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列強承認與民國前途(譯文) detail

:::

列強承認與民國前途(譯文)

學習筆記 勘誤意見
下載
0 次數
點擊
308 次數
詮釋資料說明
題名

列強承認與民國前途(譯文)

生平歷程
民國肇建與宣揚主義
文件類型

談話

民國日期

001/02

西元日期

1912/02

國父年歲

47

全文內容

列強承認與民國前途(譯文)(註一) 民國元年(一九一二年)二月在南京與麥高邁的談話
(中國臨時大總統目前沒有時間討論將來的問題,當務之急的外交問題亟待解決,籌劃民國的革命之士正尋求並期望美國的承認與支持財政、列強對民國的承認。特別是日本日益增強的威脅地位,使中國所有的改革問題,始終都受日本的左右;而「日本」一詞,正是精於改革的表徵。)「十一年來我一直對你所要解決的問題很感興趣,」我向臨時大總統孫逸仙說:「你和幫助你的人完成了世界上最偉大的事情──推翻滿清統治,這在世界上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事。
「現在你想知道別人對你所要解決的問題──即推翻滿清,建立你自己的國家,與列國並立──如何看法。滿清統治者沒有外國友邦,列強不承認民國,與他們毫無關係。至於我們美國政府,可能最後才會承認你們。美國政府是想盡其最大的力量,代表中國,與列強周旋。最近的葡萄牙共和國,美國就是最後一國承認的。」
「不過,美國在三天之內就承認了巴拿馬。」臨時大總統孫先生說。
「但中國與巴拿馬不同。中國不僅有列國競逐,而且有許多不同的外力干涉。美國過早承認,將更會增加你們的困擾。我們的政府以我們的地理位置驕傲,但也有它的困難。我們的人民不了解中國,他們過於為我們的地理位置和對中國的不干涉政策驕傲,雖是如此,政府還是走在人民的前面。美國政府如果再急進一點,就要在國內喪失威信,更談不到利用其力量與其他國家周旋了。說實在的,所有說英語的民族都對你們友善,同時你也知道,他們都急欲證知中華民國是能立穩脚步的。」
「但我們迄今仍不合法。我們有三億六千萬同胞,我們控有十五省份──遠達緬甸邊境。我們有政府,但不合法;我們不能繼續這樣下去。人民已在督責我們,他們不了解列強為什麼不承認我們,他們不了解我們的外交問題。你知道,排外的情緒遍處皆是,它可能會爆發,我們無法阻止它──我們無法向那些督責我們的中國人民解釋。世人都很友善──歐洲人都夠朋友──我們到處都有朋友。但我們需要的是承認,你們應該承認我們。」
「假如中國能表現其自治的能力,」我說:「把內部的歧見解決,並保障外人利益,外國的承認是無問題的。照目前的情形,我們若承認民國,並借款給它,就不能借款給北京政府,二者必擇其一。另一方面說,假如你們與北方協議把國家畫分為二,每邊各別建立一個政府,你們也將得到承認。」
「不,那不行。我國人民的情緒是一致的。所有的人都站在我們一邊反對滿清,北京並沒有政府。」
(當我們在總統官邸交談的時候,外交部長王寵惠和美國特使鄧尼博士(Dr. Tenney)正在另外的地方,同樣討論着承認民國和中國的國際地位等問題。)(臨時大總統似乎焦慮着兩件事情,其一是日本,其二是中國人民是否會不再支持南京政府。清廷的退位詔書已經寫好,只以南北兩方的態度尚未協調,延遲未發。袁世凱贊同君主制,並保證支持清廷。假如民國歸了現在的袁世凱,其目的將喪失:假如民國歸了一個維護「中華民國」的袁世凱,其目的將可達成。)「你對袁世凱的判斷如何?」臨時大總統問我:「他將依那一方面的考慮行事呢?」
