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太夫人卒,享年八十三歲
楊太夫人卒,享年八十三歲
民國紀元前二年
庚戌
一九一○年
六月
七月
45
楊太夫人以清道光八年(一八二八)六月十三日生,享壽八十三歲,距辛亥光復僅一載耳。 先生自三十歲後,奔走國事,席不暇煖,未能常侍左右。太夫人隨德彰公寄居香港九龍城東頭 村二十四號,病逝時,先生方自新加坡赴庇能,深以未得親視含殮為憾。由同盟會會員羅延年 經紀太夫人之喪,葬於新界西貢濠涌百花林。墓碑題「香邑孫門楊氏太君墓」。(註三十九)背面有「孫 山后土」碑石。
(註三十九) 羅香林:「國父家世源流考」,三九頁,臺灣商務印書館發行,民國六十年五月臺一版,臺北。
國父年譜
上冊
0419
檢索詞出現頁次
干,由各地分會分任,向各會員捐助至足數為度;其支部經費若干,則由所屬地之分會照前法捐助。」(註三十八)
楊太夫人卒,享年八十三歲。
楊太夫人以清道光八年(一八二八)六月十三日生,享壽八十三歲,距辛亥光復僅一載耳。
先生自三十歲後,奔走國事,席不暇煖,未能常侍左右。太夫人隨德彰公寄居香港九龍城東頭村二十四號,病逝時,先生方自新加坡赴庇能,深以未得親視含殮為憾。由同盟會會員羅延年經紀太夫人之喪,葬於新界西貢濠涌百花林。墓碑題「香邑孫門楊氏太君墓」。(註三十九)背面有「孫山后土」碑石。
六月十四日(七月二十日)致函吳敬恆,請設法營救汪兆銘。
汪兆銘雖被判永遠監禁,同志亟欲設法營救。先生是日再致函吳敬恆,請其與歐洲同志密商營救之法,函曰:「吾黨今日有一急要問題,必須設法解決者,為謀救精衛之事。今外間已有擔任之人,惟苦不詳悉北京近情及精衛在囚之地,故先當調查確實,乃可行事,此必靠北京官場同志乃能為之。此間同志已各就所識,請為盡力,然猶恐耳目未週,今再請先生就歐洲同志
(註三十八)「國父全集」第四冊,一四○──一四一頁,及一二九──一三○頁。
(註三十九) 羅香林:「國父家世源流考」,三九頁,臺灣商務印書館發行,民國六十年五月臺一版,臺北。
國父年譜 民元前二年(一九一○) 四十五歲 四一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