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政治領袖與政治轉型 : 蔣經國與臺灣政治轉型 detail

:::

政治領袖與政治轉型 : 蔣經國與臺灣政治轉型

Download
0 times
Click
257 times
Metadata directions
Accession number

048771

Call number

D 733.294 7547 87

Title

政治領袖與政治轉型 : 蔣經國與臺灣政治轉型

Author
陳世岳
School

國立中山大學

Department

中山學術研究所

Degree category

博士(Doctor)

Publication year

1998

Graduation year

87

Page

191

Language

中文

Keyword
蔣經國政治領導政治轉型
Keyword(EN)
Chiang Chin-Kuopolitical leadershippolitical transition
Table of 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2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2
 第二節 文獻檢討-----4
 第三節 研究概念與研究議題-----11
 第四節 研究架構與章節-----19
第二章 蔣經國的個人特質-----21
 第一節 政治歷練-----21
 第二節 政治思想-----37
 第三節 政治性格-----47
 第四節 政治心法-----51
第三章 蔣經國主政時的政治環境-----53
 第一節 內在環境-----53
 第二節 外在環境-----67
第四章 蔣經國與本土化-----76
 第一節 本土化政策回顧-----76
 第二節 本土化政策的推行-----80
 第三節 本土化政策的檢討-----86
第五章 蔣經國與自由化-----89
 第一節 自由化回顧-----89
 第二節 開放組黨-----94
 第三節 解除戒嚴-----102
第六章 蔣經國與政治參與-----109
 第一節 政治參與回顧-----109
 第二節 選舉-----112
 第三節 充實國會-----125
第七章 蔣經國與兩岸解凍-----135
 第一節 兩岸關係回顧-----135
 第二節 開放探親-----143
 第三節 解凍後的問題-----150
第八章 結論-----157
 第一節 研究發現-----157
 第二節 檢討與建議-----161
參考書目-----164
附錄-----180

