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附:滇桂粵鐵路說明書 detail

:::

附:滇桂粵鐵路說明書

學習筆記 勘誤意見
下載
0 次數
點擊
70 次數
詮釋資料說明
題名

附:滇桂粵鐵路說明書

生平歷程
二次革命與討袁護法民國肇建與宣揚主義
文件類型

函電

民國日期

002

西元日期

1913

國父年歲

48

全文內容

附:滇桂粵鐵路說明書(註一)
路線說明
籌款說明
築成後辦法說明
路線說明:
此路線係現時假定,將來實測,容有變遷。
起於廣東之廣州府,終於雲南之大理府,其經過地及里數如下:(以英里計算)
廣州至肇慶五十五里
肇慶至德慶四十五里
德慶至梧州三十五里
梧州至潯州九十五里
潯州至柳州八十五里
柳州至慶遠五十里
慶遠至東蘭州百零五里
東蘭州至泗城府四十里
泗城府至西隆州四十里
西隆州至黃草壩六十五里
黃草壩至羅平三十里
羅平至曲靖七十里
曲靖與雲南省城四十里
雲南省城至楚雄七十五里
楚雄至大理府一百里
共計八百九十里
此路線之在廣東雲南界內者,皆可以無須解釋。惟通過廣西之路線,其所以不通過南寧,而取道柳州、慶遠之理由如下:
一、若由潯州取道南寧、百色,以出西隆,較之柳、慶繞遠八十英里,甚非所宜。
二、南寧逼近法疆(註二),遇有軍事,南寧必先受敵。南寧有險,則本路為西南重要幹路,一被截斷,極為不便。
三、以商務言之,南寧之商務不遠盛於柳州,而柳州以上各地,向來交通不便。百里荒蕪,鐵路一通,發達可立待。南寧、百色各處,尚有河道可通小輪,其需鐵路不似慶、泗各府之急。故本公司決定此幹路經過柳州,將來由柳州至南寧修支路通之。且由梧州取道柳、慶,通西隆直通過廣西省之中線,將來全省修築支路,皆極便利。苟廣西人用全省之眼光而不存地方之意見觀察之,必能表其同情也。
籌款說明:
以普通每英里之建造需八萬元計之,此路共長八百九十英里,約需款七千二百萬元。若分六年築之,每年需款一千二百萬元。以普通借債利息五厘半計之,第一年須息銀六十六萬元,以後逐年遞加。此七千二百萬元之資本,將取給於本國乎?抑取給於外國乎?向來以本國資本辦路,認股最踴躍者為粤、漢鐵路,乃因歷年辦理不善之故,收股已極困難。今當革命之後,國內之財力大蹶,而欲以最短之時間成甚長之路線,其不能專恃國內之款明矣。故本公司對於此段鐵路之建築,決定用發行債票之法。其購買此項債票者,本國人及外國人有同等之權利。發行債票以為建築鐵道之資本,中國自有鐵路以來,未有用此法者也。中國向來籌款之法,曰借債築路。其法委托外國之一商業機關(銀行或銀公司),募集其所需之資本,而以回扣為報酬。由彼在外國發行債票,既售出後,此項債票之漲落與中國無復關係。即世所謂委任募集也。今公司不用此法,而主張自發債票。其理由如下:
一、以免包辦材料之回扣也。築路之費至少以一半購買材料,若用委任募集之法,其經理此募集之機關必要求包辦材料,照利得五厘回扣。若借款八千萬,其半數為四千萬,四千萬之五厘扣回,即二百萬。此債主之損失也。若自發行債票則有購材料之自由,可擇最佳、最廉之材料購買。且中國鐵礦遍地,可行煉製,一面圖製鐵事業之發達。其利一。
二、以免鐵路管理權之喪失也。用委任募集法,其經理借款者必同時要求鐵路管理權。即中國派人管理,而鐵路應用之權,實握於外人之手。革命軍起時,滬寧鐵路之外國管理人,即倡中立議,幾費交涉,始允運載民軍。其歷史當為國人所能記憶。若自行募債,自行建築,則一切權自我操,不受干涉。其利二。
三、工程師及一切用人之自由也。委任募集之結果,彼必提出總工程師應用某某人,以今日中國工程人材之缺乏,欲興極大工程,固必須借材於異國。但其主權摻(註三)之自我,則合同一切可自作主,而不受強制之干涉。其利三。
今既定由公司直接發行債票之辦法,而此項債票按中國今日經濟之狀態,不能不賴外國人之售買;欲外國人之售買,不能不賴外國銀行之承攬經理。且在外國發行築路債票,為各國所常用之法,而為中國前此未有之事,不能不有的確之擔保,以堅信用而利流通。則此項債票不能不由中央政府擔保利息,而此項利息不便由中央支出,須由路線經過四省廣東、廣西、貴州、雲南承認者,本公司所以不能不望四省人民及政府之贊助者也。姑以七千萬元計之,利息五厘半,每半年共須利息三百九十六萬元。但此項公債可分六年分募,第一年募六分之一。一千二百萬,以利息五厘半計之,須利息六十六萬元。以後逐年遞加,但每年所築鐵路亦為全路六分之一,逐年開車。若所獲之利足以支付利息,則不必各省實付所擔保之利息。廣東至雲南之鐵路,聯合二大富省,其獲利可摻(註四)左券。廣州至三水之鐵路,不過三十英里,每年獲利已在三十萬元之外。全路雖不能以此為比例,果能逐段獲利,則各省之所出利息亦甚微耳。各省既擔任保息之後,發行債票,仍不能不以中央政府擔保。至於回扣一層,按中國向來鐵路借款之回扣如下:借款借入年份
借款總數
回扣京漢借款
 清光緒二十四年 法金一萬二千五百萬佛郎 九扣京奉借款
 清光緒二十四年 英金二百三十萬鎊
八九扣正太借款
 清光緒二十八年 法金四千萬佛郎
 九扣汴洛借款
 清光緒二十九年 法金四千一百萬佛郎
 九扣滬寧借款
 清光緒二十九年 英金二百九十萬鎊
第一批九扣
 第二批九五五扣道清借款
 清光緒三十一年 英金七十九萬五千八百鎊 九扣廣九借款
 清光緒三十二年 英金一百五十萬鎊
九四扣津浦借款
 清光緒三十二年 英金五百萬鎊
第一批九扣
 第二批九四五扣滬杭甬借款
清光緒三十四年 英金一百五十萬鎊
九三扣匯豐匯理借款 清光緒三十四年 英金五百萬鎊
九四扣川粤漢借款
清宣統三年
 英金六百萬鎊
九五扣
即最低者八九扣,最高者九五五扣。革命以後之借款,克里司浦借款低至八九扣,此次商議之六國大借款八八扣。本公司發行債券之時,消(註五)行如何,不能預言,故實收幾成,此時不能預定。若在外國發行,勢不能不托外國銀行經理,除本公司自矢於回扣絲毫不取外,外國銀行經理必須報酬,總期得最高之實額為止。縱使成迹(註六)與從前借款相若,而能於購材料及管理權兩事不讓於外人,則為利亦已多矣。

