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治學雜談(一) detail

:::

治學雜談(一)

學習筆記 勘誤意見
下載
0 次數
點擊
29 次數
詮釋資料說明
題名

治學雜談(一)

生平歷程
改組政黨進行北伐
文件類型

談話

民國日期

008

西元日期

1919

國父年歲

54

全文內容

治學雜談(一)(註一)民國八年(一九一九年)與邵元冲談話(一)民國八年(一九一九年)五月二十日在上海與邵元冲談話(註二)邵君問:先生平日所治甚博,於政治、經濟、社會、工業、法律諸籍,皆篤嗜無倦,畢竟以何者為專致?
先生答:余無所謂專也。
邵君問:然則先生所治者究為何種學問耶?
先生答:余所治者乃革命之學問也。凡一切學術,有可以助余革命之智識及能力者,余皆用以為研究之原料,而組成余之「革命學」也。(二) 民國八年先生問:神農氏「日中為市」,出於何書?
邵君答:此事除載於史記等書外,大樓以易經繫傳所載,最為近古。(三) 民國八年夏在先生書室
邵君問:先生何自苦若是?何不令他人校之?
先生答:此稿已由人校二度,此為第三度,特自校之。然尚時見訛誤,校書之不易,於斯可證。(四) 民國八年十一月二十四日(註三)邵君曰:近欲赴美治學,希先生有以教之!
先生答:既決意治學,亦大佳,然必須至美國中部,華人既寡,研究始專;若東美、西美,則華人眾,意見致紛,不宜於學。既學必求其通,勿淺嘗輒止也。
先生問:汝將治何業?
邵君答:吾人志行,既以革命為依歸,則所學自期有裨於革命,有裨於主義。吾黨主義,民族、民權兩部分,領悟者較多,民生一部,了解較寡,故此行研習,當以民生為主,其基礎則經濟學、社會學也。
先生答:甚是!

注釋

(註一) 據「會書」之八「談話」。
(註二) 月日據「會本」。
(註三) 月日據「會本」。

相關人名
邵元冲神農氏
相關地名
上海
出處

國父全集

冊數

第二冊

頁次

522-523

檢索詞出現頁次

  今倡為至粗率淺俚之詩,不復求二千餘年吾國之粹美,或者人人能詩,而中國已無詩矣。
(註一) 據胡漢民「不匱室詩鈔」卷八。

治學雜談(一)(註一) 民國八年(一九一九年)與邵元冲談話
(一) 民國八年(一九一九年)五月二十日在上海與邵元冲談話(註二)
  邵君問:先生平日所治甚博,於政治、經濟、社會、工業、法律諸籍,皆篤嗜無倦,畢竟以何者為專致?
  先生答:余無所謂專也。
  邵君問:然則先生所治者究為何種學問耶?
  先生答:余所治者乃革命之學問也。凡一切學術,有可以助余革命之智識及能力者,余皆用以為研究之原料,而組成余之「革命學」也。
(二) 民國八年
  先生問:神農氏「日中為市」,出於何書?
  邵君答:此事除載於史記等書外,大樓以易經繫傳所載,最為近古。
(三) 民國八年夏在先生書室
  邵君問:先生何自苦若是?何不令他人校之?
  先生答:此稿已由人校二度,此為第三度,特自校之。然尚時見訛誤,校書之不易,於斯可證。
(四) 民國八年十一月二十四日(註三)
  邵君曰:近欲赴美治學,希先生有以教之!
  先生答:既決意治學,亦大佳,然必須至美國中部,華人既寡,研究始專;若東美、西美,則華人眾,意見致紛,不宜於學。既學必求其通,勿淺嘗輒止也。

國父全集 五二二

  先生問:汝將治何業?
  邵君答:吾人志行,既以革命為依歸,則所學自期有裨於革命,有裨於主義。吾黨主義,民族、民權兩部分,領悟者較多,民生一部,了解較寡,故此行研習,當以民生為主,其基礎則經濟學、社會學也。
  先生答:甚是!
(註一) 據「會書」之八「談話」。
(註二) 月日據「會本」。
(註三) 月日據「會本」。

治學雜談(二)(註一) 民國八年(一九一九年)五月對鄒魯等談話
  某日先生告鄒君曰:一般人讀書不認真還不要緊,我們革命黨人卻千萬不可不認真。因為一般人讀書,或是為個人的前途,或是為一家的生活,他讀書不認真,成敗得失,只他個人或其一家。革命黨人則不然,一身負國家社會之重責(註二),如果自己讀書不認真,事情做錯了一點,就不但害了我們的黨,連整個國家社會也被害了。
  某日鄒君等問:鑒別文章的方法如何?
  先生答:很容易,一篇文章能當做一章讀,一章文章能當做一段讀,一段文字能當做一句讀,這便是好文章。因為唯有這樣的文章,全篇氣勢才能貫注,作文之道亦如此。
(註一) 據鄒魯「謹述我親見親聞的國父言行」(見重慶「掃蕩報」輯六全大會特刊,民國三十四年五月五日)。今標題據「會本」。
(註二) 據「會本」增「責」字。

段祺瑞如贊成護法當可聯絡(註一) 民國八年(一九一九年)五月與謝某焦某的談話
  我本不是當段祺瑞個人是仇敵,因為他做背叛民國的事,我所以反對他。如果他能夠自己把參戰軍全部廢了,把所
談話民國八年五月五二三