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俄代表越飛派人來晤
蘇俄代表越飛派人來晤
中華民國十一年
一九二二年
八月二十五日
57
先是十二日,蘇俄政府派遣越飛(Adolf A.Joffe)抵北京,與北京政府進行外蒙與中東路問題之談判。及先生自粤抵滬,越飛即派人攜函來滬與先生接洽。是日,初晤越飛之代表。(註一七五)
(註一七五) 毛思誠:「民國十五年以前之蔣介石先生」第四冊,二八頁。二十五日記事謂:「總理初會蘇俄代表越
飛」,實則先生所會者乃越飛之代表,越飛本人遲至明年一月始抵滬。越飛所派之人姓名未詳,一說可
能為列名越飛代表團團員名單之蘇俄駐上海商務參贊利奧尼德夫(L. E. Leonidov),參看王聿均:「中蘇
外交的序幕」,四四九頁;一說可能為馬林,參看吳相湘:「孫逸仙先生傳」下冊,一五一七頁。
國父年譜
下冊
1236-1237
主義。余信聯省制度,可以推倒中央集權,分為許多小邦,亦為改造中國之一法。」(註一七二)
八月二十一日 胡漢民應王永泉約,赴延平,商訂合作條件。(註一七三)
許崇智自決計入閩,即派俞子厚、金維繫等,赴汀州與王永泉部王永彝、楊化昭接洽。旋得俞子厚等覆電,謂「彼方欲請展堂先生親往一行,以便商決一切。」漢民因於二十一日起程赴汀,轉赴延平,與王永泉面晤,商訂合作條件如下:(一)彼此合力驅逐閩督李厚基,實行孫、段攜手,閩、浙聯防,開創東南新局面。(二)閩局定後,公推王永泉主持之。漢民以此條件派員賷交崇智,其本人即秘密由延平經福州,返上海。
八月二十三日 蔣中正離滬赴甬。
蔣中正隨先生抵滬後,即在先生寓邸辦事,凡七日,襄助先生擘畫一切。蓋是時民八議員多齊集先生寓所也。是日,中正離滬赴甬,即趁慈北輪往普陀天福菴養疴。(註一七四)
八月二十五日 蘇俄代表越飛派人來晤。
先是十二日,蘇俄政府派遣越飛(Adolf A.Joffe)抵北京,與北京政府進行外蒙與中東路問題
(註一七二)「國父全集」第二冊,一○○──一○三頁。
(註一七三) 毛思誠:「民國十五年以前之蔣介石先生」第四冊,二八頁。
(註一七四) 毛思誠:「民國十五年以前之蔣介石先生」第四冊,二八頁。
國父年譜 民國十一年(一九二二) 五十七歲 一二三六
之談判。及先生自粤抵滬,越飛即派人攜函來滬與先生接洽。是日,初晤越飛之代表。(註一七五)
批周頌西函,約張乃燕博士來見。
黨員周頌西條陳宣傳計劃,並薦其戚張乃燕(君謀)博士於先生,係張人傑之侄。已由頌西介紹入黨,參加上海宣傳委員會工作,特向先生揄揚推薦,俾有盡力於黨事之機會。先生得函批曰:「代答嘉獎,並交各部議行所陳各節,並約其來見。」(註一七六)
八月二十六日 復函芮恩施(Paul S. Reinsch)告以北上尚需時日。
二十一日,美國前駐華公使芮恩施(Paul S. Reinsch)自北京致函先生,邀請北上討論中國事務。是日,先生復函稱:「芮恩施博士大鑒:本月二十一日惠函敬悉。承蒙關切,謹致謝忱。
余亦希望儘速來京,與閣下晤談。即將進行之為政府獲致『財源』之努力,如告成功,則余早日北上,頗有可能,閣下由附去之節略,當可瞭解余此言之意義。以前美國報紙兩次訪問記之
(註一七五)毛思誠:「民國十五年以前之蔣介石先生」第四冊,二八頁。二十五日記事謂:「總理初會蘇俄代表越飛」,實則先生所會者乃越飛之代表,越飛本人遲至明年一月始抵滬。越飛所派之人姓名未詳,一說可能為列名越飛代表團團員名單之蘇俄駐上海商務參贊利奧尼德夫(L. E. Leonidov),參看王聿均:「中蘇外交的序幕」,四四九頁;一說可能為馬林,參看吳相湘:「孫逸仙先生傳」下冊,一五一七頁。
(註一七六) 周頌西上先生書及先生批牘原件(中央黨史會藏)。
國父年譜 民國十一年(一九二二) 五十七歲 一二三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