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征軍右翼破陳炯明部於鯉湖
東征軍右翼破陳炯明部於鯉湖
中華民國十四年
一九二五年
三月
60
東征軍右翼分三路以取潮、汕,左路為黃埔校軍與粤軍第七旅,右路為粤軍第二師,其餘一路,由海道以趨汕頭,以第二師之一部及海軍任之。是日粤軍第七旅遇敵於鯉湖附近之軍陂及花鼓巖,此敵即洪兆麟由汕頭調來之生力軍,約七八千人。激戰數小時,東征軍得錢坑居民援助,復大破洪部,殘敵竄向普寧而遁。(註四十六)
(註四十六) 毛思誠:「民國十五年以前之蔣介石先生」第九冊,五六頁。
國父年譜
下冊
1610-1611
對於治標責任,仍請德籍克利醫生擔任,至治本希望,則請曾留學日本之山東王綸醫生,用日本最新發明治肺癰藥水,每隔一日注射一次,據云注射五次後,始可知藥水對症與否,有無效驗。是時先生神志尚清,體溫亦尚如常,每睡醒即詢東江戰事情形。各同志報告黃埔學生軍加入聯軍作戰,教導一團團長何應欽、二團團長王柏齡,由蔣校長統率指揮,連戰皆捷,已與粤軍第二師張民達部進向潮、汕。先生諭:應電令嘉獎。(註四十三)
三月二日 先生病狀無變化。
先生病狀無變化,但較弱,脈搏一一六,呼吸二二,體溫如常。徇左右勸,仍服中藥。(註四十四)
三月三日 先生病狀無變化。
克利醫生本日電:先生今日病狀,並無變化,昨夜安靜,所進滋養品已略增,惟大體仍衰弱,脈搏一一○,溫度如常。(註四十五)
東征軍右翼破陳炯明部於鯉湖。
東征軍右翼分三路以取潮、汕,左路為黃埔校軍與粤軍第七旅,右路為粤軍第二師,其餘一
(註四十三)林一厂:「總理史蹟稿」;鄧慕韓:「孫中山先生傳記」。
(註四十四) 民國十四年三月三日香港「中國新聞報」。
(註四十五) 民國十四年三月四日香港「中國新聞報」。
國父年譜 民國十四年(一九二五) 六十歲 一六一○
路,由海道以趨汕頭,以第二師之一部及海軍任之。是日粤軍第七旅遇敵於鯉湖附近之軍陂及花鼓巖,此敵即洪兆麟由汕頭調來之生力軍,約七八千人。激戰數小時,東征軍得錢坑居民援助,復大破洪部,殘敵竄向普寧而遁。(註四十六)
三月七日 胡漢民函囑醫師李其芳北上。
胡漢民函囑粤中名醫李其芳北上,為先生療疾。函曰:「其芳先生大鑒:頃得京電,甚望大駕到京一行,請即束裝就道。旅費已囑會計司備送。何日啟行?立盼惠復。順頌日祺。弟胡漢民書。十四年三月七日。」(註四十七)
東征軍右翼克潮州、汕頭。
粤軍第一師及第七旅會攻潮安,克之。第二師佔領汕頭。洪兆麟部叛軍遁閩粤邊界之大埔、黃岡。(註四十八)
三月十日 停止藥水注射。
王綸醫生為先生注射肺癰藥水四五次時,初見收效。嗣後又注射兩次,而水腫反有增無已。
(註四十六) 毛思誠:「民國十五年以前之蔣介石先生」第九冊,五六頁。
(註四十七) 胡漢民書札原件(中央黨史會藏)。
(註四十八) 毛思誠:「民國十五年以前之蔣介石先生」第九冊,六一頁。
國父年譜 民國十四年(一九二五) 六十歲 一六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