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革命軍舉義於惠州三洲田 detail

:::

革命軍舉義於惠州三洲田

學習筆記 勘誤意見
下載
0 次數
點擊
214 次數
詮釋資料說明
生平歷程
興中會的成立中國同盟會的成立
題名

革命軍舉義於惠州三洲田

民國紀年

民國紀元前十二年

干支紀年

庚子

西元紀年

一九○○年

時間備註

舊曆月日

閏八月十三日

新曆(西曆)月日

十月六日

國父年歲

35

全文內容

三洲田位於惠州歸善縣與新安(今改寶安)縣交界之處,海拔千餘尺,群山環繞,形勢險要。東南瀕海,近大鵬灣,距香港約舟程一日。東毗海豐,南連新安,逼九龍;西北通惠州,出東江,直達省城。箐深林密,港雜路紆。鄭士良奉先生命,籌劃起事,即以其地為根據。集志士六百餘人,當地健兒廖慶發、廖萼樓,及邑內豪傑李植生、黃昌、黃添勝、黃耀廷、何松、何鳳、楊發、林海山、唐慕堯等皆與焉。密以附近馬蘭頭村之油房為聚義所。並與省軍某營結合。然器械不敷,先生乃傳令士良暫勿發動,靜待時機。閏八月初八、九日,各路志士向三洲田集中。初十日,粤署督德壽遣補用副將莫善積,率喜勇一營,由省城馳抵歸善,革命志士尚未會齊,清軍猝至,乃於是日豎旗發難,旗上書「大秦國」及「日月」字樣,革命志士頭纏紅巾,身穿白布鑲紅號掛,鄭士良、劉運榮充軍師,蔡景福、陳亞怡充先鋒,何崇飄、黃福、黃耀庭充元帥,黃揚充副元帥。因士良尚在香港,由黃福率同志八十人猛攻新安沙灣墟,斬清兵四十人,清兵潰不成軍。革命軍起事後二日,消息始為外界所知,遂謂發難於閏八月十五日。(註三十七)

注釋

(註三十七) 馮自由:「中華民國開國前革命史」(一),九二頁及九六──九九頁;廣東巡撫署理兩廣總督德壽奏報惠
      州革命黨起事摺;莊吉發:「國立故宮博物院典藏清季革命史料述略」(「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十七
      卷第三期,四二頁,臺北)。

相關人名
何松何崇飄何鳳李植李植生林海山唐慕堯莫善積陳亞怡黃昌黃添勝黃福黃耀楊發廖萼樓廖慶發劉運榮德壽蔡景福鄭士良
相關地名
九龍三洲田大鵬沙灣墟東江香港海豐馬蘭頭村惠州新安歸善寶安
相關專有名詞
革命軍
出處

國父年譜

冊數

上冊

頁次

0173

檢索詞出現頁次

 閏八月十三日(十月六日)革命軍舉義於惠州三洲田。
   三洲田位於惠州歸善縣與新安(今改寶安)縣交界之處,海拔千餘尺,群山環繞,形勢險要。東南瀕海,近大鵬灣,距香港約舟程一日。東毗海豐,南連新安,逼九龍;西北通惠州,出東江,直達省城。箐深林密,港雜路紆。鄭士良奉先生命,籌劃起事,即以其地為根據。集志士六百餘人,當地健兒廖慶發、廖萼樓,及邑內豪傑李植生、黃昌、黃添勝、黃耀廷、何松、何鳳、楊發、林海山、唐慕堯等皆與焉。密以附近馬蘭頭村之油房為聚義所。並與省軍某營結合。然器械不敷,先生乃傳令士良暫勿發動,靜待時機。閏八月初八、九日,各路志士向三洲田集中。初十日,粤署督德壽遣補用副將莫善積,率喜勇一營,由省城馳抵歸善,革命志士尚未會齊,清軍猝至,乃於是日豎旗發難,旗上書「大秦國」及「日月」字樣,革命志士頭纏紅巾,身穿白布鑲紅號掛,鄭士良、劉運榮充軍師,蔡景福、陳亞怡充先鋒,何崇飄、黃福、黃耀庭充元帥,黃揚充副元帥。因士良尚在香港,由黃福率同志八十人猛攻新安沙灣墟,斬清兵四十人,清兵潰不成軍。革命軍起事後二日,消息始為外界所知,遂謂發難於閏八月十五日。(註三十七)

(註三十七) 馮自由:「中華民國開國前革命史」(一),九二頁及九六──九九頁;廣東巡撫署理兩廣總督德壽奏報惠州革命黨起事摺;莊吉發:「國立故宮博物院典藏清季革命史料述略」(「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十七卷第三期,四二頁,臺北)。

國父年譜 民元前十二年(一九○○) 三十五歲 一七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