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致電黎元洪,請派代表同赴北京協商統一辦法 detail

:::

致電黎元洪,請派代表同赴北京協商統一辦法

學習筆記 勘誤意見
下載
0 次數
點擊
11 次數
詮釋資料說明
生平歷程
民國肇建與宣揚主義
題名

致電黎元洪,請派代表同赴北京協商統一辦法

民國紀年

中華民國元年

西元紀年

一九一二年

新曆(西曆)月日

二月十四日

國父年歲

47

全文內容

是日先生致副總統黎元洪電云:「今日文偕各部總長向參議院辭職,已得承諾,俟新總統接任,即行解職。同時文並推薦袁公慰亭,明日開選舉會。日間擬委代表偕唐君少川前赴北京,與袁公慰亭協商統一辦法。本擬到武昌面謁執事,再由漢口乘車赴京,因漢口以北,火車不便,改由海道。祈執事迅即委派代表到滬,會同前往,以速為妙。盼切!即復。」(註六十五)

注釋

(註六十五) 「臨時政府公報」第十七號。

相關人名
少川黎元洪
相關地名
北京武昌漢口
相關專有名詞
參議院
出處

國父年譜

冊數

上冊

頁次

0578-0579

相關照片

檢索詞出現頁次

君富於經驗,民國統一,賴有建設之才。故敢以私見貢薦於貴院,請為民國前途熟計,無失當選之人,大局幸甚。」(註六十二)

 二月十四日 參議院接受先生辭臨時大總統職,並議決臨時政府地點設北京。
   先生率各部總長親蒞參議院陳述辭職意旨,並推薦袁世凱繼任,經參議院議決接受,能以新總統未蒞任前,先生暫不辭職。參議院復開會討論國都問題,谷鍾秀、李肇甫等主張政府地點在北京。結果以投票表決法,以二十票對八票,多數可決,臨時政府地點設北京。(註六十三)
致電袁世凱,告以「推薦執事為臨時大總統,明日二時參議院開選舉會。」(註六十四)
致電黎元洪,請派代表同赴北京協商統一辦法。
   是日先生致副總統黎元洪電云:「今日文偕各部總長向參議院辭職,已得承諾,俟新總統接任,即行解職。同時文並推薦袁公慰亭,明日開選舉會。日間擬委代表偕唐君少川前赴北京,與袁公慰亭協商統一辦法。本擬到武昌面謁執事,再由漢口乘車赴京,因漢口以北,火車不
(註六十二)「國父全集」第六冊,一九頁。
(註六十三) 鄒魯:「中國國民黨史稿」第三篇,一○二一頁。
(註六十四) 「國父全集」第四冊,二一七頁。

國父年譜 民國元年(一九一二) 四十七歲 五七八

便,改由海道。祈執事迅即委派代表到滬,會同前往,以速為妙。盼切!即復。」(註六十五)
二月十五日率文武官員謁明孝陵,行祭告典禮,宣讀祭文。
   先生率臨時政府文武官員謁明孝陵,行祭告典禮而祝以文。略曰:「武漢首義,天人合同,四方嚮風,海隅景從。遂定長江,淹有河淮,北方既協,攜手歸來。虜廷震懼,莫知所為,奉茲大柄,還我國人。五大民族,一體無猜。嗚呼休哉!非我太祖在天之靈,何以及此!……鬱鬱金陵,龍蟠虎踞,宅是舊都,海宇無吪。有旆肅肅,有旅振振,我民來斯,言告厥成。喬木高城,後先有輝。長仰先型,以式來昆。」(註六十六)先生此舉固所以安慰當時革命軍民,同時亦所以表示國內之狹義民族革命,告一段落。

 在總統府領導舉行中華民國南北統一共和成立慶典。

 臨時參議院決定政府仍設南京。
   參議院於昨日決議臨時政府地點設北京。今日先生咨文覆議,參議員爭論激烈,再投票表決,以十九票對七票,多數可決,臨時政府地點仍設南京。先生所以堅主奠都南京者,一因袁世凱在北京,聞其虛聲而居心難測,故南北聲氣未易溝通,雙方舉動時滋誤會,統一前途,障
(註六十五)「臨時政府公報」第十七號。
(註六十六) 「國父全集」第九冊,五五六──五五七頁。

國父年譜 民國元年(一九一二) 四十七歲 五七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