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與王寵惠聯名致烟臺都督令轉飭即墨縣民軍照約暫行退出電 detail

:::

與王寵惠聯名致烟臺都督令轉飭即墨縣民軍照約暫行退出電

學習筆記 勘誤意見
下載
0 次數
點擊
24 次數
詮釋資料說明
題名

與王寵惠聯名致烟臺都督令轉飭即墨縣民軍照約暫行退出電

生平歷程
民國肇建與宣揚主義
文件類型

函電

民國日期

001/02/03

西元日期

1912/02/03

國父年歲

47

全文內容

與王寵惠聯名致烟臺都督令轉飭即墨縣民軍照約暫行退出電(註一) 民國元年(一九一二年)二月三日
烟臺都督鑒:頃據駐variant-characters-w003.gif德領事面稱:「接駐北京德使電開:『即墨縣由民軍佔據,宣布獨立。查即墨縣離膠澳海面潮平附近一百里內,據光緒二十四年二月中德條約第一款內載:大清國允許離膠澳海面潮平周遍一百里內(係中國里),准德國官兵隨時過調,惟自主之權仍歸中國,如有中國飭令設法等事,應向德國商定。該地內應駐兵營,中國允與德國會商辦理』等語。是此款所訂者,該處民軍未嘗遵照辦理,飭向貴部電飭該處民軍,迅即照約退出」等語。即希貴都督迅飭該處民軍照約暫行退出,候本部與德國商定再行辦理。總統孫文、外交總長王寵惠。江。

注釋

(註一) 據「臨時政府公報」第十二號(民國元年二月十日)。

相關人名
王寵惠烟台
相關地名
中國北京即墨烟臺德國
相關專有名詞
中德條約
出處

國父全集

冊數

第四冊

頁次

203-204

檢索詞出現頁次

復伍廷芳轉告袁世凱制止張勳等進兵電(註一) 民國元年(一九一二年)二月二日

  伍秩庸代表鑒:維密電悉。徐、潁兩地實彼方先行進攻,民軍迎擊卻之,張勳、朱震所稱,皆非事實。若彼方真有和平之意,宜飭張勳等更稍退卻,方可取信協商。以張勳等屢次違約妄進,非段軍之比也。請電告袁。孫文。叩。
(註一) 據「共和關鍵錄」。

致何宗蓮告以五族共和電(註一) 民國元年(一九一二年)二月三日
  大同府何都統鑒:寒電悉。卓識偉論,不勝欽佩。文始終主義,在救同胞於水火,毫無私意於其間。共和民國係結合漢、滿、蒙、回、藏五大種族,同謀幸福,安有自分南北之理,更安有苛遇滿族之理。來電指摘各節,實無其事,想係反對共和民國者造謠誣衊之語,萬不可信。若賴公等之力,令共和國家早日成立,文當即避賢路,國家之事,由全國五族人共組織之,文何私焉?請釋疑念,並希即圖進行為禱。孫文。江。
(註一) 據「臨時政府公報」第九號(民國元年二月六日)。

與王寵惠聯名致烟臺都督令轉飭即墨縣民軍照約暫行退出電(註一)
民國元年(一九一二年)二月三日
  烟臺都督鑒:頃據駐variant-characters-w003.gif德領事面稱:「接駐北京德使電開:『即墨縣由民軍佔據,宣布獨立。查即墨縣離膠澳海面潮平附近一百里內,據光緒二十四年二月中德條約第一款內載:大清國允許離膠澳海面潮平周遍一百里內(係中國里),准德國官兵隨時過調,惟自主之權仍歸中國,如有中國飭令設法等事,應向德國商定。該地內應駐兵營,中國允與德國會商辦理』等語。是此款所訂者,該處民軍未嘗遵照辦理,飭向貴部電飭該處民軍,迅即照約退出」等語。即希貴都督迅飭該處民軍照約暫行退出,候本部與德國商定再行辦理。總統孫文、外交總長王寵惠。江。

函電(上) 民國元年二月 二○三

(註一) 據「臨時政府公報」第十二號(民國元年二月十日)。

請即派員來寧熟商致招商局電(註一) 民國元年(一九一二年)二月三日
  招商局諸公鑒:前日股東開會議決,具見同情。至遠地未深明委曲者,當不難於疏通。無論如何,仍請派員來寧熟商一切。總統孫文。江。印。
(註一) 據「歷史檔案」(一九八三年第三期)。

復中華國貨維持會論服制函(註一) 民國元年(一九一二年)二月四日
  逕覆者:來書備悉。貴會對於易服問題,極力研求,思深慮遠,具見關懷國計,與厪念民艱熱忱,無量欽佩。禮服在所必更,常服聽民自便,此為一定辦法,可無疑慮。但人民屈服於專制淫威之下,疾首痛心,故乘此時機,欲盡去其舊染之污習。去辮之後,亟於易服,又急切不能得一適當之服式以需應之,於是爭購呢絨,競從西制,致使外貨暢銷,內貨阻滯,極其流弊,誠有如來書所云者。惟是政府新立,庶政待興,益以戎馬倥偬,日夕皇皇,力實未能兼顧及此。
而禮服又實與國體攸關,未便輕率從事。且即以現時西式裝服言之,鄙意以為尚有未盡合者。貴會研求有素,諒有心得,究應如何創作,抑或博採西製,加以改良,即由貴會切實推求,擬定圖式,詳加說明,以備採擇。此等衣式,其要點在適於衛生,便於動作,宜於經濟,壯於觀瞻;同時又須絲業衣業各界力求改良,庶衣料仍不出國內產品,實有厚望焉。今茲介紹二人,藉供貴會顧問,一為陳君少白(香港中國報館),一為黃君龍生(廣東省海防)。陳君平日究心服制;黃君則於西式裝服,製作甚精,並以奉白。藉頌公安。
(註一) 據「臨時政府公報」第七號(民國元年二月四日)

國父全集 二○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