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以孫中山思想推動兩岸和平 detail

:::

以孫中山思想推動兩岸和平

學習筆記 勘誤意見
下載
0 次數
點擊
51 次數
詮釋資料說明
文件類型

研討會論文

研討會

孫中山與現代中國學術研討會

題名

以孫中山思想推動兩岸和平

題名(英)

Promoting Peace with Sunology between Taiwan Cross-Strait

作者
高輝
期刊

第八屆孫中山與現代中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單元

論文及評論:歷史組 (Thesis and Critiques: Section of History Reminiscence)

出版西元年月日

2005/11/30

頁次

P083-098

關鍵詞
孫中山思想民族主義兩岸關係和平
全文內容

  在兩岸諸多重大的差異之下,孫中山及其思想乃中國現代史上少數被海峽兩岸共同尊重和承認的共識之一,雖然其地位在台灣沒有往日的尊榮,但應無損於他作為一位世界偉人的份量。孫中山先生於二十世紀初期便已經認知到資本主義的缺點及弊端,並且對共產主義提出質疑和批評,故而融合兩方思想又注入中國傳統思想而創造三民主義。其思想曾指導過台灣的經濟發展及民主發展,今日亦成為中共經濟發展的參考。當時他的設計或有不足,或有已無法符合今日之現況,但如同孫子兵法之於戰爭,其思想不因戰爭的技術前進而落伍,依舊指導著新的戰爭思維。在中共正摸索未來何去何從時,孫中山思想是不是值得參考及借鏡呢?是不是能成為中國大陸未來發展道路上的一條捷徑呢?在經濟問題上,中共已多有成就,然而政治上能否突破?若兩岸皆接受孫中山思想的引導,同朝此目標前進,則兩岸關係將會如何?兩岸關係以和平為首要前提,孫中山臨終亦有呼籲「和平、奮鬥、救中國」,目前兩岸不必在統獨議題上交鋒,如此會加深兩岸人民的反感與敵意,兩岸應以更開闊的思維看待兩岸的未來,若獨立的益處大於統一則為何要統一?相反若統一的益處大於獨立則又為何要獨立呢?兩岸關係非常複雜,複雜到兩岸的民航飛機等了56年才正常的起降於兩岸機場。但兩岸關係也可以很簡單,以實質的交流擱置政治的僵局,各自努力發展民生經濟,建立並完善民主政治,以更開闊的胸襟看待民族的發展,維持今日和平的局面,至於未來兩岸何去何從,相信後代子孫的智慧,何需杞人憂天呢?

出版者

國立國父紀念館

出版地

臺北市

備註

ISBN:986-00-29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