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孫中山的共和立憲政治理念實踐與歷史過程 detail

:::

孫中山的共和立憲政治理念實踐與歷史過程

學習筆記 勘誤意見
下載
0 次數
點擊
390 次數
詮釋資料說明
文件類型

研討會論文

研討會

紀念孫中山華人文化與當代社會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

題名

孫中山的共和立憲政治理念實踐與歷史過程

作者
許育銘
期刊

紀念孫中山華人文化與當代社會發展

單元

第四篇 孫中山與政治、社會發展

出版西元年月日

2014/06

頁次

P393-P408

關鍵詞
孫中山共和制民主化
全文內容

  所謂中華民國「體制」成立的契機是緣起於辛亥革命。清末,革命派與立憲派為了改變中國現狀的方法,曾進行過論戰。立憲派傾向君主立憲,革命派主張的是法美式沒有君主的真正共和,而以君主有無作為專制與民主之分。中華民國建立後,國人皆以「共和」名之,「共和」概念的多元性,使其成為民間和政界各派系都能認可之觀念,並成為民國初年流行之詞彙。然而,革命派所憧憬的共和並未落實,袁世凱復辟及民初國會成效不彰,顯示了當時國民素質並未能有效運行共和制度。為此,孫中山提出軍政、訓政、和憲政的三階段論,鼓吹三民主義、五權憲法。
  孫中山去世後,國民黨將孫中山的遺訓奉為根本指導方針,在完成北伐後,準備從軍政時期進入訓政時期,然而為了是否單獨制定約法,國民黨內部意見分裂,最後在1930 年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決定成立國民會議,制定約法,國民會議於1931 年5 月通過訓政時期約法。約法被視為訓政時期的臨時憲法,原定在1936 年結束訓政時廢止,但因日本侵華,抗戰爆發,憲政遲遲未能開始。約法制定過程極其倉促,且人權保障較為薄弱。且政權由黨代表行使,政府由黨產生,政府對黨負責,重要法律由黨解釋。共和立憲制度遭到扭曲,黨國體制的弊病對中國近現代史影響深遠。1946 年,制憲國民大會制定中華民國憲法,結束訓政時期政府運作。1948 年初,民選產生國民大會代表和立法委員,中華民國政府成立。但國共內戰失敗,致使中華民國政府撤退到台灣,也帶來因動員戡亂而冰凍的憲法。隨著兩岸分治愈益,動員戡亂與反攻大陸的神話破滅,台灣走向民主化與本土化,也正因為有這樣一部體現民主理想的憲法,使得台灣民主轉型順利完成。
  本文只是將共和制度定義為企圖徹底排除獨裁,通過把個人權利用法律形式固定下來進入國家的基本法律,即憲法之中,讓公民得以參與、共享公共事務的制度。就目的言,本文是要看待近百年歷史中,國民黨是如何循著共和制度逐漸邁向民主化,黨國體制是如何由出現到消失。

出版者

國立國父紀念館

出版地

臺北市

備註

GPN:1010301073
ISBN:978-986-04-15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