「我認識他已有幾年,我對他的印象良好,我認為他與許多其他人沒有什麼兩樣。他是個能幹的人。而自他做了山東巡撫和直隸總督以後,我認為他是為國家的最高利益行事,他的確一直獻身於改革事業。」
「你認為他現在的行動是為了改革呢?還是為了清廷?」
「他不得不為清廷謀求最佳的條件,但他真正的利益必定是全國的利益──即國家自身,而不是任何個人。我認為他不可能只為其自身利益行事。」
「我認為他並不如此,否則我就沒有什麼焦慮了。」
(秘書和部長們都在等着臨時大總統,將近一小時的訪問就此結束。臨時大總統要去與臨時參議院議長會商了。)當我去訪見孫逸仙的時候,我發覺臨時大總統的住所是與衙門分開的。這是一座西式房舍,為最近被殺的端方所建,後為張人駿總督所居,張現在已作了亡命客。房舍的前院有一個舊式的中國花園,這是我所見到的花園中最美麗的一個,園中有一小湖,湖中有亭,以一長廊相通,好像忽必烈汗所詔建的「莊嚴樂宮」。我由一位沒有武裝的士兵引導,他的上衣戴有白色的符號。我要進入的是大廳左右的房間。走廊前和大廳門口都沒有人接我,那位士兵敲開了左面的門,我才看到人。我發現外面沒有守衛,沒有門房,也沒有招待賓客的人,不禁為之吃驚。
大約兩分鐘之後,臨時大總統走進來,有一位秘書和一位副官伴隨。我與孫先生握手,孫摒退左右,我們就單獨在爐前的圓桌邊坐下來,爐中燃着火。室內頗冷,我沒脫大衣。臨時大總統穿着卡嘰冬季軍服,有如着軍服的日本軍官。衣雖為軍裝,但沒掛勳章。他看來機警,想與其學貫中西有關。他的笑容純真,亦頗有些傷感。他四十七歲,看來就是那個年紀。我以前一直在揣想,他的外貌和氣質與「天子」或明代的開國之君有何類似之點?以及他所創造的奇蹟與其他革政拓疆者比較起來有何雷同之處?他嘴邊的笑容樸質而又帶着悲天憫人的樣子。他看來更像暹羅人或緬甸人,不太像中國人。他的身軀並不雄偉驚人,這給我不同的感覺──失望與驚奇參半──他卻完成了世界上最偉大的事業。有關他的一切事物都很單純,他的態度尤平易近人──其真摯若赤子。他似乎在憧憬着一個更偉大的事業,或是一個更好的運氣來臨;前路雖然茫茫,他力圖促其實現。他看來似乎苦難當頭,雖然他並不完全自覺。我不願背離他。無疑的,他具有吸引力;事實證明,即他在萬里之外,他的同志對他仍絕對忠心。
雖然他一直在想着政治問題,他對中國其他的利益並不是不關心。除了民國的前途外,我們至少曾談過另外一個論題。他問我有關中國著名的碑坊,此事與我組織的「中國碑坊協會」(China's Monuments' Society)有關。他問我協會有多少會員,我告訴他大約有二百,並告訴他一些會員的姓名,好作為評價的依據。我告訴他許多西方學者們對中國古代事物有興趣,而且世界許多大人物都因了解中國古代事物而對中國人非常尊重和羨慕。我乘機進言說:欲繼續讓人羨慕,必使代表中國人民的古蹟繼續被人尊重,不幸的,中國軍隊常以碑坊為砲靶,這在中國,像外國汪達爾式的文化破壞一樣糟。一八四三年左右,英人曾破壞了南京「磁塔」(Porcelain Pagoda),這是一件令人費解的事。現在「中國碑坊協會」已獲得外國政府的幫助,有些政府並警告其軍部,不得再做類似的事情。目前我們最感安慰的是,如因實際需要,列強派兵來中國,外國汪達爾式的文化破壞行為將不會發生,假如中國人也有相同的精神表現,對中國文化的保護將會更為有效。
