偕胡漢民等自日本赴新加坡轉河內,設立機關,策畫革命軍事。清使楊樞要求日本政府迫令先生出境,為促成此行之近因
偕胡漢民等自日本赴新加坡轉河內,設立機關,策畫革命軍事。清使楊樞要求日本政府迫令先生出境,為促成此行之近因
民國紀元前五年
丁未
一九○七年
正月二十日
三月四日
42
清廷以革命風聲,震撼中外,甚為悚懼。又以萍、瀏之變,及長江方面累次破獲黨人,已知革命策源地在日本東京。乃命駐日公使楊樞向日政府交涉,要求驅逐先生出境。日政府一面遷就清政府之請,一面亦欲示好於先生,探得先生將有事於兩廣雲南,不日離日,其外務省轉託私人送程儀,開餞宴,殷勤備至。(註五)並以五千元相餽。東京股票商鈴木久五郎亦餽贈一萬元,藉示好感。先生不得已從之。即偕胡漢民暨日人萱野長知、池亨吉等離日南遊。二月初一日(三月十四日)抵香港,萱野等留住;先生則與漢民前往新加坡轉赴安南,設機關部於河南甘必達街(Gambetta Street)六十一號,籌畫進行。於是革命活動區域,乃偏重於滇、粤、桂三省邊隅。(註六)先生接受日政府餽金,因未經眾議,故離日未久,同盟會員章炳麟、張繼、宋教仁、譚人鳳、田桐、白逾桓、日人平山周等即大起非議,而炳麟尤為憤激,竟將民報社所懸先生像除下。及潮惠、欽廉軍事相繼失利,反對者日眾,炳麟等復提議免去先生總理職,而以黃興繼任。獨庶務幹事劉揆一力排眾議,因與張繼互毆。其後劉光漢復提議改組本部,日人北一輝(輝次郎)、和田三郎等主張尤力,亦以揆一反對而止。揆一以黨內糾紛日甚,乃移書馮自由、胡漢民,請就近勸告先生,向東京本部引咎罪己,以平眾憤,引萬方有罪在予一人之古語為譬。馮、胡然其議,聯名函請先生採納。先生得書後,謂諸同志皆熱血青年,在無事時自不免易生事端,此種黨內糾紛,惟事實足以解決,絕無引咎罪己之理。黃興亦致書東京同志,謂宜傾心擁護先生,萬勿舉己為總理,而陷於不義。未幾,鎮南關、河口相繼發難,東京黨員紛紛歸國,反對之聲,始告沉寂。(註七)
(註五) 「國父全集」第四冊,一二○頁,中央黨史會編訂,民國七十八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出版,臺北。
(註六) 馮自由:「革命逸史」第二集,一五四頁,商務印書館發行,民國三十二年二月初版,重慶。
(註七) 鄧慕韓:「孫中山先生傳記」;馮自由:「記中國同盟會」(「革命文獻」第二輯,一六──一七頁,
中央黨史會編輯,民國四十七年十二月再版,臺北)。
國父年譜
上冊
0316-0317
分散,逾三月遂有黃岡之役。(註三)
正月十三日(二月二十五日)與日人富澤、內田良平等相晤。
是日上午十一時,日本海軍士官富澤謁先生,由宋教仁任通譯。下午四時,先生偕章炳麟、劉師培、胡漢民、宋教仁等至赤坂三河屋與內田良平、宮崎、清藤、和田諸人相晤,坐談甚久,並呼酒共飲,至夜九時方罷。(註四)
正月二十日(三月四日)偕胡漢民等自日本赴新加坡轉河內,設立機關,策畫革命軍事。清使楊樞要求日本政府迫令先生出境,為促成此行之近因。
清廷以革命風聲,震撼中外,甚為悚懼。又以萍、瀏之變,及長江方面累次破獲黨人,已知革命策源地在日本東京。乃命駐日公使楊樞向日政府交涉,要求驅逐先生出境。日政府一面遷就清政府之請,一面亦欲示好於先生,探得先生將有事於兩廣雲南,不日離日,其外務省轉託私人送程儀,開餞宴,殷勤備至。(註五)並以五千元相餽。東京股票商鈴木久五郎亦餽贈一萬元,藉示好感。先生不得已從之。即偕胡漢民暨日人萱野長知、池亨吉等離日南遊。二月初一日
(註三)鄧慕韓:「孫中山先生傳記」原稿(中央黨史會藏)。
(註四) 宋教仁:「我之歷史」(「宋教仁先生文集」上冊,二六五頁)。
(註五) 「國父全集」第四冊,一二○頁,中央黨史會編訂,民國七十八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出版,臺北。
國父年譜 民元前五年(一九○七) 四十二歲 三一六
(三月十四日)抵香港,萱野等留住;先生則與漢民前往新加坡轉赴安南,設機關部於河南甘必達街(Gambetta Street)六十一號,籌畫進行。於是革命活動區域,乃偏重於滇、粤、桂三省邊隅。(註六)
先生接受日政府餽金,因未經眾議,故離日未久,同盟會員章炳麟、張繼、宋教仁、譚人鳳、田桐、白逾桓、日人平山周等即大起非議,而炳麟尤為憤激,竟將民報社所懸先生像除下。及潮惠、欽廉軍事相繼失利,反對者日眾,炳麟等復提議免去先生總理職,而以黃興繼任。獨庶務幹事劉揆一力排眾議,因與張繼互毆。其後劉光漢復提議改組本部,日人北一輝(輝次郎)、和田三郎等主張尤力,亦以揆一反對而止。揆一以黨內糾紛日甚,乃移書馮自由、胡漢民,請就近勸告先生,向東京本部引咎罪己,以平眾憤,引萬方有罪在予一人之古語為譬。馮、胡然其議,聯名函請先生採納。先生得書後,謂諸同志皆熱血青年,在無事時自不免易生事端,此種黨內糾紛,惟事實足以解決,絕無引咎罪己之理。黃興亦致書東京同志,謂宜傾心擁護先生,萬勿舉己為總理,而陷於不義。未幾,鎮南關、河口相繼發難,東京黨員紛紛歸國,反對之聲,始告沉寂。(註七)
(註六) 馮自由:「革命逸史」第二集,一五四頁,商務印書館發行,民國三十二年二月初版,重慶。
(註七) 鄧慕韓:「孫中山先生傳記」;馮自由:「記中國同盟會」(「革命文獻」第二輯,一六──一七頁, 中央黨史會編輯,民國四十七年十二月再版,臺北)。
國父年譜 民元前五年(一九○七) 四十二歲 三一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