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權能區分與國民大會 detail

:::

權能區分與國民大會

學習筆記 勘誤意見
下載
0 次數
點擊
11 次數
詮釋資料說明
館藏登錄號

041089

索書號

D 573.551 1146 85

題名

權能區分與國民大會

作者
張乾圖
學校

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

系所

政治研究所

學位類別

碩士(Master)

出版年(西元)

1995

畢業年度(民國)

民國084年

頁次

96

語言

中文

目次

論文提要-----I
目次-----III

緒論-----1
  壹、研究動機-----1
  貳、研究目的-----4
  參、研究範圍-----5
  肆、研究命題-----6
  伍、研究途徑-----6
  陸、研究方法-----7
  柒、研究架構-----8
  捌、預期目標-----9
  玖、結語-----9

第一章 國民大會的基礎理論-權能區分理論-----13
  第一節 權能區分理論之演進-----13
    第一項 權能區分學說的發展過程-----13
    第二項 權能區分理論提出的理論依據-----17
      一、因襲我國固有政治思想方面-----17
      二、規撫歐洲之學說事蹟方面-----18
      三、中山先生獨見所創獲方面-----22
  第二節 權能區分的真諦-----24
    第一項 權能的意義-----25
    第二項 權能的劃分-----27
      一、人民要有充分的權-----28
      二、政府要有充分的能-----29
      三、權能的平衡-----31
  第三節 權能區分的價值-----33
    第一項 權能區分的運作功能-----33
      一、五個門徑與四個節制-----34
      二、可放可收與可創可改-----34
      三、分工合作及共生共存-----35
      四、全民政治與萬能政府-----36
    第二項 權能區分的時代價值-----37
      一、具有發明創新的時代價值-----37
      二、具有分化整合的時代價值-----38
      三、具有全民政治的時代價值-----39
      四、具有專家政治的時代價值-----40
      五、具有民主潮流的時代價值-----41

第二章 國民大會的性質論-----52
  第一節 國民大會是否是人民的代表機關-----55
    第一項 國民大會是否為代議政治-----56
    第二項 國民大會代表是法定代表抑或是委任代表-----58
  第二節 國民大會是否為中央之政權機關-----61
    一、主權的性質-----62
    二、統治權的性質-----64
    三、政權的性質-----65
    四、治權的性質-----66
  第三節 國大會是否為西方國家的國會-----71
    第一項 爭議產生的原因-----71
    第二項 各派學者對國民大會是否為國會之看法-----72
    第三項 國民大會是否為西方國家之國會-----74
      一、中山先生遺教中之國會並非國民大會-----74
      二、國民大會與民主國家議會異同之比較-----76
      三、國民大會是新型國會-----77
      四、立、監兩院均非國會-----77

第三章 國民大會的職權論-----89
  第一節 國民大會的選舉權方面-----93
  第二節 國民大會的罷免權方面-----100
  第三節 國民大會的創制權方面-----103
  第四節 國民大會的複決權方面-----106
  第五節 國民大會的其他職權方面-----110

第四章 國民大會的組織論-----124
  第一節 國民大會代表的產生與任期-----124
    第一項 國民大會代表選舉區的劃分-----125
    第二項 國民大會代表之成員的產生-----128
    第三項 國民大會代表之任期-----132
  第二節 國民大會的結構與集會-----133
    第一項 國民大會的結構-----133
    第二項 國民大會設置正、副議長之平議-----136
    第三項 國民大會之集會-----138
  第三節 國民大會代表的保障與限制-----142
    一、身體自由的保障-----142
    二、言論表決自由之保障-----144
    三、國民大會代表待遇之保障-----145
    四、國民大會代表兼職之限制-----147

第五章 國民大會的地位論(代結論)-----156
  第一節 國民大會是主權在民的落實-----159
    一、以選舉權監督國大會-----160
    二、以罷免權監督國大會-----161
    三、透過輿論監督國大會-----162
    四、透過政黨監督國大會-----163
  第二節 國民大會是萬能政府的保證-----165
  第三節 國民大會是權能區分的管家-----169
參考資料-----179

備註

1. 無書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