就引起關切和重要性來說,我訪問南京的時機是再好沒有的。北京的清廷就要退位,此為南京的民國政府和革命家孫逸仙的目標生死存亡的關鍵。孫逸仙藉理智的推斷,將把臨時大總統的位置讓給袁世凱,此一事件對袁是最大的考驗,而讓交手續完成後,將成為人類歷史中值得紀念之事。對袁世凱來說,此一事件以武昌臨時政府成立為始,直到他獲得臨時大總統的位置而止。
我在美國跟着孫逸仙旅行美國大陸,由於革命起事的迅速發展,我對他的運動極感興趣。他先後到過舊金山、西雅圖、波特蘭(Portland)、斯泡堪尼(Spokane)、丹佛(Denver)、堪薩斯城(Kansas City)、聖路易(St. Louis)、芝加哥、紐約等地。在紐約,他住在麥廸遜廣場(Madison Square)附近的一家旅舘。前述各地均為中國革命的活動中心。以前,這些地方有一個聯合軍事組織,號稱有四千人,是由孫逸仙的外國助手和顧問荷馬李(Homer Lea)所策劃實行的。
為了配合武昌的宣佈獨立,孫逸仙在芝加哥就西方國家的利益發佈了一個聲明,說明武昌革命的進行方針。美國新聞界都沒能找到孫逸仙的蹤迹,雖然他在紐約沒趕上茅利坦尼亞(Mauretania)號輪船,不得不等着趕下一班。他在英國沒有暴露身份,直到他抵巴黎以後,其領導革命的使命為人所知,始公開露面。而當他取道印度回國的時候,就引起了世界各方的注意。在美國,他曾秘密與革命領袖們會商,決定了他們在中國共和聯邦建立後的任務。
他第一次受到中國人的盛大歡迎是在新加坡的時候,他離開新加坡的時候,有許多中國小姐向他獻花。在香港,他停留了一段時間,寫了一個聲明給美國國務院。當他抵達上海以後,由於他是海外知名的領袖,同時在國內又無派系紛爭,自然以他做臨時大總統最合適。伍廷芳確信中國將經過許多演變才能建立有秩序的政府,他並以為中國將像日本明治維新後一樣,有一段暗殺政府官員的時代,或許要持續數十年。此種說法表明未來的總統職務應推選孚重望的人物來擔任。他說,這些危險性目前尚不明鮮,假如首都遷到北京,情況就大不相同了。
伍廷芳個人把孫逸仙列為第一任總統人選,因為這是天與人歸的事。他把袁世凱列為第二任人選。當務之急是清廷退位,經大多數同意選出一人以統一全國,此事將需孫逸仙的辭職。孫逸仙了解此為時勢所需,自然他會同意。就在這樣的情形下,他當選了臨時大總統。
由孫逸仙當選的態勢,證明伍廷芳所了解的情勢是正確的。以某些「選舉人」的身份為例,即可說明孫逸仙所建的臨時政府(或民國)之本質。我們所提及的「選舉人」是代表四川省的。四川的軍政府當時並不穩定,一個當權的人派了兩個青年人──一個二十六歲,一個二十三歲──代表部分四川人民去武昌建立臨時共和政府。當這兩位「選舉人」到達武昌的時候,漢口淪陷,不久漢陽也被清軍佔有。於是他們就去上海。當他們抵達上海以後,聽說委派他們的都督在委派他們四天之後就被殺了,而都督已另換新人。無論如何,這兩位「選舉人」卻到了南京,代表四川全省四千五百萬人,選舉孫逸仙為臨時大總統。其他參加選舉的各省代表,有許多與這兩位的資格相似。
在這種情況之下,孫逸仙的確把南方各省聯合起來了。
他所領導的南京政府目前正在接受考驗──考驗其是否有能力統一北方。為了這個原因,許多集中於北京政府的國際問題,將在南京展現其威勢。這可從採取軍事和外交行動的日本為代表,此國幾乎傾覆了民國的計劃和孫逸仙在就職誓詞中所作的個人承諾。