References

一、 中文部份
Amsden,Alice H,龐建國(譯),1986,〈政府與臺灣的經濟發展〉,見丁庭宇、馬康莊(編),《臺灣社會變遷的經驗》,台北,巨流出版社,第87-116 頁。
Cline,Ray S.(中譯本),1990,《我所知道的講經國》,台北,聯經出版社。
Cohe, John, 聶崇信,朱秀賢(譯),1990,《民主概論》,台北,台灣商務。
Copper ,John F.張景旭(譯),1986〈臺灣最近的選舉〉,見丁庭宇、馬康莊(編),《臺灣社會變遷的經驗》,台北,巨流出版社,第87-116頁。
Dahl,Robert A.,1971,張明貴(譯),1989,《多元政治:參與和反對》,台北,唐山出版社。
Domes ,Jargon ,馬康華(譯),1986,〈臺灣的政治分化:1979 至1980 年執政黨反對勢力中的團體形成〉,見丁庭宇、馬康莊(編),《臺灣社會變遷的經驗》,台北,巨流出版社,第87-116 頁。
Engstrom,Richard L.&朱志宏,郭祥惠(譯),1986,〈中華民國立法院1980年增補選衝擊〉,見丁庭宇、馬康莊(編),《臺灣社會變遷的經驗》,台北,巨流出版社,第87-116 頁。
Gardner ,John W.,1989.譚家瑜譯.《新領導力》,台北,黎銘出版社,1992。
George Kerr,陳榮成(譯),1973,《被遺忘的台灣》,台北,深耕出版社社。
Sterling Seagrave,(譯者、年代、不詳)宋氏王朝。
丁仁芳,1995,〈民主化對經濟組織的影響:威權統合主義的轉型〉,中山大學政治所「臺灣民主化學術研討會」發表論文。
小谷豪次郎,1990,《蔣經國先生傳》,中央日報出版社。
中國大百科全書,1993,台北,錦繡出版。
中華民國史料研究中心編,1989,《中國國民黨黨史資料與研究》,台北,編者。
尹慶耀,1990,《共黨理論批判》,台北:正中書局。
公劉,1995,〈追憶我在江西贛州邂逅蔣經國先生的始末〉,聯合報,84.2.21。
孔衡均,1984,〈中華民國行憲後歷任內閣〉,《透視權力核心》,風雲論壇社出版社,第152 頁。
王功安、王磊,1988,《國共兩岸關係史》,武漢出版社。
王育德,1979,《苦悶的臺灣》,自由時代系列叢書9 號。
王昇,1998,「紀念蔣經國先生逝世十週年口述歷史座談會」發言內容,見《近代中國》,第123 期(87.2.25),第138-9 頁。
王振寰,1993,《資本,勞工,與國家機器》,臺灣社會研究叢刊-04。
    1989,〈台灣的政治轉型與反對運動〉,《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2165卷一期(春季號),第71~116 頁。
王萬里,1986,《美蘇關係研究》,台北,黎明出版社。
王遂今,1989,《蔣介石家世》,台北,躍昇出版社。
王榮川,1991,〈蔣經國先生外交思想〉,見《復興崗學報》,第45 期(80.10),第73-97 頁。
王昭明,1995,《王昭明回憶錄》,台北,時報出版。
申子揚,1989,〈蔣經國最後二十天的生活〉,見《新新聞週刊》,一月二~八日,第12~14 頁。
丘宏達,1979,《中美關係問題論集》,時報出版社。
包宗和,1995,〈後冷戰時期兩岸關係的問題癥結與發展途經〉,見《鄧後大陸情勢暨兩岸關係論文集》,台北,中國大陸研究學會編。1991,《台海兩岸互動的理論與政策面向》,著者自印,再版。
古道中,1985,《中國青年政治社會化之研究》,政戰學校政治所碩士論文。
史明,1980,《台灣人四百年史》,台北,自由時代週刊出版社。
尼洛,1995,《王昇:險夷原不滯胸中》,台北,世界文物出版社。
田弘茂,1983,〈現階段與台灣未來十年的發展〉,《中國論壇》,第247 期,第28-29 頁。
    1989,《大轉型:中華民國的政治和社會變遷》,台北,時報出版社。
    1990,〈落實政黨政治之展望〉,《公共政策研討會論文》,廾一世紀基金會與時報文教基金會主辦。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編,1994,《臺海兩岸關係說明書》,台北,陸委會。
行政院主計處編,1989,《中華民國臺灣地區社會指標統計》。
        1987,《中華民國臺灣地區社會指標統計》
行政院新聞局編,1992,《中華民國年鑑》,台北,正中書局。
朱秀娟,1995,《點滴在心頭:42 位身邊人談二位蔣總統》,台北,天下文化出版社。
朱重聖,1998,〈國史館現藏「蔣經國總統檔案」介紹〉,見《近代中國》第123 期,第89-113 頁。
朱高正,1989,《朱高正論文集:和平革命》,台北,久大出版。
朱昭陽口述,1994,《朱昭陽回憶錄》,台北,前衛出版社。
朱堅章,1987,〈民權主義的精義〉,見陳儀深、劉阿榮編,1987,《孫文思想的理論與實際》,台北,弘文館出版社。
朱雲漢,1978,《台灣地區政治參與模式之研究》,台大政治所碩士論文。
    1994,〈憲政改革與民主化〉,見《寧靜革命》,新聞局編印,第71-84頁。
江南,1983,〈蘇聯時期的蔣經國〉,見李敖,1991,《蔣經國研究》,李敖出版社。
   1988,《蔣經國傳》,台北,李敖出版社。
江炳倫,1983,〈我國政黨政治的現況與未來〉,《中國論壇》,第247 期,第20-21 頁。
    1993,《挑戰與回應-民國七O 年代臺灣的鉅變》,台北,自由基金會印行。
艾思明,1993,〈中華民國權力核心〉,《透視權力核心》,風雲論壇社出版,第46-48 頁。
何天華,1991,〈台灣教育的發展特點與問題〉,見陳孔立編,《台灣研究十年》。
