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兩岸社會發展的比較--政治優先與經濟優先的轉變 detail

:::

兩岸社會發展的比較--政治優先與經濟優先的轉變

Download
0 times
Click
544 times
Metadata directions
Genre

本館出版品

Title

兩岸社會發展的比較--政治優先與經濟優先的轉變

Title(EN)

Social Development Across straits: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Politic Priority to Economic Priority

Author
劉阿榮
Journal title

國立國父紀念館館刊

ISSN

1562-7896

Public Frequency

半年刊

Unit

孫學闡微

Publication AD date

2004/11/12

Issue volume

第14期

Page

P041-056

Keyword
中國現代化兩岸社會發展政治優先經濟優先
Abstract

  海峽兩岸由於歷史因素而形成分隔治理,經歷半個多世紀(1949年迄今)的發展,在不同的意識形態及發展策略引導下,兩岸社會發展呈現不同的風貌與實績。
  杭廷頓(Samuel P. Huntinuton)及尼爾森(J. M. Nelson)在《難以执擇》(No Easy Choice: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一書中指陳:開發中國家的政治民主化與經濟發展,常難以兼顧,因此有些地區在政治優先與經濟優先的取捨上,做了不同程度的選擇,發展結果也不相同。  大抵言之,台矜地區在1950至80年代末期,以經濟發展為重,呈現了經濟快速成長與社會繁榮的景象,當然也出現了若干社會問題。而1990年代迄今的政治改革與民主化歷程,在「拚政治」、「拚選舉」的紛擾中,民主與人權雖有進步,社會經濟卻不安與弱化。相對而言,1979年以前,中國大陸把政治識題列為首要,在各項政治、社會運動中,影響了經濟發展與民生安定。近二十多年的「改革開放」、「發展才是硬道理」,使經濟生活有了長足進步,當然也衍生若干必須克服的難題。
  在「中國現代化」的研究中,兩岸社會發展之比較,不僅有助於兩岸交流之增進,更可從彼此發展過程中的利弊得失,汲取經驗教訓,實踐孫中山所謂:「造一莊嚴華麗之新民國,為民所有,為民所治,為民所享者也。」(1921年,〈軍人精神教育〉,第一課)。

Publisher

國立國父紀念館

Publisher place

臺北市

Remark

統一編號:2009001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