注釋

(註一) 據張玉法「譯介孫逸仙博士的幾篇英文傳記資料」,研究中山先生的史料與史學。本文係張玉法譯自麥高邁(Frederick McCor─
    mick)「中華民國」(The Flowery Republic)一書,該書於一九一三年出版於紐約。據談話內容,日期當在民國元年二月間。

相關人名
王寵惠伍廷芳忽必烈孫先生孫逸仙袁世凱張人駿荷馬李麥高邁端方鄧尼
相關地名
上海山西山東中國巴黎日本北京印度西雅圖武昌波特蘭芝加哥金山南京香港紐約堪薩斯城新加坡聖路易葡萄牙漢口漢陽歐洲緬甸暹羅舊金山
相關專有名詞
中國碑坊協會北京政府巡撫明治維新軍政府參議院滿清臨時大總統臨時政府臨時參議院
出處

國父全集

冊數

第二冊

頁次

440-445

檢索詞出現頁次

(註一) 據「民立報」(民國元年一月二十五日)。原標題為「西報之是是非非」。今標題據「會本」。

俟袁宣布共和即行辭任(註一) 民國元年(一九一二年)二月四日與南京訪員之談話
  初四日南京訪員晉謁孫總統。
  孫總統言:一俟袁宣布共和,即將辭任,且將呈請南京參議院選袁為總統。惟清帝遜位之後,尚須設立臨時政府一年,此一年中,蓋專為選舉國會代表,並組織永久之新政府。
  孫總統又謂:袁提議再停戰期限展長七日,此舉似可不必,蓋關於停戰問題之一切計劃,早與清軍從戰之各將領議定也。袁今有全權承認民軍之條款,觀于今日彼之來電可以知之。至將來都城設于何處?南京、北京皆甚合宜。
  (惟總統之意,以為全國大概皆贊成設于南京云。)
(註一) 據上海「申報」(民國元年二月七日)。

亟須輸入社會主義新著迻譯以供研究了解(註一) 民國元年(一九一二年)二月接見中國社會黨江亢虎時談話(中國社會黨各地支部成立已有三十二處,日前湖南支部來電謂譚都督禁止社會黨開會,該黨特舉總代表江亢虎于是日謁見孫大總統,孫先生在另室延接,極不以譚之禁止為然,已允電飭維持。)
  孫先生云:社會主義雖人類共同之思想,實西洋最新之學說,亟須輸入新著,使一般人可解宗旨為入手第一義。自苦政務太煩,不能躬任主持,擬令長子新自美洲回國者,贊佐其事,俾多譯西籍以供材料,緣渠研究有年,且西文漢文均能暢達也。
(註一) 據上海「民立報」(民國元年二月六日),原題為「大總統與社會黨」。