余英時,1988,〈余見其進,未見其止〉,《蔣經國先生哀思錄》,第一篇,第579-583 頁。
吳乃德,1989,〈搜尋民主化的動力︰兼談民主轉型的研究取向〉,《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二卷第一期,第145-161 頁。
    1993,〈省籍意識、政治支持和國家認同—臺灣族群政治理論的初探〉,
見張茂桂等著(1993),《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台北,業強出版社。
吳玉山,1994,〈破與立—審視東歐民主轉型理論〉,《政治科學叢報》,第五期。
吳東野,1991,〈政黨民主與政黨政治),《政黨政治與民主憲政學術研討會論文》,民主基金會印行,第29-62 頁。
吳昱輝,1987,《自決與獨立》,高雄,新台政論社出版社。
吳國楨,1995,《吳國楨傳》,台北,自由時報出版社。
吳聰敏,1988,〈美援與臺灣的經濟發展〉,《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988 春季號。
呂秀蓮,1989,《台灣的過去與未來》,台北,拓荒者出版社。
    1991, 《重審美麗島》,台北,自由晚報出版。
    1992,「二屆立委選舉候選人國是辯論」發言紀錄,中國時報,81.12.1。
呂亞力,1977,〈亞非新興開發中國家政治領導的研究〉,《政治學報》,第六期,第1-42 頁。
    1979,《政治發展與民主》,台北,五南出版社。
    1984,〈台灣地區政治發展的經驗與展望〉,《臺灣地區社會變遷與文化發展》,1985,中國論壇出版。
李文朗,1988,〈台灣社會結構的變化及省藉問題解決之道〉,見高英茂、丘宏達編,《中華民國當前革新問題》,台北,時報出版。
李元平,1988,《用血汗凝聚長城的蔣故總統經國先生》,臺灣省訓練團。
李本京,1988,《七十年中美關係評估》,台北,正中書局。
李松林,1993 a《蔣介石的臺灣時代》,台北,風雲時代。
    1993b,《蔣經國的臺灣時代》,台北,風雲時代。
李非,1991,〈論臺灣的城市化及其與經濟發展的關係〉,《台灣研究十年》,第203-224 頁。
李家泉,1995,〈從主權和治權的關係看「一個中國」原則─兼論中國統一模式〉,見《主權問題和兩岸關係論文集》,台北,中國大陸研究學會編。
李祖基,1991,〈近代臺灣對外貿易對地方社會經濟之影響〉,《台灣研究十年》,第315-344 頁。
李敖,1989,《論斷蔣經國》,台北,李敖出版社。
   1991,《蔣經國研究》,台北,李敖出版社。
李登輝,1996,《經營大臺灣》,台北,遠流出版。
    1988,〈百日追思感言〉,見《蔣經國先生哀思錄》,第一編,373-375頁。
李雲漢,1990,〈外界實不宜曲解李總統的政治意涵〉,見《傳承、創進、革新》,華翰出版社。
    1990,〈蔣經國先生在抗戰戰時期的奮鬥〉,《近代中國》,第76期〈80.4.30〉第30-55 頁。
李煥,1995,〈一位畢生致力於民主奮鬥的實踐者〉,中央日報(84.1.13)。
   1996,《透視政黨政治》,台北,時報出版社。
李筱峰,1987,《台灣民主運動40 年》,台北,自立晚報出版社。
    1986〈知識分子與政治革新運動〉,《中國論壇》,第265 期,第68-92頁。
李劍農,1976,《中國近百年政治史》,台北,台灣商務出版社。
李玉貞,1995,《少年經國傳》,台北,日臻出版。
李國鼎,1978,《臺灣經濟快速成長的經驗》,台北,正中書局。
汪士淳,1996,《千山獨行-蔣緯國的人生之旅》,台北,天下出版社。
汪彝定,1991,《走過關鍵年代》,台北,商周文化出版社。
卓文倩,1993,《蔣經國時代政治體系之分析》,文化大學中山所碩士論文。
周王蔻,1993,《蔣方良與蔣經國》,台北,麥田出版社。
    1994,《李登輝·1993》,台北,吳氏公司出版。
周添城,1989,《意見領袖的大陸經貿主張》,台北,國家政策研究中心。
周陽山,1995,〈制度化與民主化概念的省思〉,中山大學政治所「台灣民主化學術研討會」(1995.6)發表論文。
周靈鈞,1990,〈從兩封長信看經國先生贛南情懷〉,《傳記文學》,第56 卷第一期,22-28 頁。
林岡,1996,〈中共內部政經情勢與對台政策之關係〉,見明居正(編),《雙贏?雙輸?─兩岸關係何去何從?》,台北,致良出版社,第68~87頁。
林子侯,1978,《臺灣涉外關係史》,台北,三民書局。
林紀東,1980,《比較憲法》,台北,五南出版社。
林勁,1991,〈「臺灣自決」理論基本特徵分析〉,《台灣研究十年》,第1-20頁。
林重甫,1988,〈經國先生與中華民國政治民主化〉,見《全國三民主義研究所學生第二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第150 頁。
林毓生,1984,〈從海外展望台灣未來十年的發展〉,《中國論壇》,第249期,第28-30 頁。
林蔭庭,1998,《追隨半世紀─李煥與經國先生》,台北,天下出版。
林鐘雄,1987,《臺灣經濟發展40 年》,台北,立自晚報。
沈誠,1995,《兩岸祕使祕聞錄》,台北,商用文化出版。
沈君山,馬英九,1990,〈對國是會議中兩岸關係建議的評論〉,見《浩然基金會暑期研習營演講討論輯,第三冊,兩岸關係》,台北,浩然基金會出版。
沈宗瑞,1994,《台灣工會的角色與發展(1950-1992)—國家組合主義角度的分析》,台大三研所博士論文。
邵宗海,1993,〈兩岸的政治定位之探討〉,《兩岸交流與中國前途之展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政大中山學術與國家發展所印行。
