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從民主政治健全運作的基本條件-論國父訓政思想之價值 detail

:::

從民主政治健全運作的基本條件-論國父訓政思想之價值

Download
0 times
Click
237 times
Metadata directions
Accession number

019715

Call number

D 005.143 2236 77

Title

從民主政治健全運作的基本條件-論國父訓政思想之價值

Author
劉福明
School

中國文化大學

Department

三民主義研究所

Degree category

博士(Doctor)

Publication year

1988

Graduation year

民國076年

Page

509

Language

中文

Keyword
孫中山孫逸仙民主
Keyword(EN)
Sun, Zhong ShanSun, Yi XianDemocracy
Table of 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一
  第一節 研究的動機與目的-----一
  第二節 研究的範圍與方法-----三

第二章 民主政治健全運作的社經條件-----七
  第一節 社經發展-----八
    壹、中產階級興起與民主政治發皇-----八
    貳、社經發展與民主政治的關係-----九
    叁、社經發展的「門檻」作用-----一六
  第二節 教育普及-----二三
    壹、充實基本知識與能力-----二四
    貳、加速人才培育與政治整合-----二五
    叁、塑造民主的政治文化-----二六
  第三節 社會安定-----三五
    壹、民主國家暴力事件的成因-----三五
    貳、暴力事件對民主政治的影響-----四三
    叁、對外戰爭對民主政治的影響-----四六

第三章 民主政治健全運作的政治條件-----五八
  第一節 政治文化-----五八
    壹、政治文化的意義-----五九
    貳、民主的政治文化之剖析-----六三
  第二節 政治精英-----七七
    壹、政治精英在民主理論中的角色-----七七
    貳、政治精英在政治體系中的地位-----八一
    叁、政治精英與民主政治的結合-----八四
    肆、執政精英的關鍵地位-----八六
  第三節 政治制度-----九四
    壹、民主政制的設計原則-----九四
    貳、民主政府能力的提昇-----九六
    叁、民主政府的監督控制-----九九

第四章 國父訓政思想的社經背景-----一一三
  第一節 清末民初的經濟概況-----一一四
    壹、農業發展-----一一四
    貳、工業發展-----一二二
    叁、財政貿易-----一二八
  第二節 清末民初的教育概況-----一三六
    壹、清末新教育的萌芽-----一三七
    貳、清末新教育的發展-----一四○
    叁、民初新教育的評估-----一五二
  第三節 民國初年的國內動亂-----一六一
    壹、二次革命與反帝制運動-----一六二
    貳、軍閥混戰與護法戰爭-----一六六

第五章 國父訓政思想的政治背景-----一七二
  第一節 清末民初的政治文化-----一七二
    壹、倫理社會所孕育的政治文化-----一七四
    貳、專制統治所形成的政治文化-----一八五
    叁、民本思想所蘊含的政治文化-----一八九
    肆、歷史傳統所塑造的政治文化-----一九三
  第二節 清末知識分子的民主觀-----二○七
    壹、知識分子的覺醒-----二○九
    貳、立憲派的君主立憲論-----二一四
    叁、革命派的共和立憲論-----二二六
  第三節 民國初年的民主政制-----二五○
    壹、民主政制的締造-----二五○
    貳、民主政制失敗的原因-----二七三

第六章 國父訓政思想的基本概念-----三一二
  第一節 訓政的意義與特質-----三一二
    壹、訓政的意義-----三一二
    貳、訓政的特質-----三一九
  第二節 訓政思想提出的主因-----三二九
    壹、國民政治素養的低落-----三二九
    貳、專制統治的遺毒-----三三三
    叁、中外政治經驗的啟示-----三三五

第七章 訓政工作的貫徹實施-----三四五
  第一節 以黨治國-----三四五
    壹、以黨治國的意義-----三四五
    貳、以黨治國的功能-----三五三
  第二節 地方自治-----三八八
    壹、地方自治的要義-----三八八
    貳、地方自治的功能-----三九九
  第三節 憲法之治的籌畫-----四二五
    壹、訓政與憲政的制度銜接-----四二五
    貳、從訓政邁向憲政-----四三五

第八章 結論-----四五二

參考書目-----四六五

Remark

1. 無書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