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命廣州各軍移駐郊外 detail

:::

命廣州各軍移駐郊外

學習筆記 勘誤意見
下載
0 次數
點擊
32 次數
詮釋資料說明
生平歷程
革命之再起北上與逝世
題名

命廣州各軍移駐郊外

民國紀年

中華民國十三年

西元紀年

一九二四年

新曆(西曆)月日

六月十日

國父年歲

59

全文內容

滇軍楊希閔、桂軍劉震寰等,蹂躪地方,橫行無忌,對黨之議決,咸置不理。湘、粤軍復受  其壓迫,先生至表痛心,因下令廣州各軍移駐郊外,藉收安定地方避免摩擦之效。

相關人名
楊希閔劉震寰
相關地名
廣州
出處

國父年譜

冊數

下冊

頁次

1485-1486

檢索詞出現頁次

  黨部為「右派」,為「反動」;但市內各黨部,照章應歸市黨部辦理指揮,莫能越級利用也。
  共產派乃藉中央黨部譚平山所控制之組織部設各區黨部、區分部合會於中央,以遂其把持操縱之目的。(註一五○)
  
 廣西討賊軍誓師梧州,討伐陸榮廷。
   廣西討賊軍第一軍總指揮黃紹竑在梧州誓師,討伐陸榮廷,直指邕、龍。(註一五一)
 六月六日 中央執行委員會宣傳部秘書由郎醒石接任,原任秘書劉蘆隱專任該部編纂。(註一五二)
  
 六月七日 任命林直勉為大本營秘書。王懋功為大本營參軍。(註一五三)
  
 六月九日 任命鄒魯為國立廣東大學校校長。(註一五四)
  
 六月十日 命廣州各軍移駐郊外。

(註一五○) 鄒魯:「中國國民黨史稿」第一篇,三六八──三六九頁。
(註一五一) 黃紹竑漾電(「陸海軍大元帥大本營公報」第十九號)。
(註一五二) 「中國國民黨第一屆中央執行委員會第三十四次會議紀錄」(中央黨史會藏)。
(註一五三) 「陸海軍大元帥大本營公報」第十六號。
(註一五四) 「陸海軍大元帥大本營公報」第十七號。

國父年譜 民國十三年(一九二四) 五十九歲 一四八五

滇軍楊希閔、桂軍劉震寰等,蹂躪地方,橫行無忌,對黨之議決,咸置不理。湘、粤軍復受其壓迫,先生至表痛心,因下令廣州各軍移駐郊外,藉收安定地方避免摩擦之效。
 
 六月十二日 准楊庶堪辭廣東省長職,以廖仲愷繼任。
   楊庶堪未能盡力促進滇桂軍與粤軍之合作,致使陳炯明負固東江,久而不能戡定。蔣中正曾向先生言之,楊內不自安,遂辭廣東省長職。乃以廖仲愷繼續任廣東省長。(註一五五)廖於十八日正式就職。(註一五六)
  
 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常務委員廖仲愷辭職,以邵元冲補任。(註一五七)
  
 六月十三日 派大本營建設部長林森兼理廣東治河督辦事宜,原任督辦姚雨平辭職照准。(註一五八)
  
 任命陸軍軍官學校各部主任。
   任命李濟深為陸軍軍官學校教練部主任,王柏齡為教授部主任,戴傳賢為政治部主任,何應
(註一五五)毛思誠:「民國十五年以前之蔣介石先生」第七冊,一頁。
(註一五六) 「中國國民黨週刊」二十七期(民國十三年六月二十九日)。
(註一五七) 「中國國民黨第一屆中央執行委員會第三十六次會議紀錄」(中央黨史會藏)。
(註一五八) 「陸海軍大元帥大本營公報」第十七號。

國父年譜 民國十三年(一九二四) 五十九歲 一四八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