邵玉銘,1996,《中共對台灣地位主張之研究》,政大國關中心。
邱垂亮,1988,《亞洲的政治文化》,台北,前進出版社。
    1996,〈制度民主化的挺進:台灣政治發展一百年〉,見《台灣命運的回顧與展望》,自由時報出版社。
金良年,1989,《帝王權謀術》,上海,古籍出版社。
金耀基,1988,〈蔣經國先生的偉大事業〉,見《蔣總統經國先生哀思錄》,第一編,第594-597 頁。
吳三連,1988,〈弘揚民主憲政,創造經濟奇蹟〉,見《蔣總統經國先生哀思錄》,第一編,第402-6 頁。
俞國華,1986,《行政院俞院長七十四年言論集》,新聞局印行。
南方朔,1994,《自由主義的反思批判》,台北,風雲時代出版社。
施明德,1988,《施明德的政治遺囑》,台北,前衛出版。
姜南揚,1995,《臺灣大轉型》,台北,克寧出版社。
姜新立,1980,《馬克斯主義哲學的貧困》,台北,黎明出版。
    1995,〈東歐國家政治民主化經驗〉,中山大學政治所「台灣民主學術研討會」(1995.6)發表論文。
姚嘉文,1987,《黑水溝》,台北,自立晚報出版。
姚嘉文、林義雄,1977,《虎落平陽》,作者發行。
柏楊,1984,《中國人史綱》,台北,星光出版社。
胡志成,1983,〈從自由中國到中美斷交〉,《臺灣的憲政危機》,台北,八十年代編。
胡佛,1995,〈威權體制的傘狀結構〉,見聯合報,84.8.7。
胡偉星,1996,〈中美台三角關係的互動及其後果〉,見明居正(編),《雙贏?雙輸?─兩岸關係何去何從?》,台北,致良出版社,第23~42頁。
胡祖慶,金秀明,1991,《臺灣關係法—蔣經國浮雕》,台北,五南出版。
范希周,1991,〈試析1948-1968 年美國對臺灣的政策〉,《台灣研究十年》,第69-100 頁。
范龍言,1989,〈蔣經國的「三幹」與「一俄」〉,見李敖,1989,《論定蔣經國》,第255-258 頁。
若林正丈,1988,《中日會診臺灣》,台北,故鄉出版社。
     1994,《台灣─分裂國家與民主化》,台北,月旦出版。
荊知仁,1987,〈法理與情理之間─國代遞補制度以停用為宜〉聯合報,民76.7.25。引自《憲法論衡》,台北,東大出版,第159~162 頁。
    1988,〈國會改革方案的新趨勢〉,引自《憲政論衡》,台北,東大出版,第238~243 頁。
倪炎元,1993,《南韓與臺灣威權政權轉型之比較研究》,政大政治所博士論文。
唐勃,1994,〈列寧主義聯業革命家黨的建構歷程〉,《東亞季刊》,第26 卷第一期,第22-32 頁。
孫序笙,1984,〈臺灣權力結構中的失衡現象〉,見《透視權力核心》,風雲論壇社。
孫運璿,1983,《行政院孫院長七十二年言論》,新聞局出版。
徐正光、宋文里,1992,《臺灣新興社會運動》,台北,巨流出版。
徐宗懋,1993,《臺灣人論》,台北,時報出版。
徐振國,1991,〈國民黨改造期間若干基本制度與政策理念的探討〉,《中山學
說與國家發展學術研討會論文》,民主基金會印行,第69-86頁。
葉振輝,1985,《清季台灣開埠之研究》,著者印行。
殷海光,1990,《政治與社會(上)(下)》,台北,桂冠出版。
秦孝儀,1987,《總裁實踐總理遺志史錄》,第四冊,國民黨黨史會出版。
翁元,1994,《我在蔣介石父子身邊的日子》,台北,書華出版。
翁成受,1991,〈論臺灣經濟發展的原因與條件〉,《台灣研究十年》,第131-152頁。
翁松燃,1986,〈台灣國際體育政治〉,見吳昱輝編,《台灣之將來學術論文集》。
袁文晴,1984,《雷根政府對華政策》,台北,國際現勢周刊社。
郝柏村,1993,《無愧》,台北,天下出版。
    1995,《郝總長日記中的經國先生晚年》,台北,天下出版。
馬英九,1989,〈最後的蔣經國〉採訪談話,《新新聞周刊》,(1989,1,2-8)。
    1990,〈蔣經國先生與復興基地建設〉,見《近代中國》,第76 期,(79.4.30)第55-79 頁。
    1998,「紀念蔣經國先生逝世十週年口述歷史座談會」發言內容,見《近代中國》,第123 期(87.2.25),第120~124 頁。
馬起華,1980,《民主與法治》,台北,黎明出版。
    1992,《民權主義與民主憲政》,台北,正中書局。
馬樹禮,1997,〈解嚴是蔣經國晚年重要決策〉,聯合報,民86.7.15.記者李建榮專訪。
高承恕,1989,〈台灣新興社會運動結構因素之探討〉,見徐正光、宋文里編,《臺灣新興運動》,第9-20 頁。
耿雲卿,1978,〈台灣僅實施了百分之三點七的戒嚴〉,中央日報,民67.12.22二版。
寇思壘,1983,〈政治溝通的昨日與今日〉,《聯合月刊》,第18 期,第29頁。
屠仲,1992,〈蔣經國時代台灣經濟發展之啟示〉,見《經國先生於中華民國復興基地》,政戰學校建校40 週年紀念論文集。
康寧祥,1975,《問政三年》,台北,台灣政論雜誌社。
康中和,1985,《國際政治的理想主義與現實主義》,台北,台灣商務出版。
康綠島,1993,《李國鼎口述歷史》,台北,卓越文化出版。
張五岳,1992,《分裂國家互動模式與統一政策之比較研究》,台北,業強出版社。
張友驊,1988,《鎮國大將軍》,台北,群倫出版社。
    1993,《郝柏村強權興衰》,台北,新高地出版社。
張玉法,1987,〈從戒嚴到解嚴的一萬三千九百三十五天〉,自立晚報,民76.7.20二版
張旭成,1995,〈從臺灣的民主化看兩岸關係〉,見《邁向廿一世紀的兩岸關係》,第59-78 頁,台北,時報出版。
張其盷,1953,〈中國國民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黨務報告要略〉,見《革命文獻》,第七十七輯,第120 頁。
