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黃興抵武漢,被舉為革命軍總司令 detail

:::

黃興抵武漢,被舉為革命軍總司令

學習筆記 勘誤意見
下載
0 次數
點擊
182 次數
詮釋資料說明
生平歷程
革命起義再接再厲武昌起義推翻專政
題名

黃興抵武漢,被舉為革命軍總司令

民國紀年

民國紀元前一年

干支紀年

辛亥

西元紀年

一九一一年

舊曆月日

九月初七日

新曆(西曆)月日

十月二十八日

國父年歲

46

全文內容

自九月初,清軍增援反撲,民軍漸失利。初六日,清將馮國璋任前敵總指揮,沿京漢路分兵  來攻。民軍英勇拒敵於劉家廟,因受優勢砲火壓迫,頗有傷亡;午前十時,戰事頗烈,敵艦四  艘又駛至諶家磯,水陸夾攻,民軍死傷漸多。敵進薄不已,更以馬隊進襲,戰至天晚,民軍敗  退至大智門,清軍佔領劉家廟一帶;漢口之跑馬場亦為敵佔領。指揮官張景良通敵,漢口軍政  分府主任詹大悲派人執殺之。(註一○三)初七日,清軍乘虛來襲,再以軍艦助攻。民軍死力抵禦,砲兵  之一部,散在閘口一帶,尚能發射,遙為應援;清兵艦亦被武昌方面砲隊擊退,遂成相持之  局。十時許,清步兵一標,攜機關槍,由後湖堤迂迴民軍右側,猛力攻擊,復用管退砲數尊,  以引火彈射擊,民軍復大挫。張廷輔等負傷,居正、蔡濟民、吳兆麟等陸續渡江督戰,以敵砲  火強烈,頹勢已成,居正且荷槍參戰,面部受傷,局勢益殆,而黃興適於是時至。
武昌舉義後,黃興即由港抵滬,寓朱家木橋小樓中,晤宋教仁,傾談盡夕,相偕化裝乘輪赴  武昌,日人北一輝隨行。是日,黃、宋一行抵漢口,正值民軍、清軍隔江砲戰,乃乘駁船渡江  至武昌,一砲彈自頂上掠過,幸均無恙。黃興等既蒞武昌,軍政府派軍隊及諸同志至漢陽門江  岸歡迎,沿街居民均鳴放鞭炮。既至都督府,黎元洪熱烈歡迎,當夜商定增兵漢口實行反攻戰  略,即舉黃興為革命軍總司令,製丈二「黃」字大旗兩面,挑選各機關各部隊有訓練之官兵,  及學生自告奮勇從軍者千餘人,立即渡江督師增援,士氣為之一振。(註一○四)

注釋

(註一○三) 張難先:「湖北革命知之錄」,三三一頁;李廉方:「辛亥武昌首義紀」,一五四頁。
(註一○四) 胡祖舜:「武昌開國實錄」,曹亞伯:「武昌革命真史」,一七二頁記黃興抵武昌為初十日,誤;李廉
      方:「辛亥武昌首義紀」,一四七頁,「確定為九月七日漢口危急,興到,士氣為之一振」。

相關人名
吳兆麟宋教仁居正張廷張廷輔張景良馮國璋黃興詹大悲蔡濟民黎元洪
相關地名
武昌武漢漢口漢陽
相關專有名詞
武昌軍政府軍政府革命軍
出處

國父年譜

冊數

上冊

頁次

0493-0494

相關照片

檢索詞出現頁次

重,乃製一木機代人力。佈置既備,任事者均至,遂將倉前街所賃之店屋名為「成記號」,擇日開市焉。是日凌晨得黃興電,謂清將軍鳳山至天字碼頭,將登岸,宜早為預備。於是令眾人離店,沛基獨留司其事。鳳山肩輿至店前,沛基即拔機將十五磅之炸彈擲下,轟然一聲,鳳山炸斃。連同旗兵、觀眾死傷七十餘人,店亦震塌,鄰右多遭焚燬。沛基由店後從容脫險,同志無一傷者。當籌備時,別設一機關於昌華大街,供調查奔走,與謀者有莊六如、徐宗漢、徐慕蘭、黃悲漢、卓國興諸人,徐等皆婦女,卓尤年幼,多為黃花岡一役之擔任運輸掩護任務者。(註一○二)
九月初七日(十月二十八日)黃興抵武漢,被舉為革命軍總司令。
   自九月初,清軍增援反撲,民軍漸失利。初六日,清將馮國璋任前敵總指揮,沿京漢路分兵來攻。民軍英勇拒敵於劉家廟,因受優勢砲火壓迫,頗有傷亡;午前十時,戰事頗烈,敵艦四艘又駛至諶家磯,水陸夾攻,民軍死傷漸多。敵進薄不已,更以馬隊進襲,戰至天晚,民軍敗退至大智門,清軍佔領劉家廟一帶;漢口之跑馬場亦為敵佔領。指揮官張景良通敵,漢口軍政分府主任詹大悲派人執殺之。(註一○三)初七日,清軍乘虛來襲,再以軍艦助攻。民軍死力抵禦,砲兵之一部,散在閘口一帶,尚能發射,遙為應援;清兵艦亦被武昌方面砲隊擊退,遂成相持之
(註一○二)鄒魯:「中國國民黨史稿」第三篇,八九一──八九三頁。
(註一○三) 張難先:「湖北革命知之錄」,三三一頁;李廉方:「辛亥武昌首義紀」,一五四頁。

國父年譜 民元前一年(一九一一) 四十六歲 四九三

局。十時許,清步兵一標,攜機關槍,由後湖堤迂迴民軍右側,猛力攻擊,復用管退砲數尊,以引火彈射擊,民軍復大挫。張廷輔等負傷,居正、蔡濟民、吳兆麟等陸續渡江督戰,以敵砲火強烈,頹勢已成,居正且荷槍參戰,面部受傷,局勢益殆,而黃興適於是時至。
   武昌舉義後,黃興即由港抵滬,寓朱家木橋小樓中,晤宋教仁,傾談盡夕,相偕化裝乘輪赴武昌,日人北一輝隨行。是日,黃、宋一行抵漢口,正值民軍、清軍隔江砲戰,乃乘駁船渡江至武昌,一砲彈自頂上掠過,幸均無恙。黃興等既蒞武昌,軍政府派軍隊及諸同志至漢陽門江岸歡迎,沿街居民均鳴放鞭炮。既至都督府,黎元洪熱烈歡迎,當夜商定增兵漢口實行反攻戰略,即舉黃興為革命軍總司令,製丈二「黃」字大旗兩面,挑選各機關各部隊有訓練之官兵,及學生自告奮勇從軍者千餘人,立即渡江督師增援,士氣為之一振。(註一○四)
九月初八日(十月二十九日)太原光復。
   太原新軍共一混成協,第二標統閻錫山駐城內,閻為同盟會員;第一標統黃國樑駐新南門外,其第一、二營中多同志;惟以有槍無彈不能動。西安事起,晉撫陸鍾琦派新軍第一標防西河,於初七晚領到子彈,該標一營同志王澤三聯合各同志宣誓反正,與隊官應瑞九、見習官高
(註一○四)胡祖舜:「武昌開國實錄」,曹亞伯:「武昌革命真史」,一七二頁記黃興抵武昌為初十日,誤;李廉方:「辛亥武昌首義紀」,一四七頁,「確定為九月七日漢口危急,興到,士氣為之一振」。

國父年譜 民元前一年(一九一一) 四十六歲 四九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