列強承認與民國前途(譯文)(註一) 民國元年(一九一二年)二月在南京與麥高邁的談話

國父全集 四四○

(中國臨時大總統目前沒有時間討論將來的問題,當務之急的外交問題亟待解決,籌劃民國的革命之士正尋求並期望美國的承認與支持財政、列強對民國的承認。特別是日本日益增強的威脅地位,使中國所有的改革問題,始終都受日本的左右;而「日本」一詞,正是精於改革的表徵。)
  「十一年來我一直對你所要解決的問題很感興趣,」我向臨時大總統孫逸仙說:「你和幫助你的人完成了世界上最偉大的事情──推翻滿清統治,這在世界上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事。
  「現在你想知道別人對你所要解決的問題──即推翻滿清,建立你自己的國家,與列國並立──如何看法。滿清統治者沒有外國友邦,列強不承認民國,與他們毫無關係。至於我們美國政府,可能最後才會承認你們。美國政府是想盡其最大的力量,代表中國,與列強周旋。最近的葡萄牙共和國,美國就是最後一國承認的。」
  「不過,美國在三天之內就承認了巴拿馬。」臨時大總統孫先生說。
  「但中國與巴拿馬不同。中國不僅有列國競逐,而且有許多不同的外力干涉。美國過早承認,將更會增加你們的困擾。我們的政府以我們的地理位置驕傲,但也有它的困難。我們的人民不了解中國,他們過於為我們的地理位置和對中國的不干涉政策驕傲,雖是如此,政府還是走在人民的前面。美國政府如果再急進一點,就要在國內喪失威信,更談不到利用其力量與其他國家周旋了。說實在的,所有說英語的民族都對你們友善,同時你也知道,他們都急欲證知中華民國是能立穩脚步的。」
  「但我們迄今仍不合法。我們有三億六千萬同胞,我們控有十五省份──遠達緬甸邊境。我們有政府,但不合法;我們不能繼續這樣下去。人民已在督責我們,他們不了解列強為什麼不承認我們,他們不了解我們的外交問題。你知道,排外的情緒遍處皆是,它可能會爆發,我們無法阻止它──我們無法向那些督責我們的中國人民解釋。世人都很友善──歐洲人都夠朋友──我們到處都有朋友。但我們需要的是承認,你們應該承認我們。」
  「假如中國能表現其自治的能力,」我說:「把內部的歧見解決,並保障外人利益,外國的承認是無問題的。照目前的情形,我們若承認民國,並借款給它,就不能借款給北京政府,二者必擇其一。另一方面說,假如你們與北方協議
談話民國元年二月四四一

把國家畫分為二,每邊各別建立一個政府,你們也將得到承認。」
  「不,那不行。我國人民的情緒是一致的。所有的人都站在我們一邊反對滿清,北京並沒有政府。」
  (當我們在總統官邸交談的時候,外交部長王寵惠和美國特使鄧尼博士(Dr. Tenney)正在另外的地方,同樣討論着承認民國和中國的國際地位等問題。)
  (臨時大總統似乎焦慮着兩件事情,其一是日本,其二是中國人民是否會不再支持南京政府。清廷的退位詔書已經寫好,只以南北兩方的態度尚未協調,延遲未發。袁世凱贊同君主制,並保證支持清廷。假如民國歸了現在的袁世凱,其目的將喪失:假如民國歸了一個維護「中華民國」的袁世凱,其目的將可達成。)
  「你對袁世凱的判斷如何?」臨時大總統問我:「他將依那一方面的考慮行事呢?」
  「我認識他已有幾年,我對他的印象良好,我認為他與許多其他人沒有什麼兩樣。他是個能幹的人。而自他做了山東巡撫和直隸總督以後,我認為他是為國家的最高利益行事,他的確一直獻身於改革事業。」
  「你認為他現在的行動是為了改革呢?還是為了清廷?」
  「他不得不為清廷謀求最佳的條件,但他真正的利益必定是全國的利益──即國家自身,而不是任何個人。我認為他不可能只為其自身利益行事。」
  「我認為他並不如此,否則我就沒有什麼焦慮了。」
  (秘書和部長們都在等着臨時大總統,將近一小時的訪問就此結束。臨時大總統要去與臨時參議院議長會商了。)
當我去訪見孫逸仙的時候,我發覺臨時大總統的住所是與衙門分開的。這是一座西式房舍,為最近被殺的端方所建,後為張人駿總督所居,張現在已作了亡命客。房舍的前院有一個舊式的中國花園,這是我所見到的花園中最美麗的一個,園中有一小湖,湖中有亭,以一長廊相通,好像忽必烈汗所詔建的「莊嚴樂宮」。我由一位沒有武裝的士兵引導,他的上衣戴有白色的符號。我要進入的是大廳左右的房間。走廊前和大廳門口都沒有人接我,那位士兵敲開了左面的門
國父全集四四二