    1984,《先總統蔣公全集》,第一卷,華岡出版。
張宗鼎,1986,〈台灣的產業結構與國際依賴性〉,見吳昱輝編,《台灣之將來學術論文集》。
張明貴(譯),1987,《政治人:政治的社會基礎》,台北,桂冠出版。
張保民,1979,《政治之解析》,台北,長橋出版社。
張俊宏,1977,《我的沈思與奮鬥:二千個煎熬的日子》,著者自印。
    1977,〈我看郭雨新落選訴訟〉,見姚嘉文、林義雄,1977,《虎落平陽》,第393-405 頁,著者印行。
張茂桂,1993,〈省籍問題與民族主義〉,見《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台北,業強出版。
張景涵,1976,《台灣社會力的分析》,台北,環宇出版。
張曉春,1986,〈知識分子與社會運動〉,《中國論壇》,第265 期。
張讚合,1993,〈論台灣歷史命運的特殊性及其對當前兩岸關係的意涵〉,《東亞季刊,第25 卷第3 期,第84-98 頁。
曹祥炎,1988,《經國先生主政期間的政治經濟分析》,政戰政治所碩士論文。
曹俊漢,1991,〈塑造中國國民黨為公共政策政黨芻議〉,《政黨政治與民主憲政學術研討會論文》,民主基金會印行,第153-190 頁。
梁欽堯,1990,《中國國民黨民主化之研究》,台大政治所碩士論文。
許宗力,1995,〈憲政後兩岸關係的法律定位〉,見《邁向廾一世紀的兩岸關係》,第80~99 頁,台北,時報文化。
許倬雲,1984,〈追尋動態的穩定〉,《中國論壇》,第248 期,第18-20 頁。
許福明,1986,《中國國民黨的改造》,台北,正中書局。
許慶復,1994,〈中華民國政治改革運動之回顧與展望〉,見《寧靜革命》,新聞局編印,第85-96 頁。
郭實渝,1986,〈美國與中共人員互訪關係及評析〉,見《中美關係報告:1983-1985》,中研院美國所印行。
陳一新,1991,〈中國國民黨黨務革新與黨內民主〉,《政黨政治與民主憲政學術研討會論文》,民主基金會印行,第85-100 頁。
陳文俊,1983,《臺灣地區中學生的政治態度及其形成因素》,台北,財團法人資訊教育推廣中心基金會。
陳孔立,1991,《台灣研究十年》,台北,博遠出版。
陳立夫,1994,《成敗之鑑─陳立夫回憶錄》,台北,正中書局。
陳玉璽,1990,《臺灣的依附型發展》,台北,人間出版。
陳其南,1987,《台灣的傳統中國社會》,台北,允晨出版。
陳明通,1994,《政治派系與臺灣政治變遷》,台北,月旦出版社。
陳陽德,1992,《台灣當前三大政治問題》,台北,自立晚報出版。
陳義彥,1982,《臺北市選民投票行為之研究》,台北,六國出版社。
陳鐵民,1991,《領導行為心理分析》,台北,遠博出版。
陳儀深、劉阿榮,1987,《孫文思想的理論與實際》,台北,弘文館出版。
陳慶,1990,《中共對台政策之研究》,台北,五南出版社。
陳慶忠,1980,《假期青年自強活動對大學生政治態度影響之研究》,政大政治所碩士論文。
陳鴻瑜,1987,《政治發展理論》,台北,桂冠出版。
陳耀宏,1993,《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全國性動態青年活動之歷史變遷》,師大體育所碩士論文。
陶百川,1986,《困勉狂狷八十年》,台北,東大出版。
齊光裕,1996,《中華民國的政治發展》,台北,揚智出版。
彭明敏,1983,《彭明敏回憶錄》,台北,深耕。
彭堅汶,1991a,〈孫中山先生威權政體民主化發展模式之研究〉,《近代中國》,第82 期(80.4.30)第26-27 頁。
    1991b,〈孫中山先的建國理念與台灣政治發展經驗〉,《近代中國》,第85 期,(80.10.31),第14-15 頁。
    1994,〈中華民國臺灣地區政治發展經驗之探討〉,成大《社會科學學報》,第七期,第25-59 頁。
彭莉,1991,〈試析臺灣獎勵投資條例〉,《台灣研究十年》,第275-292 頁。
彭錦珍,1995,〈現階段我國國防政策之研究〉,《全國三民主義研究所第八屆研究生學術研討會精選集》,政大中山人文所出版,第173-204頁。
彭懷恩,1983,《中華民國政治體系的分析》,台北,時報出版。
    1987, 《台灣政治變遷 40 年》,台北,自立晚報出版。
    1990,《臺灣發展的政治經濟分析》,台北,風雲論壇出版社。
馮滬祥,1990,《經國先生的思想與精神》,台北,黎明出版。
黃仁宇,1991,《資本主義與廿一世紀》,台北,聯經出版。
黃光國,1986,〈「台灣結」與「中國結」的社會心理分析〉,《中國論壇》,第266 期。
    1987,〈「台灣結」與「中國結」︰對抗與出路〉,《中國論壇》,第289 期。
黃昭堂,1989,《臺灣總督府》,台北,自由時代出版。
黃嘉樹,1996,《第三隻眼看台灣:透視國民黨的臺灣驗(1945-1988)》,台北,大秦出版。
黃仁傑,1955,《「國父思想」教材與相關學科融貫方法與模式之研究》,師大三研所出版。
葛永光,1988a,〈賢明睿智引導國家大步邁進〉,《政治變遷與發展─臺灣經驗的探索》,台北,幼獅出版。第179-186 頁。
    1988b,〈政治領導與政治發展─蔣故總統經國先生行誼〉,《政治變遷與發展─臺灣經驗的探索》,台北,幼獅出版。第211-219頁。
楊日旭,1984,《美國對華及中共政策評臆》,台北,黎明出版。
楊艾俐,1993,《孫運璿傳》,台北,允晨出版。
楊國樞,1986,〈「國家未來十年發展的探討」研討會總結報告〉,見中國論壇,第247 期,第10~11 頁。