注釋

(註一) 轉錄「孫中山全集」第三卷第三○至三四頁,據「雲南省議會報告書」第一卷「雲南省議會第一屆報告書」(雲南省議會印行,
雲南電氣印刷公司代印)。
(註二) 法疆,指越南,當時尚為法國屬地。
(註三) 「摻」應為「操」。
(註四) 同前註。
(註五) 「消行」應為「銷行」。
(註六) 「成迹」應為「成績」。

相關人名
楚雄羅平
相關地名
三水大理中國曲靖百色西隆州東蘭東蘭州泗城府南寧柳州梧州粤漢貴州開車雲南黃草壩楚雄滬寧肇慶廣州廣西廣東德慶慶遠潯州羅平蘭州
相關專有名詞
革命軍粤漢鐵路滬寧鐵路
出處

國父全集

冊數

第四冊

頁次

289-294

檢索詞出現頁次

致蔡鍔告以優先建築滇桂粵鐵路函(附說明書)(註一) 民國二年(一九一三年)春

松波(註二)先生鑒:
  奉到一月二十五日復書,示以滇路之緩急輕重,並承囑盡先建築滇、邕一路,自應力為籌辦。惟路線之規定,尤宜通盤籌劃。前經與代表羅、李兩君(註三)再三商榷,近規目前之利益,遠企將來之發達,僉以滇邕一線,不如滇粤一線為更重要,遂定滇、桂、粤鐵路。當今擬具說明書,將路線、籌款及築成後辦法三端詳為說明。貴代表諒以具有報告,茲將此書抄錄一份,寄請大鑒,想臺端統籌全局,定能擇善而從。
  將來此路告成,較之滇、邕尤有莫大之利益。廣州為南部之中點,商埠已興,不難與世界競勝。即於軍事上,亦屬重要之地。滇省貨物運送外洋,由此出口,未為迂折,而輸入腹地各省,則必至廣州而後便於分布。至龍門一口出洋,雖覺較捷,然商埠未開,輪舶罕至,倘事經營,非有數千萬之巨款不可,實非目前之力所能辦。再以軍事上而論,南寧逼近滇、越路線,一旦有事,易於受敵。故桂省一段,不如取道柳、慶,開自古未開之路,於鐵路原理上實有重大之價值。而由柳州至南寧可建一支線,仍不失滇、邕之功用。本公司之計劃如此,其詳見說明書,茲不贅述。專頌勛祺。孫文。
(註一) 原函未署時間,經考訂應在民國二年春間。
(註二) 松波,即松坡,蔡鍔字。
(註三) 羅、李兩君指雲南都督派駐北京代表羅佩金、李根源。

