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周柬白輯「全國律師民刑新訴狀匯覽」序言 detail

:::

周柬白輯「全國律師民刑新訴狀匯覽」序言

學習筆記 勘誤意見
下載
0 次數
點擊
19 次數
詮釋資料說明
題名

周柬白輯「全國律師民刑新訴狀匯覽」序言

生平歷程
革命之再起
文件類型

雜文

民國日期

012/10

西元日期

1923/10

國父年歲

58

全文內容

周柬白輯「全國律師民刑新訴狀匯覽」序言(註一) 民國十二年(一九二三年)十月
以禮治國,則國必昌;以法治國,則國必危。徵之往古,衛鞅治秦,張湯治漢,莫不以尚法而致弱國敗身,然則苛法之流毒甚矣哉!雖然,立國於大地,不可無法也,立國於二十世紀文明競進之秋,尤不可以無法,所以障人權,亦所以遏邪辟。法治國之善者,可以絕寇賊,息訟爭,西洋史載,斑斑可考,無他,人民知法之尊嚴莊重,而能終身以之耳。我國人民號稱四百兆,問有知法者乎?恐百不得一也。不知法而責之以守法,是猶強盲人以辨歧路,責童騃以守禮儀,可乎哉?比接海上周子柬白書,謂將羅集全國律師民刑訴狀彙刊成帙,公諸羣眾,丐余弁一言於卷首。周子英年積學,治律甚精,是書為其所手輯,諒必有可觀者;行見法庭無失平之讞,國內無越軌之民,胥民蒙周子之賜也。是為序。
中華民國十二年十月、孫文。

注釋

(註一) 據黨史會藏抄件(054/20)。本件為潘鏡海抄送。

相關人名
周柬白
相關專有名詞
全國律師民刑新訴狀匯覽
出處

國父全集

冊數

第九冊

頁次

615-616

檢索詞出現頁次

中華民國十二年六月一日,侍生孫文謹以玄樽素俎致祭於居母胡太夫人之靈曰:文自與令子為友,於今二十餘年,患難相從,莫或尤愆,試以大事,眾僉曰賢。平居與我,雅談便坐,淑則懋儀,知如有賢母;母德愔愔,母教醰醰,江迴漢抱,忠義之門。時值傾覆,絕裾而走,顛沛流離,不遑回首。誰無兄弟,如金如玉;誰無父母,多壽多福。孝子之心,百年不足,乃為國家,天涯地角。生不視藥,死不憑棺,雖非我故,我則何安。嗚呼哀哉!自起義師,血流如水,我故我舊,死者相繼;天留郎君,安母窆窀,母而有知,庶幾目瞑。嗚呼哀哉!尚饗。
(註一) 據「國民黨本部公報」第一卷第十七號(民國十二年六月二十日出版)。

祭開國討袁護國護法各役諸先烈文(註一) 民國十二年(一九二三年)十月十日
  惟中華民國十有二年國慶日,孫文遣代表彭素民,謹以香花純醴致祭於開國、討袁、護國、護法各役諸先烈之靈曰:嗚呼!國有共和,伊誰之力,流血斷頭,曰惟先烈。大功不竟,罪又誰尸,除惡未盡,我責奚辭。軍閥官僚,安知有國,武力金錢,安能有法。國法之亡,實匪自今,袁黎馮徐,僭亂相尋。下逮於曹,橫流已極,今復不圖,後其何及。
艱難再造,幸有微基,先靈不泯,尚其相予。嗚呼!尚饗。
(註一) 據「國民黨本部公報」第一卷第二十八號(民國十二年十月十五日出版)。

周柬白輯「全國律師民刑新訴狀匯覽」序言(註一) 民國十二年(一九二三年)十月
  以禮治國,則國必昌;以法治國,則國必危。徵之往古,衛鞅治秦,張湯治漢,莫不以尚法而致弱國敗身,然則苛法之流毒甚矣哉!雖然,立國於大地,不可無法也,立國於二十世紀文明競進之秋,尤不可以無法,所以障人權,亦所以遏邪辟。法治國之善者,可以絕寇賊,息訟爭,西洋史載,斑斑可考,無他,人民知法之尊嚴莊重,而能終身以之耳。我國人民號稱四百兆,問有知法者乎?恐百不得一也。不知法而責之以守法,是猶強盲人以辨歧路,責童騃以守禮儀,可乎哉?比接海上周子柬白書,謂將羅集全國律師民刑訴狀彙刊成帙,公諸羣眾,丐余弁一言於卷首。周子英年積學
雜文民國十二年六月――十月六一五

,治律甚精,是書為其所手輯,諒必有可觀者;行見法庭無失平之讞,國內無越軌之民,胥民蒙周子之賜也。是為序。
  中華民國十二年十月、孫文。
(註一) 據黨史會藏抄件(054/20)。本件為潘鏡海抄送。

祭尚天德文(註一) 民國十二年(一九二三年)十一月十日
  維中華民國十有二年十一月十日,孫文以同志眾議院議員尚君天德之喪,致名花清酒于尚君之靈而告之曰:夫惟哲人,邦國之寶,慮其不壽,以頌以禱;然而國人所欲殺者,每如荊刺之滋蔓,欲生者每見芝蘭之折夭,倘非人力易窮,不應訴諸天道。幾年以來,文以國步之艱,負任之重,死傷者之日多,叛離者之可痛,將欲簡練國人,奮策義勇,作庶民之朝氣,登治理於極峰,而君逝矣。嗚呼!文所痛哭者不始於君,文所期望者不出於君,而君則昔為文所期望,今為文所痛哭之一人。嗚呼哀哉!尚饗。
(註一) 據「民國日報」(民國十二年十一月十一日)。
(註二) 「會本」為「不止」,今仍原文。

越南中法學生雜誌題詞(註一) 民國十二年(一九二三年)十二月
  越南中法學校學生,以該校雜誌社將發布特刊,來書索余弁言。越南,余舊遊地也,而中法學校又為余夙所稱許,余可無一言以為諸君告乎?顧中法學校成立之歷史,學生之成績,與夫學校規模應如何擴充,學科應如何改善,觀第一期雜誌所載,蔡元培、陳肇琪、程祖彝諸君言之綦詳;又覽諸君所為文,則關心僑胞教育有人,以宣傳新文化為己任者有人,學成歸祖國效力者亦有人,志願宏而識見遠,無俟余言矣。雖然,諸君亦知自身之責任尚有未盡者乎?在諸君之意,以為今日當學生時代,苟能盡心求學,以宣傳新文化為事,即已盡吾天職,不問其他;甚或以國中高談政治、空言無補者為殷鑒,寧甘獨善,不問政治,若果如斯,未免大誤。夫在學生時代,政治雖若與己身無關,而政治之理想與智
國父全集六一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