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抵河內,參觀博覽會。識華僑黃龍生等,成立興中會分會。事後作西貢及暹羅之遊 detail

:::

抵河內,參觀博覽會。識華僑黃龍生等,成立興中會分會。事後作西貢及暹羅之遊

學習筆記 勘誤意見
下載
0 次數
點擊
13 次數
詮釋資料說明
生平歷程
中國同盟會的成立
題名

抵河內,參觀博覽會。識華僑黃龍生等,成立興中會分會。事後作西貢及暹羅之遊

民國紀年

民國紀元前十年

干支紀年

壬寅

西元紀年

一九○二年

舊曆月日

十一

新曆(西曆)月日

十二月

國父年歲

37

全文內容

河內為安南之首府,自一九○二年十一月至次年一月開博覽會,會期三月。先生因往遊。抵達時,韜美已離任回國,囑其秘書長哈德安(M. Hardouin)與先生接談。繼韜美任安南總督者為Paul Beau,主張維持與清廷之關係,報經法國政府同意,重申禁止法國官員直接與先生接觸,並決定禁運武器通過安南邊界,下令對先生在越期間予以監視。但巴黎另有訓令,要駐亞洲各地外交代表保持對先生行蹤及行動之注意,隨時報告巴黎,可見當時法國對於先生領導之革命運動,所採政策尚具彈性。(註十三)先生以僑民傾向革命與否,尚未能料,乃化名為高達生,俾與河內僑領接觸,藉覘其心理。得識華僑黃龍生(本名隆生,廣東新寧人)、甄吉亭、甄璧、楊壽彭、曾克齊、張奐池諸人,與談種族大義,皆悅服;先生乃以真姓名告,眾人愈加欽佩,踴躍加入黨籍,結為同志,遂於河內成立興中會分會。厥後進行粤、桂、滇三省邊防軍事,於欽廉、河口等役,盡力特多。河內博覽會閉幕之後,先生旋往西貢,偶遇李卓峯、曾錫周、馬培生諸人,易名為牡嘉諾,自承係美國報館記者,來此調查,談論時事,得聽眾同情。嗣得知先生真姓名,益加崇仰,遂相結納;後均慨捐鉅款,尤為難得。先生乘便復往暹羅,得識蕭佛成、王杏洲、沈荇思、何少禧等,該地日後黨務發達自此始。此次先生隻身南遊,人地兩疏,困難可知,然精誠感召,大有助於革命事業。(註十四)

注釋

(註十三) Jeffrey G. Barlow, Sun Yat-sen and the French, 1900-1908, pp. 55-56, Institute of East Asian Stu-
di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1979.;吳相湘:「孫逸仙先生傳」上冊,三二一──三二二
頁,遠東圖書公司印行,民國七十一年十一月,臺北。
(註十四) 「孫文學說」第八章有志竟成篇(「國父全集」第一冊,四一四頁,中央黨史會編訂,民國七十八年十
一月二十四日出版,臺北);鄧慕韓:「孫中山先生傳記」;馮自由:「革命逸史」第四集,一八頁,
臺灣商務印書館發行,民國五十四年十月臺一版,臺北。

相關人名
何少禧沈荇思哈德安馬培馬培生高達生張奐池張維曾克齊曾錫周黃龍生楊壽彭甄吉亭甄璧蕭佛成韜美
相關地名
巴黎安南西貢亞洲河口河內法國欽廉新寧廣東暹羅
相關專有名詞
興中會
出處

國父年譜

冊數

上冊

頁次

0200-0201

相關照片

檢索詞出現頁次

安南、暹羅一帶,華僑約三百餘萬。光緒二十八年(壬寅)前,二地不特無革命機關之設立,即重要黨員足資宣傳聯絡者,亦無其人。僅有三五同志,因惠州之役失敗,至此避地而已。先生以二地華僑如此之眾,實為培植革命勢力之溫床,且安南總督韜美經由東京法公使屢請先生往見。初以事未果行。惠州之役失敗,先生由臺灣回日本橫濱,努力宣傳主義,籌募資金,以圖再舉。至是藉參觀河內博覽會為由,由橫濱乘法輪抵港,港同志登輪往見,旋續航西貢。(註十二)

 是月 抵河內,參觀博覽會。識華僑黃龍生等,成立興中會分會。事後作西貢及暹羅之遊。
   河內為安南之首府,自一九○二年十一月至次年一月開博覽會,會期三月。先生因往遊。抵達時,韜美已離任回國,囑其秘書長哈德安(M. Hardouin)與先生接談。繼韜美任安南總督者為Paul Beau,主張維持與清廷之關係,報經法國政府同意,重申禁止法國官員直接與先生接觸,並決定禁運武器通過安南邊界,下令對先生在越期間予以監視。但巴黎另有訓令,要駐亞洲各地外交代表保持對先生行蹤及行動之注意,隨時報告巴黎,可見當時法國對於先生領導之
(註十二)鄧慕韓:「孫中山先生傳記」原稿(中央黨史會藏)。

國父年譜 民元前十年(一九○二) 三十七歲 二○○

  革命運動,所採政策尚具彈性。(註十三)
   先生以僑民傾向革命與否,尚未能料,乃化名為高達生,俾與河內僑領接觸,藉覘其心理。
  得識華僑黃龍生(本名隆生,廣東新寧人)、甄吉亭、甄璧、楊壽彭、曾克齊、張奐池諸人,與談種族大義,皆悅服;先生乃以真姓名告,眾人愈加欽佩,踴躍加入黨籍,結為同志,遂於河內成立興中會分會。厥後進行粤、桂、滇三省邊防軍事,於欽廉、河口等役,盡力特多。河內博覽會閉幕之後,先生旋往西貢,偶遇李卓峯、曾錫周、馬培生諸人,易名為牡嘉諾,自承係美國報館記者,來此調查,談論時事,得聽眾同情。嗣得知先生真姓名,益加崇仰,遂相結納;後均慨捐鉅款,尤為難得。先生乘便復往暹羅,得識蕭佛成、王杏洲、沈荇思、何少禧等,該地日後黨務發達自此始。此次先生隻身南遊,人地兩疏,困難可知,然精誠感召,大有助於革命事業。(註十四)

(註十三) Jeffrey G. Barlow, Sun Yat-sen and the French, 1900-1908, pp. 55-56, Institute of East Asian Stu- di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1979.;吳相湘:「孫逸仙先生傳」上冊,三二一──三二二 頁,遠東圖書公司印行,民國七十一年十一月,臺北。
(註十四) 「孫文學說」第八章有志竟成篇(「國父全集」第一冊,四一四頁,中央黨史會編訂,民國七十八年十 一月二十四日出版,臺北);鄧慕韓:「孫中山先生傳記」;馮自由:「革命逸史」第四集,一八頁, 臺灣商務印書館發行,民國五十四年十月臺一版,臺北。

國父年譜 民元前十年(一九○二) 三十七歲 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