附:滇桂粵鐵路說明書(註一)
  路線說明
  籌款說明

函電(上) 民國二年春 二八九

  築成後辦法說明
  路線說明:
  此路線係現時假定,將來實測,容有變遷。
  起於廣東之廣州府,終於雲南之大理府,其經過地及里數如下:(以英里計算)
  廣州至肇慶五十五里
  肇慶至德慶四十五里
  德慶至梧州三十五里
  梧州至潯州九十五里
  潯州至柳州八十五里
  柳州至慶遠五十里
  慶遠至東蘭州百零五里
  東蘭州至泗城府四十里
  泗城府至西隆州四十里
  西隆州至黃草壩六十五里
  黃草壩至羅平三十里
  羅平至曲靖七十里
  曲靖與雲南省城四十里
  雲南省城至楚雄七十五里
  楚雄至大理府一百里
  共計八百九十里

國父全集 二九○

此路線之在廣東雲南界內者,皆可以無須解釋。惟通過廣西之路線,其所以不通過南寧,而取道柳州、慶遠之理由如下:
  一、若由潯州取道南寧、百色,以出西隆,較之柳、慶繞遠八十英里,甚非所宜。
  二、南寧逼近法疆(註二),遇有軍事,南寧必先受敵。南寧有險,則本路為西南重要幹路,一被截斷,極為不便。
  三、以商務言之,南寧之商務不遠盛於柳州,而柳州以上各地,向來交通不便。百里荒蕪,鐵路一通,發達可立待。南寧、百色各處,尚有河道可通小輪,其需鐵路不似慶、泗各府之急。故本公司決定此幹路經過柳州,將來由柳州至南寧修支路通之。且由梧州取道柳、慶,通西隆直通過廣西省之中線,將來全省修築支路,皆極便利。苟廣西人用全省之眼光而不存地方之意見觀察之,必能表其同情也。
  籌款說明:
  以普通每英里之建造需八萬元計之,此路共長八百九十英里,約需款七千二百萬元。若分六年築之,每年需款一千二百萬元。以普通借債利息五厘半計之,第一年須息銀六十六萬元,以後逐年遞加。此七千二百萬元之資本,將取給於本國乎?抑取給於外國乎?向來以本國資本辦路,認股最踴躍者為粤、漢鐵路,乃因歷年辦理不善之故,收股已極困難。今當革命之後,國內之財力大蹶,而欲以最短之時間成甚長之路線,其不能專恃國內之款明矣。故本公司對於此段鐵路之建築,決定用發行債票之法。其購買此項債票者,本國人及外國人有同等之權利。發行債票以為建築鐵道之資本,中國自有鐵路以來,未有用此法者也。中國向來籌款之法,曰借債築路。其法委托外國之一商業機關(銀行或銀公司),募集其所需之資本,而以回扣為報酬。由彼在外國發行債票,既售出後,此項債票之漲落與中國無復關係。即世所謂委任募集也。今公司不用此法,而主張自發債票。其理由如下:
  一、以免包辦材料之回扣也。築路之費至少以一半購買材料,若用委任募集之法,其經理此募集之機關必要求包辦材料,照利得五厘回扣。若借款八千萬,其半數為四千萬,四千萬之五厘扣回,即二百萬。此債主之損失也。若自發行債票則有購材料之自由,可擇最佳、最廉之材料購買。且中國鐵礦遍地,可行煉製,一面圖製鐵事業之發達。其利一。