    1989,〈「台灣新興社會運動研討會」總結報告〉,見徐正光、宋文里編,《臺灣新興社會運動》,第311-326 頁。
楊渡,1988,《強控制解體》,台北,遠流出版。
楊維楨,1986,〈知識分子與技術官僚〉,《中國論壇》,第265 期(75.10.10)。
楊慧君,1988,《我國政黨政治發展之研究》,中山大學中山所碩士論文。
楊旭聲,1985,〈蔣經國的領導風格〉,見《蔣經國浮雕》,第236-242 頁。
賈嵩麓,1994,《蔣總統革命思想》,台北,黎明出版。
鄒魯,1977,《中國國民黨概史》,台北,正中出版。
雷震,1978,《雷震回憶錄》,美國論壇報出版。
漆高儒,1991,《蔣經國的一生》,台北,傳記文學社。
符兆祥,1993,《葉公超傳》,台北,聯懋出版。
翟國瑾,1982,《八0年代初期中美關係展望》,台北,黎明出版。
趙干城、鮑世奮(譯),1992,《史學方法論》,台北,五南出版。
趙少康,1986,〈臺灣與中國前途〉辯論發言,見陳儀深、劉阿榮(編),1987,《孫文思想的理論與實際》,台北,弘文館出版。
趙自齊,1994,《民主思潮的激盪》,新店,著者印行。
趙達中,1985,〈蔣經國的用人才卑理〉,見《蔣經國浮雕》,風雲論壇出版,第243-755 頁。
劉任遠,1983,〈台籍人士在權力核心的角色〉,《透視權力核心》,風雲論壇社出版,第70-72 頁。
劉安祺,1988,〈苦行僧的生活〉,見《蔣總統經國先生哀思錄》,第一篇,第831-832 頁。
劉志攻,1985,《中華民國在聯合國大會的參與》,台北,商務出版。
劉念夏,1991,《民主轉型反對黨政治抗議行為之研究》,政大政治所碩士論文。
劉崇義,1988,《就質詢權研究行政院與立法院的關係》,著者印行。
劉進慶,1986,〈從中樞衛星關係的觀點看台灣政治經濟的演變與展望〉,見吳昱輝編,《台灣之將來學術論文集》。
歐陽國和,1993,《經國先生主政期間中華民國政治發展之研究》,政戰政治所碩士論文。
蔣中正,1950,〈本黨改造案〉,見《革命文獻》,第六十九輯,第446~462頁。
    1967,〈十九世紀以來亞洲的情勢與我們復國建國的要道〉,見秦孝儀(編),《總統蔣公思想言論總集》,卷二十九,第100~127頁。
    1969,〈全面革新的關鍵〉,見秦孝儀(編),《總統蔣公思想言論總集》,卷二十九,第398~414 頁。
    1971,〈我們國家的立場與國民的精神〉,見秦孝儀編,《先總統蔣經國思想言論集》,卷二十九,第513~517 頁。
蔣孝勇,1996,〈蔣孝勇最後聲音〉,《遠見》,1996.9.15。
蔣經國先生全集編輯委員會,1992,《蔣經國先生全集》,台北,行政院新聞局。第一、二、三、四、五、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九、二十、二十四等冊。
蔣經國外傳,自由台灣系列叢書
蔣嘉一(譯),1984,《世界領袖》,台北,天下出版。
蔡政文,1993,《我國對外政策及行動取向》,台北,業強出版社。
蔡政文、林嘉誠,1990,《台海兩岸政治關係》,台北,國家政策資料研究中心。
鄭牧心,1987,《臺灣議會政治40 年》,台北,自立晚報出版。
鄭彥棻,1984,〈蔣總統經國先生的民主憲政思想〉,《憲政時代》,第九卷第四期,第1-5 頁。
鄭學稼(譯),1978,《羅羅斯共產主義之本原》,台北,黎明出版。
鄧中堅,1995,〈墨西哥一黨獨大制的發展與困境〉,中山大學「台灣民主化學術研討會」論文。
錢復,1988,〈憂勤國事,心念全民〉,見《蔣總統經國先生哀思錄》,第一篇,第820-826 頁。
盧修一,1989,《日據時代臺灣共產黨史》,台北,自由時代出版。
蕭全政,1990,〈台灣地區威權體制的政經轉型〉,民主基金會,《台灣地區政治民主化的回顧與展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第40-41 頁。
    1996,《劇變中的亞太與兩岸關係》,台北,業強出版。
蕭欣義,1986,〈祖國臍帶誰剪斷〉,見吳昱輝編,《台灣之將來學術論文集》。
蕭新煌,1992,《社會力–台灣向前看》,台北,自立晚報。
龍中天,1985,〈蔣經國來台後的幾個階段〉,見《蔣經國浮雕》,風雲論壇社出版。
薛化元,1991,《臺灣歷史年表終戰篇Ⅰ~Ⅲ》,台北,國家政策研究中心。
戴天昭,1996,《臺灣國際政治史》,台北,前衛出版社。
戴國輝、葉芸芸,1992,《愛憎二二八》,台北,遠流出版。
謝友釗,1974,〈國際局勢與對美外交〉,《展望》,第95 期。
謝長廷,,《民主進步黨》,自由時代系列叢書第 10 號。
謝政諭,1990,〈我國政黨政治的發展–台灣地區近廿年的政黨變遷〉,見《中華民國的發展經驗》,清大社會科學論叢。第二輯,第187-233頁。
謝然之,1988,〈從馬家寺到復興關〉,《傳記文學》,第54 期第一期,第20頁。
謝瑞智,1991,《憲法大辭典》,台北,國家發展策進會。
簡後聰,1985,《美國對華政策的演變與研析》,台北,五南出版。
顏志榮,1986,《中華民國政治發展經驗》,政大三研所碩士論文。
龐建國,1993,《國家發展理論-兼論臺灣發展經驗》,台北,巨流出版。
羅志淵,1979,《中國憲法與政府》,台北,國立編譯館。
羅旋,《蔣經國江西傳奇》,出版時地不詳。
嚴演存,1989,《早年之臺灣》,台北,時報出版。
嚴靈峰,1988,〈我認識的經國先生〉,見《蔣總統經國生先哀思錄》,第一篇,第847-849 頁。
顧念遠,1983,〈蔣經國的政治哲學〉,(不詳)。
顧長永,1995,〈東亞國家的民主化運動〉,中山大學政治所「台灣民主化學術研討會」論文。
魏鏞,1980,《科學,人才,與現代化》,台北,學生書局。

