頭顱洞穿若蜂窠,血濺四方。其司務長,亦受重創而踣。明山立車側,意甚得。中西巡士皆氣懾不敢前。稍久,見二人仍不行,乃集百人成一大圜遙圍之;繼見其棄槍,乃執而拘於虹口警所。西巡長訊之,二人侃侃言曰:「鄭汝成輔袁世凱反叛民國,吾等為民除賊,使天下知吾人討賊之義,且知民賊之不可為。事之始末,皆吾二人為之,勿妄涉他人。」二人不久皆被害。汝成既死,袁大震,乃以楊善德主上海事。善德庸怯,布置甚疏,此後革命黨乃多可乘之機。(註一三六)
(註一三六) 鄒魯:「中國國民黨史稿」第三篇,一○五二──一○五四頁,商務印書館發行,民國三十三年七月增
訂渝一版,重慶。
國父年譜
上冊
0833-0834
於革命史仍是門外漢,其所收藏,不免街談巷語,掛一漏萬,殊不足為革命之史料,故不能代為印行,因將原件退還。(註一三五)
十一月十日 陳其美命王曉峯、王明山刺殺上海鎮守使鄭汝成。
陳其美於十月奉命赴廣東進行討袁,並與許崇智同往南洋籌款。其美旋由東京經上海,滬上同志,以袁進行帝制甚急,民情激昂,海陸軍人暗中同情討袁者益眾,機不可失,乃留其美在滬主持。其美既留滬,以上海為全國重鎮,長江咽喉,而袁將鄭汝成,擁精兵數萬,並控制海軍,為袁屏障江南。鄭幹練多智謀,設不去之,則在上海難於發動。適十一月十日,駐滬日總領事署開會慶祝日皇登極典禮,汝成為上海鎮守使,禮須往賀。其美偵悉鄭由龍華至日本領事署所經路線,選死士十餘人,攜武器分佈各要隘,尤注重英租界外白渡橋一線,即以果勇而嫻射擊之王曉峯、王明山二人任之。曉峯吉林人,明山山東萊陽人,皆沉默寡言,重然諾。其美語之曰:「吾將靜候公等之成功與成仁矣。」是日晨,曉峯挾二槍,明山懷二炸彈,伺於外白渡橋側。十一許,鄭率其司務長舒錦秀,乘汽車來。將近外白渡橋,以車輛填塞,車徐徐行。
明山即出炸彈投之,未中;訇然爆發,行人惶恐奔避;司機正捩車擬疾駛去,明山見事迫,躍而前,再擲第二彈,中車,車蓋裂,玻璃紛飛,鄭及其司務長受震而暈。曉峯乃疾登車,左手
(註一三五)「國父全集」第六冊,一一○頁。
國父年譜 民國四年(一九一五) 五十歲 八三三
攀車欄,右手提駁槍,猛射鄭頭部十餘彈。更出第二槍,悉力射之,鄭立斃,頭顱洞穿若蜂窠,血濺四方。其司務長,亦受重創而踣。明山立車側,意甚得。中西巡士皆氣懾不敢前。稍久,見二人仍不行,乃集百人成一大圜遙圍之;繼見其棄槍,乃執而拘於虹口警所。西巡長訊之,二人侃侃言曰:「鄭汝成輔袁世凱反叛民國,吾等為民除賊,使天下知吾人討賊之義,且知民賊之不可為。事之始末,皆吾二人為之,勿妄涉他人。」二人不久皆被害。汝成既死,袁大震,乃以楊善德主上海事。善德庸怯,布置甚疏,此後革命黨乃多可乘之機。(註一三六)
十一月十一日為洪兆麟在港被誣案,先生擬訴之英國議院。
洪兆麟自去年在惠州舉事負傷至港後,在港為龍濟光購探拘捕,先生延律師為之辯護,已證明無罪,港督偏袒龍濟光,擬將洪解往廣東。洪於十月二十日自港上書報告先生,先生是日接書,批曰:「答以函悉,兄過堂數十次,已證明無罪,而港督以行政干涉,以偏袒龍濟光,實屬失英人素來公正之態度。如果被誣提解往省,文當將事訴之英國議院並英民公論,以彰港督之無理枉法,想英人民必有公道也。(註一三七)
(註一三六) 鄒魯:「中國國民黨史稿」第三篇,一○五二──一○五四頁,商務印書館發行,民國三十三年七月增訂渝一版,重慶。
(註一三七) 中華革命黨總理辦公處收發登記簿。
國父年譜 民國四年(一九一五) 五十歲 八三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