函電(上) 民國二年春 二九一

二、以免鐵路管理權之喪失也。用委任募集法,其經理借款者必同時要求鐵路管理權。即中國派人管理,而鐵路應用之權,實握於外人之手。革命軍起時,滬寧鐵路之外國管理人,即倡中立議,幾費交涉,始允運載民軍。其歷史當為國人所能記憶。若自行募債,自行建築,則一切權自我操,不受干涉。其利二。
  三、工程師及一切用人之自由也。委任募集之結果,彼必提出總工程師應用某某人,以今日中國工程人材之缺乏,欲興極大工程,固必須借材於異國。但其主權摻(註三)之自我,則合同一切可自作主,而不受強制之干涉。其利三。
  今既定由公司直接發行債票之辦法,而此項債票按中國今日經濟之狀態,不能不賴外國人之售買;欲外國人之售買,不能不賴外國銀行之承攬經理。且在外國發行築路債票,為各國所常用之法,而為中國前此未有之事,不能不有的確之擔保,以堅信用而利流通。則此項債票不能不由中央政府擔保利息,而此項利息不便由中央支出,須由路線經過四省廣東、廣西、貴州、雲南承認者,本公司所以不能不望四省人民及政府之贊助者也。姑以七千萬元計之,利息五厘半,每半年共須利息三百九十六萬元。但此項公債可分六年分募,第一年募六分之一。一千二百萬,以利息五厘半計之,須利息六十六萬元。以後逐年遞加,但每年所築鐵路亦為全路六分之一,逐年開車。若所獲之利足以支付利息,則不必各省實付所擔保之利息。廣東至雲南之鐵路,聯合二大富省,其獲利可摻(註四)左券。廣州至三水之鐵路,不過三十英里,每年獲利已在三十萬元之外。全路雖不能以此為比例,果能逐段獲利,則各省之所出利息亦甚微耳。各省既擔任保息之後,發行債票,仍不能不以中央政府擔保。至於回扣一層,按中國向來鐵路借款之回扣如下:

借款     借入年份    借款總數        回扣
京漢借款   清光緒二十四年 法金一萬二千五百萬佛郎 九扣
京奉借款   清光緒二十四年 英金二百三十萬鎊    八九扣

國父全集 二九二

正太借款   清光緒二十八年 法金四千萬佛郎     九扣
汴洛借款   清光緒二十九年 法金四千一百萬佛郎   九扣
滬寧借款   清光緒二十九年 英金二百九十萬鎊    第一批九扣
                           第二批九五五扣
道清借款   清光緒三十一年 英金七十九萬五千八百鎊 九扣
廣九借款   清光緒三十二年 英金一百五十萬鎊    九四扣
津浦借款   清光緒三十二年 英金五百萬鎊      第一批九扣
                           第二批九四五扣
滬杭甬借款  清光緒三十四年 英金一百五十萬鎊    九三扣
匯豐匯理借款 清光緒三十四年 英金五百萬鎊      九四扣
川粤漢借款  清宣統三年   英金六百萬鎊      九五扣

  即最低者八九扣,最高者九五五扣。革命以後之借款,克里司浦借款低至八九扣,此次商議之六國大借款八八扣。
本公司發行債券之時,消(註五)行如何,不能預言,故實收幾成,此時不能預定。若在外國發行,勢不能不托外國銀行經理,除本公司自矢於回扣絲毫不取外,外國銀行經理必須報酬,總期得最高之實額為止。縱使成迹(註六)與從前借款相若,而
函電(上)民國二年春二九三

能於購材料及管理權兩事不讓於外人,則為利亦已多矣。
(註一) 轉錄「孫中山全集」第三卷第三○至三四頁,據「雲南省議會報告書」第一卷「雲南省議會第一屆報告書」(雲南省議會印行, 雲南電氣印刷公司代印)。
(註二) 法疆,指越南,當時尚為法國屬地。
(註三) 「摻」應為「操」。
(註四) 同前註。
(註五) 「消行」應為「銷行」。
(註六) 「成迹」應為「成績」。
請聯南方各督同情政府致胡漢民電(註一) 民國二年(一九一三年)二月下旬
  探悉日本新內閣俟我國正式政府成立,當首先承認。國會將開選舉總統,宜先預備,現任袁總統,雄才偉略,薄海同欽。就任以來,所有措施,中外懾服,請聯南方各督共表同情。一面慫恿國會贊成,務使人心一致藉支危局去。
(註一) 據上海「民立報」(民國二年二月二十七日)。

致東京各報館申謝函(註一) 民國二年(一九一三年)三月五日
  敬啟者:文等觀光貴國,沿途受官民上下熱誠招待。留京之日,更蒙諸賢士大夫暨各界諸君不棄菲德,寵以嘉榮,感激之誠,不可言宣!足徵貴國人士愛同種同文之真誠,非特文等個人之私榮而已。
  返國之際,敬當舉貴國人士以愛同文同種者愛敝國兼及于文等之至意,播之全國。俾兩國人士共相提攜,以繼日、華二國歷史上之親處,且所以謀東亞之幸福。此文等所敬謝貴國人士、亦所切望于貴國人士者也。
  謹致數語,聊表謝忱,並祝日本帝國萬歲!東京市民萬歲!
(註一) 據品川仁三郎:「孫文先生東游紀念寫真帖」。

國父全集 二九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