二、英文部份
劉義鈞,1991:The Authoritarian Power Establishment & Election - Driven Democratic Transformation :A Theory on the Optimal Degree of Political Decompression . Nankan:Academia Since .
Andrain , Charles F.,1988.Political Change in the Third World . Mass :Allen & Unwind.
Bass,Bernard M. 1990 .Handbook of Leadership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Bermeo ,Nancy ,1990.〝Rethinking Regime Change,〞Comparative Politics .April 1990.PP.359-377.
Binder ,Leonard ,1971. 〝Crises of Political Development,〞in Leonard Binder ed.,Crises and Sequences in Political Development.台北,虹橋出版.pp.3-72.
Binnendijk , Hans ,1987. 〝Authoritarian Regimes in Transition ,〞The Washington Quarterly ,Spring 1987.pp.153-164.
Blondel ,Jean ,1987.Political Leadership .London :SAGE.
Burns ,James MacGregor ,1978.Leadership .New York :Harper & Row.
Cheng ,Tun-jen & Stephan Haggard ,1992. 〝Regime Transformation in Taiwan :Theoretical and Comparative Perspectives ,〞in Cheng , Tun-jen & Stephan Haggard ed .,Political Change in Taiwan .London :Lynne Rienner Publishers . pp.1-32.
Chiu , Hungdah , 1979. 〝The Question of Taiwan in Sino-American Relations,〞 in Chiu .Hungda ed .,China and the Taiwan Issues .New York : Praeger.
Collier , David , 1979. The New Authoritarianism in Latin America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Copper , John F.,1979. 〝Political Development in Taiwan ,〞in Chiu Hungdah ed.,China and the Taiwan Issues. New York :Praeger.
Copper , John F.,1990.Taiwan :Nation - State or Province ?Boulder : Westrview Press.
Copper , John F.,1993. Historical Dictionary of Taiwan. NJ :The Scarecrow Press.
Copper , John F.,1993. 〝Totalitarianism ,Authoritarianism ,and the Pursuit of Democracy :Lessions from Taiwan and China ,〞in Gary D. Wekkin ed.,1993. Building Democracy in One-Party System. Connecticut :Praeqer. pp.125-222.
Chou , Yangsun & Andrew J. Nathan ,1987. 〝Democratizing Transition in Taiwan ,〞Asian Survey ,Vol.XXVII ,No.3.March ,277-299.
Diamond , Larry .,1990. Politic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Comparing Experiences with Democracy. Boulder :Lynne Rienner.
Ethier , Diane ,1990. 〝Processes of Transition and Democratic Consolidation : Theoretical Indicators ,〞in Diane Ether ed.,Democratic Transition and Consolidation in Southern Europe ,Latin America and Southeast Asia. London :The Macmillan Press.
Edinger ,Lewis J.,1976.Political Leadership in Industrialized Societies :Studies in Comparative Analysis, New York : Robert E. Krieger.
Friedman , Edward ,1994.The Politics of Democratization :Generalizing East Asian Experiences.Boulder:Westview Press. Gold , Thomas B.1986.State and Society in the Taiwan Miracle.Armonk: M.E.Sharpe.
Gold ,Thomas B.,1992. 〝Civil Society and Taiwan‘s Quest for Identity,〞in Stevan Harrell ed.,Cultural Change in Postwar Taiwan.Boulder:Westview Press.
Henderson, Gregory 1974, Divided Nations in a Divided World. New York: D.McKay.
Huntington , Samuel P.,1991.The Third Wave :Democratization in the Late Twentieth Century . Oklahoma:University of Oklahoma Press.
Huntington ,Samuel P.,1976.No Easy Choice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London: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Jiang, Joseph P.L. (江炳倫)1989.〝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pluralism and Political Liberalization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on Taiwan〞Area Studies. Vol.10, No.1(June):77-90
Kellerman ,Barbara ,1986.Political Leadership :A source Book .Pittsburgh: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Press.
La Palombara , Joseph ,1971. 〝Penetration :A Crises of Governmental Capacity ,〞in Leonard Binder ed.,Crises and Sequences in Political Development .台北,虹橋印行,1972.
Lasswell,Harold ,1958.Politics :Who Gets What ,When,How.台北,虹印行.1971.
Lerman, Arthur, 1977.〝National Elites and Local Politician in Taiwan〞, APSR, Dec.
Lin ,Chia-cheng ,1990. 〝The Transition of the Political Structure Taiwan :From Authoritarianism to Democracy?,〞東吳政治社會學報,第十四期 (1990.12),345-368 頁.
Linz , Juan J.,1990. 〝Transitions to Democracy,〞in Washington Quarterly , Summer 1990.
Little ,Graham ,1985. Political Ensembles: A psychosocial approach to politics and leadership.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Lu ,Ya-li ,1992. 〝Political Opposition in Taiwa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emocratic Progressive Party,〞 in Cheng Tun-jen & Stephan Haggard ed., Political Change in Taiwan. London :Lynne Rinner Publishers. pp.121-146.
Macridis ,Roy ,1985. Modern Political Regime: Pattern and Institution. Boston :Little Brown.
Meaney ,Constance Sguires.1992. 〝Liberalization ,Democratization ,and the Role of the KMT,〞in Cheng .Tun-jen & Stephan Haggard ed.,Political Change in Taiwan. London :Lynne Rinner Publishers.pp.95-120.
Moody ,Peter R.,1992.Political Change on Taiwan :A study of Ruling Party Adaptability. New York :Praeger Publishers.
Myers , Ramon H.& Linda Chao ,1994. 〝The First Chinese Democracy,〞Asia Survey ,Nol.XXXIV ,No.3,March 1994.pp.213-230.