,我才看到人。我發現外面沒有守衛,沒有門房,也沒有招待賓客的人,不禁為之吃驚。
  大約兩分鐘之後,臨時大總統走進來,有一位秘書和一位副官伴隨。我與孫先生握手,孫摒退左右,我們就單獨在爐前的圓桌邊坐下來,爐中燃着火。室內頗冷,我沒脫大衣。臨時大總統穿着卡嘰冬季軍服,有如着軍服的日本軍官。
衣雖為軍裝,但沒掛勳章。他看來機警,想與其學貫中西有關。他的笑容純真,亦頗有些傷感。他四十七歲,看來就是那個年紀。我以前一直在揣想,他的外貌和氣質與「天子」或明代的開國之君有何類似之點?以及他所創造的奇蹟與其他革政拓疆者比較起來有何雷同之處?他嘴邊的笑容樸質而又帶着悲天憫人的樣子。他看來更像暹羅人或緬甸人,不太像中國人。他的身軀並不雄偉驚人,這給我不同的感覺──失望與驚奇參半──他卻完成了世界上最偉大的事業。有關他的一切事物都很單純,他的態度尤平易近人──其真摯若赤子。他似乎在憧憬着一個更偉大的事業,或是一個更好的運氣來臨;前路雖然茫茫,他力圖促其實現。他看來似乎苦難當頭,雖然他並不完全自覺。我不願背離他。無疑的,他具有吸引力;事實證明,即他在萬里之外,他的同志對他仍絕對忠心。
  雖然他一直在想着政治問題,他對中國其他的利益並不是不關心。除了民國的前途外,我們至少曾談過另外一個論題。他問我有關中國著名的碑坊,此事與我組織的「中國碑坊協會」(China's Monuments' Society)有關。他問我協會有多少會員,我告訴他大約有二百,並告訴他一些會員的姓名,好作為評價的依據。我告訴他許多西方學者們對中國古代事物有興趣,而且世界許多大人物都因了解中國古代事物而對中國人非常尊重和羨慕。我乘機進言說:欲繼續讓人羨慕,必使代表中國人民的古蹟繼續被人尊重,不幸的,中國軍隊常以碑坊為砲靶,這在中國,像外國汪達爾式的文化破壞一樣糟。一八四三年左右,英人曾破壞了南京「磁塔」(Porcelain Pagoda),這是一件令人費解的事。現在「中國碑坊協會」已獲得外國政府的幫助,有些政府並警告其軍部,不得再做類似的事情。目前我們最感安慰的是,如因實際需要,列強派兵來中國,外國汪達爾式的文化破壞行為將不會發生,假如中國人也有相同的精神表現,對中國文化的保護將會更為有效。
  就引起關切和重要性來說,我訪問南京的時機是再好沒有的。北京的清廷就要退位,此為南京的民國政府和革命家
談話民國元年二月四四三

