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兵為謀統一之政策
裁兵為謀統一之政策
談話
012/01/26
1923/01/26
58
裁兵為謀統一之政策(註一) 民國十二年(一九二三年)一月二十六日在上海對參議員王用賓談話
自民六護法以來,一般政界要人及社會羣眾,皆知國家分裂若此,有統一之必要;但政治不外歷史之教訓,即政治之經驗,吾人今日所主張之統一政策,即此七年之政治經驗也。依我六年來之觀察,前此所用政策不外三種:其一武力統一,即能以兵力打勝一切者,乃能統一也。此種政策之失敗,自不待言。其二為法律統一,然法律是一種理論,至於欲求實現此理論,仍非訴之實力不為功。其動機雖與武力不同,而結果乃與武力相等。其三為策士統一,即離開今日政治之實象,而以縱橫捭闔之手段行之。如前此之聯省會議、廬山會議、國是會議之類皆是也。以上三種統一政策,雖有誠偽、善惡、虛實之不同,而有一絕對相同之點,即一切皆就政界之人而言統一,未嘗實證於國民之前,而求其承認是也。中國今日紛擾之根本病源,即強僕各自有其是非,而四萬萬之弱主人,無置喙之機會是也。欲人民對於今日政爭發言,須先使人民認識政爭為何物。前述三種統一政策,武力固為人民所畏避,即法律統一之說,亦是陳義過高,人民仍難驟然理解。至於策士統一,乃純然為多數人升官發財而為之,於人民尤為毫不相關。余意今日國民所最苦者,莫如兵多,即主張先裁兵;而裁兵即統一之根本條件。人民樂於裁兵,故人民亦必樂於統一。故余自信余之統一政策,最易得人民之了解,故可斷定人民亦必因此而樂於為我之後援。人民表面上似無能力,然要知對於某問題,既得一種直覺之了解,則實力異常偉大,不使槍砲,而其力大於槍砲十倍百倍而未已。蓋人民有罷工之能力,有罷市之能力,有抗納稅之能力;有撤回代表之能力;果使人民一旦正確認識其幸福在於統一,統一在於裁兵,一人傳十,十人傳百,雖有擁兵百萬、據地千里之軍閥,一朝可使之為獨夫。故余之統一政策,即本此七年之經驗,而知惟有以裁兵謀統一,則手段與目的完全一致,最容易得國民之直覺云云。
(註一) 據「胡本」。
國父全集
第二冊
570-571
主張為職志,勢不能與人為虛與委蛇之周旋,是以余之設立政府與否,當以北方有無真正覺悟與辦法為斷,其責任並不在余云云。又云:某西報之態度與言論,素為國人所知,其於民黨及余個人向持反對,昨日此段紀事,難保非中傷挑撥之故智,望輿論界(註二)注意了解云云。
(註一) 據「民信日刊」(民國十二年一月十七日)。原標題為「孫總統對於時局之又一表示」,今標題據「會本」。
(註二) 原本為「與論界」,今據「會本」改。
力主和平統一(註一) 民國十二年(一九二三年)一月十九日與李希蓮等談話
(昨日本報載有留粤國會議員于洪起等一電,係致法統維持會轉請孫總統返粤復職,並邀兩院同人赴粤重行集會。
昨日下午,由李希蓮君等持電晉謁,詢孫總統意見。)
孫總統勉以赴北京力爭合法國會(按即民八國會)之實現,並謂:今後解決時局,以不用兵力為最宜,法律問題可以和平方法奮鬥得之。故非最萬不得已時,國會不必在廣州重行集會。
孫總統又言:粤軍善後不難解決,照目下的情形,尚無親赴廣州之必要。
(註一) 據上海「民國日報」(民國十二年一月二十日),原題為「孫總統力主和平統一」。
裁兵為謀統一之政策(註一) 民國十二年(一九二三年)一月二十六日在上海對參議員王用賓談話
自民六護法以來,一般政界要人及社會羣眾,皆知國家分裂若此,有統一之必要;但政治不外歷史之教訓,即政治之經驗,吾人今日所主張之統一政策,即此七年之政治經驗也。依我六年來之觀察,前此所用政策不外三種:其一武力統一,即能以兵力打勝一切者,乃能統一也。此種政策之失敗,自不待言。其二為法律統一,然法律是一種理論,至於欲求實現此理論,仍非訴之實力不為功。其動機雖與武力不同,而結果乃與武力相等。其三為策士統一,即離開今日政治之實象,而以縱橫捭闔之手段行之。如前此之聯省會議、廬山會議、國是會議之類皆是也。以上三種統一政策,雖有
國父全集五七○
誠偽、善惡、虛實之不同,而有一絕對相同之點,即一切皆就政界之人而言統一,未嘗實證於國民之前,而求其承認是也。中國今日紛擾之根本病源,即強僕各自有其是非,而四萬萬之弱主人,無置喙之機會是也。欲人民對於今日政爭發言,須先使人民認識政爭為何物。前述三種統一政策,武力固為人民所畏避,即法律統一之說,亦是陳義過高,人民仍難驟然理解。至於策士統一,乃純然為多數人升官發財而為之,於人民尤為毫不相關。余意今日國民所最苦者,莫如兵多,即主張先裁兵;而裁兵即統一之根本條件。人民樂於裁兵,故人民亦必樂於統一。故余自信余之統一政策,最易得人民之了解,故可斷定人民亦必因此而樂於為我之後援。人民表面上似無能力,然要知對於某問題,既得一種直覺之了解,則實力異常偉大,不使槍砲,而其力大於槍砲十倍百倍而未已。蓋人民有罷工之能力,有罷市之能力,有抗納稅之能力;有撤回代表之能力;果使人民一旦正確認識其幸福在於統一,統一在於裁兵,一人傳十,十人傳百,雖有擁兵百萬、據地千里之軍閥,一朝可使之為獨夫。故余之統一政策,即本此七年之經驗,而知惟有以裁兵謀統一,則手段與目的完全一致,最容易得國民之直覺云云。
(註一) 據「胡本」。
嘉勉大陸報以無線電話宣揚和平統一宣言(註一) 民國十二年(一九二三年)一月二十七日
余之宣言,亦被宣傳,余尤欣慰。余期望中國人人能讀或聽余之宣言,今得廣為宣布,被置有無線電話接受器之數百人所聽聞,且遠達天津及香港,誠為可驚可喜之事加吾人以統一中國為職志者,極歡迎如無線電話之大進步,此物不但可於言語上使中國與全世界密切聯絡,並能聯絡國內之各省各鎮,使益加團結也。
(註一) 據上海「民國日報」(民國十二年一月二十八日)。
中止返粤之原因(註一) 民國十二年(一九二三年)一月二十七日在上海對國聞通信社記者談話
余(中山先生自稱,下仿此)此次本不願回粤,欲在上海與各方進行和平統一,共圖建設。乃粤省軍民各界函電紛
談話民國十二年一月五七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