Nathan ,Andrew J.& HO,Helena V.S.,1993. 〝Chiang Chin-Kuo‘s Decision For Political Reform ,〞in Leng Shao -chuan ed.,Chiang Ching -Kuo’s Leadership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on Taiwan .Maryland: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
Newell ,Phillip.1994.The Transition to the Transition Toward Democracy in Taiwan :Political Chang in the Chiang Chin-kuo Era(1971-1986). Doctoral Dissertation ,Georgetown:Georgetown University , unpublished.
Nicholas,H.G.,1975.The United Nations as a political Institution .N. J.:Oxford University Press.
O‘Donnell , Guillermo & Phillips Co Schmitter ,1986.Transitions form Authoritarian Rule .Baltimore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Perlmutter ,Amos ,1981. Modern Authoritarianism :A Comparative Institutional Analysis.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Plato : The Republic . New York :Promenthens Book,1986.
Preworski,Adam,1986,〝Some Problems in the Study of the Transition to Democracy〞,in O’Donnell ed .1986.Transitions from Authoritarian Rule :Comparative Perspectives ,pp.47-63.
Pye , Lucian W.,1971. 〝Identity and the Political Culture ,〞in Leonard Binder ed.,Crises and Sequence in political Development .台北,虹橋出版,1972.
Pye ,Lucian W.,1971. 〝The Legitimacy Crises,〞in Leonard Bindered .,Crises and Sequence in political Development .台北,虹橋出版,1972.
Pennock ,J.Rdand,1979,Democratical Poli Tical Theory .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Ranney ,Austin ,1993. Governing :An Introduction to Political Science. N.J. : Prince-Hall.
Rejai ,Mostafa & Kay Philips ,1983.World Revolutionary Leaders. London :Frances Printer .
Rosenbach ,William E. & Robert L .Taylor ,1993.Contempary Issues in Leadership . Boulder:Westivew Press.
Rustow , D A,1970. 〝Transition to Democracy : Toward a Dynamic Model,〞 in Comparative Politicals ,April 1970.
Satori ,Giovanni,1976.Parties and Party System :A Framework for Analysis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caloppini , Robert A.,〝Reflections on Leadership ,China ,And Chiang Chin-kuo,〞in Leng Shao-Chuan ed.,Chiang Chin-Kuo’s Leadership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on Taiwan. Maryland :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1993.
Share , Donald ,1987. 〝Transitions to Democracy and Transition Through Transaction,〞in Comparative Political Studies ,Jan .1987
Shyu ,Huo-yan,1990.Exploring Democratic Transition in Taiwan :An Analysis of Macro and Micro Political Changes . Dotoral Dissertation .The Florida State University.
Sorensen ,Georg ,1990.Democracy ,Dictatorship and Development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Selected Regimes of the Third World.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Stephan,Afred,1986. 〝Paths Toward Redemocratization: Theoretical and Comparative Considerations,〞in O’Donnell ed.(1986)Transition form Authoritarian Rule :Comparative Perspectives ,pp.64-84.
Tien ,Hun-Mao,1989. 〝The Transformations of an Authoritarian Parity -State: Taiwan‘s Developmental Experience ,〞Issues & Studies .July 1989.pp.105-133.
Tien , Hung -Mao ,1992. 〝The Transformations of an Authoritarian Parity-State:Taiwan‘s Developmental Experience ,〞in Cheng Tun-jen & Stephan Haggard ed.,Political Change in Taiwan .London:Lynne Rienner Publishers.pp.33-56.
Vanhanen ,Tatu ,1990. The Process of Democratization :A Comparative Study of 147 States ,1980-88. New York :Taylor & Francis.
Von der Mehden, Fred R. 1974, South-East Asia, 1930-1970:the Legacy of Lengacy of Colonialism and Nationalism, New York: Norton.
Wachman , Alan M.,1994. Taiwan:National Identity and Democratization . New York:Praeger.
Walsh , David F.,1995.Governing Through Turbulence :Leadership and Change in the Late Twentieth Century .Connecticut:Praeger.
Weiner , Myron ,1971. 〝Political Participation:Crises of the Political Process,〞 in Leonard Binder ed., Crises and Sequences in Political Development. 台北,虹橋出版,1972.
Welsh , William A.,1979.Leaders and Elites . New York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Wekkin , Gary D.ed.,1993.Building Democracy in One -Parity System :Theoretical Problems and Cross -Nation Experiences . London:Praeger.
Winckler ,Edwin A.,1984. 〝Institutionalization and Participation on Taiwan : Form Hard to Soft Authoritarianism?,〞The China Quarterly.(1989.9) pp.481-499.
Wou,Wei,1992.Capitalism:A Chinese Version. Ohio State University.
Wu , Jaushieh (吳釗燮),1989.Toward Another Miracle? Impetus and Obstacles in Taiwan‘s Democratization. Doctoral Dissertation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
You , Ying -lung ,1993. 〝Elite Politics in the Process of Taiwan‘s Regime Change(1984-1987),〞in 東吳政治學報,第二期,93-130 頁.
Yukl ,Gary A.,1989.Leadership in Organizations. NJ:Prentice Hall.
Yu ,Kien-hong ,1992. 〝Models of DEMOCRATS in Island China /Mainland Relations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Asia .Vol.22.No.2.pp.224-232.

Remark

館方提供電子檔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