孫逸仙的目標生死存亡的關鍵。孫逸仙藉理智的推斷,將把臨時大總統的位置讓給袁世凱,此一事件對袁是最大的考驗,而讓交手續完成後,將成為人類歷史中值得紀念之事。對袁世凱來說,此一事件以武昌臨時政府成立為始,直到他獲得臨時大總統的位置而止。
  我在美國跟着孫逸仙旅行美國大陸,由於革命起事的迅速發展,我對他的運動極感興趣。他先後到過舊金山、西雅圖、波特蘭(Portland)、斯泡堪尼(Spokane)、丹佛(Denver)、堪薩斯城(Kansas City)、聖路易(St. Louis)、芝加哥、紐約等地。在紐約,他住在麥廸遜廣場(Madison Square)附近的一家旅舘。前述各地均為中國革命的活動中心。以前,這些地方有一個聯合軍事組織,號稱有四千人,是由孫逸仙的外國助手和顧問荷馬李(Homer Lea)所策劃實行的。
  為了配合武昌的宣佈獨立,孫逸仙在芝加哥就西方國家的利益發佈了一個聲明,說明武昌革命的進行方針。美國新聞界都沒能找到孫逸仙的蹤迹,雖然他在紐約沒趕上茅利坦尼亞(Mauretania)號輪船,不得不等着趕下一班。他在英國沒有暴露身份,直到他抵巴黎以後,其領導革命的使命為人所知,始公開露面。而當他取道印度回國的時候,就引起了世界各方的注意。在美國,他曾秘密與革命領袖們會商,決定了他們在中國共和聯邦建立後的任務。
  他第一次受到中國人的盛大歡迎是在新加坡的時候,他離開新加坡的時候,有許多中國小姐向他獻花。在香港,他停留了一段時間,寫了一個聲明給美國國務院。當他抵達上海以後,由於他是海外知名的領袖,同時在國內又無派系紛爭,自然以他做臨時大總統最合適。伍廷芳確信中國將經過許多演變才能建立有秩序的政府,他並以為中國將像日本明治維新後一樣,有一段暗殺政府官員的時代,或許要持續數十年。此種說法表明未來的總統職務應推選孚重望的人物來擔任。他說,這些危險性目前尚不明鮮,假如首都遷到北京,情況就大不相同了。
  伍廷芳個人把孫逸仙列為第一任總統人選,因為這是天與人歸的事。他把袁世凱列為第二任人選。當務之急是清廷退位,經大多數同意選出一人以統一全國,此事將需孫逸仙的辭職。孫逸仙了解此為時勢所需,自然他會同意。就在這樣的情形下,他當選了臨時大總統。
  由孫逸仙當選的態勢,證明伍廷芳所了解的情勢是正確的。以某些「選舉人」的身份為例,即可說明孫逸仙所建的
國父全集四四四

臨時政府(或民國)之本質。我們所提及的「選舉人」是代表四川省的。四川的軍政府當時並不穩定,一個當權的人派了兩個青年人──一個二十六歲,一個二十三歲──代表部分四川人民去武昌建立臨時共和政府。當這兩位「選舉人」
到達武昌的時候,漢口淪陷,不久漢陽也被清軍佔有。於是他們就去上海。當他們抵達上海以後,聽說委派他們的都督在委派他們四天之後就被殺了,而都督已另換新人。無論如何,這兩位「選舉人」卻到了南京,代表四川全省四千五百萬人,選舉孫逸仙為臨時大總統。其他參加選舉的各省代表,有許多與這兩位的資格相似。
  在這種情況之下,孫逸仙的確把南方各省聯合起來了。
  他所領導的南京政府目前正在接受考驗──考驗其是否有能力統一北方。為了這個原因,許多集中於北京政府的國際問題,將在南京展現其威勢。這可從採取軍事和外交行動的日本為代表,此國幾乎傾覆了民國的計劃和孫逸仙在就職誓詞中所作的個人承諾。
(註一) 據張玉法「譯介孫逸仙博士的幾篇英文傳記資料」,研究中山先生的史料與史學。本文係張玉法譯自麥高邁(Frederick McCor─mick)「中華民國」(The Flowery Republic)一書,該書於一九一三年出版於紐約。據談話內容,日期當在民國元年二月間。

對北方兵變之意見(註一) 民國元年(一九一二年)三月在南京答字林西報記者問
  此次北方兵變,頗為關心。前此北省之事不與南省涉者,今則不然,深信袁大總統有彈壓方法,外間雖有恐慌謠言,不足以阻信任。民國政府必設法維持北方秩序,保護外人生命財產。南省現正籌備協助袁大總統,此次之事非袁無彈壓之力,實因叛兵勾結土匪而起,北方軍士暨人民皆忠向共和。
(註一) 據「民立報」(民國元年三月六日)。原標題為「字林報載孫大總統對訪員宣言」。今標題據「會本」。

政治革命之後宜繼以和平的社會革命(註一) 民國元年(一九一二年)四月四日在上海答文匯報記者問
  孫君語訪員曰:政治上革命今已如願而償矣,此後當竭力從事於社會上革命。社會革命比諸政治上革命愈屬重大,
談話民國元年三月──四月四四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